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大多數的國家都是春秋時期被滅掉的,據歷史記載,西周總計分封諸侯800多,其中僅僅西周初年就分封71個。但是到了戰國時期,就只剩幾十個了,甚至到戰國開始的時候就更少了。
楚國開始的時候就僅僅是個子爵,國土範圍不過丹陽附近。但是到了春秋爭霸時期,國土竟然達到了湖北、湖南全部、重慶、河南、山東、安徽、江蘇、江西、浙江、貴州、廣東部分,這麼大的地方不知道是滅了多少國家達到的。
齊國開始也只是一小塊地方,但是後來進過擴張才變得那麼強大,據記載,僅僅管仲輔佐齊桓公那些年就滅國幾十個。這還不算曆代齊國君主滅掉的國家。
晉國僅僅在晉獻公時代就「並國十七,服國三十八」,我們還有很熟悉的假道伐虢等故事。晉國的發展不是突然的,其他君主在位時也滅掉不少國家,不過沒明確記載而已。
秦國僅秦穆公在位時就滅掉了梁國、芮國、滑國等,還在西戎拓地千裡,滅國20餘個。至於歷代君主滅國數量就有待統計了。
這還只是列舉了當時幾個強大的國家滅亡國家的數量。還有很多小國也趁機滅掉更小國家的事。至於大家為什麼只對春秋爭霸知道很多,滅國知道很少,那是因為,當時這幾國滅掉對方幾乎都是實力碾壓,戰鬥時間極其短暫,可能在歷史中記載就一句話而已,XX年,XX公滅XX國。所以大家了解較少。據不完全統計,春秋時期至少滅國幾百,而戰國期,國家僅剩幾十,所以最多就幾十,大多數的滅國戰是發生在春秋時期的。
至於為什麼大家了解的都是爭霸的故事。因為這時期的戰爭處於焦灼期。其實各大國也想滅掉其他國家。但是實力不允許其滅到其他國家。不知大家發現沒有,存在的小國大多數是存在於齊,楚,秦,晉之間的緩衝區,每當一大國要沒一小國時,其他大國必定插手,當時各大國實力相當,尤其是晉,楚。所以就出現了晉楚一直爭霸的局面。晉楚爭霸的戰爭為什麼是一直圍繞小國開展的就不難解釋了。因戰爭持久,故事起伏不定,所以就很精彩,就容易被人注意,就會忽略其他事情。就導致了春秋只有爭霸沒有滅國的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