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鈴冰淇淋致3人亡被召回 李斯特菌到底是什麼

2020-12-20 中國網財經

  近日,美國疾控中心宣布,美國至少8人因食用美國藍鈴(BlueBell)公司冰淇淋產品後,感染李斯特桿菌而患病就醫,已致3人死亡。隨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在官微表示,目前藍鈴公司在中國市場已召回並銷毀了全部未售出的藍鈴冰淇淋產品。

  隨著夏天的到來,冰淇淋開始進入銷售旺季。這條消息也讓人們產生很多疑問:李斯特菌到底是什麼?它為什麼會出現在冰淇淋裡?受汙染的食品又會有多大危害呢?

  □觀察篇

  李斯特菌廣泛存在

  人們常說起大腸桿菌、沙門氏菌,但提起李斯特菌,很多人都很陌生。那麼,究竟什麼是李斯特菌呢?

  據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技術顧問、研究員劉秀梅介紹,李斯特菌是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之一。食源性李斯特菌病在世界範圍內普遍存在,即使發達國家也同樣面臨挑戰。據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估計,美國每年約有2600人感染單增李斯特菌,其中約1500人罹患李斯特菌病住院治療,約260人死亡。

  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專家阮光鋒表示,李斯特菌散布於不同的環境和食物中,只要有充裕的時間,它就能夠大量繁殖。

  那麼,哪些食物最容易被李斯特菌汙染呢?阮光鋒告訴記者,過去的記錄顯示,李斯特菌病可能汙染軟芝士、塗醬、已經煮熟的冷凍雞肉食品、經加工的熟火雞肉、凍煙燻魚類及未經酸化的豬舌肉凍等多種食物。

  美國疾病與預防控制中心也提示,以下食物存在李斯特菌汙染風險:用未經高溫消毒的生乳製作的奶酪;未經殺菌的蛋黃醬;提前做好、存放時間較長的三明治;未完全煮熟的豆芽;外面購買的沙拉包或提前準備好的沙拉。

  不怕冷的殺人菌

  冰淇淋一般都是冷凍保存的。按理說,低溫冷凍的條件應該不利於細菌生存,那麼為何冰淇淋中還會檢出李斯特菌呢?

  阮光鋒指出,這是因為李斯特菌有一個重要的特性——不怕冷。李斯特菌在低至零度的冷藏溫度下仍可緩慢地生長,一般的冷凍也不足以將它們殺死,所以,冰淇淋中也可能有李斯特菌的存在。

  據了解,李斯特菌的生命力非常頑強,在0℃~45℃都能生存,即使在冰箱的低溫環境中也能夠生長繁殖,因而被稱為「冰箱裡的殺人菌」。

  不過,冰淇淋中的李斯特菌究竟來自哪裡呢?阮光鋒表示,一種可能性是生產原料受到汙染,同時後期殺菌不到位,導致細菌進入最終產品。另外,在冰淇淋的生產過程中,一些環節也可能造成李斯特菌汙染。中山市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曾對一些冷飲製品企業進行調查,結果在生產車間的天花板進風口冷凝水中檢出了李斯特菌。冷飲製品加工環境溼度大,易產生冷凝水,這些冷凝水經風力在空氣中擴散,也可能將細菌帶入產品中。

  李斯特菌很會「潛伏」,食用攜帶李斯特菌的食物後,消費者並不一定馬上出現症狀,其「潛伏期」可長達六七十天,因此很容易被人忽視。

  感染李斯特菌可引發多種疾病,李斯特菌中毒嚴重的可引起血液和腦組織感染,導致敗血症、腦膜炎等,由於正常的成年人對李斯特菌具有一定的抵抗力,所以最易中招的人群是老年人、孕婦和身體免疫力比較差的人。李斯特菌會感染孕婦的子宮,致使孕婦流產、早產、死產或新生兒疾病。

  市場未見問題冰淇淋

  5月13、14日,記者走訪了京城多家大型超市和零售商店,發現市場上的冰淇淋品牌繁多,除了國產的眾多品牌外,還有來自日本、韓國、馬來西亞甚至荷蘭、義大利等品牌冰淇淋,但記者未找到藍鈴品牌冰淇淋。超市銷售也表示,此前未聽說藍鈴品牌。

  記者從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了解到,目前國內尚未接到因食用藍鈴冰淇淋產品出現異常情況的報告。國家食藥監總局表示,獲悉相關消息後立即部署,要求相關省份迅速調查核實,採取控制措施。美國藍鈴公司在中國市場的銷售商目前已召回並銷毀了全部未售出的藍鈴冰淇淋產品。

  國家食藥監總局同時提醒,考慮到部分藍鈴冰淇淋產品已售出,為保證消費者飲食安全,消費者不要食用已購買的美國藍鈴公司冰淇淋產品。

  專家同時建議,食品特別是冰淇淋等冷飲食品的生產經營企業應嚴格遵守食品安全生產的相關規定,有效控制原料、加工環境及貯藏、運輸、銷售等環節汙染單增李斯特菌的可能性,降低汙染水平,預防李斯特菌病的發生。

  阮光鋒提醒消費者,在選購易被李斯特菌汙染的食物(尤其是保質期較長的冷藏即食食物)時,應注意查看食物包裝是否完好。如果發現包裝有破損,最好不要購買。

  在個人衛生方面,應該注意在處理食物前後、進食前、上廁所後或更換尿片後清洗雙手。平時做飯時,也要保持清潔、生熟分開、保證食物徹底加熱,並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

  在食物選擇方面,要避免飲用未經殺菌處理的牛奶,或進食未經殺菌處理的乳製品。孕婦、老年人及免疫功能受損的人士應避免進食高風險的食物。

  同時,妥善地貯存食物也很重要。冰箱裡一樣有可能滋生李斯特菌。因此,要定期對冰箱進行清理、消毒,存放在冰箱裡的剩飯剩菜、熟肉製品也最好充分加熱之後再吃。

  無添加劑不成雪糕

  「這個李斯特菌也看不見啊,怎麼避開呢?」採訪中,正在購買冰淇淋的消費者李小姐對記者抱怨說。

  炎熱的夏季,來根冰涼的雪糕,是很多人的消暑選擇。不過專家表示,如果消費者已經在選購上遵守上面的提醒後,與其擔心自己看不見的李斯特菌,不如好好研究冰淇淋產品的標籤,做個聰明的消費者。

  5月13、14日,記者調查中發現,不管是大品牌還是小品牌,幾乎所有冰淇淋產品上的添加劑成分都不少於五種,多達十幾種的則非常常見,添加劑在產品配料表上佔據半壁以上江山。

  以某品牌一款巧克力味冰淇淋蛋筒為例,配料表寫了5行字,其中光是屬於色素類的就有焦糖色、日落黃、檸檬黃、胭脂紅等11種,此外還有乳化劑、食用香精、增稠劑等各種食品添加劑。而同樣在市場上很受歡迎的另一款冰淇淋雪糕,在配料表的40多項中,屬於乳化劑、增稠劑、人工色素之類的添加劑也不下20種。

  近年來,消費者關心的添加劑問題也成了廠家的「心頭大患」,為了讓添加劑看起來「少一些」,一些企業在標註時僅寫上編碼。記者調查發現,很多雪糕包裝上標註的食品添加劑並不是一個明確的名稱,而是數字代碼。記者在一款雪人雪糕的包裝上看到,該產品包裝上的配料表顯示含有乳化劑(322、471、433)、增稠劑(412、415、407)、增味劑(621)、著色劑(150C)。「這些數字代表什麼,我們壓根就看不明白!」李小姐對此非常困惑。

  那麼,雪糕、冰淇淋裡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添加劑呢?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範志紅指出,這些添加劑可以分為四大類:調味、著色、塑形、乳化,而它們都是雪糕香甜口感必不可少的成分。

  首先是乳化。甘油脂肪酸酯、磷脂等都是乳化劑,它們能使雪糕的質地均勻、穩定、細膩。

  其次是塑形。塑形主要靠增稠劑,如羧甲基纖維素鈉、黃原膠等,增稠劑能使雪糕成為輕鬆咬斷、不易融化的狀態,而不會變成大冰塊,也不會一拿出來就化了。

  再次是調味。調味需要甜味劑、酸味劑和香精。乳酸、乳酸鈉等屬於酸味劑,阿斯巴甜、甜蜜素屬於甜味劑,添加這些成分能在保證甜味的同時降低成本。香精則起到模擬逼真香氣的作用。

  最後是著色,亮藍、檸檬黃就是著色劑。

  範志紅指出,如果沒有這些添加劑,雪糕的質地就沒法均勻,凍出來的狀態就像大冰塊一樣硬而難吃,既不甜也沒有風味。

  □服務篇

  美味冰淇淋食用有禁忌

  炎熱夏季,如何健康地挑選和食用冰淇淋,絕對是一門學問。

  當心反式脂肪

  天一熱,奶味十足的冰淇淋更是備受大家的青睞。不過,記者調查發現,市面上不少冰棍、雪糕、冰淇淋的配料表,都能找到人造奶油、棕櫚油、人造黃油等身影,而它們有一個共同的身份,就是「反式脂肪酸」。

  範志紅指出,近年來,「冰淇淋可能是反式脂肪酸的來源」這一觀點在國外呼聲很高,原因就是為了讓冰淇淋更為可口且降低成本,很多廠家在產品中添加「部分氫化植物油」,也就是所謂的「植物奶油」這類原料,用它來替代真的奶油。氫化植物油當中含有比飽和脂肪更壞的「反式脂肪酸」,對心臟非常不利,而且容易發胖。

  一項在全國20個城市進行的反式脂肪酸調查顯示,抽檢食品中87%的樣品含有反式脂肪酸,包括所有的奶酪製品;95%的「洋快餐」、蛋糕、麵包、油炸薯條類小吃等;約90%的冰淇淋以及80%的人造奶油;有71%的餅乾中,均檢出含有反式脂肪酸。

  從2003年起,美國、法國等歐美國家已經相繼出臺了對反式脂肪酸的管理標準,但在我國,目前有關「氫化植物油」的爭議仍然只停留在學術界,國家還沒有出臺對「氫化植物油」的管理措施。專家提醒,儘量少吃這類食品,不要過多的攝入反式脂肪酸。

  那麼,消費者如何避開反式脂肪酸呢?

  專家提醒,消費者購買時要認清自己所買的冰淇淋產品屬於哪類產品。據介紹,冰淇淋分為全乳脂冰淇淋(清型全乳脂、組合型全乳脂)、半乳脂冰淇淋(清型半乳脂、組合型半乳脂)、植脂冰淇淋(清型植脂、組合型植脂)。雪糕和冰棍分別有清型和組合型之分。

  專家指出,乳脂冰淇淋是以飲用水、牛奶、奶油、食糖等為主料,而植脂冰淇淋以水、植物油脂或人造奶油為主料,一般說來,主料為牛奶和天然奶油的產品在口感上和健康程度上都優於用植物油脂或人造奶油的產品。

  冰淇淋高糖高脂肪

  冰淇淋雖然冰涼解暑,但熱量可不低。

  阮光鋒指出,冰淇淋主要原料是水、乳、蛋、甜味料、油脂和其他食品添加劑。冰淇淋的原料裡最重要的是奶油,一般來說,奶油含量越多,冰淇淋的價格也相對更高,也越美味。

  通常冰淇淋的乳脂肪含量為12%-16%,高品質的冰淇淋脂肪含量會更高,最高可達21.70%。而冰淇淋所含脂肪主要來自於奶油和雞蛋,這些蛋黃脂肪和乳脂肪可能會帶來部分膽固醇和部分飽和脂肪。

  此外,冰淇淋的含糖量也不低,一罐雪碧/可樂的含糖量約為12%,冰淇淋則通常為12%-18%,也就是說,它的含糖量可能比甜飲料還要高。

  這些成分也意味著冰淇淋雖冰,但熱量很高,若是長期大量吃冰淇淋,那你的減肥大計可能就進行得不那麼順利了。

  此外,很多人面對美味的冰淇淋總是欲罷不能,吃完還想吃。美國的一個研究指出,進食大量的冰淇淋,會降低大腦的反應性,從而讓他人需要吃更多的冰淇淋才能達到相同的滿足感。

  「這項研究或許在告訴我們,高脂和高糖等食物在提供高能量的同時,還有可能導致大腦獎勵區域對高能量食物的反應降低,使人們要吃更多的高能量食物才能享受到同樣的快感,這樣也會使人們體重增加。」阮光鋒表示。

  暴食冰淇淋可致頭疼

  不少人有過這個體會:一大口冰淇淋下去,雖然解暑,但頭卻突然疼起來了。

  阮光鋒指出,這是極度寒冷的食物或飲料接觸舌根後發生的一系列連鎖反應,這種症狀,醫學界也稱作「冰淇淋疼痛」。這種頭疼通常位於額中部,一般是快速吃下冷飲幾秒後出現,30-60秒時疼痛達到頂峰,也有少數持續時間較長的病例。

  冰淇淋頭疼更容易發生在氣候炎熱的夏天。有些理論認為是大量寒冷食物致鼻竇毛細血管的快速收縮與舒張,刺激了疼痛感受器,從而引發三叉神經痛。也有理論指出是低溫食物致上頜部血管收縮。

  專家提醒,不管頭痛的原理是什麼,炎炎夏日,就算為了解暑,吃冰淇淋時也要儘量放慢速度,當心暴食冰淇淋可能引發頭疼。囫圇吞冰,看似無限爽,實際卻危害多多。不僅會傷害胃腸,還會讓一部分血管瞬間急劇收縮導致血流不暢,過度受涼產生的痙攣還會讓有的人腹痛難忍。而小口吃冰,讓涼意在口腔得到緩衝,可以最大程度保護消化道與內臟器官避免過度受涼。

  此外,不要三餐中間或前後吃冷飲。飯前一支雪糕,會造成主食攝入減少或者根本沒有食慾。受涼後的腸胃滅菌功能減弱,如果進食,更易受到食物中的細菌侵害。而飯後一支雪糕,導致胃部收縮,減少胃酸分泌,造成消化不良,嚴重的還會導致腹痛腹瀉。對於過量吃雪糕造成的腹部輕度不適,可小口慢飲溫開水緩解疼痛,若持續腹痛無緩解,則需要及時就醫。

相關焦點

  • 美國藍鈴冰淇淋裡的「李斯特菌」 可致孕婦流產
    近日,美國疾控中心宣布,美國至少8人因食用美國藍鈴(BlueBell)公司冰淇淋產品後,感染李斯特桿菌而患病就醫,已致3人死亡。隨著夏天的到來,冰淇淋開始進入銷售旺季。這條消息也讓人們產生很多疑問:李斯特菌到底是什麼?它為什麼會出現在冰淇淋裡?受汙染的食品又會有多大危害呢?
  • 李斯特菌致德國千種香腸被召回,Ta可能還存在你家的冰箱裡
    Foods公司緊急召回42個品牌、15款包裝、產品數量高達358種有機和非有機冷凍果蔬。美國疾病控制預防中心也曾宣布,美國藍鈴(Blue Bell)公司的冰淇淋產品也被檢測出李斯特菌,並且至少導致8人感染、3人死亡。 李斯特菌究竟是啥?它為何老是會汙染我們的食品?受汙染的食品又會有多大危害呢?
  • 吃冰淇淋也會吃死人?原來是「李斯特」作怪南京未發現
    原標題:吃冰淇淋也會吃死人?原來是「李斯特」作怪南京未發現   龍虎網訊 吃冰淇淋也會吃死人?這一消息無疑給即將入夏的南京人潑了冷水,不是涼快了,而是心顫了。據報導,近日,美國疾控中心宣布,美國至少有8人因食用美國藍鈴公司的冰淇淋產品後,感染了李斯特桿菌患病就醫,3人死亡。
  • 美國召回染李斯特菌的有機抹茶燕麥
    食品夥伴網訊  據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消息,7月18美國FDA發布通報稱,美國Garden of Light, Inc.公司宣布召回有機抹茶燕麥,因為產品可能被李斯特菌汙染。     受召回有機抹茶燕麥的品牌為Woodstock,規格為1.8盎司,條形碼為0-42563-01786-6,產品最佳購買日期代碼標註有「2018年5月11之前銷售」的字樣。除此之外,還有一批次標註有「2018年6月23日之前銷售」字樣的產品在售出之前被查獲。     李斯特菌嚴重威脅嬰幼兒、虛弱者、老年人等免疫力低下人群的健康。
  • 美國桂格燕麥公司擴大召回染李斯特菌產品
    食品夥伴網訊    據美國FDA消息,6月2日美國FDA發布通報稱,6月2日百事可樂下屬桂格燕麥公司再次宣布召回兩款藜麥片,因為產品可能受李斯特菌汙染。  據了解,原料供應商SunOpta所供的葵花籽受到李斯特菌汙染。鑑於此,桂格燕麥宣布再召回兩款產品。  問題產品可能含李斯特菌。李斯特菌嚴重威脅嬰幼兒、虛弱、老年人等免疫力低下人群的健康。感染李斯特菌後會出現發熱、頭疼、噁心、腹痛等症狀。孕婦感染後,可能會流產甚至出現胎兒死產。
  • 美國爆發李斯特菌感染致4死,30人住院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1日報導,近日,美國爆發李斯特菌感染。截至北京時間14點22分,該感染事件已造成4人死亡,30人住院。據悉,他們是食用由Sun Hong食品公司出售的金針菇而引發相應症狀。
  • 疑遭李斯特菌汙染 加拿大召回多款奶酪產品
    食品夥伴網訊  2019年12月16日,加拿大食品檢驗局發布召回通知,Laiterie Coaticook Ltée.正在召回多款奶酪產品,因為這些產品可能受到了李斯特菌的汙染。 2.27kg 0260005 2020年3月3日
  • 這樣吃冰淇淋真的會死人,老人和女人尤其要小心
    一妹最愛的雪糕到底是得罪了誰?外國專家們一直在苦口婆心地警告說,即便是最普通的冰淇淋也有可能導致我們食物中毒,而更可怕的是,大多數人對此一無所知。亂吃雪糕會有什麼後果?英國阿斯頓大學生物醫學科學講師阿姆利安·巴希爾說,這就好像是去燒烤吃了還沒烤熟的食物一樣糟糕。
  • 美國多州暴發李斯特菌感染致人死亡 致病源或為肉類熟食
    海外網10月25日電 近期,美國暴發李斯特菌感染事件,已經導致3個州有10人患病,1人死亡。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認為,肉類熟食可能是致病源。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等媒體報導,美國疾控中心於當地時間23日發出警告,稱李斯特菌暴發已導致佛羅裡達州、麻薩諸塞州和紐約州的10人到醫院就診,並致使佛州一名患者死亡。該機構表示,肉類熟食可能是此次李斯特菌暴發的源頭。儘管疾控中心尚未指出是哪種肉類或是哪家供應商,但有9名受害者稱曾食用了義大利風味的肉類食品,例如薩拉米(salami)。
  • 李斯特菌感染容易波及孕婦,盯緊耐冷怕熱的特點便可預防
    前幾天,有人感染李斯特菌導致腦膜炎緊急尋藥的消息刷了屏。不明就裡的人會納悶,那個叫李斯特的不是早已過世的鋼琴家嘛,咋就和要人命的細菌扯一塊啦?李斯特菌的名字聽上去這麼文藝範兒,怎麼感染後會有如此嚴重的後果?這菌是如何感染人的,該怎麼預防呢?讓我們就從李斯特講起吧。
  • 李斯特菌病致180人喪生 感染後有5大症狀
    南非衛生部長莫措阿萊迪3月4日宣布,暴發於去年1月份的李斯特菌病(李氏桿菌病)已經在該國造成了180人喪生,948人染病。目前,南非衛生部已經確認了此輪疫情爆發的源頭。這裡的至少16種環境樣本檢測李斯特菌呈現陽性。」  這輪疫情也是世界上最嚴重的李斯特菌病疫情之一。莫措阿萊迪證實,截止到今年3月2日,李斯特菌病已經造成180人喪生,948人確診染病。自從去年1月份疫情出現後,南非一直在尋找疫情的源頭。之前,南非衛生部已經先後排除了東蘭德和自由州的兩處企業首發疫情的嫌疑。
  • 美國召回受李斯特菌汙染的豆沙_國際預警_食品資訊_食品夥伴網
    5月17日,美國伊利諾州沃基根市Nielsen-Massey Vanillas公司,宣布召回其生產的產品批次代碼為NO.11123的"Nielsen-Massey Madagascar Bourbon"品牌的純香草味豆沙,召回原因為該批次產品可能受到了李斯特桿菌的汙染,可能會對消費者(尤其是對於兒童,老人,孕婦等一些免疫力低下的人群)造成嚴重的食源性疾病
  • 準媽媽喝了冰箱剩牛奶感染李斯特菌流產,如何讓孕婦遠離李斯特菌
    最近氣溫飆升,冰箱食物再度成為了大眾寵兒~冰淇淋、涼牛奶、冷餐肉、涼沙拉,讓我們跟廚房熱灶臺say goodbye~(圖片來源:網絡)然而,有人卻因為吃冰箱食物出了問題….杭州蕭山網近期發布了一條牽動無數孕婦及家屬心的新聞。
  • 不怕冷的李斯特菌,孕婦兒童務必小心
    近日,有媒體報導稱,德國聯邦消費者保護與食品安全局宣布召回包括香腸、披薩在內的逾千種肉類商品,原因是這些產品可能被李斯特菌汙染。 據德國《焦點在線》網站報導,被召回商品所含肉類可能來自維爾克·瓦爾德克肉類與香腸公司。兩人在食用這家公司的食品後死亡,另有37人患病。
  • 廣東五星玩具有限公司召回部分型號嬰兒音樂床頭鈴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11月30日,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官網發布召回信息稱,日前,廣東五星玩具有限公司向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備案了召回計劃,將自2018年11月26日起,召回部分2017年8月至2018年1月期間製造的五星玩具牌型號38606、38603、38986的嬰兒音樂床頭鈴,受影響的嬰兒音樂床頭鈴的數量為1278隻。
  • 孕婦,李斯特菌,胚胎停育
    前 言 如果您覺得李斯特是關於隔壁老李頭故事的話,也許換一種說法您可能熟悉,它屬於常見的一種食源性病原菌,炎炎夏日中,您最愛的奶酪,冰淇淋
  • 五朔節與藍鈴花 Beltane and Bluebells
    在凱爾特人的曆法中,五月一日是夏季的第一天,它距離黑暗的萬聖節整整六個月,是一年裡最具光明和活力的一天,Beltane原意即「光明之神的火焰(fire of Bel)」。英國人最愛的樹是橡樹,最愛的鳥是知更鳥,最愛的花則是這藍鈴花(bluebells)。這種藍紫色的小野花花期很短,只在春寒料峭的四月底到五月中旬盛開,正巧趕上五朔節。
  • 疑似遭感染 FDA召回現切水果
    【美國新聞速遞】楊平俊 綜合報導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下簡稱FDA)5日,通過社交媒體發布,召回公告。
  • 夏天孕婦飲食要小心,一旦感染李斯特菌,胎寶易流產或早產
    醫生了解曉紅的飲食後懷疑是李斯特菌感染引起的,而這個李斯特菌極可能是存在在西瓜中。 李斯特菌是什麼? 一種常用的引起食源性傳染病的病原體,一旦被感染會導致上吐下瀉。 因為它不怕冷而怕熱,所以在冰箱中2-4度的溫度中特別繁殖。
  • 布洛芬因致永久傷害被緊急召回?召回是真的,布洛芬還能吃嗎?
    布洛芬因致永久傷害被緊急召回?召回是真的,布洛芬還能吃嗎?  這兩天看到朋友圈裡有人發消息說,布洛芬不讓用了,說是會致殘,正在全面召回!  不光朋友圈,甚至一些網站都在傳播這個消息。  難怪有很多人紛紛表示以後不吃布洛芬了,買藥要擦亮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