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相信大多數家長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突然有一天發現寶寶的嘴巴裡突然冒出來一句髒話,這種行為就使得很多家長搞的措手不及。
剛開始家長遇到說髒話的這種行為,都會感覺到非常的憤怒,想要立即制止這種情況的繼續發生,所以就會採用大吼大叫的方式來管理孩子,讓孩子感到畏懼,不敢再犯。
其實反而這種暴力的方式不能使得孩子改掉這種壞習慣,反而會讓孩子想要再繼續這種事情,因為他們存在想要反抗父母的心理。但其實這樣的行為父母也不要太過於擔心,只要好好跟孩子交流,孩子自然而然會改掉這些壞習慣。
孩子在小的時候學習能力很強,而且他們並沒有辨別是非的能力,所以就會學習一些不好的事情。家長想要根治這一切,就要從學髒話進行更改,讓寶寶改掉壞毛病。
寶寶的髒話,有可能是從這幾類人當中學來的:
1.身邊的親人
親人應該是寶寶前期最頻繁接觸的人了。寶寶第一次說髒話很有可能就是模仿身邊的人,大家可以想一想有沒有在寶寶面前突然冒出一句髒話來,這很有可能被寶寶無意地聽到,然後就自己開始運用起來。
2.同齡夥伴
除了呆在家之外,寶寶接觸最多的地方就是學校了。在學校當中,寶寶就會接觸各種各樣的同學,因此寶寶也有很大可能是在與同齡人相處過程中,漸漸被他們所影響,自然而然就學習到了這些髒話。
3.網絡用語的模仿
因為時代發展,網絡在當今時代是十分普及的,但是網絡有弊有利。而在網絡世界當中,人也是相當複雜的,由於寶寶自控能力不強,受這些人的影響寶寶也可能會學會十分多的髒話。
寶寶說髒話次數越頻繁,可能是這些原因導致的:
1.想要博得更多的關注
每次孩子一說髒話,家長第一反應可能就是生氣,想要立即制止孩子這種錯誤的行為,所以就會對孩子行為進行一些束縛。而長期得不到關注的孩子一下被父母這樣束縛,就會感覺自己得到了父母的關注。
她把這種關注錯誤的理解為一種肯定,所以他就會越來越頻繁,通過這種方式來獲得家長的關注。所以家長面對孩子說髒話前,萬不能採用過激行為,一定要好好勸說。
2.發洩內心煩躁情緒
其實年齡小的孩子認知能力是不怎麼強的,所以一旦他們內心非常煩躁,然後還無法發洩那種煩躁情緒的時候,他們就只能用口頭來表述來發洩自己的煩躁情緒。而髒話就成了他們口述的語言,久而久之他們就習慣用髒話來表達他們自己的憋屈或者憤怒。
3.認為十分好玩有趣
其實孩子在與同齡人相處的過程中難以避免會說一些髒話,但是在他們的觀念裡面認為說髒話可能是一件非常好玩的事情,所以並不把說髒話這件事情放在心上。而慢慢地髒話也就成為他們互動的方式,如果不說髒話的話,反而會顯得自己在群體當中格格不入。
總之,面對孩子說髒話的時候家長首先要反思自己是不是吐「髒」,其次要體會孩子的內心心理。
最後家長要知道說髒話也並不能影響孩子未來的健康成長,所以父母要正確對待孩子說髒話這件事情,不要採取過激行為,理智對待。
圖片均來自網絡,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