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關的簷臺上放著一塊磚,600多年來無人敢動,只因其中的故事

2020-12-20 鮮花暢談歷史

「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位於甘肅省,是萬裡長城的最西端,萬裡長城從」天下第一關」的山海關的老龍頭起,由東往西,綿亙萬裡,到嘉峪關止,一東一西,一頭一尾,都是遊人們喜歡去的地方。

很多人到嘉峪關遊玩的時候,會發現一個怪現象,就是嘉峪關整整齊齊的關樓後簷臺上居然很突兀地放著一塊磚,而且這塊磚已經放了幾百年了,很多人都在奇怪為什麼沒人把這塊磚拿走,不過這塊磚還真不能隨便拿,它有個名字叫定城磚,據說這是一塊神磚,如果搬動的話,成樓就會坍塌。

嘉峪關位於河西走廊中西結合部,在河西走廊最西一處隘口,是古代「絲綢之路」的交通要塞,嘉峪關建立時間是在明初,明朝開國功臣馮勝出徵班師回朝途經此地時,看到此處隘口居於祁連、嘉峪兩山之間,地勢險惡,險峻天成,因此回朝後向明太祖朱元璋提議在那裡修建一個軍事要塞,於是在洪武五年(1372年)開始修建,算起來距今有600多年的歷史。

不過這時候那塊神奇的定城磚還沒出現,嘉峪關由內城、外城、羅城、甕城和城壕組成,還只是黃土夯築而成的要塞,此時還沒有城樓,自嘉峪關建成後,對保障河西地區的安全起著重要作用,成了西部國防重地,然而在長達一百多年的時間裡,嘉峪關都沒修建城樓,在明代,明軍和吐魯番兵曾數次在嘉峪關作戰。

到了明弘治年間,在甘肅任備兵道副使的李端澄,看到蒙古小王子達延汗不斷騷擾邊境,危害邊關,就想著要加強邊防工事建設,於是上報朝廷要在嘉峪關修建關樓,得到批覆後開始主持修建嘉峪關城樓,不過嘉峪關位於戈壁灘上,舉目望去全是沙子,修建城樓的磚要從幾百裡外運來,難度可想而知。

這古代運輸可是費時費力的事,何況是在戈壁灘上,李端澄怕磚運多了浪費,運少了不夠,那樣會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時間,於是李端澄徵召各地能工巧匠來獻計獻策,於是就有了嘉峪關西甕城門樓後簷臺這一塊定城磚的故事。

在眾多能工巧匠中,有一個叫易開佔的工匠,精通九九算法,這時候他想了個辦法,就是按比例繪製出嘉峪關的小模型,然後在模型基礎上算出修建城樓所需的磚頭,李端澄覺得此法甚妙,於是讓易開佔去計算,易開佔經過詳細計算後告訴李端澄需要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九塊磚,李端澄大喜,就想著按易開佔所算的數運磚,不過監事官卻不樂意了。

監事官本來還想著從這個工程中撈點油水,現在按易開佔這種方法算出來的磚數一目了然,他想渾水摸魚都難,於是就刁難易開佔,跟易開佔說:「要是多出一塊磚或少了一塊磚,就罰你勞役三年。」

在關樓建好後,易開佔發現多了一塊磚,心想雖然誤差很小,不過監事官肯定不會罷休,於是動了心思,把這塊磚放到了城門樓後簷臺上,監事官一看多了一塊磚,就想問易開佔的罪,易開佔不慌不忙的說道:「這是定城磚,千萬別動,一動這城樓就塌了。」

監事官看易開佔本事這麼大,也不敢懷疑,這樣易開佔算的磚數就剛好了,當然這塊磚是定城磚只是個傳說,這磚一直留在那裡,其實算是見證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那麼龐大的工程,經過計算後,雖然有點誤差,磚頭多了一塊出來,卻可以說是零誤差了,因此這塊磚頭就一直放在那裡,見證著嘉峪關數百年的來風風雨雨和變遷。

相關焦點

  • 嘉峪關牆上多出一塊磚,放了600多年無人敢碰,網友:不敢
    說起中國長城的三大奇觀,或許有不少人還不清楚,今天就給簡單的介紹一下,那就是位於長城最東端,有著天下第一關之稱的山海關,位於長城中段,有著萬裡長城第一臺之稱的鎮北臺,以及位於長城最西端,有著天下第一雄關之稱的嘉峪關,今天著重要說的就是,這個古代絲綢之路的交通要塞--嘉峪關。
  • 萬裡長城城牆上的一塊磚,被稱為「定城磚」,至今無人敢動
    萬裡長城上有塊定城磚,據說,如果你偷偷搬走它,萬裡長城將會倒塌,正德年間,有一位名叫易開佔的修關工匠,精通九九算法,所有建築只要經他計算,用工用料十分準確和節省.
  • 嘉峪關閣樓處的一塊磚,救了無數工匠一條命,六百年來無人敢動
    嘉峪關上「一塊磚」的傳奇故事,像磁鐵一樣吸引著無數漫遊雄關者的目光。人們帶著驚奇的眼光打量著這塊磚,好奇地問這個創造建築奇蹟的人究竟是如何精算出只剩下一塊磚的。遊客會問,那麼這樣的一個雄偉的建築為什麼在閣樓的後簷臺處放一塊多餘的磚呢?這樣豈不壞了風景?
  • 嘉峪關多出來的那一塊磚有何傳說?真實情況又是如何?
    趣談答案:這件事情對應的神話故事,而這個神話故事就是著名的易開佔故事。監管的為難嘉峪關作為中國第一雄關有著它的獨到之處,而這個中國第一雄關的建造者就是易開佔。只不過易開佔的到來,讓一些人沒有利益可圖了,因為易開佔有一項特殊的能力,他打眼一瞅就能夠預測出建造這一個城牆一共需要多少塊磚。大家不要瞧不起這種磚,明朝去構建城牆對應的城磚,有著嚴格的約定,比如磚上面必須刻下年月日,必須刻下名字,每一塊磚都夠窮苦人家吃上大半個月甚至一個月的。
  • 嘉峪關上有塊磚,為何每年都有無數人,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看它
    嘉峪關上有塊磚,每年都吸引數以萬計的人,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看它,那麼這究竟是塊什麼樣的磚呢?(嘉峪關上的定城磚)其實,這塊磚很普通,就是建造嘉峪關城牆多出來的一口磚。事情還要從明朝弘治年間說起。(雄偉嘉峪關)就在大家終於可以歇息的時候,有個工匠卻拿來一塊磚石,問易開佔,這多出來的一塊磚石怎麼辦?
  • 嘉峪關,不只是一塊磚的傳奇,還包含了很多人的努力!
    嘉峪關是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省段重要節點城市、甘肅省域次中心城市、國家重要冶金和先進位造業基地, 嘉峪關是古「絲綢之路」的交通要衝,也是明代萬裡長城西端的起點,也是新興工業旅遊現代化區域的中心城市,被稱為「天下第一雄關」、「邊鎖鑰匙」、「戈壁鋼城」, 獨特的地理優勢、深厚的歷史積澱、
  • 600多年來沒有人敢模仿李煜這個詞
    有一首詩600多年來無人敢模仿,那就是《長相思·一重山》。其中「一重山,二重山」「塞雁高飛人未還」等句子非常經典,現在他們很吸引人。首先,這首詩「一重山,二重山」中有許多重疊的意象,這讓人想模仿卻不知道如何寫作。他沒有使用連接詞,也沒有直接寫,幾個字把主人公相思的感覺寫得恰到好處,令人欽佩。
  • 敦煌遊:嘉峪關,天下第一雄關,萬裡長城明長城的西起點
    牆體歷經了600多年的時間,雖有剝落,但大部分仍然保存得很完整,而且相當牢固。內城有東、西兩門,東門為「光化門」,寓意旭日東升、華光普照;西門為「柔遠門」,寓意以懷柔而致遠,安定西陲。兩門內北側均有馬道,可由此到達城頂。內城四隅建有角樓,外形看起來像碉堡,是守城士兵們值勤放哨的地方。南北城牆建都有敵樓,主要用來放置兵器。
  • 萬裡長城最西端的起點,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體驗大漠的滄桑之感
    嘉峪關市,是因為嘉峪關的存在而得名的,這裡是甘肅通往新疆的咽喉要道,是萬裡長城最西端的起點。距今已有645年的歷史。嘉峪關比山海關早建九年,在萬裡長城沿線上分布著許多關隘,其中規模最大的有兩座:一座是東端的山海關,另一座就是西端的嘉峪關。
  • 至今無人敢翻拍的電視劇,只因太經典,全看過的人,暴露了年齡?
    至今無人敢翻拍的電視劇,只因太經典:1、《名揚花鼓》,不知道有沒有人看過呢?至今無人敢翻拍的電視劇,只因太經典:2、《水月洞天》,非常的經典,還有一部《靈境傳奇》,也是由他們主演的,小編表示好看的不得了至今無人敢翻拍的電視劇,只因太經典:3、《小李飛刀》,裡面的李尋歡和林詩音,簡直是郎才女貌,可惜造化弄人至今無人敢翻拍的電視劇,只因太經典:4、《烏龍闖情關》,一個很是烏龍的電視劇,也十分的經典至今無人敢翻拍的電視劇,只因太經典
  • 長城一塊磚有多重?
    長城一塊磚有多重?參與互動   長城一塊磚有多重?老人姓範,是一位多年來堅守和弘揚中華文化,致力於中新文化交流的翻譯家和作家。範先生雖年事已高,但思維敏捷、談風甚健,一談起文化和文學的話題便滔滔不絕。  他特意向我展示了一個精美的粉紅色盒子,裡面珍藏著一套紐西蘭發行的龍年郵票和首日封。首日封的右下角是一位中國人的落款,範士林,正是眼前的範老先生。對範先生而言,參與這套郵票的發行是一段非常難忘的經歷。
  • 李煜早年1首詞,600多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失眠仿寫,入選教科書
    李煜早年1首詞,600多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失眠仿寫,入選教科書作為帝王,李煜的政治生活是一出荒謬的悲喜劇。風流才子無心政治,卻陰差陽錯,做了一代君主。更誇張的是他的那句「小樓昨夜又東風」,僅其中一個「又」字,就讓宋元明清的文人效仿不絕。
  • 嘉峪關 ▏萬裡長城第一關,河西第一隘口
    東閘門上匾額就是他書寫的。據官網介紹,嘉峪關是世界文化遺產、國家 5A 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等。該上城牆看看了,我們從東甕城的馬道順勢登上城牆。嘉峪關內城周長640米,呈梯形,面積 2.5萬平方米,有嘉峪關樓、柔遠樓、光化樓三座三層三簷歇山頂式木結構樓閣。
  • 一兩黃金一塊磚?御窯金磚博物館,論一塊磚的如何走向皇朝
    一塊磚的修煉以人而言,造磚的是心力與工藝。以磚而言,成磚的是自然與時間。簡單來說,這是一塊磚的勵志故事,接下來我會從五個方面來講述一捧泥土如何走進封建王朝的最高殿堂,從而成為「天下第一磚」……01 得名據《金磚墁地》記載:之所以叫金磚主要原因有三一:金磚燒成後,
  • 新疆行05: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你知道萬裡長城從哪裡開始嗎
    7:45分,當一盆放著青菜、海帶絲、蒜蓉腸的麵條做好後,看著還真不錯。出來的時候,買了幾大包蒜蓉腸。為什麼吃蒜蓉腸呢?害怕拉肚子哈哈。看著近在咫尺的酒泉,商量著要不看看酒泉發射基地,想想遙遠的新疆,還是做罷了。準備出發,房車主人熱情的打招呼。
  • 定城磚的傳說|軍火庫裡的狐仙,「搖錢樹」和乾隆餑餑
    在長城監督修關的監事官聽聞此事,想要治易開佔的罪,便叫來易開佔,要他計算嘉峪關的用磚數量。易開佔經過詳細計算後說:「需要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九塊磚。」監事官依言發磚,並說:「如果多一塊或少一塊,都要砍掉你的頭,同時罰眾工匠勞役三年。」  竣工後,只有一塊磚剩了下來,被放置在西甕城門樓後簷臺上。
  • 嘉峪關是___的?
    9月21日,由嘉峪關市委、市政府主辦,中國甘肅網承辦的「走進我們的小康生活——直擊嘉峪關變遷「全媒體行集中採訪活動將在嘉峪關啟幕。中國甘肅網「飛閱甘肅」無人機團隊先期「飛閱」嘉峪關,帶廣大網友從空中俯瞰綠森林掩映中的藍寶石。 在綠森林掩映之下,嘉峪關東湖的一湖泊如一顆藍寶石鑲嵌其中。
  • 長城東頭的山海關戰火不斷,西頭的嘉峪關為什麼幾乎沒人敢去攻打
    北方草原上的匈奴人,卻得以趁機強大起來。匈奴人組成強大的騎兵軍團,戰馬如雲騎士百萬,屢屢發動南下攻勢,使得中國北部的秦趙燕三國受到嚴重威脅。匈奴人倚仗騎兵優勢,來去如風,在中原王國北疆漫長的邊境線上隨意出入,如無無人之境,中原軍隊疲於奔命,卻防不勝防。最終還是秦國的秦惠文王想出了辦法:在北部邊防線上修築城牆與關隘,切斷匈奴騎兵的入侵通道。
  • 萬裡長城第一雄關——嘉峪關
    嘉峪關是明代長城西端第一重關,也是古代「絲綢之路」的交通要塞,素有中國長城三大奇觀之一(東有山海關、中有鎮北臺、西有嘉峪關)的美稱。嘉峪關位於甘肅省嘉峪關市西5公裡處最狹窄的山谷中部,城關兩側的城牆橫穿沙漠戈壁,北連黑山懸壁長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代萬裡長城最西端的關口。歷史上曾被稱為河西咽喉,因地勢險要,建築雄偉,有天下第一雄關、連陲鎖鑰之稱。
  • 甘肅嘉峪關加快城鄉一體化建設 戈壁灘上的奇蹟
    「五城三高」的戰略構想,寄託了嘉峪關人的美好夢想;  明天的夢想基於今天的現實,當一塊塊遍布鵝卵石的不毛之地變成了水波蕩漾、綠樹成蔭、高樓林立的市區之後,迎來的不僅僅是人們的感嘆,中央一位首長視察嘉峪關之後,由衷地予以感嘆和肯定:「北京有皇氣,上海有財氣,大連有名氣,蘇州有秀氣,而嘉峪關則有神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