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鷗外與「史傳」小說:用新文學體裁批判日本傳統價值觀

2020-12-23 醬知兒

在中國和日本,一直以來都有很多作家喜歡借古喻今,他們通過描寫一件事或者某個人來批判現實。這種創作方法,講究在真實歷史的基礎上加工再創造,所以寫出的東西既非歷史,也非小說,是一種介於真實和幻想之間的作品,日本的「史傳」小說,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史傳小說由日本文豪森鷗外一手締造,這位醫生出身的作家,堪稱日本「魯迅」,他想用史傳小說喚醒日本人的近現代價值觀。

森鷗外頭像

森鷗外的成長軌跡

森鷗外(1862—1922)是日本近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與大約同時代的夏目漱石(1867—1916),並稱日本文壇巨匠。兩人都有留學外國的經歷,身為作家卻都遠離當時的文壇派系,如浪漫主義、自然主義、唯美派等等,他們的文風獨立成家,雖孑然一身,卻極受尊崇。

森鷗外

比起夏目漱石標準的留學背景來說,森鷗外的求學經歷就複雜多了。就像明治時代大多數知識分子一樣,森鷗外從小就接受漢學教育,從5歲開始背誦《論語》,7歲讀完《四書》後,接著學習《五經》,9歲起誦讀《左傳》《國語》《史記》《漢書》,10歲前接受了完整的漢學教育,為他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打下了基礎。然後森鷗外轉而學習醫科,12歲就進入醫學校預科,15歲成為東京大學醫學部本科生,19歲大學畢業後成為軍醫,直到1922年以67歲的年齡去世。

夏目漱石

森鷗外基本上繼承了江戶時代儒者文人的志節與趣味,加上學習西方醫學後尊崇人道主義精神,他上承傳統文化而又致力於開啟西學洋務之風,身兼東西方文化的長處,成為了明治維新時期「文明開化」運動的啟蒙旗手。儒家以「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為主要價值觀,觀察森鷗外一生的所作所為,可以確定他就是在踐行這種追求。

森鷗外的文學意識

森鷗外的文章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以醫學專家身份發表的醫學專著,他倡導推行西方醫學,對日本的近代化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屬於所謂經國之功、濟世之德。同時他也不忘自己所敬仰的江戶文人的文採風流,除了當醫生之外,業餘喜歡舞筆弄墨,他創作了許多不朽的作品,贏得了當代大文豪的稱號,而且從創立「史傳」小說的角度看,森鷗外在日本文學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森鷗外故居

其實,森鷗外的文學興趣早就有跡可循。他在十二、三歲時,開始熟讀《古今和歌集》《唐詩選》等書,並嘗試用漢語進行寫作。這些經驗養成了他後來喜歡吟詠和歌、新體詩,以及作漢詩的習慣。對文學的興趣,開啟了他的創作生涯。大概在28歲時,在德國留學的森鷗外發表了稍帶浪漫主義傾向的所謂「留德三短篇」——《舞姬》《泡沫記》《信使》,一舉奠定了文壇名家的身份。其後20年時間,森鷗外把精力放在翻譯、文論、小品、詩歌上,一直沒有小說問世。直到47歲(1909年)發表了一部驚世駭俗的小說後,聲威再次大震,接著寫了《青年》《雁》《灰燼》等長篇小說,進一步鞏固了文壇地位。

森鷗外故居

森鷗外47歲後發表的這些作品,完全揚棄了早年的浪漫色彩,轉而創立了一種理性旁觀態度與寫實手法相結合的風格,森鷗外關注日本社會在急速近代化的過程中出現的精神問題,例如殘留的封建觀念與習性、現代自我意識的抬頭與挫折、人生的希望與無奈等。這與夏目漱石的關注角度頗為相似,只是表現手法有異,他的文學風格與文壇主流,即帶有私小說傾向的日本自然主義格格不入,更顯得彌足珍貴。

任何偉大的作家,都要經歷某些震撼價值觀根基的事件之後,才能完成創作主題的升華。對森鷗外來說,這個事件就是乃木希典事件。明治45年(1912年)7月30日明治天皇駕崩,當年9月13日,日軍大將乃木希典為天皇而「殉死」,日本人將為主君而自盡的行為稱之為「殉死」。

乃木希典

森鷗外聽說了這件事,感動之餘深受衝擊,立刻寫了《興津彌五衛門之遺書》,這是他的第一篇以武士道為題材的歷史小說,也是他文學創作達到高峰的一個標誌。

這篇文章經過修改後,與《阿部一族》等收錄在《意地》集中。所謂「意地」是書題,概括文集中各篇目的共同主題或旨趣。日文的「意地」一詞,指固執己見、意氣用事之意。森鷗外用這個名字總結幾篇關於武士道的文章,言外之意就很明顯了。

武士有其武士道的道德倫理規範,但這一套倫理道德存在大量不合常理的思維傾向,比如輕視生命。日本武士常常為了一些事而偏激的對待個人生死,這對於救死扶傷的醫生森鷗外來說不可接受,在他看來,生命至高無價,而武士輕生命而重尊嚴,換句話說,把面子看得高於生命,完全是一種落後的觀念和錯誤的價值導向。

「史傳」小說

森鷗外在《阿部一族》之後,此後兩年陸續發表了《大鹽平八郎》《堺事件》《安井夫人》《慄山大膳》《山椒大夫》等中短篇。在這些作品中,都還留存著「意地」的意識傾向。此後,從大正五年(1916年)起,森鷗外在三年內,完成了以幕府末期的儒者為題材的三部傳記:《澀江抽齋》《伊澤蘭軒》《北條霞亭》。這些晚年的作品,一般廣義地被歸為歷史小說,但就創作的形式而言,它們既不像歷史,也不像傳記,更不像小說。作者「我」頻繁出現在敘述過程當中,好像一位畫外音帶著讀者一步步尋找歷史或故事的真相。

森鷗外頭像

這種小說參考了公私文獻史料、經過實地走訪詢問,再加考證、分析、整理之後,以「我」的觀點寫作而成。這幾部作品可以說是森鷗外自創的新形式,類似時下流行的非虛構寫作,日本文學史稱其為史傳小說,史傳小說代表了森鷗外文學的最高峰。我們從兩部「史傳」小說就能夠看出森鷗外的創作衝動和價值傾向。

《阿部一族》主要講了一個身為家臣的武士未獲藩主許可而自行殉死,結果不但白死,甚至連累了一家滅絕的悲慘故事。森鷗外在《興津彌五衛門之遺書》後,借著阿部一族的遭遇,從近代人道主義的價值觀出發,思考了殉死的問題。

在封建時代武士道的傳統裡,僕從臣下為主人殉死,自認或被認為於情於理都很正當,完全被看做一種美德。然而能不能殉死,也是個問題,武士除非獲得主君的同意,否則自行殉死等於違逆抗命。不過即便獲得許可,在悲壯切腹的情懷之外,除了純粹的忠心,每人其實都藏著心理矛盾與各種算計,並不如一般人想像中那麼單純。森鷗外借著史傳小說,批判了武士道的兩面三刀,控訴前現代道德漠視生命的醜態。

安井息軒

《安井夫人》與武士道無關,主角是江戶末期至明治初年的大儒安井息軒(1799—1867)的夫人佐代。佐代是個大美女,十六歲就自願嫁給被姐姐拒絕的安井息軒,這位漢學家不僅外形醜陋,還比佐代大十三歲。可是佐代卻毫無怨言,婚後勤儉持家,似乎一無所求或不知有何所求,平平凡凡,終其一生。森鷗外想傳達的主題是傳統婦女的無私、犧牲與奉獻其實是一種價值綁架。

文章最後,森鷗外在佐代死後突然現身說:「佐代心裡一定抱著極不尋常的願望,但她的願望是甚麼呢?恐怕連她自己也迷迷糊糊,一直沒有清清楚楚地辨認出來。」森鷗外站在人道主義的角度,在觀摩了一位典型日本婦女的生命軌跡後,發出了振聾發聵的感慨,為日本婦女在本國文化中的附屬地位鳴不平。

森鷗外史傳小說的歷史意義

森鷗外幼年接受漢學與日本傳統文化教育,少年時轉而接受西方教育,最終成為一名德高望重的醫生。他的身上既有東方傳統文化道德的烙印,也有近現代西方人道主義價值觀的光環,如同在近現代化過程中掙扎的日本一樣,森鷗外本人也在東西方價值觀中迷茫徘徊,但隨著乃木希典的殉死,森鷗外覺醒了,他看到了日本傳統價值體系中的缺陷和弊端,為了揭露彼時社會人道主義精神的匱乏,他創造了史傳小說,用一種新的題材來實現自己的文化抱負。

史傳小說用事實描述問題,用「我」的觀點啟發讀者,通過講述一件事或者某人生平,用史論結合的方式來達到暮鼓晨鐘的效果。通過史傳小說,森鷗外希望日本人能夠主動思考自身文化中的問題,用更加貼合人性,更加人道主義的觀點來看待生活。

森鷗外用史傳小說來批判日本傳統道德規範,呼籲擁抱現代價值觀,他的努力和嘗試,為日本完成精神上的近代化做出了貢獻,也為日本民族精神上的現代化奠定了基礎。

參考文獻:

《日本文學史》古橋信孝

《日本文學史序說(上下)》加藤周一

《日本私小說千年史》勝又浩

《森鷗外中短篇小說集》森鷗外

相關焦點

  • 鄭子路:森鷗外文藝美學思想初探
    來到東京後,森鷗外先是在洋學私塾「進文學社」學習德語,後又順利地從東京大學醫學部畢業並被委派到德國考察陸軍衛生制度。1888年9月,他結束了為期4年的德國留學,回到日本,進入陸軍醫學舍,成為了一名醫學教官。除去作為軍醫的本職工作,森鷗外還帶著樹立日本新文學的理想,將自己剩餘的精力都投入到了文藝活動之中。
  • 文豪野犬:愛女成性的中年大叔,森鷗外的「vita sexualis」!
    今天要介紹的這位就是黑手黨絕對權力者——港口黑手黨「boss」森鷗外。森先生剛開始出場就讓人猝不及防,在動漫文豪野犬第一部作品的最後一集。中島敦與谷崎潤一郎在遭受來自英國異能集團露西的進攻中,一位醫生打扮的中年大叔迷路亂入,教導了中島敦冷靜判斷力的重要性。戰鬥結束之後,鏡花看到與中島敦熱情聊天的大叔,身體忍不住地顫抖。
  • 進入日本歷史世界,了解寫生文的夏目漱石和評論家森鷗外
    漱石是日本第一個到英國去留學的英國文學專家,他持有從廣闊的視野來對日本文明的特色進行深刻批判的能力。他不但才智橫溢,而且具有非常強烈的道德觀念,從這一點來說,和自然主義是根本上有所區別的。他曾經說過,長篇小說應該是勸善懲惡的,這特別是在他初期的《哥兒》、《虞美人草》等作品中可以看得很清楚。
  • 同為日本近代文豪,為何森鷗外知名度遠不如芥川龍之介與夏目漱石
    芥川龍之介、夏目漱石、森鷗外被譽為日本近代三大文豪。由此可見,至少在日本,三人的知名度應該是比肩而論的。夏目漱石的《我是貓》,從貓的視角出發,諷刺批判現實,而且還被引入了語文五年級教材,又是一波推波助瀾。至於芥川的《羅生門》,你就算不知道芥川這個人,也多多少少聽說過羅生門的傳說,而假如你對羅生門感興趣,自然會追蹤到芥川本人。除此之外,夏目漱石和芥川本身過硬的實力是不可忽視的關鍵因素。
  • 《舞姬》:悽美的愛情背後,是森鷗外對現實鬧劇的深刻剖析
    在這場紛擾的鬧劇中,曾有過四年留德學習經歷的政府官員森鷗外,敏銳察覺到這場歐化運動的偏差和極端,為糾正這場政治鬧劇,他便將自己在德留學的經歷和感悟加以潤色,通過創作處女作《舞姬》來批判膚淺的改良主義及根深蒂固的封建制度。
  • 甲午文學變局:詩文受批判 小說地位逐步抬升
    「甲午」對於清代文學乃至中國傳統文學發展的影響十分深遠,由它引發了一次中國文學內部的結構性調整——以中學為主體資源、兼及吸收外來思想的革新。一個迥異於古代詩文傳統的文學世界由「甲午」為契機開始出現在主流士大夫階層的視域中,曾久居文人價值判斷中主流地位的詩文開始受到批判和挑戰,而一直被視為「小道」的說部書——小說的地位逐步興起和抬升。
  • 警惕「西化」 重新審視新文學的起源
    因此,我把按照中國文學傳統發展下來的白話稱作古白話,在鴛鴦蝴蝶派看來,他們才是古白話的繼承者。    新文學的白話受到了古白話的影響,但是它們顯然又不是鴛鴦蝴蝶派用的古白話。新文學的白話主要是一種帶有歐化色彩的白話。如果說上世紀二十年代新文學與鴛鴦蝴蝶派在文學語言上有什麼區別,那區別主要就在歐化的程度上。
  • 講座紀要丨陳平原教授:魯迅《中國小說史略》研讀
    他援引蔡元培校長在《中國新文學大系·總序》中的觀點,指出「五四」不僅是一場「新文化運動」,同時也是一次「文藝復興」;邀請中文系內外學術名家導讀經典,既可以向司馬遷學習「厥協六經異傳、整齊百家雜語」,達成章學誠「辨章學術、考鏡源流」的目的,更可以如朱子所說「舊學商量加邃密、新知涵養轉深沉」。這些問題不僅僅是知識意義上的,更與人格的砥礪和培養、與精神意義的上返本開新有密切關係。
  • 看輕小說發展,思ACG文化
    本來這種文章體裁的事情,確實也並沒有明確的日期以供查閱。雖說起源問題無法探求,不過發展的起興還是有跡可尋的。輕小說於上世紀70年代開始,20年後,幻想出現,指明方向,注重現實,走入內心,而發展過程中的染指,終究還是讓幻想回到現實,進而逐漸走入了世界系,走向了新文學。談到輕小說的發展,還要從上個世紀50年代談起。
  • 批判「八股取士」,官場百科全書式小說《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是清代文人吳敬梓寫的一部章回體小說,學者認為這部小說的藝術成就可以比肩文學名著《紅樓夢》。大家對這部小說有個共識,稱之為「官場百科全書式小說」。這部小說創作於18世紀中期,大概和《紅樓夢》出現在同一個時代。吳敬梓出生於官宦世家,雖然稱不上世代簪纓,但也算衣食無憂。
  • 今日推薦手機壁紙及叨叨:森鷗外的經歷
    因《舞女》《山椒大夫》《阿部一家》等作品被廣為人知的作家森鷗外,其本名叫森林太郎,他也是一個典型的受到母親過度支配卻不懂得反抗的人。眾所周知,森鷗外在自己的母親峰子面前總是抬不起頭,一副唯命是從的樣子。
  • [華夏文苑]臺灣新文學的開拓者張我軍(2003.2)
    為此,張我軍小學畢業後,即到臺北一家日本人經營的鞋店當學徒。不久,經教師林木土先生介紹,進入新高銀行當勤雜工,一年後升為僱員。1921年,他隨林木土先生到新高銀行廈門支行工作,開始接觸中國傳統文化和新文學,並改名為張我軍。
  • 文豪野犬:森鷗外的粉絲在哪裡,讓我看到你們的雙手
    比如太宰治、江戶川亂步、森鷗外,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森鷗外。不依賴於異能並不是說自身的異能不夠強,反而是除了異能之外,他們還有更強大的東西。就比如手握劇本的太宰治、不是超推理的推理能力以及能坐上黑手黨首領之位的森鷗外。
  • 從古至今,文章體裁的變化過程
    後來,隨著社會的需要,散文愈來愈豐富,到了春秋時,不但出現了《春秋》《左傳》、《論語》、《孟子》等哲學論文和傳記性散文,也出現了《穆夫子傳》一類的小說性散文。同樣,散文中有的文體也隨著社會的發展被淘汰了。 如八股文,明清時期是風靡一時的,那時一個人如果想考中秀才、舉人、進士,必須精通八股文。
  • 第797期 【跨語言學習】《東瀛人物誌》系列(8) 日本浪漫主義文學先驅——森 鷗外
    此間鷗外讀了明初李呂棋的傳奇小說《剪燈餘話》、清代陳球的長篇小說《燕山外史》、筆記小說集《情史》等中國小說,井熱衷於作漢詩,寫漢文。1882年鷗外畢業於東京第一大學醫科學校,成為該校最年輕的醫學學士。他在父親開設的醫院工作半年後,加入陸軍,先後被任命為東京陸軍病院課僚和陸軍軍醫副。1884年7月,受陸軍衛生部的派遣,赴德國深造。
  • 新文學史:這本刊物茅盾題寫刊名,是中國新文學的大型「回憶錄」
    編者按 今年是《新文學史料》創刊40周年。《新文學史料》是人民文學出版社的社辦刊物,刊名由茅盾先生題寫。自1978年創刊至今,已不間斷地出版四十年,總計出版162本。它已然成為五四以來中國新文學的一部大型「回憶錄」、豐富的史料庫。
  • "中國小說文體發展史"項目專家介紹 | 李軍均:宋代小說思想三題
    在傳統小說思想中,史學觀念始終糾纏於小說的藝術精神,即便是明清章回小說大盛,小說家依然將小說創作附驥史傳以獲取生存空間,小說批評家則多依史法史意來評點小說。史學觀念對小說的影響,主要在勸懲的史意與實錄的史法兩方面。宋人小說思想中的「勸懲」觀念,已經內化為文化層次的「德性」自覺。
  • :黃遠庸對新文學運動的影響與貢獻 ‖ 龔剛/澳門大學教授
    胡適所謂「祖宗有了這個資本,到這個時候給我們來用,由我們來復興它」,以及新文學應以「活的文藝」為標準等觀點,均與歐洲文藝復興的人文精神相契合,也與中國新文學的發展方向相一致。不過,梁漱溟畢竟是儒生,他對以恪守儒家道統自命的古文家還有幾分同道相憐之意,相比之下,黃遠庸對古文家的批判就要犀利得多,他指出:  大抵論教必尊孔,論倫理必尊禮教,論文必尊所謂古文,皆吾所謂專制一孔之見,其於今日決當唾棄。……竊觀西史,文藝改革,為彼土滌瑕蕩穢。日月光華之首基,即文學之事,亦將重有賴於梁君也。
  • :黃遠庸對新文學運動的影響與貢獻
    胡適所謂「祖宗有了這個資本,到這個時候給我們來用,由我們來復興它」,以及新文學應以「活的文藝」為標準等觀點,均與歐洲文藝復興的人文精神相契合,也與中國新文學的發展方向相一致。不過,梁漱溟畢竟是儒生,他對以恪守儒家道統自命的古文家還有幾分同道相憐之意,相比之下,黃遠庸對古文家的批判就要犀利得多,他指出:  大抵論教必尊孔,論倫理必尊禮教,論文必尊所謂古文,皆吾所謂專制一孔之見,其於今日決當唾棄。……竊觀西史,文藝改革,為彼土滌瑕蕩穢。日月光華之首基,即文學之事,亦將重有賴於梁君也。
  • 嶽麓書院講壇第289期:呼喚良知:《儒林外史》的文化價值觀
    嶽麓書院 資料圖紅網時刻9月5日訊(通訊員 夏金龍)《儒林外史》是中國傳統最優秀的小說之一,其中的世相描摹及其所含的文化價值觀等問題備註關注。小說中人物好壞的評價究竟以何為依據?良知是怎樣成為人物評價的重要尺度?面對不同的階層的不同對象,我們該怎樣對其進行良好價值觀的倡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