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品雖免費,法律不免責(論法)

2020-12-20 人民網

  □商家的銷售行為與附贈行為密不可分,商家理應對贈品與所售商品承擔相同責任

  

  買奶粉贈送奶瓶、買手機贈送保護殼……購買商品搭配贈品,已經成為眾多商家普遍使用的營銷策略。然而,一些商家卻用假冒偽劣的「三無」產品作為贈品,並單方面聲稱:因贈品免費,所以不予「三包」,對於因贈品質量問題導致的後果,商家也概不負責。

  現實中,這種現象遭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投訴。而遇到糾紛之時,消費者和商家往往各執一詞——消費者要求維權索賠,商家卻置之不理。贈品究竟是不是商品?一旦贈品出現問題,商家該不該以商品的標準來承擔責任?

  從市場邏輯上來說,「贈品」不同於一般意義上的「贈送」,其存在的基礎建立在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前提之上。因此,商家的銷售行為與附贈行為密不可分,商家理應對贈品與所售商品承擔相同責任。

  從法律角度來看,相關法律規範也明確了贈品與商品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2016年原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發布的《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監督管理辦法》規定:「獎品、贈品等視同銷售的商品」。2006年商務部發布的《零售商促銷行為管理辦法》規定:「零售商開展促銷活動,不得降低促銷商品(包括有獎銷售的獎品、贈品)的質量和售後服務水平,不得將質量不合格的物品作為獎品、贈品」。可見,法律中的贈品跟商品一樣,不僅都要求質量過關,還應確保售後服務有保障。

  此外,我國合同法第一百九十一條規定:附義務的贈與,贈與的財產有瑕疵的,贈與人在附義務的限度內承擔與出賣人相同的責任。儘管消費者沒有對贈品支付價款,但因商家提供的贈品屬於附購買義務的贈與,商家理應對贈品質量承擔相應責任。因此,類似於某些商家聲稱的「因贈品免費,所以不予『三包』」等說辭,實際上是違反法律規定的「霸王條款」。

  然而,針對贈品的質量問題,消費者通過司法途徑維權的例子並不多。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贈品的價值一般不大,而訴訟需投入的精力卻較多,消費者往往不再較真兒。這就讓一些商家對贈品質量更加視若無睹,對消費者的維權訴求更加置若罔聞。

  整治「贈品免費即免責」的現象,需謀求形成合力,實現多方共治。消費者應多一些「據理力爭」、少一些「忍氣吞聲」,運用法律手段維護自身權益。相關職能部門應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強化行政監管,加大對贈品質量監管力度,規範商家贈品促銷行為。商家也應慎獨自律,強化經營主體責任,杜絕以次充好、概不退換的贈品營銷「套路」,多一些合法誠信經營、積極支持消費者維權的「真誠」。畢竟,「贈品」質量也關乎誠信建設、品牌建設,不能聽之任之,影響良好的營商環境。

  《 人民日報 》( 2018年06月20日 19 版)

(責編:馮人綦、曹昆)

推薦閱讀

重點區域強化督查啟動  生態環境部日前印發《2018—2019年藍天保衛戰重點區域強化督查方案》,將於6月11日啟動強化督查。當前,我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及長三角地區等重點區域空氣品質繼續改善,但個別地區汙染仍然較重。【詳細】

央行試點企業銀行帳戶備案制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此前發布的《中國人民銀行關於試點取消企業銀行帳戶開戶許可證核發的通知》要求,11日起,在江蘇省泰州市及下轄縣(市、區)、浙江省台州市及下轄縣(市、區)開展取消企業銀行帳戶開戶許可證核發的試點工作,試點地區人民銀行分支機構對銀行為企業開立基本存款帳戶由核准制調整為備案制。【詳細】

相關焦點

  • 贈品免費不免責
    商家免費贈送的小樣「貨不對版」,說好的「精華」變成了「水」,賣家以「工作失誤造成誤解」為由事後反悔,稱贈品價格超出正品價格,無法兌現。雙方協商不成,孫女士訴至法院。
  • 「贈品免費不免責」應成商家遵循的共識
    商家提供的贈品出現質量問題,是否適用「三包規定」?很多消費者對此並不了解。據新華社報導,湖南省消費者委員會26日發布2019年第5號「消費提示」強調:「贈品免費但不免責。」「消費提示」稱,經營者以消費者購買商品或接受有償服務為條件提供的贈品、獎品或者免費服務,應嚴把產品質量關,確保所贈商品是按照國家相關標準生產的合格產品,不得設置「贈品免費所以免責」等條款。贈品如果屬於「三無」產品,消費者要拒絕接受。
  • 多一些「贈品免費不免責」消費提示
    □戴先任 商家提供的贈品出現質量問題,是否適用「三包規定」?很多消費者對此並不了解。湖南省消費者委員會26日發布2019年第5號「消費提示」強調:「贈品免費但不免責。」
  • 「贈品」不是商家免責理由
    正所謂,贈品也是商品,免費不能免責。這應該是最為基本的法律常識。不過,從現實來看,商家在贈品上打歪主意的不在少數。比如,贈品缺斤少兩、貨不對版、質量不達標、虛假宣傳等問題時有發生。甚至有的商家聲稱「贈品如果出了問題商家不承擔責任」。如此,不僅反映出商家的不誠信,更是對消費者權益赤裸裸地侵害。
  • 微評|多一些「贈品免費不免責」消費提示
    商家提供的贈品出現質量問題,是否適用「三包規定」?很多消費者對此並不了解。湖南省消費者委員會26日發布2019年第5號「消費提示」強調:「贈品免費但不免責。」(據新華網11月26日報導)買手機贈保護套、買奶粉贈奶瓶……如今,無論是實體超市還是電商平臺,「買商品有贈品」都已是慣用的促銷手段。
  • 免費贈品質量出問題,怎麼辦? 湖南省消委:贈品免費但不免責
    免費贈品質量出問題,怎麼辦? 省消委:贈品免費但不免責 華聲在線11月26日訊 今日,省消費者委員會成功調解、處理了一起因贈品質量問題引發的消費糾紛。鑑於目前很多消費者還不了解贈品是否適用「三包規定」,省消委特發布2019年第5號消費提示,提醒我省消費者「贈品雖然免費,但不可免責」。 本次發布的消費提示具體內容如下:「贈品不免責」在《湖南省消費者權益保護條例》中作了相應的規定。
  • 「贈品」不是商家免責理由
    正所謂,贈品也是商品,免費不能免責。這應該是最為基本的法律常識。不過,從現實來看,商家在贈品上打歪主意的不在少數。比如,贈品缺斤少兩、貨不對版、質量不達標、虛假宣傳等問題時有發生。甚至有的商家聲稱「贈品如果出了問題商家不承擔責任」。如此,不僅反映出商家的不誠信,更是對消費者權益赤裸裸地侵害。
  • 湖南省消費者委員會發布消費提示——贈品免費但不免責
    湖南省消費者委員會日前成功調處一起因贈品質量問題引發的消費糾紛。鑑於很多消費者還不了解贈品是否適用「三包規定」,省消費者委員會11月26日發布2019年第5號消費提示:「贈品免費但不免責」。  「贈品不免責」在《湖南省消費者權益保護條例》中作了相應規定。
  • 劣質茶壺燙傷消費者:「贈品免費不免責」應成共識
    資料圖(來源:瀟湘晨報)日前,湖南長沙的一名消費者因使用醫院免費贈送的劣質玻璃茶壺導致燙傷,醫院卻以「茶壺屬於免費贈送」為由不願擔責。當地消費者委員會介入後,院方與消費者達成了賠償協議,隨後該省消費者委員會發布消費提示強調:「贈品免費但不免責。」
  • 贈品免費不免責,別再被商家忽悠了!
    贈品就到手了但是,如果贈品有質量問題能否要求商家退換或者給予賠償呢?,當時送了一個贈品華為MINI電子秤。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浙江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辦法》:第十六條經營者提供的獎品(包括因消費者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而提供的贈品、免費服務)、以降價或者有獎銷售等優惠條件提供的商品、服務,
  • 贈品也是商品免費不能免責
    買手機贈保護套、買奶粉贈小彩碗、買皮鞋贈鞋拔子……現在不管是在實體超市還是電商平臺,買東西送贈品已經是被商家廣泛應用的套路。一些商家用「三無」或假冒偽劣的小家電作為贈品,而且言明「贈品是免費的,不在『三包』範圍之內」。商家的言下之意是,贈品如果有質量問題,甚至造成了實際後果,贈予的商家包括生產廠家不負任何責任。
  • 免費非免責 贈品不該「享受」另類待遇
    專家認為,「免費贈品」並非「免責贈品」,贈品質量保證、售後服務等不應「享受」另類待遇。 「花樣贈品」無處不在記者發現,無論是商場還是賣場抑或是地攤、小店,贈品花樣繁多。 「免費贈品」往往吃得傷身 用得傷心商家的「慷慨贈送」應該使消費者得到了真正的「實惠」。可是事實並非如此,花樣繁多的贈品質量參差不齊。部分贈品「身世」模糊不清,屬於「三無」產品。記者在哈爾濱市工商局12315申訴舉報指揮中心了解到,近年來與贈品有關的投訴呈增長趨勢,贈品投訴熱點是食品類及商品售後服務類。
  • 【網際網路法律法規大講堂】因贈品質量問題導致的後果,商家可以免責...
    【網際網路法律法規大講堂】因贈品質量問題導致的後果,商家可以免責嗎?政務 買奶粉贈送奶瓶、買手機贈送保護殼……購買商品搭配贈品
  • 贈品獎品也是商品 免費不能免責
    買手機贈保護套、買奶粉贈小彩碗、買皮鞋贈鞋拔子……現在不管是在實體超市還是電商平臺,買東西送贈品已經是被商家廣泛應用的套路。一些商家用「三無」或假冒偽劣的小家電作為贈品,而且言明「贈品是免費的,不在『三包』範圍之內」。商家的言下之意是,贈品如果有質量問題,甚至造成了實際後果,贈予的商家包括生產廠家不負任何責任。
  • 免費非免責贈品不該「享受」另類待遇 - 中國在線
    「買二贈一」「即買即贈」,這已是商家常用的促銷招式,時下各地商家利用贈品的宣傳促銷攻勢一浪高過一浪,那麼贈品遇到質量問題是否只能當廢品處理?專家認為,「免費贈品」並非「免責贈品」,贈品質量保證、售後服務等不應「享受」另類待遇。
  • 免費非免責 贈品出問題商家理應三包
    時下各商家通過「買即贈」搞促銷已不是什麼新鮮事,而五花八門的各類贈品不僅吸人眼球,且大有「反客為主」的勢頭。3·15期間,記者調查發現,市場上多數贈品無發票、無廠家、無價格,商家也不承諾「三包」,這些花樣繁多的贈品一旦出現問題就往往變成難以處理的「廢品」。
  • 「免費贈品」應和正常商品一視同仁
    免費贈品有質量問題能否找商家賠償?近日,家住重慶市萬州區的張先生就和商場較上了真兒,最終,經過萬州區消委會的調解,商家向張先生給予了賠償。消委會認為,贈品不合格消費者有權索賠。    胡建兵:「免費贈品」必須跟正常出售的商品一視同仁。
  • 《吉林省消費者權益保護條例》亮點解讀|贈品出問題怎麼辦?不免責
    目前,一些商家為了促銷商品,經常採用搭贈銷售吸引消費者,而這些贈品往往價格不高,質量可靠性不強,容易產生糾紛。2019年2月,李女士在某超市購物,購物總價超過了500元,超市遂送給李女士一份價值近百元的洗面奶作為贈品。
  • 免費贈品客戶不領情甚至反感?到底怎麼做贈品營銷關鍵因素是什麼
    其實這個贈品營銷最核心的東西我們要明確目標,贈品很多企業最核心的是要客戶的數據或者帶來客戶價值,目前玩的最多套路就是要麼就是關注微信公眾號、要麼轉發朋友圈、要麼填寫具體的資料領取禮品,而企業也很難做到完全的贈送禮品,所以只能免費抽取禮品的形式來做。其實最核心的時期是要了解用戶的心理!
  • 最高法:商家應當對贈品質量安全承擔責任
    最高法:商家應當對贈品質量安全承擔責任   中新網1月9日電 最高人民法院今日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關於審理食品藥品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規定》將於2014年3月15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