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薇婭一句話戳痛無數人:不懂拒絕的人生,註定是一場災難

2021-01-08 洞見

作者:洞見Autumn

於世間行走,底線一定要高,原則務必要強,

「你會因為不懂拒絕,而困擾嗎?」

最近更新的一則視頻裡,薇婭的這句提問戳中了不少網友的心。

原來,前陣子有位粉絲向她傾訴了自己因為不會拒絕別人,而招致的諸多煩惱。

女孩剛入職新公司不久,身邊的一圈老同事,有事沒事,總喜歡找她幫忙。

她礙於情面,不好推辭,只得一一應下。

一次兩次不打緊,時間久了,身邊的同事,碰到什麼雞毛蒜皮的小事都來找她。

女孩心中委屈萬分,可醞釀了幾天,面對對方拋來的請求,還是說不出一句拒絕的話。

打開手機搜索聊天記錄,光發出「好的」就有數百條。

為此,她每天在公司忙得團團轉不說,甚至好幾次還耽誤了自己手頭的工作。

女孩忍不住抱怨:「本來吧,不拒絕是為了不得罪人,但是幫忙,就被當成了軟柿子。」

薇婭沒有直接回答她的苦惱,而是分享了自己的一段經歷。

之前,有位朋友資金周轉困難,希望薇婭可以在直播間為自家產品帶貨,幫他渡過難關。

看在多年交情的份上,薇婭想幫朋友一把,但她也不想打破自己的工作底線,影響信譽。

所以,薇婭就認真跟他講了選品流程,希望他好好準備,一旦選品通過就會優先考慮合作。

誰知一片好心,在朋友那兒竟成了不近人情,對方憤然離去不說,還暗地裡內涵她「耍大牌」。

經歷這件事後,薇婭突然就想明白了一個道理:

既然無法通過委曲求全得到理解,那就做好自己的事情。畢竟,人生有限,做人有尺,沒有底線的善良,一文不值。

深以為然。

再善良的人,也應當把自己的個人感受和利益得失擺在首位。

否則,生活會告訴你,你的一腔好心,處處忍讓,最終只會變作苦勝黃連的虧。

很多時候,善良無底線、付出沒邊界的老好人,只會一味遭人壓榨,活得憋屈不已。

反倒是那些有邊界,懂拒絕的人,左手收穫尊重,右手贏得真心,活出灑脫。

01

有一種累,叫不懂得拒絕。「我的不幸,在於我缺乏拒絕的能力,我害怕一旦拒絕別人,便會在彼此心裡留下永遠無法癒合的裂痕。」

太宰治在《人間失格》裡的這番自陳,亦是很多人的心聲。

很多時候,我們都是生活和工作中那個不懂得拒絕的人,因為怕讓別人失望,只能委屈自己。

看似和周圍的人打成一片,相處頗歡,實際上,背後的心酸只有自己知道。

豆瓣上,有個名為「討好型人格治療所」的小組,匯集著八萬多個不懂拒絕的老好人。

小組首頁的熱門帖子裡,幾乎全是當事人的求救信號:

明明自己上個月的信用卡還沒還清,卻要偷偷去借唄提現幫朋友周轉;周末本想好好休息,卻不忍拒絕同事的求助,熬夜加班幫他修改述職報告。

網上有句話,說的甚是戳心:

「世上活得最累的人,就是那些不懂拒絕的人。」

很多時候,無尺度的善良,對別人來說是蜜糖,於自己卻無疑是砒霜。

日劇《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裡,女主深海晶就是一個典型的「老好人」。

30歲的她,表面上是風光的高檔寫字樓白領,實際上卻被迫承擔著「份外」的工作,過得異常辛苦忙碌。

每天最早到達公司,對同事們列印文件、衝泡咖啡、外出帶飯的要求照單全收。

前輩一句「你做的比我好」,就把手頭的工作推了過來,為此她不得不在地鐵上加班。

新人擅離職守,惹出禍端,她為了幫其善後,甚至當眾給對方領導下跪請求原諒。

而一味地善良和忍讓,換來的不是晉升和褒獎,反而是更加無理的要求。

不敢說不的深海晶,就這樣成了職場裡的「軟柿子」,在一次次接受和背鍋中活得異常疲憊。

就像《三十而已》裡鍾曉陽對辦公室「便利貼女孩」鍾曉芹說的:

「一個不知道拒絕的人,你所有的接受都是廉價的。」

人性的弱點從來都是欺軟怕硬,不懂拒絕的人生,註定是場災難。

沒有邊界的接受,並不會為你帶來和諧的人際關係,反而會讓自己活得越來越憋屈。

02

老好人心態,是人際關係最烈的毒藥。想講兩個故事。

一個來自後臺讀者的留言。

大學四年,她都是寢室裡出了名的老好人。

冬天打熱水,上課幫籤到,晚上帶夜宵,交作業前幫忙熬夜趕工,考試周幫忙提前劃好重點,凡是室友提出的請求,她幾乎是有求必應。

就這樣,四人其樂融融地度過了大學時光,她以為自己的一片真心,終於收穫了友誼。

臨近畢業時發生的一個插曲,卻打破了她的美好想像。

答辯將近,有個室友讓她幫忙修改畢業設計,而當時,正為了自己的論文忙得昏天黑地的她來不及思量,便拒絕了請求。

沒想到,室友當場就翻了臉,指責她「不近人情」,另外兩人也幫她說話:

「不就是舉手之勞,以前都行,這次怎麼就例外了?」

從前的種種付出就這樣被一次沒幫忙抹殺得乾乾淨淨,她的心當時就涼了一半,畢業之後,再也沒有跟室友們聯繫過。

另一則故事也是發生在大學,故事的主角是作家劉同。

劉同上大學的時候,酷愛聽音樂,花了大價錢,買了幾千張CD。

很多同學聽說他有CD,都前來借,他礙於面子不好拒絕,於是你兩張,他兩張,前後借出了好幾百張。

但是過了好幾個月,甚至到了第二年,卻沒有任何人提還的事情。

從此劉同就給自己定下了一個原則:絕對不和朋友發生金錢關係,一旦超越原則,立馬拒絕。

起初他還擔心會因此失去很多朋友,沒想到很快大家就都理解了。

一次有朋友問他借錢,他先是拒絕,然後把這段經歷講給了朋友。

聽完他的話,朋友沒有表現出任何不滿,反而真誠地回了一句:「我能理解你。」

網易雲熱評裡有句高贊評論,深得我心:

「爛好人是一種毒藥,不僅讓自己上癮,還會讓對方對你的索求不斷上癮。

直至最後大家都變成仇人,才會結束這種帶著烈性毒藥的人際關係。」

這世上沒有太多將心比心,不是所有人都會對你的好投桃報李。

多數人只會予取予求,得寸進尺。

「老好人」們無邊界的心軟,到頭來都會變成一把刺向自己的利刃。

就像《甄嬛傳》裡的那句經典臺詞:

「人情世故這種事,不能周全大家,便周全自己,任何時候自己的原則底線不應該去觸碰。」

於世間行走,心可以柔軟,但底線一定要高,原則務必要強。

付出有邊界,接受有底線,如此,你的善良才不會變得廉價。

03

最好的人生:適度善良,懂得拒絕。《家有兒女》裡,有個片段讓我印象頗深。

有位鄰居,總向夏東海一家借東西,每次串門,還不忘順走一些「沒用的」小玩意。

不好意思拒絕的劉梅和夏東海,眼睜睜地看著她把自己東西一點點拿走,心裡縱有諸多不爽,卻始終不敢戳破。

面對鄰居借雜誌的請求,女兒小雪卻一口回絕:「對不起,阿姨,這本雜誌我不能借給您。」

「說不,本就不需要理由,我有權拒絕別人。」

小雪的這句話,是對夏東海劉梅夫婦,亦是對每一個你我的忠告。

老話說的好:當知器滿則傾,須知物極必反。

最好的人生,永遠是適度善良,學會拒絕,才能避免縱容他人,保護自己。

真正的成熟不是成為一團雲朵,柔軟又包容;而是成為一支玫瑰,美麗且有刺。

人生漫漫,不要一直過得憋屈,活得小心。

要知道,善良和心軟是你的教養,卻從來不該是別人予取予求的理由。

幫人的方式有千百種,拒絕的方式也有千百態。

有原則,有底線,不討好,敢說不,活出自己的態度,你的生命才有溫度。

與朋友們共勉。

相關焦點

  • 楊天真一句話戳痛無數人:不懂拒絕,是人生最大的災難
    可畢淑敏曾說:「如果我們始終不拒絕,我們就不會傷害別人,但是我們傷害了一個跟自己更親密的人,那就是我們自己。」時刻關注他人的情緒,害怕在別人心裡留下裂縫,自己卻遭人壓榨,活得毫無尊嚴。世界上活得最累的人,便是老好人。不會拒絕的人生,也註定會是一場災難。
  • 黃磊袒露心聲:後悔生孩子晚了,原因雖然好笑,卻戳痛無數人的心
    黃磊袒露心聲:後悔生孩子晚了,原因雖然好笑,卻戳痛無數人的心隨著社會的發展,大家的生活壓力也越來越大了,平時工作空閒時間或者周末的時候喜歡看一些綜藝節目來放鬆自己,而《嚮往的生活》就是一檔讓人非常放鬆愉悅的綜藝節目,
  • 張雨綺一句話霸氣回絕藍盈瑩:不懂拒絕的人生,是一場災難
    學會拒絕,人們才知道你的底線,才明白,哪裡是可以欺負你的,哪裡不可以。」拒絕是一門學問,那些能坦誠拒絕別人的人,在生活中都活出了真正的自己。楊先生一直在一家美髮店剪頭髮,年底時店員要請他吃飯,說是年底回饋客戶,他就去了。他跟著店員上車之後,被直接帶到另外一家分店做眉毛。
  • 人到四十才明白:人生的這四場災難,其實都是我們「咎由自取」
    而這些錢,其實是他這幾年的所有積蓄啊,付錢之後,身無分文的他,真的感到欲哭無淚,災難降臨了。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會看到一些人,面對一些明顯帶來欺騙性質的事情,不懂拒絕,不敢拒絕,結果,讓我們陷入了上當受騙,甚至是傾家蕩產的災難中。而這樣的結果,其實就是自己不懂拒絕而造成的,這樣「咎由自取」的悲哀,我們可千萬要提防啊。
  • 「夜讀」太用力的人生,是一場災難
    水滿則溢,月滿則虧,世間萬物無一不遵循「物極必反」的規則。做人處世,努力想要得到什麼東西,只需要沉著鎮靜、實事求是去做,一旦用力過猛,只會是災難一場。01 太用力的人跑不遠心理學上有個非常著名的二十英裡法則。
  • 愛得太滿,註定是一場災難
    所以,還是愛一個剛剛好的人,愛別人的同時,記得愛自己別愛得太滿,天下之事除了情情愛愛,沒別的可做了嗎,每個人每種關係就有特定的一種角色,努力地做好自己,愛時用力去愛不留遺憾,散時狠狠轉身不讓自己後悔。從此只是江湖往事,能回憶起就懷念一下,實在記不住當從來沒認識過,是書不好看還是手機不好玩?
  • 許知遠vs薇婭,是知識分子向流量低頭、還是一場合謀?
    禮尚往來,許知遠也來到了薇婭的直播間,進行了20分鐘的在線賣貨。對薇婭來說,這貨賣得真不算多。但兩個人著實是貢獻了2019年末最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場喜劇。直播裡每一句話都要有的放矢,「人字拖」的話題絕不是因為許知遠覺得穿拖鞋很自由而開始的——許知遠其實,是個拖鞋商人。
  • 人太閒,是一場災難!
    1  閒,是福氣;太閒,是災難  人,閒一點是福氣;太閒,就會變成一場災難。  《菜根譚》中說:「人生太閒,則別念竊生。」  當我們無所事事的時候,內心的雜念便會悄然滋長。  看著伴侶覺得像是變心,看著孩子像是學壞,看著朋友像是刻意疏遠。
  • 心太軟,是一場災難
    誠然如此,就像《陸犯焉識》裡寫的:「心太軟的人快樂是不容易的,別人傷害她或她傷害別人,都會在心裡病一場。」很多時候,我們都是工作和生活中那個心軟的人,總是處處妥協,事事退讓。殊不知,太過在乎別人的感受,註定自己不會好受。
  • 太用力的人生,是一場災難(深度)
    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著島嶼和暗礁,難以激起美麗的浪花。——奧斯特洛夫斯基國畫講究「留白」的藝術,山水虛實之間,總有一處空白,引人遐思。畫如果過滿過實,在構圖上就失去了靈動與飄逸,顯得死氣沉沉。水滿則溢,月滿則虧,世間萬物無一不遵循「物極必反」的規則。
  • 人太閒,就是一場災難!(深度)
    的確,我們身邊也有太多人因為年輕時偷懶捨不得吃苦,到老了才悔恨不已。所以說人啊,千萬不能活得太閒!太閒的人生,就是一場災難正如那位網友所說,廢掉一個人就是讓他閒著,太閒的人生,本身也就是一場災難。好好一個前途光明的職場人,硬生生把自己放縱成了個不折不扣的失敗者。再後來,他跟身邊人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閒著,真的會毀掉一個人。」所以,做人啊,真的不能太閒。
  • 35歲薇婭自曝不敢體檢:摧毀一個成年人,一張體檢報告就夠了
    前段時間,薇婭錄製了一個視頻,裡面的對話讓我感觸良多。 「你今年去體檢了嗎?」 「不敢去。」 「為什麼?」 「就想著不去檢查就沒病唄。」
  • 「凡是不常發朋友圈的人,都是過得不好」寶媽深夜發言戳痛無數人
    」寶媽的發言,真是戳痛無數人。這讓我突然想起了有人說過「凡是不常發朋友圈的人,都是過得不好」這句話。因為生了二胎,既要帶倆娃又要做家務,還要熬夜應對小寶寶「鬧百天」,所以連休息的空都沒有,自然是想不起來去發個朋友圈。畢竟,朋友圈作為一種交流途徑,是朋友們分享近況,並且了解其他人近況的一個方式。一個每天又忙又累的寶媽,基本上就在朋友圈裡「銷聲匿跡」了。
  • 豆瓣8.7《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失去自我的愛情,是一場災難
    從13歲起,女人就對作家芳心暗許,為他做過很多幼稚的事,18歲時與他有過一夜情、為他未婚生子、後又淪為妓女,甚至放棄了做伯爵夫人,只為堅守對他的一顆真心。後來兒子不幸因一場高燒病逝,女人備受打擊下,也跟著重病過世。然而,令人可悲可嘆的是,直到看完這封信,作家依然沒能記起這個女人到底是誰。
  • 看了薇婭的《出身》,才知道比起點更能決定人生的是這兩點
    前幾天,新世相聯合光明日報聯合推出畢業季特別紀錄片《出身》,邀請薇婭到杭州商學院的一個女生宿舍,與即將走向社會的幾位女生交流,幫助她們解答人生的困惑。對於畢業生關於學歷與起點的困惑,薇婭的看法是這樣的:不用在意所謂的學歷起點低,但一定要先把事情給做好,哪怕不被人待見,哪怕有不公平的時候,但你的努力別人一定能看到,只是那個時候你自己覺得沒有人看到,還有就是不能比較,因為你比較的話,會讓你迷失方向,本來你是一個很平穩的狀態,是逐步往上走的,但突然間你心態會有些變化,就會去找捷徑,人,最可怕的就是比較。
  • 太過情緒化的人生,是一場災難!
    如今成年人的世界裡,越來越多的人變得麻木漠然。不生氣、不關心、不在乎、不計較……甚至美其名曰—「真正厲害的人,早已戒掉了情緒。」對於這一點,我無法認同。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正如安東尼·羅賓斯所言:「成功的秘訣就在於懂得怎樣控制痛苦與快樂這股力量,而不為這股力量所反制。如果你能做到這點,就能掌握住自己的人生,反之,你的人生就無法掌握。」人生在世,誰能控制情緒,誰就贏得了人生!
  • 人生感悟:人與人走太近,是一場災難
    人與人之間亦是如此,每個人身上都有著與生俱來的刺,靠得越近扎得越疼。 人到中年當明白不要和任何人走太近,失了邊界感的關係很容易就會變成一場災難。
  • 薇婭與羅永浩:現實與理想的漸近線
    老羅毫不遲疑,斷然拒絕。 朋友一看勸不動,只好惋惜地說:據說年薪能達到百萬…… 老羅虎軀一震,一語雙關:我去! 就這樣,接近而立之年還沒有一份正經職業的老羅,開始了人生第一次認真的奮鬥。
  • 人太閒,就是一場災難
    的確,我們身邊也有太多人因為年輕時偷懶捨不得吃苦,到老了才悔恨不已。正如那位網友所說,廢掉一個人就是讓他閒著,太閒的人生,本身也就是一場災難。有個同事,厭倦了朝九晚五的上下班生活,自己也積攢了些人脈和資源,便辭掉了工作,成為了一名「光榮」的自由職業者。剛開始,因為他信心十足再加上還保持著往常工作時的作息,確實生活輕鬆了許多。
  • 薇婭公布年入20億秘訣
    薇婭給出了這樣的回答:「人最怕的就是比較,一比較就會容易迷失方向,每個人的人生階段是不一樣的,有的人才十幾歲就成名了,有的二十歲,有的三十歲,有的五十歲。 2016年,淘寶小二給薇婭打了一通電話,薇婭決定嘗試淘寶直播,從0流量做起,註定不會一帆風順。 網絡上曾經流傳薇婭的日程時間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