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薇婭自曝不敢體檢:摧毀一個成年人,一張體檢報告就夠了

2020-12-24 騰訊網

來源:洞見(ID:DJ00123987) 作者:洞見·安娜貝蘇

身體好,才是一生最大的福氣。

前段時間,薇婭錄製了一個視頻,裡面的對話讓我感觸良多。

「你今年去體檢了嗎?」

「不敢去。」

「為什麼?」

「就想著不去檢查就沒病唄。」

聽來覺得好笑,卻戳中了大部分人的軟肋。

薇婭在視頻中表示,自己以前也是這樣。

「但是過了35歲,我開始下意識地提醒自己和身邊人,給自己喘息的時間,適當運動,把所有事情排在健康後面。」

人到了一定年紀,越發覺得健康的重要。

因為人到中年,活的不是自己,而是責任。

作為家裡頂天立地的支撐,一旦哪一天不幸降臨,落到家人頭上就是一座山。

真的就像網上流行的那句話:摧毀一個成年人,一張體檢報告就夠了。

01

周西曾在《超級演說家》這個節目中,分享了自己患癌的故事。

這個26歲的姑娘,在最好的年華裡,拼命工作、努力上進,有愛她的家人,有喜歡的男孩,生活正在蓬勃地展開。

然而,命運卻跟她開了一個巨大的玩笑。

「這個周一的凌晨三點,我拿著我的報告單坐在空無一人的醫院走廊上,一下子癱倒在椅子上,腦海裡只有一個字:癌。」

她開始認真地回想自己過去一整年的狀態:

「我幾乎沒有在當天睡著過,熬夜到一兩點甚至凌晨都成了家常便飯;我好像永遠也放不下我的手機,關不掉我的電腦,丟不下我的工作。」

周西的狀態,何嘗不是我們大多數人的常態。

很多時候,我們仗著年輕,心存僥倖,卻不知那些經年累月透支的健康,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這個世界上,沒有如果,只有後果。

最近看到一則新聞,36歲的蔣先生,在最近的一次體檢中,被確診為肺癌晚期並伴有轉移。

在這之前,他一直有些乾咳,沒想到一去醫院檢查,直接被判了死刑。

妻子當場崩潰,一句話令人淚目:「醫生,求求你救救他,我們的孩子還不會走路啊!」

聲淚俱下的祈求,聽得人心有戚戚。

但醫生還是無奈地搖頭:「目前的狀況是已經不能進行手術了,只能進行靶向治療或者放化療。」

想想都感到絕望,迎接他們的,將是經濟上的巨大壓力和漫長的身心折磨。

這一切,是怎麼發生的?

原來,蔣先生有常年的吸菸史,幾乎每天抽20根煙,並且這個習慣,從20歲到現在,持續了整整16年。

每次家人勸他戒菸,他都不以為然,認為自己還年輕,平時身體也很好。

茨威格說:「一個人在年輕的時候,以為死神和疾病只會光顧別人。」

我們總是太過自信,又心存僥倖。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這句話,平時我們不以為然,可一旦有1%的可能,落在個人頭上,就會是100%的災難。

人生下半場,拼的不是任何身外之物,而是健康。

02

知乎上有個熱門問題:「你在哪一刻對生活感到真正的絕望?」

其中大部分的回答,都和生病有關。

「29歲,確診乳腺癌,媽媽在走廊裡哭。」

「獨自在外打拼,生病了一個人去住院,不敢打電話告訴爸媽。」

「老公熬夜加班突然暈倒,家裡的孩子沒人照顧......」

到了一定年紀,我們終將明白,沒病沒災,才是一個人最大的不動產。

看過一個網友與死神擦肩而過的經歷。

他說,他因為被魚刺卡到,去醫院取魚刺時,被醫生告知胃裡長了個東西。

報告單上顯示:蠶豆大的菜花樣腫物,有破潰。

因為自己是醫生,他當時就冒出一個念頭:賁門癌。

這種癌症,惡性程度很高,5年生存率只有16%。

雖然醫生好心勸他:「你這個不一定的,改天取活檢再看看。」

他還是恐懼得發抖。

比死更讓他難以面對的,是現實:

他有兩個孩子,小的才剛3歲,還沒上幼兒園,父親之前得了小細胞肺癌,母親已經照顧他5年了。

他這一病,家裡人怎麼辦?

那一晚,他失眠了,想起了他難以割捨的一切,他有相濡以沫的賢妻,有活潑可愛的一雙兒女。

「老大是兒子,10歲了,開始迷電腦遊戲了。老二是個姑娘,長得特別親,一聲爸爸叫得我心都化了。

可惜,我沒時間陪他們長大了。」

萬幸的是,他的檢查結果最終是良性息肉。

他說,自己遺書都已經寫好了,沒想到還能重新再活一遍。

這段經歷看得人心有戚戚。

邱晨在《奇葩說》裡說:「死亡是最精準的教育,疾病是最好的雞湯。」

我們總是很難意識到,有些沒完成的期待,沒度過的大好時光,真的很可能在尋常的某一天,就成為了你永久的遺憾。

任何時候,都不要心存僥倖。

心懷「恐懼」,仔細聆聽身體發出的警告,學會認慫,才能敬畏規律,珍惜生命。

生命是一張單程票,千萬不要浪費它。

03

2019年的最後一天,吳彥祖在微博上曬了一張生病前後的對比圖。

他在微博裡提到,自己因為闌尾化膿,在醫院住了一個星期,直接暴瘦14斤。

「一月份的時候我們的身體還處於40歲時的最佳狀態,三月份的時候,卻幾乎喪命。」

經歷過這場變故的他,鄭重地提醒大家:

「不要把健康視為理所當然,沒有了健康你將一無所有。如果大家身體有什麼問題,千萬不要拖延儘快去醫院。」

所以,從現在開始,一定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做到下面幾件事,儘可能保持身體的健康。

合理膳食

俗話說,病從口入。

身體健康與否,跟我們吃什麼,怎麼吃,有很大的關係,有科學報告顯示:一半以上的癌症,都是吃出來的。

如今生活節奏加快,特別是一二線城市,人們通常是匆忙吃一頓甚至不吃,中午和晚上吃外賣,重口味的東西越來越受歡迎。

健康的飲食習慣,要三餐定時,保證口味清淡,少用煎炸等烹飪方式,葷素合理搭配。

粗糧精糧,水果,都要攝入,保證營養均衡。

少熬夜,保證充足的睡眠

在我國,每年猝死的人有55萬之多,而長期熬夜,常常就會埋下猝死的風險。

網上有這樣一張圖片,可以直觀地看出睡眠被剝奪帶來的後果。

好的睡眠有兩點:一是作息規律,二是要睡夠。

成年人需要每天睡足7-9小時,無論幾點睡幾點起,睡覺和起床的時間節奏保持一致即可。

如果能在30分鐘內入睡,中途很少驚醒,早上不賴床,起床後經歷充沛,就說明你的睡眠質量不錯。

情緒樂觀

很多病,都是被「氣出來」的。

晉代著名養生家葛洪曾說:「常其寬泰自居,恬淡自守,則身安靜,災害不幹。」

生活中總有很多糟心事,但好的壞的都是一種經歷。

如果不懂得控制情緒,任由負面情緒堆積,只能影響自己的心情,賠上自己的健康。

很多事情,該放的放,該忘的忘,你對生活和顏悅色,生活也會對你溫柔以待。

情緒穩定,是最好的養生。

定期運動

蘇格拉底有句名言:「身體的健康因靜止不動而破壞,因運動練習而長期保持。」

長期堅持運動,食管癌發病率能減少42%,肺癌的發病率能降低26%,胃癌的發病率能減少22%。

無論是瑜伽、有氧操還是跑步,要動起來,讓身體始終保持在一個良性循環的狀態。

人生下半場,拼的不是速度,而是耐力。

一個健康的身體,才是人生在世立足之根本。

運動,是保持健康的最好方式,也能讓你收穫一個全新的自己。

喜歡旅行

海子曾在詩裡寫:「你來人間一趟,一定要看看太陽。」

趁著陽光正好,多出去走走。

大千世界,山川湖海,一草一木,都能讓身心得到很好的調試,讓浮躁的心重歸安寧。

沿途的風景,旅途中遇到的人事,會豐富你的閱歷,拓寬你的眼界,讓你學會以另外的角度去審視世界。

旅行,是與自己的對話,於喧囂中抽離,找到心靈的自由。

有一顆年輕的心

一個人老去,是從心開始老的。

無論多大年紀,都要保持一種「不服老」的心態,培養一個自己的興趣愛好,不斷提升自己的技能。

無論是每周讀一本書,還是學習一門外語,抑或去野外垂釣,養花養魚,都是一種熱愛生活的表現。

只有熱愛,對世界永遠充滿好奇和期待,才能讓你永遠年輕。

這才是對生活最好的回饋,也是給自己最好的交代。

永遠不要忘記,有一個好身體,一直保持好身體,才是一生最大的福氣。

【作者:洞見·安娜貝蘇 ,洞見(DJ00123987)旗下專欄作家。洞見,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1500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醫學論壇網經授權發布本文,轉載請聯繫作者。】

相關焦點

  • 擊垮一個人成年人,一張體檢報告就夠了
    所有人都關心你飛的高不高,沒人問你飛的累不累。無處傾訴,不敢放鬆,壓力過大,是很多成年人狀態的真實寫照。為了子女,為了前程,成年人總把自己想像成無所不能的超人,總以為自己不會倒下。所以哪怕明明知道身體可能出問題了,也必須「咬牙熬著」,別說打開體檢報告了,可能連去體檢的勇氣都沒有。
  • 又到一年體檢季 超六成年輕人不敢看體檢報告
    又到一年體檢季,前不久「90後不敢看體檢報告」的話題登上微博熱搜。不少網友表示,平日裡自己飲食作息不規律,體檢報告下來不敢查看,看到「異常數據」就恐慌。對此,你有同感嗎?
  • 成年人的認慫,是從看體檢報告開始的
    很多人說,「這屆年輕人,已經不敢看體檢報告了。」調侃歸調侃,可也表明了一個扎心的事實——各種疾病,越來越年輕化了。前段時間,電競圈大神Uzi退役的消息衝上熱搜。他在微博中說,自己因為「常年壓力大、肥胖、飲食不規律、熬夜等原因」,已經確診2型糖尿病。
  • 不敢看體檢報告的中產家庭
    當代成年人的生活像一根繃直的麻繩,兩頭拉鋸,一頭是盼望著數字飆升的工資單,另一頭是生怕數據過高的體檢報告單。對家人的虧欠,無疑是這場拉鋸裡最令人焦心的部分。張丹 律師 39歲入行13年,張丹已經是一家在智慧財產權領域頗有權威的律所合伙人。
  • 「看完體檢報告,我不敢辭職了」
    戰戰兢兢地等到體檢當天,躺在床上的自己仿佛是個等待判刑的人。明明醫生只是聽聽肺部雜音,卻讓人緊張得連呼吸都不正常;看著自己一筒筒顏色「不太對勁」的血液,就怕醫生嘴裡蹦出一句讓我們心驚膽戰的話;很多我們以為只會發生在中老年人身上的疾病,也悄悄瞄準了年輕人。丁香醫生發布的《2020國民健康洞察報告》顯示,在過去的20年間,心血管疾病低齡死亡率(25~29歲)升幅高達20%。
  • 誰說我不敢看體檢報告 我壓根兒不敢去體檢
    日前,有體檢機構發起的一項針對青年群體的調查顯示,一方面,許多年輕人對體檢報告感到恐懼,更有甚者「不願」「不敢」去體檢;另一方面,年輕人亞健康狀況逐年加重。不少人「身虛」又「心虛」。
  • 那份你不敢直視的體檢報告 裡面藏著很多「小秘密」
    原標題:平時太「作」,擔心身體出問題,長達5年不敢去體檢 每次拿到體檢報告後自己不敢看,要請同事幫忙先過目……你不敢直視的體檢報告 藏著很多「小秘密」這兩天,一則名為「六成年輕人害怕看體檢報告
  • 不敢看體檢報告?心虛可能讓你身體更虛
    當你拿到體檢報告時,你的心情是怎樣的?  近期,「90後不敢看體檢報告」這一話題在某社交平臺上引發熱議。一項近2000名18—35歲的青年參與的調查顯示,超過6成的受訪青年有過害怕看體檢報告的經歷。甚至有人都「不願」或者「沒有時間」去參加體檢。
  • 80後90後不敢看的,除了餘額,還有體檢報告!
    @Hanchan_寒蟬:每次看體檢報告都像看考試成績,長大才知道成績算個p,好好活著是最大的成功!@請叫我妍姬菜:各種怕乾脆就不去體檢了,雖然感覺自己心臟好像出問題了……自己又沒錢也不想拖累家人。@毓拓霽:體檢報告出來了,看後感覺自己命不久矣,過幾天又是一條好漢,該熬夜熬夜,該蹦迪蹦迪。@時代草稿:連體檢報告都沒勇氣面對的人,又如何有勇氣面對社會的毒打!被貼上「中年危機」、「垮掉的一代」、「負債」、「催婚」、「禿頭」……等標籤也就算了,如今還被說慫得「不敢看體檢報告」!
  • 90後不敢看體檢報告,留學生不敢去體檢…我們太難了
    點開熱搜可以看到,80%的90後都不敢看自己的體檢報告…被問到為什麼不敢看自己的體檢報告,大家都說自己太難了!
  • 為什麼網際網路人敢007不敢體檢?
    近日的兩則新聞引發了大家對身體健康問題的關注,緊隨其後,#上海白領體檢異常率99%# #90後不敢看體檢報告#兩個話題衝上熱搜。這其實是網際網路人的真實寫照:一方面,亞健康狀況逐年加重,另一方面,對體檢報告感到恐懼,甚至「不願」「不敢」去體檢,可以說是「體虛」+「心虛」。
  • 成年人的最大危機,來自一張A4紙
    周末去朋友家做客,剛進門,就看到她緊張不安,拉著我急忙坐下,從包裡掏出一張體檢單遞給我看。「我和我老公上個月體檢,都被查出中度脂肪肝,怎麼辦啊?」朋友透露出焦慮和不安。都說體檢是當代成年人大型崩潰現場,一張A4大小的紙,比拿到小時候月考試卷還燙手。
  • 海寧35歲姑娘體檢,拿到報告當場崩潰大哭…
    海寧35歲姑娘體檢,拿到報告當場崩潰大哭… 2020-10-09 18: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體檢時尷尬體檢後不敢看報告 這屆年輕人太難了!
    來源:放牛班最近不少人在入學、入職體檢有媒體調查發現八成#90後不敢看體檢報告#大多數年輕人承認是歸結於自己生活方式不健康:常熬夜、不運動、愛重口味。:「快來,快來,我幹了二十年了,今天總算碰上一個——看,心臟是不是長右邊了!」
  • 年輕人不敢看體檢報告?「我還沒30歲,就渾身不舒服……」
    不止一個90後發出過靈魂拷問,我為什麼年紀輕輕就得了老年病???總感覺渾身不舒服,卻也查不出什麼大病,腰疼、頭疼、腿疼……明明二十多歲,卻和爺爺奶奶們一起在醫院排隊看病。
  • 愛康集團自曝體檢亂象,中國民營體檢產業究竟怎麼了?
    近期,張黎剛在企業領袖年會上表示很多企業在給員工選擇體檢中心時,只看中價格便宜,而不注重質量。他舉例稱,有些體檢中心讓護士冒充超聲醫生,甚至有些體檢機構抽了血後,檢查都不做就扔了。「因為真正得癌症的比例只有千分之三,如果體檢中心抽的血做都不做,錯誤率最高是千分之三」。
  • 以前不敢看考試成績單,現在不敢看體檢報告
    前段時間,#90後不敢看體檢報告#被頂上了熱搜# 根據媒體調查顯示,有80%的90後不敢看自己的體檢報告。 以前不敢看考試成績單 現在不敢看體檢報告
  • 看了體檢報告,我慌了
    平時熬夜最歡脫、天天吃外賣的90後,卻連體檢報告都不敢看。對於這屆90後來說,體檢報告是比當年的成績單還恐怖幾倍的存在。畢竟考試考不好還有下一次,體檢報告要是有什麼壞消息,那就是命了。甚至有的人連體檢都不敢去,秉承著「只要不體檢,我就沒病」的心理過日子。
  • 體檢報告中,哪些指標應重點關注?
    現在很多人都害怕體檢,因為不體檢沒毛病,一體檢渾身是問題。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1979名18-35歲的青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在受調查者中,63.6%的人有過害怕看體檢報告的經歷;62.6%的受訪青年表示平時壓力大,怕體檢查出問題;60.9%的受訪青年坦言生活方式不健康,「作」得太多
  • 35歲姑娘體檢,拿到報告後崩潰大哭……醫生說了這句話
    由於宮頸癌疫苗的問世對於 HPV 病毒很多女性並不陌生可當拿到體檢報告看到" HPV 陽性"卻有人嚇壞了海寧 35 歲姑娘見到報告在醫院就嚇哭了網絡圖HPV 陽性就是得了宮頸癌嗎?最近,在海寧市婦幼保健院婦科門診,35 歲的阿美(化名)拿著體檢報告急忙問醫生。原來,她參加了"兩癌"(宮頸癌和乳腺癌)檢查,報告上寫著宮頸 HPV 感染陽性,讓她以為自己得了宮頸癌,嚇得六神無主,沒說幾句話就在診室崩潰地哭了起來,經過醫生一番悉心安慰阿美才緩過來。近年來宮頸癌疫苗注射的話題備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