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燃(shenrancaijing)原創
作者 | 金璵璠 唐亞華 李秋涵 黎明 蘇琦 周繼鳳 魏婕
編輯 | 魏佳
一名1998年出生的大廠員工凌晨下班後猝死;一位平時身體無異常的外賣員在送餐途中猝死。
近日的兩則新聞引發了大家對身體健康問題的關注,緊隨其後,#上海白領體檢異常率99%# #90後不敢看體檢報告#兩個話題衝上熱搜。這其實是網際網路人的真實寫照:一方面,亞健康狀況逐年加重,另一方面,對體檢報告感到恐懼,甚至「不願」「不敢」去體檢,可以說是「體虛」+「心虛」。
當加班熬夜成為常態,唯一的運動就是上下班通勤,工作和生活的界限逐漸消失時,健康這件事似乎被人們淡忘了,但又時刻像把劍懸在各自的心頭,因為能感覺到長期996甚至007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
當你感覺心臟有點疼時,心想「可能是最近加班太多了」,家人說最好去醫院檢查下,你告訴他們「等忙完這一陣再說吧,可能忽然就好了呢」,其實你的心態是「再查出一堆毛病,不就麻煩了嗎?」就像上述兩個熱搜話題下,網友用輕鬆調侃的方式面對這個沉重又無法迴避的話題,有些人甚至認為「自己不配生病」或者「還沒到生病的時候」。
每次體檢如同對過往生活和工作方式的一次總結,我們對身體的消耗都會化為體檢報告裡的指標箭頭。回到現實中,很多網際網路打工人大概率還是會繼續主動或被動地消耗著自己的健康,但會默默地問自己一個問題,「奮鬥重要,還是身體重要?」
深燃對話了8位網際網路公司的加班鬥士,試圖了解不敢體檢背後的深層原因。
曾經仗著年輕無視體檢
到了體檢那天,我在醫院門口不敢進去
徐芸 | 25歲 醫療器械市場經理
我已經兩年沒有體檢了,最近才下定決心去檢一次。
其實兩年以前,我完全不把體檢當回事,公司每年都會報銷員工的體檢費用,我仗著年輕,一直拖著就沒體檢。
為什麼今年突然決定去體檢了呢?是我突然發現,年齡真的不只是數字。我周圍好幾個朋友,身體在25歲這一年都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其中一個朋友,研究生剛畢業,今年就被查出了子宮肌瘤,不得不做手術,而且因為手術臥床了將近一個月時間。我既擔心朋友們,內心又暗暗後怕。
我待的醫療器械行業競爭挺激烈的,我又在行業前三的公司上班,工作壓力和工作強度都非常大。這家公司每年都會提升對員工的考核要求,第一年的KPI是5,第二年就會增加到7,我們根本不敢鬆懈。
公司的人都非常拼,我經常看到我的領導們,前一天晚上應酬喝得酩酊大醉,第二天爬起來去健身房健身——因為大家都怕猝死。領導們都這麼拼,我更是不敢落下。我前兩年做過銷售崗,經常是第一天到某個城市,開會談完生意,然後就是應酬,大魚大肉喝得大醉,第二天又必須爬起來飛到另一個城市。在短短的半年時間裡,我幾乎跑遍了半個中國。
我畢業三年來,在這樣高強度的工作節奏下,很難有規律的作息和飲食,也很少運動。很多人說,過了25歲之後,身體機能就開始走下坡路了。我今年正好25歲,明顯地發現自己的身體狀況不如前幾年,最後終於下定決心去體個檢。
檢查的那天,我非常忐忑,一直給朋友發消息說:「我害怕,不敢去體檢」,甚至在醫院門口徘徊了一會,最後還是硬著頭皮去檢查了。做超聲的時候,體檢的醫生突然對我說,你子宮裡有個三釐米的囊腫。我當時腦子一片空白,就聯想到了我那個得了子宮肌瘤的同學,心砰砰亂跳。
萬幸的是,醫生安慰我沒什麼大事,也不會轉成子宮肌瘤,但要注意飲食,壓力不要太大,要情緒穩定。
這次體檢後,我決定「痛改前非」。我一個湖南人,超愛吃辣椒的那種,現在每天吃的特別清淡,甚至自己熬起了粥,最近還報了健身課。25歲的打工人,真的要開始認真養生了。
曾經把體檢卡轉手賣掉,現在主動買體檢套餐
劉菲 | 30歲 網際網路公司研究員
如果不是家人逼著我去,我直到現在也不會體檢。
我在北京讀的大學,畢業後進了一家創業階段的網際網路公司,公司沒有嚴格的入職程序,我都不知道還有入職體檢報告這個東西的存在。
公司每年都會給每個員工發一張體檢套餐卡,但我一張都沒用過,這些卡都被我掛到閒魚賣掉了。
上學的時候體檢過,大家嘻嘻哈哈,我記得好像就是測測身高體重、吹吹肺活量啥的,感覺是走個過場,我一直就不認為體檢重要。當公司給我們發卡,我覺得也就是走個形式,還不如直接發錢,所以都賣了。
後來認識了我現在的老公,他活得很精緻,屬於那種被蚊子咬一下就得去醫院的類型。見完他父母第二天,他就催我去體檢,說是他媽覺得我體態有問題。其實我早已經覺得頸椎不舒服了。我的工作是行業研究員,經常一坐一整天,對著電腦整理數據做報告。
但我很抗拒體檢,總覺得生病了才要去體檢,所以不配合,好幾次他給我約好了時間,我都偷偷溜了。就為這事,我還跟他們家僵過一段時間。胳膊拗不過大腿,我後來去體檢了,查出來頸椎嚴重前傾,引發脊柱彎曲,已經很嚴重了。
醫生板著臉說得很誇張,讓我趕緊治療,當時我一下慌了,直拍大腿說之前不該把體檢卡賣了。
我的第一反應是要保命,從醫院出來直接打了個車回公司,衝進老闆辦公室,氣急敗壞地說我要離職。老闆當時正在跟人談事,一臉懵逼看著我。搞清楚情況後,老闆安撫了我半天,最後讓我每周上一天班休息一天。
那段時間,我基本每天都要去醫院,有醫師給我做理療,然後還要喝中藥,上班的時候,我每隔一小時就停下來,站到牆邊,後背緊貼牆站15分鐘。當時挺彆扭的,感覺靠牆站的場景特別像上學的時候熊孩子犯了錯,被老師罰站。
這個事情之後,我也養成了被蚊子咬一口就要去醫院的習慣,除了公司的體檢卡,我還會自己再買好多體檢卡套餐。過去,是不想去體檢,現在,是不敢不去體檢。
為了掙錢消耗自己
風險越大的地方補貼越高,有染病風險我也願意忍受
王北 | 40歲 駐海外建築設計師
受疫情影響,現在回國必須做體檢,我和同事一起測的,我查出輕微脂肪肝和靜脈曲張,他查出了新冠陽性。
我是一名建築設計師,2020年1月被公司派到東南亞某國家工作。對派外的員工身體健康狀況要求很嚴格,各指標很健康的員工才能出國,當時我們的體檢結果都很健康。得知他感染後,我震驚、難過、後怕,這樣的情緒一直交替著出現。
他不能回來,機票作廢了,我雖然體檢通過,但回到國內一共被安排做了8次核酸檢測,好在8次結果都是陰性,才算是徹底放心。
在國外的工作強度非常大。在國內雖然也累,但一般每天加班到8點,一周可以休息一天。在那邊,每天要從早上7點工作到晚上7點,偶爾會通宵加班,而且沒有休息日。氣候也比國內惡劣很多,雖然地震只有四五級,但還是很危險的,一次,我們半夜被震醒跑出去,還有同事急得從上鋪跳下來把腿摔斷了。有時候遇上海嘯阻斷了路,物資進不來我們就只能吃方便麵。
工作是辛苦的,但賺錢讓我很開心。如果在國內,我儘量周一到周五加班,周末陪家人。但在國外,沒有娛樂又看不到家人,我就覺得還不如加班賺錢。當然,我也擔心這樣長年加班勞累,會得癌症或者其他什麼大病,也會做日常體檢。
本來對於什麼時候回國沒什麼計劃,老闆什麼時候讓我回,我就回。2020年11月,我的籤證到期,我想老婆孩子,想回家過年,就回來了。
回國後我的工作生活不變,繼續辦公室設計工作,日常也會加班。有時候也想,雖然在東南亞的那個國家工作,生活環境不如國內,防疫措施也不如國內,還有感染新冠的風險,但風險越大的地方,補貼越高,沒有休息意味著有加班費,在那邊我的薪資會翻一倍,如果有機會,我還是願意回去工作的。
雖然我的家人不太願意我那麼累,但年終我拿到一大筆錢回家時,其實家人都很開心的。富貴險中求,我希望自己多賺點錢,這樣將來我的兒子如果能夠在北上廣深找到一份好工作的話,我能夠給他付個首付吧。
身體發出求救信號了,我還在拼命加班
陳默 | 30歲 網際網路從業者
最忙的時候,是我在競標一個項目,記憶中那兩個月通宵了兩到三次、凌晨兩三點下班有十幾次,精神壓力大,身體壓力也達到了頂峰。
最後當我一熬夜,腦子就轟鳴,然後開始流鼻血。我很害怕,但不敢去體檢,怕得的是大病。如果我的身體不能拼了,那我接下來怎麼辦?我怕陷入兩難。
當時的工作環境是PUA風盛行,別人不斷地在提要求,說加班是因為我做得不夠好。我想,即便我去體檢了,可工作還得幹,強度也減不了,除非我立刻走人。
但如果我走了,在別人眼裡就是逃兵,我也會一直懷疑自己,起碼我得讓外界覺得我是因為優秀才離開的。事實也是如此,高強度加班和流鼻血的狀況持續了半年多,公司和領導都很冷漠,知道這些情況也沒有給我降低工作強度。
所以,身體雖然發出危險信號了,但那時候的我顧不上,因為我的付出還沒有答案,而且我還需要加倍努力。
終於,在我那次競標成功後,我選了一個周末去醫院做檢查。
我一個人去的醫院,記得特別清楚,檢查的時候需要往鼻子裡拍一個東西,特別刺激,那一瞬間我既又害怕又無助,身體又不舒服,就哭出來了。就是那個瞬間,我發現自己在這個城市裡是多麼弱小。
在體檢和等結果的過程中,我覺得這個城市和我的工作也沒有那麼重要了,重要的是身體,真正關心你的只有家人,很多事情不值得我這麼去拼命。
那次檢查,我的身體沒什麼大事,但我還是接受了自己的脆弱和弱小,開始想脫離這種盲目被裹挾到一個高速運轉的工作環境中的狀態。所以在獲得了階段性的成果、證明了自己後,我放棄了那份不甘心,離開了那家公司。
年輕的時候覺得「拼就是了」,剛入職的時候一腔熱血往前衝,覺得用身體換錢好像很划算。但到了30歲,發現身體報復起來很是厲害。我今年莫名其妙得了一種免疫性的眼疾,現在正在治療。現在回頭看,我覺得奮鬥是值得去讚頌的,但剝削也是應該被意識到的。
我現在的心態就是工作和生活是有界限的,照顧好身體,有病就好好治。我發現,當身體狀態好,生活作息健康,創造力會更強。
因為自己得病沒能捐獻骨髓,又一次陷入自我懷疑
張謙 | 33歲 小程序電商創業者
2020年,一次身體檢查真的讓我的心態徹底崩了。
7月份,北京骨髓庫聯繫我,說我的DNA和一個鄭州的白血病患者配對成功了,而且幹細胞移植成功的概率比較大。我當時聽到消息非常興奮。
我這兩年工作一直不順,長期自我懷疑,當時那個狀態下,得知自己有能力幫助他人,這件事本身對我來說就非常有價值,可以說是一種肯定。
但在捐獻前的一次常規大體檢中,我查出患有糖尿病。怎麼也沒有想到,我才33歲就得了這種慢性病。
骨髓庫表示,為了確保我的安全,原則上不允許我捐贈了。我就問:患者匹配上了幾個人,骨髓庫回覆說,「就你一個」。我說「能捐還是捐」,得到的回覆是,「那你需要住院調理,血糖連續一周控制在正常值範圍內,就可以捐獻」。
但到第5天的時候,告知我「患者那邊等不了了,因為涉及到無菌倉排倉的問題」,但我的身體情況還沒達到捐獻標準,最後患者換了治療方案。
住院期間,我開始反思自己:
我原來做的是銷售,歸結於上一個領導的教導,我從不認為銷售僅僅是接單子的角色,在我眼裡,銷售需要掌控全局,對結果負責,每當業務停滯不前,我內心會非常自責,每周日晚上都會失眠,因為周一要開早會,總擔心自己上一周的工作有什麼紕漏,這種情況持續了好幾年。
最近幾年開始創業,整個過程大起大落,第一次,趕上P2P大行其道,做網絡廣告代理公司,跟著賺了不少錢,第二次做貨到付款的二類電商,結果資金鍊斷了。現在第三次創業,做的是社群營銷+直播電商業務。
項目本身問題不大,只是我不懂管理,在設計股權的時候,給自己定的45%,另外兩個合伙人加起來剛好超過我。我想得很美好,希望大家通過這次創業,都能翻身。結果發現,一個合伙人每天忙著上網課,說要考消防師工程證,另一個在經營一家奶茶店。現在的狀態是,只有我一個人幹活。給他們安排的事情他們不做,我就要求稀釋他們的股權,結果一個一個都不出現了。
歸根結底,我得病是因為工作壓力、心理壓力長期比較大,飲食不規律,晚上應酬多,作息時間紊亂。
住院治療的那一個月,天天和老年人們相處,真的會被暮氣傳染,自己吃也吃不飽,病房裡沒有wifi,繼續陷入自我懷疑,即便出院以後,這種狀態也沒有太大改變。
我來北京15年了,感覺自己做什麼都做不成,能力駕馭不住野心,從去年開始到現在,一直在懷疑自己在北京堅持下去的理由了。
當身體發出危險信號
一年胖30斤、查出脂肪肝,我很怕自己哪一天就「去」了
麥田 | 25歲 網際網路公司市場
我已經很久沒有在晚上11點前下過班了;我一天站起來去洗手間的次數不超過4次;吃飯、作息極其不規律,除了疫情在家辦公期間自己嘗試做過幾頓飯,其餘全部是在外面吃或者叫外賣;經常出差,裡程數打敗全國98.6%的人。
我們公司特別強調等級關係,經常要陪領導和前輩吃飯,逢吃飯必吹牛,逢吹牛必喝酒,逢喝酒必喝多,我就得挨個打車送他們回家。
我的工作需要和各方對接,但我的性格又不太願意和人產生衝突,所以我一生氣就會抽菸或者喝可樂,強行讓自己不要發作,時不時還需要幫領導處理私事,常常回到家煩得坐立難安,後來養成了回到家先喝一杯洋酒的習慣,後來,越喝越多。
我的身體開始報復我了,這一年長胖了30斤,身體變虛,睡覺開始打鼾,上完廁所要衝好幾次、開很長時間的排風扇。
我一直不敢去體檢,因為我知道肯定會查出問題,只是程度輕重而已。我的性格就是逃避型,只要問題不擺在我面前,我可以當作不存在。但我也怕,一直拖著,萬一哪天真的出事,害怕程度已經超過找不到女朋友的級別。
有一天下班,我跑著去找滴滴司機,有一秒鐘我眼前一黑,瞬間就蹲下去了,那一刻我真害怕自己就這麼「去」了,第二天出現在新聞裡。
今年被我媽催著去體檢,思索再三,我買了一份最全的檢查,我媽很高興,還特地關照發她一份,結果出來:脂肪肝、高血壓。其實我覺得還行,至少沒有我想像的那麼嚴重。同樣的,一個看起來比我瘦的同事,今年也查出來脂肪肝,看來作息的問題都反饋在了大家的身體上。
我開始有意識的健身,第一天去,只跑了5分鐘,心臟感覺要跳出來,渾身冒虛汗,在跑步機旁邊坐下緩了好幾分鐘。我媽也開始監督我,在家別喝酒,每天把吃的東西發給她看。她每天都會點評「今天饅頭吃多了」,「昨天辣椒油太多了」,漸漸地,我開始有意識地點更加健康的菜。
我媽可能也覺得更能關心到我了,和我的關係變得更好了一些,為了不讓她操心,我只能在吃上面更健康一些,運動的習慣我還在慢慢養成。
遭遇流產和裁員雙打擊,還體檢出了血管瘤
劉薇 | 30歲 某網際網路公司市場
我之前在一家創業公司,原本是奔著跟公司一起長久發展去的,結果去了以後,領導層一茬一茬換,領導又喜歡讓兩個部門之間PK,我們只能經常熬夜,一天有6個小時睡眠就不錯了,精神壓力特別大,動不動就要連夜處理工作。
有一段時間,我們市場和公關兩個部門之間天天扯皮,上班時間平均早9點晚9點,再加上忙了一個大型活動,身體嚴重被透支,我剛懷孕不久就突然流產了。
那個大型活動在外地,我們每天忙到12點多,有時候還得陪著領導和三四個高管喝酒,活動完了回來我才測出來懷孕了。當時我覺得自己身體挺健康的,應該不會有什麼事,懷孕後基本上還是以工作為先。
不久後的一天,我突然在單位出血,到醫院檢查發現流產了。雖然那段時間確實非常忙,公司也不停地在換辦公區,剛裝修完就搬進去了,但我也沒法說哪些事情跟我流產有必然聯繫,也不能怪公司。
流產後回到工作崗位,因為我已經不是孕婦了,也一直不站隊到新領導那邊,他們就找績效、部門裁撤之類的理由把我裁了。
這些事給我打擊最大的是,我付出很多,最後工作黃了,孩子沒了,家人也不理解, 經歷了流產和離職雙重打擊,更不要提當初承諾的期權了。
從那以後,我就很重視體檢,後來有一次體檢查出血管瘤,這個血管的小凸起開始只有一兩釐米,等到再次懷孕後,就一直在變大,孩子不能順產,當時也不能做切除手術,一直等到剖腹產生完孩子才做了手術,總共花了6萬多。
這件事之後我更加謹慎了,注重自己的生活習慣,不給自己太大的工作強度。我老公也是網際網路人,原來他也從來不體檢,陪我住院的時候,我催著他去體檢,結果也查出來有一些小囊腫。
我覺得有必要提醒大家,不要吃跟我一樣的虧,打工人的薪酬工資不會養你到老,除非是能上市兌現的期權,空頭承諾就不要信了。
上手術臺之前還在工作,怕猝死早早開始買保險
陶桃 | 33歲 某網際網路上市公司公關總監
我們這個行業可以說是不分晝夜,晚上甚至半夜也是理所應當的工作時間。我們的工作節奏就是白天做策劃,晚上回復媒體老師的問題。因為公司在美股上市,晚上才開盤,需要盯著股市的情況,有突發情況時,三天只能睡三個小時。
最近我因為一個意外做了手術,全麻。上手術臺之前,我還在工作,手術做了兩個小時,但我因為麻藥不耐受,一整天都動不了,也吃不下東西。等身體能動時候已經是半夜了,我打開手機一看,一百多條信息,二十多個未接電話。麻藥勁兒過了之後,刀口又開始疼,我管醫生要了個止疼片就繼續回覆信息了。
我從住院到回家休息,沒有一天耽誤過工作。
說實在的,事情堆到面前,根本不會有空去感慨、去委屈,只想儘快把問題解決。我就覺得,掙一分錢幹一分事,身在其位,就要負責到底。
這次做手術,明顯感覺到自己身體狀況不如從前了,同一個病房的姑娘比我小8歲,人家做完手術當天晚上就能下地、吃飯,但我就不行。
有了孩子之後,我對於生病這件事尤其害怕,生了病可以不耽誤工作,但是會耽誤對孩子的陪伴,擔心孩子需要媽媽的時候媽媽不在身邊。我最近給自己買了很多保健品,希望能保持住體力,不要生病。
我們公司每年都有體檢,但我從來都不看體檢報告,看不懂,也不敢看。就聽醫生大致說說需要注意什麼就行了。
我獲得安全感的方法就是買保險。我有一個同學,她老公是開地鐵的,她懷孕五個月的時候,她老公猝死了。這種事情發生在自己身邊肯定會害怕,再想想自己平時運動少,工作壓力很大,遇到特別急的工作,三天只睡三個小時是常態,我就決定買保險。每年我給我自己、老公還有寶寶買保險的投入大概是20萬。
哪個網際網路人沒有年齡焦慮?我雖然已經是主管級別了,但是想到35歲這個檻還是會焦慮,如果年紀再大一點失業了,後半生就沒有保障了。所以我現在就想著,趁著沒有被辭退,拼命掙錢、買房、買保險,只有這樣我才會安心。
*題圖來源於視覺中國,配圖均來源於Pexels。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徐芸、劉菲、王北、陳默、張謙、麥田、劉薇、陶桃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