看《八佰》,想起了《活著》的不容易,勇士的死令人敬佩

2020-12-20 新藍屯

我最喜歡閱讀餘華的小說,而他的小說也是目前被外語翻譯最作的作品,雖然沒有獲得諾貝爾獎,但絲毫不影響我把餘華所有小說都買回來閱讀,《活著》《兄弟》《第七天》《許三觀聲賣血記》等。我女兒也愛讀他的小說,記得去年她第一次到學校住宿,我去接她的時候,我問她飯菜如何?她說很難聞下咽的,又沒有多少肉。我說,那你怎能吃得下呢?她抬著望了我一眼,說:為了活著唄!她五年級在房間讀《活著》時候,滿臉淚痕,淚珠還掛在臉頰上。

讀餘華的《活著》,你需要有一顆強大的內心,才不至少譁啦啦哭起來,別以為你是男子漢大丈夫,情到悲處,你也一樣眼淚如珠線掉下來。

《活著》的最後,整個家庭只剩下徐福貴,還有一頭牛。

家珍——福貴的妻子。家珍是一個好女人,對福貴是不離不棄。他的兒子、女兒相繼死去,讓這個好女人痛心不已,竟一睡不起。

鳳霞——鳳霞是福貴的大女兒。在福貴被抓去當壯丁的時候,一場大病變成了聾啞人。後來,福貴為了能夠供有慶讀書,將鳳霞送給了別人,可她跑回家了,後來嫁給了二喜,過了段安生的日子。最後卻死在生苦根的產床上。

有慶——有慶是徐福貴的小兒子。他喜歡跑步,鞋子經常穿壞,還被福貴責備,為了鞋子能夠安好,冬天光著腳就去上學。後來聽說要獻血,第一個跑到了醫院,但沒想到被活生生的抽血抽死。

二喜——鳳霞的丈夫。在城裡做搬運工。在鳳霞死後,精神一直不好。活著都是為了兒子苦根,最後因為工地事故被兩塊石板壓死了,臨死前只叫了一句:苦根。

苦根——二喜和鳳霞的兒子。有一天生病,福貴給他做了很多的豆子。可沒想到,因為窮,他連豆子都是很少吃的,這一下直接撐死在了家中。

《活著》這五個人的死亡方式各不相同,這讓我突然想起了最近熱播的影片《八佰》,據說票房剛剛過20億元,已成為今年本土乃至全球票房最大的一匹黑馬,是一部好評和票房成績雙豐收的一部佳片。《八佰》所表現的是一幅群英圖,把中國軍人的精神刻劃得很成功。其中,也有不少悲壯的畫面,裡面一些軍人的死亡也是各不相同的。陳樹生——他給媽媽留下的話是:「捨生取義,兒所願也」。在守軍久久打不掉敵人背上的鋼板時,他把炸藥包捆在身上,縱身一跳,後背被槍打中了,綻開了花。瞬間,連同炸藥包,還有他整個人,在敵人中炸開了花。把敵人炸得鮮血飛濺,也把自己炸成了大義。陳樹生是好樣的,在戰事緊要關頭,主動站出來,那意味著他的生命將結束,但他毫不膽怯,英勇就義。

刀子——刀子的死,是為了送電話線,衝橋而死的。刀子原是一個流氓,賭場老闆娘蓉姐得力的手下。本來,河對岸的這一場戰爭,與他無關。他孤傲地站著,冷眼地看著眼前發生的一切。最後,他站出來了,帥氣的樣子,把頭一甩,頭髮隨風飄蕩,他飛奔而去。看得出,刀子還是有兩下子,是這群人中走得最遠的一個。開始時候,還很順利,後來也中槍了,但他仍不放棄,繼續爬起來,往前走,最後犧牲在橋頭上。刀子的死,是一個壯舉。原來他可以繼續在租界快活地活著,他也沒必要趟這一座橋。但作為一位中國人,他看不下去了。守軍的堅韌把他的麻木喚醒了。

端午——「我不死,但總會有人死的。」這是端午說的一句話。端午是在護旗的時候死的。端午本來是一個農民,如果不是這場戰場,他還在湖北某個小村落務農呢。端午開始的時候,也是膽小畏死的。特別是一個日本兵殺死了自己的叔叔後,他都對這個兇手下不了手。後來,端午蛻變了。升旗那個橋段,敵機不斷地在頭頂上轟炸,為了保護這面旗幟,端午可謂奮不顧身,在打退敵機的時候,他自己高興地慶祝著,卻沒想到,腰部中槍了。端午是影片中刻畫得較為成功的人物之一。

謝晉元——他的死,沒有死在影片中,而是死在戲外,死在真實的歷史中。他最後是死在自己人手下的。影片中,渡橋是一場艱難的戰爭,謝晉元是負傷累累,但他仍然堅持戰鬥。真實故事是這樣的:謝晉元率兵到河對岸的租界後,全體守軍被軟禁,但在謝晉元的帶領下,仍然安然無恙地度過了幾年。1941年4月24日清晨,謝晉元率官兵出操,發現幾名士兵缺席,親往傳詢,已被汪偽特務機關收買的這幾個民族敗類,用匕首將謝晉元刺死。謝晉元時年37歲。

四個民族敗類——租界工部局特別法庭對4名叛兵提起公訴,於1941年6月27日做出判決,以共同殺人罪,判處郝鼎誠(下士)、張文清(下士)、尤耀亮(下士)、張國順(上等兵)死刑。390多位軍人——這也是在戲外的,後來,日本佔領租界,把這批軍人軟禁下去,但迫於當時這場戰鬥在全世界的影響力,不敢殺害他們,而是將他們分到中國各個省份做苦力。日本投降後,據說只剩下100多人了,其他的都被折磨死了。《八佰》中,勇士們有的戰死,有的被殺害,有的被折磨死,但他們的死,換來了中國軍人的精神,喚醒了國人的良知,當然,也揭示了侵略者的醜陋行徑,以及殺害忠良的卑鄙行為。

相關焦點

  • 《八佰》中國版斯巴達300勇士 還原一段真實的歷史
    管虎導演的電影《八佰》引起熱烈的反響,這樣一部抗戰影片真實地還原了淞滬會戰中國民黨軍隊以謝晉元為首的五二四團八百勇士們堅決抵抗日寇的滿腔熱血和抗戰到底的決心,或許影片的場面不夠恢弘,但是絕對震懾人心。回想中華民族十四年的抗戰歲月,不知我多少熱血兒女為保家衛國抵禦日寇而灑血戰場,《八佰》只是那段壯烈的抗戰歲月中我中華民族熱血軍人的縮影。據相關史料記載,始於1937年8月13日的淞滬會戰,國民黨軍隊集結七十萬大軍與日寇二十萬軍隊展開了兩個多月的激烈對抗,在戰局慘烈的情況下,蔣介石為保守實力下令國軍於十月底撤離上海,同時命令孫元良的八十八師留守單獨抵抗。
  • 《八佰》VS《斯巴達300勇士》,鐵血盛宴,誰才是真的純爺們?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看完《八佰》之後,熱血澎湃,慷慨激昂,有種想要立馬參軍報效祖國的念頭,「我也要抱著油罐慷慨就義」,咱也是24K純爺們。言歸正傳,管虎導演編劇《八佰》的故事內容是講述淞滬會戰末期的「四行倉庫保衛戰」,看完之後不禁想到了06年扎克·施耐德導演編劇的《斯巴達300勇士》,故事背景是第二次波希戰爭的溫泉關之戰。同是鐵與血的盛宴,對比兩部電影看看誰才是真正的純爺們?
  • 觀電影《八佰》,看古今中外——電影《八佰》觀後感
    觀電影《八佰》,看古今中外——電影《八佰》觀後感這幾日去電影院看了正在熱播的電影《八佰》,感觸頗深,今天把感受和大家分享一下。這是疫情以來,第一次重返闊別大半年的電影院,想不到是如此催淚的一部片子,本風箏平時的「人設」雖不敢以「硬漢」自居,也絕對信奉「男兒有淚不輕彈」的至理名言,但這部片子……慚愧啊,淚如潮水。
  • 中華民族需要《奪冠》《八佰》的「精氣神」!
    最近,連續看了2遍兩部電影:《奪冠》、《八佰》。可以說,截至目前,這是「後疫情時代」最好、最感人的兩部電影。有人說,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煩惱想不開,去一下「三座大山」就能想開了:井岡山、普陀山、北京八寶山。
  • 王世純:看完《八佰》,感覺就兩個字——擰巴
    但管虎在接受南方周末採訪時候,卻將打開「八佰」的主要視角,放在了河對岸麻木的群眾。管虎原話說:「那一天,三萬多人在對岸看。開始盲目的看客多,隨著戰事加劇,都親了,都是自己人,開始投入,開始悲憫」。電影《八佰》中的租界人民,在面對日寇入侵時,主要的表現是「看」和「急」,似乎持續了三個月的「淞滬會戰」在10月30日才剛剛開打一樣。
  • 電影《八佰》值得看嗎?
    我只是拉拉雜雜寫一點個人對《八佰》這部電影的看法。下面有些劇透,介意的讀者就不要看了,你們可以先收藏這篇文章,等電影看完再看再交流。但是我覺得《八佰》拍的是一個大家都知道結局的故事,劇透影響不大。
  • 投稿|再看《八佰》,何止「八佰」
    英雄豪傑都是凡人變的這是我再看《八佰》的感覺這是一場關於四行倉庫保衛戰的大型真人秀。在這場誰也輸不起也不能輸的真人秀裡,謝晉元帶領著來自五湖四海的正規軍、保安團的八百兒郎們,以把倉庫當墳墓的決絕,完成了一次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我在看《八佰》全過程中,從窒息、壓抑到最後熱淚盈眶,恍惚間我也成了這場慘烈的真人秀中看客的一員,看得熱血沸騰卻也幫不上忙。
  • 電影《八佰》的宣傳漫天而來,你會去看嗎?
    這部電影講述的是淞滬保衛戰結束時,400勇士堅守四行倉庫的事跡,雖然戰鬥規模很小,但是意義卻很大,並且被寫入中學歷史課本中。當年面對來勢洶洶的日本侵略者,早期國軍節節敗退丟城失地,士氣極度低落,甚至有不少將領未戰先怯而逃跑。
  • 觀看八佰的說說 關於看完電影八佰的感受
    觀看八佰的說說電影《八佰》上映後很多人都說不好看,理由千千萬,但這部電影的確有它獨特之處,它沒有很多激烈的交戰場面也沒有太多的的血腥場面,而且大部分戲份都著重的放到那幾個逃兵身上,集合當時的歷史背景的確有一種代入感。
  • 專訪《八佰》主創:寧願有波折,這個作品一定能流傳於世
    那時候他正在橫店拍戲,《八佰》的拍攝在蘇州,兩地相隔不遠,經朋友介紹,他總算見到了導演管虎。一開始他們並沒有定下來要不要歐豪參演,以及具體演哪個角色,他就沒事跑到蘇州和管虎聊戲,說自己很想演端午這個角色,還談了自己對這個角色的看法和內心的感受。
  • 王世純:八佰拍的不是堅守者,是圍觀的看客
    但管虎在接受南方周末採訪時候,卻將打開「八佰」的主要視角,放在了河對岸麻木的群眾。管虎原話說:「那一天,三萬多人在對岸看。開始盲目的看客多,隨著戰事加劇,都親了,都是自己人,開始投入,開始悲憫」。電影《八佰》中的租界人民,在面對日寇入侵時,主要的表現是「看」和「急」,似乎持續了三個月的「淞滬會戰」在10月30日才剛剛開打一樣。
  • 不知道您怎麼看,《八佰》羊拐是我最喜歡的一個人物,可單獨成篇
    《八佰》 【不知道您怎麼看,《八佰》羊拐是我最喜歡的一個人物,可單獨成篇】 《八佰》票房已經過13億了,電影院停擺半年後復工的第一部十億級大片,目標劍指30億。
  • 《八佰》製作特別版MV收錄動人畫面
    《八佰》製作特別版MV收錄動人畫面 《八佰》累計票房突破30億,觀影人次超7800萬,登頂2020年全球票房冠軍,進入中國內地電影市場影史票房前十。作為行業復工後第一部上映的商業大片,《八佰》的成功提振了電影市場信心。
  • 《八佰》:倉庫之後,電影之外
    Unbox,看膩了美妝和手機開箱,難逃一吸為你遴選新鮮出爐的電影劇集和遊戲。拒絕腦補,快速解饞。鮮有人知道,八佰壯士的殘酷命運並非終結在四行倉庫,《八佰》的困境也遠在電影之外。四行倉庫之後我們還是得再一次回到四行倉庫。1937年,蔣介石命令閘北所有軍隊撤出,以防衛上海西郊,同時命令第三戰區代理司令長官顧祝同讓第八十八師單獨留守。
  • 電影《八佰》票房破23億,霸氣張雨綺請姐姐們看八佰
    9月5日,根據貓眼專業版票房數據,電影《八佰》截至9月5日18時50分04秒,票房已經破了23億,用時15天9時50分。這樣的成績對於戰爭片來說是為數不高的好成績。很多網友看到後都給八佰了一個很好的評價,有網友表示"無論從何種角度解讀,2020年能夠在影院看到《八佰》都意義非凡,久違的熱血浪漫"。《八佰》的上映給經歷疫情的中國人民打了一劑強心針。
  • 《八佰》:一個虛數和一個寓言
    離開眼淚,人們必須要問自己那個至關重要的問題:我從這部電影中「看」到了什麼?這種緊迫感,也是看電影《八佰》給人的感受,謝晉元團長聲嘶力竭的吶喊,要讓「小湖北」活下去,看到這個國家的未來。上海四行倉庫保衛戰作為一場戰役,雙方牽涉進的兵力並不多,但它是標誌性的一役。幾百名中國士兵英勇守衛,向世界展示了中國人不投降的精神。
  • 《八佰》,壯士飛身一躍:「捨生取義,兒所願也!」
    最近上映的電影《八佰》可是擁有很不錯的口碑與票房,當然看完之後也激起不少國人的振奮之心和愛國情懷。 說起電影《八佰》裡,在四行倉庫守衛戰時,戰士們綁著手榴彈跳下與日軍同歸於盡的畫面可是非常的震撼,當然,更讓人深深的感到痛惜。 此畫面雖然震撼,但也頗讓人感到不解?為何守衛戰士要犧牲自己的生命來與敵人同歸於盡,直接扔下來或者想些其他辦法不行嗎?
  • 電影《八佰》既是八佰壯士的統稱,也是寧做百夫長血濺國破處的誓言
    電影《八佰》——「八佰壯士」,集中了打散的正規軍、逃兵、流民,在88師所屬524團謝團長(杜淳飾演)的組織和感召下,他們自覺自愿的保衛上海,保衛毗鄰上海最近的南京——當時的國民黨政府所在地。姜武、歐豪等幾位飾演的原本是幾個逃兵,張譯飾演的更是一個貪生怕死的小會計,他們卻被一路裹挾,被迫加入了這支號稱「八佰壯士」,其實只有420多人的隊伍。其實當時的正規軍大部隊早就放棄抵抗了,但八佰壯士的英勇抵抗,被隔岸觀火的租界外國人看到了,他們的犧牲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同情。
  • 《八佰》電影好看嗎 《八佰》演員表與劇情講什麼
    《八佰》電影好看嗎 《八佰》演員表與劇情講什麼  近段時間以來,電影《八佰》可謂是炒的特別的熱,很多人都表示十分的期待。就在昨日,電影《八佰》終於和大家見面了,電影《八佰》好看嗎?電影八佰演員表及劇情介紹,一起來看一下具體的內容。
  • 八佰,進一步摧毀了人們對於國民黨的印象
    但和前次一樣,蔣光頭為了博取國際支持和英美同情,就是要犧牲這「八佰」,上海的這最後一戰,是打給洋人看的。一場讓士兵用生命演給西方看的政治乞討秀這是《八佰》的核心。那麼在電影《八佰》裡,有沒有美化孫元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