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逐利益是商人的天性,這無可厚非,商人尤其是成功的商人是絕對不會做虧本的買賣的。許家印投資足球對於恆大事業的幫助有多大呢,有些可以用數字來衡量,有些則是無形的。
根據2017胡潤百富榜顯示,恆大集團董事長許家印力壓馬化騰和馬雲以2900億元首次登頂,成為中國內地新首富。不過據說幾個小時後就被馬化騰超越。但福布斯更新的數據也顯示許家印以391億美元資產排在中國第1,世界第15位。富豪資產本就是隨時變動的,即便是瞬時資產也能說明問題。
根據資料顯示,恆大集團的發展壯大與恆大俱樂部的壯大幾乎同步而行,也就是說,許老闆看準時機投資足球的舉措為整個恆大集團帶來了實打實的利益。2009年,在進軍體育產業前,恆大集團的年銷售額是303億元。2010年,恆大開始足球投資,恆大升入中超,恆大集團年銷售額升至504億。2011年,恆大的金元足球政策讓恆大俱樂部獲得了成績上的豐收,而恆大集團的年銷售額也飆升至803.9億元,同比增長達到了驚人的59.4%。如今,亞洲冠軍廣州恆大成為了世界知名的足球俱樂部,恆大集團也早已躍居全球第一房企。
這當然不是巧合,足球作為世界第一大運動在全世界都有不可估量的商業價值,在中國這個球迷眾多的國度更是如此。恆大俱樂部的成功,讓恆大從單純的房企成為了一個球迷心中的神聖符號,家鄉沒有球隊的球迷以恆大球迷自居的不在少數,這樣的廣告效應比在新聞聯播前播放還要長久。資足球以前,恆大一年常規的廣告花費在10億元左右甚至超過了對恆大足球俱樂部的投入,二者效應高下立見。
而審時度勢的許老闆還在進一步利用著「恆大足球」的品牌價值,比如2013年亞冠決賽,恆大俱樂部悄然更換了球員胸前廣告,原來的車企換成了「恆大冰泉」。當恆大擊敗阿爾阿赫利,為中國足球奪下歷史上首座亞冠冠軍獎盃後,上億中國球迷通過電視和網絡直播、賽後新聞報導認識了恆大冰泉這個還沒有推向市場的飲用水,之後的恆大糧油、恆大健康均重複了這一模式。至於許老闆拉馬雲進軍足球界這些舉措的意義就更不必多言。
隨著恆大足球和恆大集團發展壯大而來的,還有許老闆獲得的積極社會效應,這些都不是金錢可以買來的。一個私企通過投資足球成為了對國家、對社會有貢獻的企業,也履行了企業的社會責任,這樣的成功需要機遇和眼光,幾乎沒有複製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