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評|多一些「贈品免費不免責」消費提示
商家提供的贈品出現質量問題,是否適用「三包規定」?很多消費者對此並不了解。湖南省消費者委員會26日發布2019年第5號「消費提示」強調:「贈品免費但不免責。」(據新華網11月26日報導)買手機贈保護套、買奶粉贈奶瓶……如今,無論是實體超市還是電商平臺,「買商品有贈品」都已是慣用的促銷手段。
-
湖南省消費者委員會發布消費提示——贈品免費但不免責
湖南省消費者委員會日前成功調處一起因贈品質量問題引發的消費糾紛。鑑於很多消費者還不了解贈品是否適用「三包規定」,省消費者委員會11月26日發布2019年第5號消費提示:「贈品免費但不免責」。 「贈品不免責」在《湖南省消費者權益保護條例》中作了相應規定。
-
免費贈品質量出問題,怎麼辦? 湖南省消委:贈品免費但不免責
免費贈品質量出問題,怎麼辦? 省消委:贈品免費但不免責 華聲在線11月26日訊 今日,省消費者委員會成功調解、處理了一起因贈品質量問題引發的消費糾紛。鑑於目前很多消費者還不了解贈品是否適用「三包規定」,省消委特發布2019年第5號消費提示,提醒我省消費者「贈品雖然免費,但不可免責」。 本次發布的消費提示具體內容如下:「贈品不免責」在《湖南省消費者權益保護條例》中作了相應的規定。
-
「贈品免費不免責」應成商家遵循的共識
商家提供的贈品出現質量問題,是否適用「三包規定」?很多消費者對此並不了解。據新華社報導,湖南省消費者委員會26日發布2019年第5號「消費提示」強調:「贈品免費但不免責。」「消費提示」稱,經營者以消費者購買商品或接受有償服務為條件提供的贈品、獎品或者免費服務,應嚴把產品質量關,確保所贈商品是按照國家相關標準生產的合格產品,不得設置「贈品免費所以免責」等條款。贈品如果屬於「三無」產品,消費者要拒絕接受。
-
劣質茶壺燙傷消費者:「贈品免費不免責」應成共識
資料圖(來源:瀟湘晨報)日前,湖南長沙的一名消費者因使用醫院免費贈送的劣質玻璃茶壺導致燙傷,醫院卻以「茶壺屬於免費贈送」為由不願擔責。當地消費者委員會介入後,院方與消費者達成了賠償協議,隨後該省消費者委員會發布消費提示強調:「贈品免費但不免責。」
-
贈品免費不免責
商家免費贈送的小樣「貨不對版」,說好的「精華」變成了「水」,賣家以「工作失誤造成誤解」為由事後反悔,稱贈品價格超出正品價格,無法兌現。雙方協商不成,孫女士訴至法院。
-
免費非免責 贈品不該「享受」另類待遇
專家認為,「免費贈品」並非「免責贈品」,贈品質量保證、售後服務等不應「享受」另類待遇。 「花樣贈品」無處不在記者發現,無論是商場還是賣場抑或是地攤、小店,贈品花樣繁多。一些「聰明的商家」已經不用買牛奶送杯、買電磁爐送鍋這種「低級」促銷手段吸引消費者,而是特製或特購一些平時市面少見的物品作為贈品,利用贈品的稀缺性與主賣品捆綁,從而發生物品的價值轉移吸引消費者。在哈爾濱市一家超市貼著這樣的標語:凡是周末消費50元以上的顧客,憑小票即可領取「麵食禮包」一份。所謂「麵食禮包」其實就是兩個速凍包子和兩個速凍蒸餃,除了用保鮮膜包裝外,並沒有其他任何標記。
-
贈品雖免費,法律不免責(論法)
然而,一些商家卻用假冒偽劣的「三無」產品作為贈品,並單方面聲稱:因贈品免費,所以不予「三包」,對於因贈品質量問題導致的後果,商家也概不負責。 現實中,這種現象遭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投訴。而遇到糾紛之時,消費者和商家往往各執一詞——消費者要求維權索賠,商家卻置之不理。贈品究竟是不是商品?一旦贈品出現問題,商家該不該以商品的標準來承擔責任?
-
免費非免責贈品不該「享受」另類待遇 - 中國在線
「買二贈一」「即買即贈」,這已是商家常用的促銷招式,時下各地商家利用贈品的宣傳促銷攻勢一浪高過一浪,那麼贈品遇到質量問題是否只能當廢品處理?專家認為,「免費贈品」並非「免責贈品」,贈品質量保證、售後服務等不應「享受」另類待遇。
-
「贈品」不是商家免責理由
正所謂,贈品也是商品,免費不能免責。這應該是最為基本的法律常識。不過,從現實來看,商家在贈品上打歪主意的不在少數。比如,贈品缺斤少兩、貨不對版、質量不達標、虛假宣傳等問題時有發生。甚至有的商家聲稱「贈品如果出了問題商家不承擔責任」。如此,不僅反映出商家的不誠信,更是對消費者權益赤裸裸地侵害。
-
贈品免費不免責,別再被商家忽悠了!
贈品就到手了但是,如果贈品有質量問題能否要求商家退換或者給予賠償呢?,當時送了一個贈品華為MINI電子秤。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浙江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辦法》:第十六條經營者提供的獎品(包括因消費者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而提供的贈品、免費服務)、以降價或者有獎銷售等優惠條件提供的商品、服務,
-
「贈品」不是商家免責理由
正所謂,贈品也是商品,免費不能免責。這應該是最為基本的法律常識。不過,從現實來看,商家在贈品上打歪主意的不在少數。比如,贈品缺斤少兩、貨不對版、質量不達標、虛假宣傳等問題時有發生。甚至有的商家聲稱「贈品如果出了問題商家不承擔責任」。如此,不僅反映出商家的不誠信,更是對消費者權益赤裸裸地侵害。
-
贈品也是商品免費不能免責
買手機贈保護套、買奶粉贈小彩碗、買皮鞋贈鞋拔子……現在不管是在實體超市還是電商平臺,買東西送贈品已經是被商家廣泛應用的套路。一些商家用「三無」或假冒偽劣的小家電作為贈品,而且言明「贈品是免費的,不在『三包』範圍之內」。商家的言下之意是,贈品如果有質量問題,甚至造成了實際後果,贈予的商家包括生產廠家不負任何責任。
-
贈品獎品也是商品 免費不能免責
買手機贈保護套、買奶粉贈小彩碗、買皮鞋贈鞋拔子……現在不管是在實體超市還是電商平臺,買東西送贈品已經是被商家廣泛應用的套路。一些商家用「三無」或假冒偽劣的小家電作為贈品,而且言明「贈品是免費的,不在『三包』範圍之內」。商家的言下之意是,贈品如果有質量問題,甚至造成了實際後果,贈予的商家包括生產廠家不負任何責任。
-
贈品非商家「施捨」實質也是一種買賣
周家和春節將至,購物消費旺季到來,不少商家推出各類優惠活動,以贈品促消費的舉措層出不窮。對此,西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消費提示,商家提供的贈品應取得質量確保和「三包」服務,經營者所贈商品與消費者購買的商品或服務享有同等的權益,商家不得設置「贈品免費所以免責」等條款。(《遵義日報》12月19日)現在一些商家在促銷活動中往往會贈送一些價值相對較低的商品。這些贈品一旦出現質量問題,一些商家會以免費為由而免職。
-
免費非免責 贈品出問題商家理應三包
時下各商家通過「買即贈」搞促銷已不是什麼新鮮事,而五花八門的各類贈品不僅吸人眼球,且大有「反客為主」的勢頭。3·15期間,記者調查發現,市場上多數贈品無發票、無廠家、無價格,商家也不承諾「三包」,這些花樣繁多的贈品一旦出現問題就往往變成難以處理的「廢品」。
-
【網際網路法律法規大講堂】因贈品質量問題導致的後果,商家可以免責...
【網際網路法律法規大講堂】因贈品質量問題導致的後果,商家可以免責嗎?政務 買奶粉贈送奶瓶、買手機贈送保護殼……購買商品搭配贈品
-
免費贈品客戶不領情甚至反感?到底怎麼做贈品營銷關鍵因素是什麼
但是這兩年的贈品營銷套路陷阱也特別多,所以用戶也特別謹慎,舉一個我這兩天發生的一個案例。講一個例子昨天我在西安,剛從地鐵口下來,也不知道怎麼回事手賤了下,接了一個化妝的卡片,沒注意,那個人就向我推銷。說是有一個免費體驗活動,只需要到他們活動點裡去填寫個資料然後就可以免費領取一套化妝品。然後我意思是不耽擱多少時間,那就去看看,然後從地鐵處走了不到一分鐘路,到了一個還是有名氣的商城,然後他帶領我要從側門上電梯到樓上,我問幾樓,他說八樓。我最後說,算了我不去了,直接拒絕了?
-
警惕「買東西送贈品」成假貨流通暗道
不久前,湖南長沙一名消費者因使用醫院免費贈送的劣質玻璃茶壺導致燙傷,而醫院以「茶壺屬於免費贈送」為由不願擔責。商家提供的贈品出現質量問題,是否適用「三包規定」?很多消費者對此並不了解。湖南省消費者委員會26日發布2019年第5號「消費提示」強調:「贈品免費但不免責。」
-
「消費提醒」贈品免費不免責 是真是假?
感嘆商家暖心的同時,本以為自己撿了便宜,沒成想用了贈品面膜的第二天,孫女士的臉就出現了問題。市民孫女士說自己最近沒有用過其他新的化妝品,就是貼了一副面膜而已。回到家之後,她趕緊拿出面膜,仔仔細細看了看。這些面膜上面只有一些英文,沒有任何的中文標識。在我們生活中,商家採用贈品促銷的方式已經是司空見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