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其一:
偶隨飛鳥去,去勢與天連。深谷空迴響,孤枝掛落泉。臥聽山雨靜,斜靠白雲閒。觀弈一局了,撓頭已忘年。
偶爾隨著長空孤鳥,漸入山高雲深之處。橫枝,垂瀑,空谷,幽蘭,仙境之物一應俱全,而又一時寂靜無聲,使紅塵不能至。
倚雲聽雨,不覺入了南柯一夢。夢覺,見兩樵夫此弈還未終了。於是心中忐忑:莫不是人間已是
滄海桑田,一去千年?
行路,其二:
下驢揖老者,地叫靠山屯。水渺猶橫樹,林深未掩村。三石降惡犬,一語退白雲。行路當如此,長歌待月輪。
實際上,我從小到大沒騎過驢。說騎驢,通常指的是騎著那輛祖傳的二八架子的破洋車子,常在十裡八村亂竄。
去到陌生的地方,遇見老頭子就得下車,畢竟問路也得有個問路的樣子。人家老頭子一看,這娃懂禮貌,溫文爾雅的,肯定不是壞人,於是就一五一十的給指明了方向。
他說道:水橫枝頭,村藏林裡,這就是傳說中的靠山屯。往前再騎五裡,就能看到第一戶人家,姓王,開鐵匠鋪,手藝精湛,童叟無欺;第二戶姓李,開豆腐房……唉,別急著走啊,屯子裡狗多……
好不容易擺脫了話嘮老頭子,進了屯子口,不成想,真的遇見了狗。但只要三顆石頭,就能把狗整治的妥妥的。一顆遠射,另一顆中投,最後留一顆近身肉搏。狗一瞧,這是專家,惹不起就跑了。
至於一語退白雲句,純粹是幻想,畢竟咱們是普通人,誰的語言有那麼大的威力,能夠命令白雲退散呢?反正,事到如今想啥都沒用,因為月亮升起來了,再不去找王鐵匠借宿,恐怕就只能白雲當破被,石板做牙床了。
再嚎兩嗓子山歌,給自己壯一壯膽色,行路當如此,快哉何如?
行路,其三:
杖行三萬步,猶不到天涯。滿眼風波遠,一溪暮雨斜。花中聞犬吠,雲裡有人家。果體不能入,討喝幾口茶。
我老頭子跋山涉水幾萬步,突遭風雨,衣服溼透。
於是索性光了膀子,哆哆嗦嗦的,誤走到山裡一戶人家的院門前面。因為雲霧太厚,看不分明,只聞聽裡面有接連不斷的犬吠聲。不禁心下膽怯、猶豫,徘徊不敢入人家,甚至愣了好半天還不敢敲門。
行路難,討茶更難。
果不其然啊。
行路,其四:
君家何處是?信步不知歸。村口老榆樹,門前小紫薇。人來雲漸退,山靜鳥驚飛。行路聽風雨,此生得幾回?
年少時我曾攆雞逐狗。後來我老了,雖然還是喜歡亂竄,但是卻不再攆什麼了。
有一次我跑進山裡的某個小村落,那裡的寧靜,似乎自從太初開始,亙古未變。於是我默默的轉身跑開了,生怕打擾了它。
(謝謝您的閱讀。謝謝您走進我用打油詩編織的世界。叫我一語退白雲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