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科學從「動手做」開始

2020-12-24 光明網

80年代初,美國的科學家們認為,美國的教育方式和教材不能適應下個世紀科學技術發展的需要。1985年,美國促進科學協會聯合美國科學院、聯邦教育部等12個機構,啟動了一項面向21世紀、致力於科學知識普及的中小學課程改革工程——2061計劃。1995年,美國科學院下屬的國家研究理事會根據政府的要求,用5年的時間制定了美國《國家科學教育標準》。

「動手做」的學習方法就是在這一背景下提出並實踐的。90年代初,美國物理學家雷昂·勒德曼在芝加哥的一些公立學校以「動手做」的方式開展「科學掃盲」實驗,引起其他一些州及私立學校的極大興趣,並很快傳播開來。以喬治·夏帕爾為首的一些法國科學家和大學教授訪問了美國,將這一學習方法帶到法國,並得到法國科學院和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並迅速推廣到4000個學校。1999年9月,法國科學院、國家教育研究院、教育部、工藝研究部聯合制訂了《小學科學教學動手做活動指南》,在全國範圍內推廣這一方法。2000年11月1-4日,由我國教育部副部長韋鈺提議,國際科學理事會(1CSU)能力建設委員會(CCBS)的第7屆例會,即小學科學與數學教育國際會議,在北京召開。以這一會議為契機,我國教育部將在我國中小學實驗和推廣「動手做」的學習方法,為變革我國傳統的學習方式、推進素質教育探索一條新路。

小學階段的孩子對物質世界非常好奇,他們也擁有認識這個世界的巨大潛力。而到初中階段,孩子們(特別是女孩子)的注意力則更多地轉移到了人類世界,對物質世界的關注相對減弱。因此,要從孩子最小時就實施自然科學教育,並進行創造性的實踐。

小學階段的科學教育與初中階段的科學教育是不同的。在小學階段,孩子們還太小,不能接受抽象的科學概念。以數學關係形式表達的結論非常複雜,也不能過早地引入小學科學教育。應當把小學階段學習的科學知識限制在兒童能夠自己獲得的範圍之內,並通過簡單的實驗來學習,其他的知識則留到初中階段學習。學生們對任意一個課題自由地或自發地進行實驗並得出有意義的結論,這種可能性是非常小的。不是所有的探究活動都能達到科學教育的效果,如果我們希望孩子們開展真正的調查研究,就要為他們設計有利的場景,並把他們的探究引向一個明確的方向。

為了使學生們獲得真正的知識,探究活動應該伴隨問題、假設、描述、解釋,並要求進行實驗記錄。孩子們獲得的可能只是間接的概念和理論。這些概念在保持孩子的用語的同時接近科學的概念,為孩子們今後學習更準確的概念提供良好的基礎。

在「動手做」的方法中,教師通過設置適當的活動和任務,使學生投入到真實的情境中去,在親自動手操作的實踐過程中學習知識、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培養對科學的積極態度。這種方法強調學生應該通過做科學來學習科學、強調從周圍環境中就地取材、強調科學家的參與。「動手做」方法不需要笨重而又昂貴的設備,在很多情況下,日常生活中的常見物品就夠用,需要做的實驗也很簡單。教師和家長完全可以陪同孩子一起做實驗。

如何在國內中小學開展「動手做」科學教學,還是一個有待積極探索的新的教學思路。但把國外成功經驗,與國內長期以來多種課外活動的豐富實踐相互結合,不失為一種有效的實施方案:在科學教學時,鼓勵孩子們深入地觀察一件物體或一種現象,在研究所觀察物體或現象的過程中,引導孩子們進行思考、討論他們的想法及結果,以此彌補他們在單純的手工活動中的不足;老師給學生們推薦的活動應該注意循序漸進,按一定順序安排活動,並明確活動的非強制性,給孩子們較大程度上的自主。在時間上要給予保證,比如在幾個星期裡,每周至少花兩個小時進行同一個主題的活動,以保證整個學期內活動的持續性。

在實施「動手做」課程時,教會孩子們養成每個人都作實驗備忘錄的習慣相當重要,鼓勵他們用自己的語言來記錄有利於激發孩子們的熱情和動力。這也與「動手做」活動最主要的目的一致:讓學生們逐漸適應科學概念及技術操作,同時加強和鞏固口頭和筆頭的語言表達。為確保「動手做」活動的科學性,大學和中學的科學合作者可以利用他們的專業技能協助孩子們課堂上的活動,教師培訓機構也有必要為教師提供他們在教育及教學法方面的經驗,而教師們自己應該通過網際網路來獲得一些可應用的資源。

正是由於「動手做」的學習方法需要大量的材料,需要較長的時間,需要適當的活動場所,需要科學家和教育者的參與,這意味著「動手做」方法的實施不是教師的個人行為,而是一個社會系統工程。中小學學校、教育行政部門、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科學學會和教育學會、博物館、科學中心、工商企業等都必須行動起來,為「動手做」方法的實施,為推進我國的素質教育,提高我國未來公民的科學素養作出自己的貢獻。

(作者系北京師範大學科學傳播與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

相關焦點

  • 肥東縣開展科學實驗秀、科學動手做活動
    【每日科技網】  5月2日上午,一場別開生面、妙趣橫生的科學實驗秀、科學動手做活動在肥東縣店埠鎮花園社區多功能活動室精彩上演。活動由合肥全象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合肥迅大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策劃、實施,肥東六中五(二)班68名同學觀看、參與了此次活動。
  • 做實驗、鼓搗小製作一起動手「玩」科學
    海都超級興趣班的「酷酷蛙科學達人課」,力邀榕城多位青少年科技名師,從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科學現象入手,通過物理、化學、生物和天文地理的「大而全」的系列自然科學課程,配合「小而美」的小班化精品實驗課堂,讓孩子徜徉科學海洋,化身科學「魔法師」。 大而全!分年齡打造全系統科學課 「不同年齡層孩子對事物的認知程度有區別,這跟孩子們的學習環境和腦力發展都有關係。」
  • 組裝機器人、動手做模具孩子愛上科學工作室
    本報海口5月8日訊(記者範南虹)「五一」期間,11歲的張梅琳小朋友幾乎天天都要到新落成的省青少年科學工作室去玩,在這裡,她可以自己動手組裝機器人,還可以自己動手做玩具。  據省科協青少部統計,7天假期,省青少年科學工作室就接待了1000多名青少年,每天平均接待200多名。
  • 這是一套能真正激發孩子「動手做科學」興趣的圖畫書!
    然而在科學課上的奧吉卻是最自信的,不論是上課回答問題還是課後的合作動手小實驗,總是能驚豔全校師生。記得一次課後的科學作業,奧吉和傑克想做的是水果發電。如果換做是中國的幼兒園、小學課後作業,應該會是讓家長做一個燈籠、風箏或者ppt之類的吧。這不禁讓人想到中西方的教育差距,尤其是孩子們的科學實驗動手實操能力。
  • 廣德社區:動手做科學 互動中成長
    廣德社區:動手做科學 互動中成長 2017-08-10 08:47:04
  • 我們做過這些讓孩子驚呼的科學遊戲,場面壯觀,培養動手與科學思維...
    關於科學啟蒙/STEM方面的文章我寫過好幾篇了,只是科學遊戲合集的帖子還沒分享過,今天把這個坑填一填。 我和姐弟倆做過不少科學實驗,把其中一些整理分享出來的目的除了想給大家一些素材參考,更希望能帶給你們一點思路和方法上的啟示,我把帶孩子玩科學的「魚」和「漁」都分享給你們。
  • 百項科學動手做和互動體驗項目
    在城市科學節活動現場,遍布了科學動手做、實驗探究和互動體驗的項目,融匯航空體驗、軍事科普、生活化學、運動醫學、3D列印、色彩科普、機器人、DNA技術、等豐富的內容,包括:《小小科學屋》全體驗的環境幫助學生們變身科技達人,使學生在親身實踐的過程中,從視覺、聽覺、味覺、觸覺等多個角度充分感受快樂,為公眾提供一個真正意義的科學體驗場。
  • 既動腦又動手的科學專題課來啦!
    我們換種學法,動腦也動手,學玩兩不誤。全家動員,邀請爸爸媽媽們一起做實驗,讓節日狂歡延續一整周!本期四節精品公開課之科學專題課,從貼近日常生活的素材和孩子的興趣點出發,鼓勵孩子動手解決實際問題,啟發孩子探索種種表象背後蘊含的科學知識,不僅在親身實踐中學習專業詞彙和重點句型,更培養孩子的
  • ...奇妙自然水裡見——2020年華涇社區暑期青少年科學動手做活動
    微型景觀不簡單 奇妙自然水裡見——2020年華涇社區暑期青少年科學動手做活動 2020-08-05 12: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14科學營]中國農大分營營員參加勞動體驗 自己動手做香腸烤餅乾...
    歐陽永志 學生記者:李可嘉 攝影  本網訊 讓中學生們自己動手體驗生產勞動的不易,是高校科學營中國農業大學分營的傳統項目。他還結合自己籌建這個生產流水線的經歷,向同學們傳授了學習中的一些經驗:在學習中要善於觀察、善於思考,做一個有心的人。只有用心,才能發現別人看不到的東西,學到別人學不到的知識。  香腸好吃,可做起來卻沒那麼容易。瘦肉肥肉怎麼搭配口感最好?各種佐料、調料的比例是多少?和餡兒弄到什麼程度最佳?怎麼灌腸不容易爆裂?煮腸的水溫多少度合適……每道工序都是一門學問。
  • 小學生動手做機器人
    昨日,太原市迎澤街辦青年路二社區舉辦了一場「機器人」大賽,十多名小學生在志願者的帶領下組裝機器人,學習物理知識。   上午九點鐘,社區兒童之家裡熱鬧非凡,孩子們圍坐在一起,研究起各式各樣的機器人道具。
  • 親子科學小實驗:培養孩子的動手、創新、觀察能力
    摘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五一期間我和小寶做了很多科學小實驗,今天一早起床小寶就問我:爸爸,今天我們做什麼實驗?摘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動手能力讓孩子自己提出目標,擬定計劃,進而產生強大的執行力,使孩子在完成既定的任務道路上克服所有遇到的困難
  • 激發初中物理學習熱情!動手又動腦的科學實驗課!孩子必須聽聽!
    與其剁手,不如動手!飛鴻科學實驗班來啦!!這裡有科學的奧秘↓↓↓299元6次課程,帶你動手認識生活報名課程更有機會獲得初中物理光學實驗箱1課程內容培養孩子科學意識提高動手能力引領學生認識生活2適合學員初一學生3班型解讀
  • 創意手工DIY丨兒童益智教育從動手開始
    其實從4歲多開始 在此階段對兒童進行科學適當的手工DIY,不僅可以讓孩子學習知識,還可以豐富他們的生活動手能力和協調能力。>百說不如一做,
  • 專訪WOWKIDS創始人Kenny:動手是創造的開始
    來源標題:專訪WOWKIDS創始人Kenny:動手是創造的開始坐落於上海閔行區先鋒街的阿拉城的WOWKIDS創造力中心,可能也是滬上少有切實把創客教育的動手體驗深度融入到青少年創造力培養的機構。走進WOWKIDS創造力中心,長長的走廊懸掛著印有課程場景的各種海報,每一張海報都像一段成長記錄。
  • 運用《科學學習》的前置條件,是理解學習
    說到學習這件事,《科學學習》是我閱讀的第十本書。這本書很有特點,它把一系列的學習要素按照二十六個字母排出了列表。也正是這個特點,讓它看起來更像是手冊,系統性上就顯得欠缺了,尤其按照二十六個字母排列,將原本可能一個組塊的元素打散了。
  • WOWKIDS創始人Kenny:動手是創造的開始
    海外留學機械工程學和計算機科學背景的Kenny,WOWKIDS創始人,通過他和WOWKIDS的故事,分享了他的看法。  為孩子做有意思的教育   2013年,Kenny在報紙上看到一個簡短報導,一些荷蘭留學生回中國後舉辦了一個木工夏令營。孩子們評價「那是曾度過的最美好的夏天」。
  • 兒童節禮物推薦 | 28個科學小實驗,讓小朋友在動手操作中培養科學思維
    (小小機械師STEM積木新版) 自從開始和豆豆一起做實驗,我就入了實驗的坑。最最重要是因為,小朋友真的很喜歡玩實驗。如果不加控制,他會每天都要求玩一個實驗。所以我帶著豆豆玩的時候,是努力想把它變成STEM課的樣子,讓小朋友在動手操作中培養科學思維的。比如做一些實驗的時候,使用猜測—驗證—尋找解釋的探索步驟;用控制變量的方法,設計對照實驗;以及探索怎樣的實驗設計,得到的結論才有意義等等。
  • 享受科學樂趣!學習科學的好處和科學課程的選擇
    享受科學樂趣!很多家長可能知道,國家教育部印發《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通知中要求各小學按照最新的課程標準,開展科學教育。很多家長認為學習這些沒有用,也有一些家長鼓勵孩子好好學習科學。現在我們就來了解參加科學課程的優勢和科學課程的選擇。希望對大家有用。學習科學的好處很多,下面從五個方面分別說明。
  • 創意手工DIY丨兒童益智教育從動手製作開始
    其實從4歲多開始,兒童的邏輯思維已經有了意識,我們稱之為 在此階段對兒童進行科學適當的引導和培養是極具意義的。兒童手工DIY以益智為導向,以親子或家庭的方式共同參與,能夠為兒童帶來多場景沉浸式的遊樂體驗,同時鍛鍊其各項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