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動物寶寶一起佩香囊過端午

2020-12-22 羊城派

文/羊城晚報記者嚴藝文 實習生 屠欣怡

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梁喻

孩子們為動物寶寶制香囊,共度端午啦!

6月25日,廣州動物園舉辦了「動物馨香過端午」活動,邀請15組親子家庭和動物園的動物們一起過一個「馨香」的端午節,體驗端午習俗。

活動當天,動物園工作人員和15組親子家庭一起動手幫小熊貓、金錢豹、黑熊和金絲猴這幾種中國本土動物製作香囊,進行氣味丰容。此次活動也採用線上直播的形式,讓未能入園的家庭也能了解到製作香囊的妙趣。

上午9點15分,孩子們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來到狐猴館為動物寶寶製作香囊。在工作人員的指引下,孩子們與家長一齊上陣,切水果鋸木材,於端午時節為動物獻上一份節日問候,共享親子時光。

細心的工作人員根據四種動物的習性,分別為小動物們「定製」了不同的香囊。為小熊貓準備的足球香包內含有貓薄荷香料;給金絲猴寶寶的藤球香囊裝的是大蕉、蘋果、石榴、雞蛋等氣味重的食物;黑熊的蜂蜜香囊,用乾花草裝飾,麻繩懸掛,表面刷上蜂蜜;金錢豹的玲瓏球香囊,用木天蓼棒和細麻繩捆制一個玲瓏球,塞入切碎的赤麂海南坡鹿館苜蓿草墊材。

隨後,孩子們來到動物館,將做好的香囊交給保育員放進場館,觀察動物反應。據了解,為動物做香囊是氣味丰容的一種。視覺、嗅覺、聽覺對動物來說都是重要的通信手段。氣味是它們劃分領地、發情交配、尋找獵物時的重要參考信息。在嗅覺上為動物提供刺激,能讓它們保持覓食、防禦等本能。

工作人員介紹,由於動物的嗅覺比較靈敏,將含有氣味的香囊放在動物居住的環境內,可以還原大自然的氛圍,讓動物活躍起來,提高動物福利。

市民張女士告訴記者,幾日前她通過動物園公眾號了解到此次活動,便立即為7歲的女兒報了名。她表示,「現在孩子能接觸大自然的機會不多,帶她來這裡也是希望能讓她接受科普教育,了解大自然。」

來源|羊城派

責編|鄧偉東

審籤|謝哲

實習生|李紫媚

相關焦點

  • 來廣州動物園,為動物寶寶製作端午香囊
    來廣州動物園,為動物寶寶製作端午香囊金羊網  作者:嚴藝文 王益  2020-06-22 今年端午節,廣州動物園舉辦「動物馨香過端午」
  • 文末有驚喜丨端午佩香囊,防蚊保安康!普陀專家教你DIY中藥香囊→
    文末有驚喜丨端午佩香囊,防蚊保安康!香囊既能避邪驅瘟,又應了端午佳節最美好的一道景色。端午時節,天氣溼熱,「五毒」盡出,蚊蟲滋生。古人認為端午日是草木藥性在一年裡最強的一天,這天採的草藥治皮膚病、去邪氣最為靈驗、有效,所以古時每逢端午這天,家家戶戶都會流行蘭湯沐浴、懸艾草菖蒲、佩香囊等習俗,以表達闢瘟除穢、祈求健康平安的美好願望。
  • 掛艾草、佩香囊、抹雄黃酒,看古人怎麼過端午?
    又到一年端午時,對於大多數小夥伴來說,端午節在我們的印象中意味著吃粽子、賽龍舟,懷念屈原。但古人在這天會掛艾草、佩香囊、抹雄黃酒,端午節也是古人的「衛生防疫節」,今天就跟希望小編一起來了解下。俗話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葉能祛溼,古人很早就了解了它的好處,於是在潮溼多雨的端午節,古人就用祛溼的艾葉和菖蒲,加上殺菌的大蒜一起來祛除寒溼防止生病,所以艾葉、菖蒲、大蒜也被叫做「端午三友」。通過把它們用紅紙綁成一束,然後插或懸在門上,可以用來除病菌、驅毒避邪、佑護健康。
  • 端午習俗洗藥澡佩香囊:揭秘國醫大師香囊配方
    當然,這只是電視劇裡的情節,但端午習俗倒是大致相同的:賽龍舟、吃粽子、懸艾葉菖蒲、佩戴香囊、喝雄黃酒、洗藥水澡……  然而沿襲千百年的習俗究竟有沒有經過科學考證呢?其中有沒有不恰當的做法呢?為此,記者聯繫到咱們成都的老中醫們,為大家揭秘兩位國醫大師的香囊配方和端午習俗。
  • 端午佩香囊,深圳中醫專家教你如何製作香囊
    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王俊 通訊員 劉暢 劉曉韻今天是端午節,端午習俗各地有所不同,吃粽子、塗雄黃、尋艾草、掛菖蒲、佩香囊、洗藥浴、賽龍舟等。25日,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中醫科學科帶頭人、科主任秦鑑向市民分享製作小香囊的「秘方」,讓市民在家也能製作一個防蚊防疫還好聞的小香囊。香囊有驅蟲、除穢、防病的功能據介紹,「戴個香草袋,不怕五蟲害」。中藥香囊源自中醫裡的「衣冠療法」、「服氣療法」。中藥香囊有驅蟲、除穢、防病的功能功效。
  • 巧做香囊迎端午—古代香囊和五毒袋賞析!
    白玉鏤雕荷包式香囊明黃色緞地平金銀彩繡五毒活計,清同治,清宮舊藏。 清代滿族習俗,喜愛在腰帶或領襟之間的鈕扣上佩掛各類日常隨手可用的小雜品,如荷包、扇套等,通稱「活計」。這些活計既實用,裝飾性也強,並根據節慶時令的變化而佩掛紋樣形制不同的活計。
  • 端午時節話「香囊」丨情思浮暗香
    小香囊乍一看呢有點兒像個初夏顏值最高的粽子不信有詩為證浣溪沙 端午宋/蘇軾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稱作香囊、佩幃、容臭、香袋等俗稱香包囊就是袋子裡邊裝上香料就稱作香包古人喜愛佩戴香囊所到之處步步傳香猶如現代的香水
  • 端午臨近,中藥香囊受青睞
    草木葳蕤,端午將至。佩香囊,是端午傳統習俗之一。屈原《離騷》有曰:「扈江籬與闢芷兮,紉秋蘭以為佩」。端午佩香囊,可避邪祛瘟、祈福納祥。近期,大悟縣中醫醫院精心製作的中藥香囊頗受青睞。中藥香囊源自中醫裡的「衣冠療法」,民間曾有「戴個香草袋,不怕五蟲害」之說。佩戴香囊,雖是一種民俗,但也是一種預防瘟疫的方法。香囊裡裝的常是具有芳香開竅的中草藥,如芳香化濁驅瘟的蒼朮、山奈、白芷、菖蒲、川芎、香附、辛夷等藥,含有較強的揮發性物質。
  • 聞香識中藥 端午流行佩香囊猜猜它們有啥功效?
    香囊由各種中藥材製作而成。首席記者 李文科 攝    華龍網5月29日20時45分訊(記者 伊永軍)端午節歷來有吃粽子、插艾葉、塗雄黃、佩香囊的習俗,隨著端午節臨近,中藥香囊受到很多市民青睞。你知道不同中藥製作的香囊分別有哪些功效嗎?今(29)日,重慶市中藥研究院舉行「端午的相逢——聞香識中藥」活動,小學生們不僅現場製作香囊,還從中學習了中藥的知識。
  • 賽龍舟、DIY香囊……東營市科技館舉辦端午主題活動
    原標題:賽龍舟、DIY香囊……東營市科技館舉辦端午主題活動大眾網·海報新聞東營5月28日訊 (記者 李乃馨)端午將至,東營市科技館即將開展「端午齊相聚,科學樂不停」系列主題活動,將科普活動融入傳統的端午文化習俗中。
  • 端午香囊製作教程,讓這個端午節有專屬你的味道!
    小時候每逢端午有吃艾糕,包粽子,佩香囊,掛菖蒲,大蒜水洗澡的習俗。兒時的端午,是個香氣四溢的節日。不僅僅是奶奶包的手工粽子,還有奶奶曬艾草,做香包的氣息。氣味,是帶著回憶的鑰匙。我國古俗佩戴香囊荷包歷史悠久,可追溯到周代之前。據《禮記·內則》記載:「子弟父母,左右佩用......衿纓,以適父母舅姑」,這裡所說的「衿纓」指的是編結的香囊。端午節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
  • 厚街白濠:親子手工做端午香囊贈社區長者
    端午習俗不僅僅是吃粽子,看龍舟,還有佩香囊。端午佳節前夕,在厚街白濠社區,20位90歲以上高齡長者收到了節日的祝福——香囊。這些香囊由東莞匯益社會服務發展中心的社工們一家一家送到社區長者手裡。濃濃「心香」贈長者。
  • 端午在即,你佩戴中藥香囊了嗎?
    端午香囊。宗依苑  端午佳節在即。眼下,市中醫院舉辦的「迎端午、送香囊、品花茶、祝安康」中醫文化活動正在火熱進行中。
  • 兒童畫教程#端午節繪畫元素~小香囊
    香包最早稱容臭,屈原《離騷》中有「扈江籬與闢芷兮,紉秋蘭以為佩」,當時的香料是闢芷、秋蘭。我國傳統的香囊多採用綢布製成,內裝雄黃、燻草、艾葉等香料。民間習俗中認為香包可以避邪,在端午節時多會配掛香包。2008年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
  • 古法手作端午香囊,天然本草清香,安康常伴
    端午佩香囊,是傳承至今的古老民俗。 屈原在《離騷》中寫道:「扈江離與闢芷兮,紉秋蘭以為佩。」江蘺、芷、秋蘭均為香草之名,以示高潔。 古法手作端午香囊,現在一條生活館眾籌▼
  • 佩香囊、懸艾草……關於端午節你知道多少?
    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遊百病,佩香囊,備牲醴。 意義 端午節的第一個意義就是紀念歷史上偉大的民族詩人屈原。屈原,名平,是戰國時代的楚國人,生於楚威王五年夏曆正月初七,或謂生於楚宣王二十七年,卒於楚襄王九年。
  • 買粽忙、嘗粽香、包香囊!快來看甜城兒女如何迎端午
    這次一共買了近500份的粽葉,是因為要和工友們一起過節。大家一起包粽子來吃更能感受到節日的氣氛。隨後,記者來到交通路商場內看到,商家在半個月前就已經在食品區域開闢出粽子專區,將各類粽子產品已經擺放在貨架上的醒目位置,禮盒套裝、真空包裝、冷凍散裝,各種口味,各種價格一應俱全。
  • 紉秋蘭以為佩!書樂端午,汨語讀書會入「香」隨俗
    我們有龍舟、有粽子,其實還有更美的被忽視很久的東西——香囊。在我看來,香囊代表了屈原的浪漫主義,代表他對美、對精神的極致追求。我想守護這項傳統技藝,想有一天驕傲地將這張文化名片遞給全世界的人。」6月23日晚,在東泰汨羅壹號舉辦的汨語讀書會上,90後海歸妹子戴芸伊分享了她和汨羅香囊的故事。有記載的香囊歷史,可上溯至先秦時期,至春秋戰國時期,香囊成為了日常裝飾。
  • 端午立蛋,你玩過嗎?端午節習俗知多少
  • 端午將至香囊熱銷!想要防病治病,醫生教你如何挑選香囊
    佩香囊是端午傳統習俗之一,端午臨近,各式各樣的香囊熱銷起來。在上海市中醫醫院兒科診室內,也有不少患者家長帶著孩子來開「香囊方」。上海市中醫醫院兒科主任薛徵介紹說:「香囊其實就是中醫的香佩療法,是一種特色的外治法。香囊內通常填充一些具有芳香開竅的中草藥,有驅蟲、避瘟、防病等功能。根據香囊中填充藥物的不同,會有不同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