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洞見(ID:DJ00123987) 作者:洞見·安娜貝蘇
身體好,才是一生最大的福氣。
前段時間,薇婭錄製了一個視頻,裡面的對話讓我感觸良多。
「你今年去體檢了嗎?」
「不敢去。」
「為什麼?」
「就想著不去檢查就沒病唄。」
聽來覺得好笑,卻戳中了大部分人的軟肋。
薇婭在視頻中表示,自己以前也是這樣。
「但是過了35歲,我開始下意識地提醒自己和身邊人,給自己喘息的時間,適當運動,把所有事情排在健康後面。」
人到了一定年紀,越發覺得健康的重要。
因為人到中年,活的不是自己,而是責任。
作為家裡頂天立地的支撐,一旦哪一天不幸降臨,落到家人頭上就是一座山。
真的就像網上流行的那句話:摧毀一個成年人,一張體檢報告就夠了。
01
周西曾在《超級演說家》這個節目中,分享了自己患癌的故事。
這個26歲的姑娘,在最好的年華裡,拼命工作、努力上進,有愛她的家人,有喜歡的男孩,生活正在蓬勃地展開。
然而,命運卻跟她開了一個巨大的玩笑。
「這個周一的凌晨三點,我拿著我的報告單坐在空無一人的醫院走廊上,一下子癱倒在椅子上,腦海裡只有一個字:癌。」
她開始認真地回想自己過去一整年的狀態:
「我幾乎沒有在當天睡著過,熬夜到一兩點甚至凌晨都成了家常便飯;我好像永遠也放不下我的手機,關不掉我的電腦,丟不下我的工作。」
周西的狀態,何嘗不是我們大多數人的常態。
很多時候,我們仗著年輕,心存僥倖,卻不知那些經年累月透支的健康,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這個世界上,沒有如果,只有後果。
最近看到一則新聞,36歲的蔣先生,在最近的一次體檢中,被確診為肺癌晚期並伴有轉移。
在這之前,他一直有些乾咳,沒想到一去醫院檢查,直接被判了死刑。
妻子當場崩潰,一句話令人淚目:「醫生,求求你救救他,我們的孩子還不會走路啊!」
聲淚俱下的祈求,聽得人心有戚戚。
但醫生還是無奈地搖頭:「目前的狀況是已經不能進行手術了,只能進行靶向治療或者放化療。」
想想都感到絕望,迎接他們的,將是經濟上的巨大壓力和漫長的身心折磨。
這一切,是怎麼發生的?
原來,蔣先生有常年的吸菸史,幾乎每天抽20根煙,並且這個習慣,從20歲到現在,持續了整整16年。
每次家人勸他戒菸,他都不以為然,認為自己還年輕,平時身體也很好。
茨威格說:「一個人在年輕的時候,以為死神和疾病只會光顧別人。」
我們總是太過自信,又心存僥倖。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這句話,平時我們不以為然,可一旦有1%的可能,落在個人頭上,就會是100%的災難。
人生下半場,拼的不是任何身外之物,而是健康。
02
知乎上有個熱門問題:「你在哪一刻對生活感到真正的絕望?」
其中大部分的回答,都和生病有關。
「29歲,確診乳腺癌,媽媽在走廊裡哭。」
「獨自在外打拼,生病了一個人去住院,不敢打電話告訴爸媽。」
「老公熬夜加班突然暈倒,家裡的孩子沒人照顧......」
到了一定年紀,我們終將明白,沒病沒災,才是一個人最大的不動產。
看過一個網友與死神擦肩而過的經歷。
他說,他因為被魚刺卡到,去醫院取魚刺時,被醫生告知胃裡長了個東西。
報告單上顯示:蠶豆大的菜花樣腫物,有破潰。
因為自己是醫生,他當時就冒出一個念頭:賁門癌。
這種癌症,惡性程度很高,5年生存率只有16%。
雖然醫生好心勸他:「你這個不一定的,改天取活檢再看看。」
他還是恐懼得發抖。
比死更讓他難以面對的,是現實:
他有兩個孩子,小的才剛3歲,還沒上幼兒園,父親之前得了小細胞肺癌,母親已經照顧他5年了。
他這一病,家裡人怎麼辦?
那一晚,他失眠了,想起了他難以割捨的一切,他有相濡以沫的賢妻,有活潑可愛的一雙兒女。
「老大是兒子,10歲了,開始迷電腦遊戲了。老二是個姑娘,長得特別親,一聲爸爸叫得我心都化了。
可惜,我沒時間陪他們長大了。」
萬幸的是,他的檢查結果最終是良性息肉。
他說,自己遺書都已經寫好了,沒想到還能重新再活一遍。
這段經歷看得人心有戚戚。
邱晨在《奇葩說》裡說:「死亡是最精準的教育,疾病是最好的雞湯。」
我們總是很難意識到,有些沒完成的期待,沒度過的大好時光,真的很可能在尋常的某一天,就成為了你永久的遺憾。
任何時候,都不要心存僥倖。
心懷「恐懼」,仔細聆聽身體發出的警告,學會認慫,才能敬畏規律,珍惜生命。
生命是一張單程票,千萬不要浪費它。
03
2019年的最後一天,吳彥祖在微博上曬了一張生病前後的對比圖。
他在微博裡提到,自己因為闌尾化膿,在醫院住了一個星期,直接暴瘦14斤。
「一月份的時候我們的身體還處於40歲時的最佳狀態,三月份的時候,卻幾乎喪命。」
經歷過這場變故的他,鄭重地提醒大家:
「不要把健康視為理所當然,沒有了健康你將一無所有。如果大家身體有什麼問題,千萬不要拖延儘快去醫院。」
所以,從現在開始,一定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做到下面幾件事,儘可能保持身體的健康。
合理膳食
俗話說,病從口入。
身體健康與否,跟我們吃什麼,怎麼吃,有很大的關係,有科學報告顯示:一半以上的癌症,都是吃出來的。
如今生活節奏加快,特別是一二線城市,人們通常是匆忙吃一頓甚至不吃,中午和晚上吃外賣,重口味的東西越來越受歡迎。
健康的飲食習慣,要三餐定時,保證口味清淡,少用煎炸等烹飪方式,葷素合理搭配。
粗糧精糧,水果,都要攝入,保證營養均衡。
少熬夜,保證充足的睡眠
在我國,每年猝死的人有55萬之多,而長期熬夜,常常就會埋下猝死的風險。
網上有這樣一張圖片,可以直觀地看出睡眠被剝奪帶來的後果。
好的睡眠有兩點:一是作息規律,二是要睡夠。
成年人需要每天睡足7-9小時,無論幾點睡幾點起,睡覺和起床的時間節奏保持一致即可。
如果能在30分鐘內入睡,中途很少驚醒,早上不賴床,起床後經歷充沛,就說明你的睡眠質量不錯。
情緒樂觀
很多病,都是被「氣出來」的。
晉代著名養生家葛洪曾說:「常其寬泰自居,恬淡自守,則身安靜,災害不幹。」
生活中總有很多糟心事,但好的壞的都是一種經歷。
如果不懂得控制情緒,任由負面情緒堆積,只能影響自己的心情,賠上自己的健康。
很多事情,該放的放,該忘的忘,你對生活和顏悅色,生活也會對你溫柔以待。
情緒穩定,是最好的養生。
定期運動
蘇格拉底有句名言:「身體的健康因靜止不動而破壞,因運動練習而長期保持。」
長期堅持運動,食管癌發病率能減少42%,肺癌的發病率能降低26%,胃癌的發病率能減少22%。
無論是瑜伽、有氧操還是跑步,要動起來,讓身體始終保持在一個良性循環的狀態。
人生下半場,拼的不是速度,而是耐力。
一個健康的身體,才是人生在世立足之根本。
運動,是保持健康的最好方式,也能讓你收穫一個全新的自己。
喜歡旅行
海子曾在詩裡寫:「你來人間一趟,一定要看看太陽。」
趁著陽光正好,多出去走走。
大千世界,山川湖海,一草一木,都能讓身心得到很好的調試,讓浮躁的心重歸安寧。
沿途的風景,旅途中遇到的人事,會豐富你的閱歷,拓寬你的眼界,讓你學會以另外的角度去審視世界。
旅行,是與自己的對話,於喧囂中抽離,找到心靈的自由。
有一顆年輕的心
一個人老去,是從心開始老的。
無論多大年紀,都要保持一種「不服老」的心態,培養一個自己的興趣愛好,不斷提升自己的技能。
無論是每周讀一本書,還是學習一門外語,抑或去野外垂釣,養花養魚,都是一種熱愛生活的表現。
只有熱愛,對世界永遠充滿好奇和期待,才能讓你永遠年輕。
▽
這才是對生活最好的回饋,也是給自己最好的交代。
永遠不要忘記,有一個好身體,一直保持好身體,才是一生最大的福氣。
【作者:洞見·安娜貝蘇 ,洞見(DJ00123987)旗下專欄作家。洞見,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1500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醫學論壇網經授權發布本文,轉載請聯繫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