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季節,田野中秧苗初插、作物新種,池塘邊楊柳多情、碧桃新結,降水逐漸增多、雨量更加及時。宋代的黃庭堅曾寫道,「未知東郭清明酒,何似西窗穀雨茶」;清代的朱彝尊有詩,「屋上鳩鳴穀雨開,橫塘遊女蕩船回。」俗話說,穀雨打苞,立夏齜牙,小滿半截仁,芒種見麥茬。穀雨來到,夏天也就不遠了。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古代就對穀雨的節氣特點有深入研究。人們摘穀雨茶、食用香椿,祭祀倉頡、欣賞牡丹。還有更多的人學習養生要領,因為雨水頻繁,要祛風溼、舒筋骨,儘量穿長衣長褲,更要防止蚊蟲叮咬。穀雨時節,分享兩首好詩詞,鳥弄桐花日,魚翻穀雨萍。
閒遊
宋代: 陸遊
過盡僧家到店家,山形四合路三叉。
清明漿美村村賣,穀雨茶香院院誇。
果臥幽窗身化蝶,醉題素壁字棲鴉。
夕陽不盡青鞋興,小立風前鬢 腳斜。
陸遊晚年雖然生活艱苦,但相對還比較安定。即使心中依然難以割捨家國情懷,卻無法親自在邊關奮勇殺敵。
放翁每天除了勞動、鍛鍊,就是外出散步,和漁樵閒聊。心情舒暢時,就即興賦詩。這首詩就是創作於穀雨時節,字裡行間充滿了閒適和恬淡。
放翁隱居生活閒暇時間很多,沒事就到處閒逛,「過盡僧家到店家」,雖然山路蜿蜒崎嶇,他卻樂在其中。他走村串戶,既了解民情,也搜集創作素材。
清明時,村村都販賣果汁飲品和陳酒佳釀;穀雨時,每家每戶都是茶香氤氳。詩人不僅觀察細緻,而且描摹逼真,充滿了濃鬱了鄉村氣息。
走累了就回到家中歇息,「果臥幽窗身化蝶,醉題素壁字棲鴉。」放翁喜歡喝酒,醉了不僅可以忘憂,而且也能乘興寫作。
有時他感覺自己化身彩蝶,在小窗邊的果樹上靜靜地臥著;有時醉醒又在白牆上胡亂地塗鴉。夕陽西下,放翁卻遊興不減;寒風凜凜,詩人的鬢髮凌亂。天地間,詩人早已忘我;人世中,誰與情同!
蝶戀花
宋代:範成大
春漲一篙添水面。芳草鵝兒,綠滿微風岸。畫舫夷猶灣百轉,橫塘塔近依前遠。
江國多寒農事晚。村北村南,穀雨才耕遍。秀麥連岡桑葉賤,看看嘗面收新繭。
南宋小朝廷軟弱妥協,許多仁人志士都因政見與朝堂向左,而隱居世外。範成大也是如此,這首詞正是他隱居蘇州時所作。這首蝶戀花描繪了一幅清新、明淨的水鄉春景,具有濃鬱而恬美的生活氣息,更展現出莊稼人的淳樸。
上片描繪了一幅早春水鄉的生動圖畫,「春漲一篙添水面」,鵝兒也腳步滿跚,微風習習,水邊芳草如茵,染綠了河塘堤岸。水面上畫船輕移,詞人圍繞著九曲水灣慢慢遊覽。
放眼望去,橫塘高塔仿佛就在眼前,卻又顯得如此遙遠。碧草、白鵝,畫船、橫塘,以及河岸、遊客,組成了一幅幅春日裡美好的畫面,令人心情愉悅、充滿了溫馨和活力。
下片轉寫農事,視野更加開闊。江南水鄉、遍地良田,春寒陣陣、農事延遲。穀雨時節,開犁破土,田野間、山崗上、到處是忙碌的人群。
春麥已結秀穗,隨風起伏、連崗成片;桑樹茂盛,桑葉價廉,轉眼就可以品嘗新面,收取新繭。詞人以喜悅的心情,描畫這些春忙的場景,不僅春意盎然,而且豐收在望。
生活充滿了酸甜苦辣,人世也是風雲變幻。然而自古及今,變化的是青山綠水、蒼松翠柏,不變的是日月輪轉、季節更替。而穀雨時節的傳統風俗、詩人們的真摯情感,卻一直在延續和傳承。
鳥弄桐花日,魚翻穀雨萍,樹樹繁花,還在春末夏初,搖曳著自己的嫵媚;桃花春欲盡,穀雨夜來收,絲絲細雨,也在田野山崗,勾勒著淡雅而靈動的詩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