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體檢報告,我不敢辭職了」

2021-02-23 GPA+

點上方藍字GPA+ , 在右上方 ··· 設為星標 ★

每天中午12點,陪你一起走不平凡之路

最近因為公眾號改版,時間線被打亂了,GPA+每天中午12點發布的文章你們有可能錯過啦。
所以如果你喜歡GPA+,覺得GPA+的文章對你們有幫助,記得動動手指把我們置頂或者星標呦,經常在文章下方留言,喜歡的話多點在看和zan,這樣我們就能不失聯,天天見,更及時地看到我們的文章啦,筆芯

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覺得身體不行了?

是下雨降溫就感到膝蓋疼?

熬夜過後第二天工作感到心慌胸悶?

還是爬2層樓梯就頂不住要停下來喘口氣歇會?

什麼時候還?

承認吧,平時作死不顧身體,終究是要還的。

一切要從體檢說起。

我的同事阿面今年25歲,平時吃嘛嘛香,通宵一晚上第二天還能撐住,覺得自己身體倍兒棒。一邊在群裡調侃自己最近吃了多少頓麻辣火鍋、熬夜熬得有多晚,一邊害怕自己被「處以死刑」。腦海裡回憶起平時那些「作死」時刻的他,才發現一切沒那麼簡單。
明明是公司福利,卻變成了比「年終總結」更殘酷的「年度大考」。戰戰兢兢地等到體檢當天,躺在床上的自己仿佛是個等待判刑的人。明明醫生只是聽聽肺部雜音,卻讓人緊張得連呼吸都不正常;看著自己一筒筒顏色「不太對勁」的血液,就怕醫生嘴裡蹦出一句讓我們心驚膽戰的話;很多我們以為只會發生在中老年人身上的疾病,也悄悄瞄準了年輕人。丁香醫生發布的《2020國民健康洞察報告》顯示,在過去的20年間,心血管疾病低齡死亡率(25~29歲)升幅高達20%。新華網提到,35歲以下患中風佔到了總病數的9.77%。30左右的年紀,40來歲的肩膀,50幾歲的膝蓋,60多歲的背,快90歲的腰。
平時稍微彎個腰、抬抬頭,就能聽到頸椎「咔咔」的清脆的聲音;平時被遺忘的細節,等到體檢來臨那一刻,才會被記起。儘管不敢去體檢的理由五花八門,但背後的真相只有一個——要一個年輕人翻開體檢報告,不僅要做長時間的心理建設,還需要梁靜茹給足「勇氣」。工作日裡,連續坐在工位上好幾個小時一動不動,回到家又恨不得攤在沙發上、床上,做個肥宅。
年輕人最大的運動,可能就是公司或家裡走到地鐵站/公交站的那段路了;每天刷抖音看微博到凌晨2、3點,一追劇就不知天昏地暗,王者吃雞開始了就停不下來。忙碌加班時,一口飯都吃不上,好不容易到了節假日,又立刻拉上三五好友奔向火鍋店,吃個痛快。
「快樂肥宅水」、「秋天第一杯奶茶」、炸雞漢堡一樣不少。而這一切,都在翻開體檢報告的那一刻,迎來重重一擊。儘管明知自己可能存在這樣那樣的身體問題,但每個年輕人都怕這些問題被端到檯面上來說。「不知道=不存在」的鴕鳥心態,是年輕人最後的庇護。更何況,萬一檢查出什麼問題,它可能會成為人生中最大的危機。符先生是一家公司的合伙人,雖然身體小病不斷,但已經連續5年沒有體檢過了。萬一查出是個大病怎麼辦?治不治?治的話家裡經歷怎麼辦?工作怎麼辦?公司其他合伙人怎麼看?家裡的房貸、孩子的學費、老人的贍養,無時無刻不等著你解決……這些都會像多米諾骨牌一樣,隨著你的倒下,紛紛往後躺。就像我的同事阿面,第二天立刻在tb下了一大筆訂單:鈣片、護肝片、蔓越莓膠囊、維生素片、堅果。某電商平臺的數據顯示,90後比50後更迷信保健品,他們買走了其中的50%。不是社畜們不想改變生活習慣,而是很多時候她們改變不了,又或者懶得行動。體檢就跟支付寶的帳單一樣,是我們身體的「年終總結」。要不是體檢報告,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身體是怎麼一點一點廢掉的。有的人不得不熬夜等客戶的回覆,修改方案和ppt,為的是第二天能有一個好的展現;
有的人,工作忙碌一天,還不容易逮住一點休息時間,享受屬於自己的閒暇時光,所以不肯放手;所以不要畏懼體檢,因為這是一個重新審視自己生活方式的開始。當然,你可能會覺得,工作一天已經很累,不想再出門運動健身。
比如坐在工位上1個小時,起來倒杯水上個洗手間活動活動;新華網:《年紀輕輕也中風?中風的「危險信號」你知道嗎?》

本文作者範姐:溫和而正義,為女性發聲,長得漂亮,不如活得漂亮。

GPA+交流微信ellagpa,歡迎來撩。合作事宜請聯繫wx@careerdream.org。@GPA+ 保留所有權利

文中圖片來自影視劇截圖和網絡,為非商業用途使用,如因版權等有疑問,請聯繫GPA+立即刪除。

後臺輸入關鍵詞查看更多好文章

懶癌晚期丨自律丨金融職場丨Office丨讀書

畢業演講丨求職秘籍丨留學丨時尚丨旅行

2021年願你很努力也有好運氣

你也「在看」嗎

相關焦點

  • 誰說我不敢看體檢報告 我壓根兒不敢去體檢
    日前,有體檢機構發起的一項針對青年群體的調查顯示,一方面,許多年輕人對體檢報告感到恐懼,更有甚者「不願」「不敢」去體檢;另一方面,年輕人亞健康狀況逐年加重。不少人「身虛」又「心虛」。
  • 那份你不敢直視的體檢報告 裡面藏著很多「小秘密」
    原標題:平時太「作」,擔心身體出問題,長達5年不敢去體檢 每次拿到體檢報告後自己不敢看,要請同事幫忙先過目……你不敢直視的體檢報告 藏著很多「小秘密」這兩天,一則名為「六成年輕人害怕看體檢報告
  • 90後不敢看體檢報告,留學生不敢去體檢…我們太難了
    點開熱搜可以看到,80%的90後都不敢看自己的體檢報告…被問到為什麼不敢看自己的體檢報告,大家都說自己太難了!
  • 又到一年體檢季 超六成年輕人不敢看體檢報告
    又到一年體檢季,前不久「90後不敢看體檢報告」的話題登上微博熱搜。不少網友表示,平日裡自己飲食作息不規律,體檢報告下來不敢查看,看到「異常數據」就恐慌。對此,你有同感嗎?
  • 以前不敢看考試成績單,現在不敢看體檢報告
    前段時間,#90後不敢看體檢報告#被頂上了熱搜# 根據媒體調查顯示,有80%的90後不敢看自己的體檢報告。 以前不敢看考試成績單 現在不敢看體檢報告
  • 體檢時尷尬體檢後不敢看報告 這屆年輕人太難了!
    來源:放牛班最近不少人在入學、入職體檢有媒體調查發現八成#90後不敢看體檢報告#大多數年輕人承認是歸結於自己生活方式不健康:常熬夜、不運動、愛重口味。有網友調侃「不去體檢就沒有病」還有網友表示「嚇得我體檢都怕怕的」。
  • 不敢看體檢報告的中產家庭
    他們卻一刻也不敢鬆懈。孩子小,一到換季就有些小毛病,頭疼腦熱都牽動家長的神經。有一天,張丹剛開完庭,得知孩子突然腹瀉。她馬上衝回家,正裝都沒顧上換,把高跟鞋一脫,穿上拖鞋就帶孩子直奔醫院。對一個忙碌母親來說,孩子意外摔倒,磕破頭等緊急情況無疑是最大考驗。
  • 看了體檢報告,我慌了
    平時熬夜最歡脫、天天吃外賣的90後,卻連體檢報告都不敢看。對於這屆90後來說,體檢報告是比當年的成績單還恐怖幾倍的存在。畢竟考試考不好還有下一次,體檢報告要是有什麼壞消息,那就是命了。甚至有的人連體檢都不敢去,秉承著「只要不體檢,我就沒病」的心理過日子。
  • 不敢看體檢報告?心虛可能讓你身體更虛
    當你拿到體檢報告時,你的心情是怎樣的?  近期,「90後不敢看體檢報告」這一話題在某社交平臺上引發熱議。一項近2000名18—35歲的青年參與的調查顯示,超過6成的受訪青年有過害怕看體檢報告的經歷。甚至有人都「不願」或者「沒有時間」去參加體檢。
  • 為什麼網際網路人敢007不敢體檢?
    近日的兩則新聞引發了大家對身體健康問題的關注,緊隨其後,#上海白領體檢異常率99%# #90後不敢看體檢報告#兩個話題衝上熱搜。這其實是網際網路人的真實寫照:一方面,亞健康狀況逐年加重,另一方面,對體檢報告感到恐懼,甚至「不願」「不敢」去體檢,可以說是「體虛」+「心虛」。
  • 當代年輕人的危機:不敢戀愛,不敢同居,不敢發朋友圈
    這屆年輕人越來越慫,他們不敢談戀愛,不敢同居,不敢發朋友圈,不敢體檢...... 不敢談戀愛 調查顯示,中國現在單身人數高達2億,這也就意味著平均每7個人中就有一個人單身。
  • 80後90後不敢看的,除了餘額,還有體檢報告!
    @Hanchan_寒蟬:每次看體檢報告都像看考試成績,長大才知道成績算個p,好好活著是最大的成功!@請叫我妍姬菜:各種怕乾脆就不去體檢了,雖然感覺自己心臟好像出問題了……自己又沒錢也不想拖累家人。@毓拓霽:體檢報告出來了,看後感覺自己命不久矣,過幾天又是一條好漢,該熬夜熬夜,該蹦迪蹦迪。@時代草稿:連體檢報告都沒勇氣面對的人,又如何有勇氣面對社會的毒打!被貼上「中年危機」、「垮掉的一代」、「負債」、「催婚」、「禿頭」……等標籤也就算了,如今還被說慫得「不敢看體檢報告」!
  • 年輕人不敢看體檢報告?「我還沒30歲,就渾身不舒服……」
    不止一個90後發出過靈魂拷問,我為什麼年紀輕輕就得了老年病???總感覺渾身不舒服,卻也查不出什麼大病,腰疼、頭疼、腿疼……明明二十多歲,卻和爺爺奶奶們一起在醫院排隊看病。
  • 體檢報告被人拆開、隱疾成同事笑柄 如何是好?
    &nbsp&nbsp&nbsp&nbsp2月中旬,28歲的于濤進行了單位體檢。3月10日,于濤在公司前臺拿到了自己的體檢報告,但驚訝地發現體檢報告被提前拆封。而這幾天,體檢報告中提到他患有的一項男科隱疾,更成為同事間打趣他的談資。
  • 35歲薇婭自曝不敢體檢:摧毀一個成年人,一張體檢報告就夠了
    前段時間,薇婭錄製了一個視頻,裡面的對話讓我感觸良多。 「你今年去體檢了嗎?」 「不敢去。」 「為什麼?」 「就想著不去檢查就沒病唄。」
  • 不想幹,又不敢辭職,我該怎麼辦?
    只不過工作加量不加價,確實做著挺憋屈。尤其是換了新領導,剛剛上任,總拿我們試手。特別是因為疫情原因,開工後更是拼命讓你幹活。而不管派給你什麼任務,你都只能接受。如果要說有什麼反抗的法子——要麼辭職,要麼……私下抱怨。只不過抱怨不僅無濟於事,還傷身,並有可能被有心之人嚼舌根。
  • 辭職報告: 辭職報告經典
    我是編輯部的xx,下面是我的辭職報告。  因本人的追求和新聞理念,與秉承的目標發生較激烈衝突、分歧,導致本人和雜誌社的內容趨向,出現無法調和的矛盾。經過自己的認真思考和再三權衡,現決定,向單位領導提出辭職申請。  根據合同約定,員工辭職應當提前一個月向單位提出,在此本人特按照合同約定提出辭職申請。
  • 瀋陽大學,您的體檢報告不合格
    您的體檢報告不合格。您的體檢報告不合格。您的體檢報告不合格。您的體檢報告不合格。您的體檢報告不合格。
  • 成年人的認慫,是從看體檢報告開始的
    很多人說,「這屆年輕人,已經不敢看體檢報告了。」調侃歸調侃,可也表明了一個扎心的事實——各種疾病,越來越年輕化了。前段時間,電競圈大神Uzi退役的消息衝上熱搜。他在微博中說,自己因為「常年壓力大、肥胖、飲食不規律、熬夜等原因」,已經確診2型糖尿病。
  • 穀雨數據:這屆年輕人為何不敢看自己的體檢報告?
    大眾醫學《2018上海白領健康指數報告》對近35萬白領的體檢數據分析發現,體檢異常率持續上升,2017年的異常率高達9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