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本學費這麼漲下去,讀書還讀得起嗎?

2020-12-14 芥末堆

美本學費這麼漲下去,讀書還讀得起嗎?

作者:Stoooges三士渡 發布時間:

美本學費這麼漲下去,讀書還讀得起嗎?

作者:Stoooges三士渡 發布時間: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Stoooges三士渡」,作者主頁菌。

美國大學學費之高昂,以其在每學年轉帳時給大家帶來異常真實的肉痛感而著稱。尤其是對於中國留學生家庭來說,任何在美花銷都要乘以7左右的匯率來看待,不免讓學費的話題顯得更為沉重一些。

貴得出了名的美本學費,它到底有多貴?會不會越來越貴?為啥會這麼貴?貴得有沒有道理?今天菌菌就和大家來掰扯掰扯美國學費相關問題。

01學費沒有最貴,只有更貴

US News統計了過去20年間,美國大學學費的整體增長情況。在該項統計中,美國大學照例被分為三個部分:私立大學,州外公立大學和州內大學。之所以區分州內州外大學學費,是因為本州公民常常享有學費優惠。

圖表顯示,私立大學平均學費遠高於公立大學,在2019年達43,562美元,是20年前的168%。公立大學這邊,州外公立大學學費漲幅約為200%,而州內公立大學的漲幅則高達243%,而這一現象或受到州政府削減教育開支的影響。

不管是以上哪一項漲幅,都妥妥跑贏了通脹。根據美國勞動統計局數據顯示,在1998年7月至2018年7月間,總消費物價指數通貨膨脹率增長為51%,說明漲學費並不是一個錯覺,而通脹也並非其增長的主要原因。無論你選擇入讀公立或私立大學,學費都真的是越來越貴了。

如果你覺得私立大學平均43,562美元的學費已經很貴,那再讓我們來看看藤校。2006-2019年間,漲幅高達186%。即使是起點相對較低的普林斯頓,也在2011年後奮起直追,終於在2019年追上了哈佛。其中,哥大的學費更是在2008年後一騎絕塵,成為首個學費超過60,000美金的藤校。

可如果你覺得僅僅是頂尖大U收費很貴,也可以看看文理學院,比如Harvey Mudd。作為長居畢業生薪資榜首的文理學院,Harvey Mudd學費也異常可觀,常常登頂,或是和登頂就差那麼一點點。2019-2020學年,Harvey Mudd包含食宿費在內的總學費達79,539美元。

如果說一年8萬美金的學費已經過於真實,那展望一下未來20年的學費則會感受到另一種真實:學費只會越來越貴。福克斯商業新聞給出了美國一些州在20年後的預計學費花銷。基於過去五年間美國各州的學費漲幅,可大致估算出:未來這些孩子想上大學,平均要交19.7萬美金學費;若是選擇收費高昂的私校,每年平均學費則高達32.8萬美金。

02高等教育真的貴嗎?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

菌菌相信,看到以上任何一個數字,對每位讀者的衝擊是不同的。對於完全有實力支付學費的家庭或者擁有大額獎學金的申請者來說,這筆錢並不貴。而事實上,也確實存在很多不需要考慮家庭經濟負擔的學員,美國大學也會通過各種補助來幫助學生支付學費。

因此,在討論美國的高等教育貴不貴之前,先要說明白兩個問題:

  1. 中國人自己的高等教育是不貴的,公立大學6000-7000元一年足以支付學費和住宿費。且不說這個定價低,還要考慮到每學年上萬的國家獎學金,和獲取難度較低的幾百至幾千元校級獎學金,是基本可以保證我國高考生「考得上,就讀得起」的。所以,高等教育貴,貴在美國,不貴在中國。

  2. 指出國內外學費的差異,也是為了說明本文評價美國學費,是從中國留學生的視角出發的。在獎學金和學生貸款上,美國大學對於本國、本州學生的政策,和對待國際生是不同的。因此,兩者對學費的態度是不同的,用以支付和解決學費的方式也不同,且不論兩國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和文化價值差異。因此,判斷學費貴不貴時,兩者所參照的標尺也不可能相同。

說到底,是想提醒大家:看待學費貴不貴,要適度遵循「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的明式原則。不論是眼前的兩百萬,還是20年後的五六百萬,都不僅僅是一個靜態的標價這麼簡單。從數額和支付方式上來看,這筆錢對於不同個體來說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而學費的含義,也比起一個單純的「貴」字要來得深厚。

一個18歲的年輕人,憑什麼能付這筆學費?

對於賺人民幣、花美金的中國家長來說,就是用家庭儲蓄和對下一代子女的責任感來生扛。而對於普遍缺乏儲蓄意識的美國本土學生家庭來說,學生貸款就是政府和高校給他們的最大「善意」。

這種善意是明碼標價且有借有還的。福克斯商業新聞報導:學貸已經成為第二高的消費貸款類別,已遠超信用卡貸款和車貸,僅次於長居首位的購房貸款。著名的對衝基金經理肯·格裡芬甚至認為:美國所面臨的最大問題皆來自於教育及巨額花銷。背負學貸的大學生在畢業後,首先要面對的就是一筆需要長期從工資中逐漸被抽走的貸款。

然而,即便一畢業就負債纍纍,學貸依然是能解一時燃眉之急的福利。以Harvey Mudd為例,讀過《花200萬讀美國名校,畢業了到底能賺多少錢》中,一定能感受到Harvey Mudd畢業生強悍的賺錢能力,早日還清學貸還是非常有指望的。不僅如此,Harvey Mudd雖然貴,但至少有29%的美國學生無需支付全額學費。據校方統計,即使是家庭年收入超過11萬美金的家庭,也就平均支付49,247美金學費;年收入不足11萬美金的家庭,則僅僅支付兩萬美金左右。有學貸和獎學金加持,美國家庭支付學費的壓力,無論如何要比中國家庭輕得多。

所以,在一些情況下,對部分學生來說,學費也沒有看起來那麼貴。只要你覺得不貴,或者你能讓它不貴,那就不貴。

03還覺得貴?沒事,再貴咱也得讀。

說回到我們中國留學生,一群和獎學金關係較小、和學貸關係更小的學生群體。美本學費,對於美國學生來說是個標尺,經濟實力達不到,可以拿獎學金和學貸去夠;對於多數中國學生來說,就只能分分鐘「幾百萬人民幣上下」了。

美本學費的迅猛增長,顯然並沒有影響大多數人讀書的決心。如果把大學看作公司,它所提供的教育看作一個產品,高等教育可以說是很自然地由買方市場轉向了賣方市場。當學歷成為必需品,感慨完「真貴」以後,只能說一句「再貴也得付」了。

過往20年間,從萌芽到蓬勃發展的新興科技產業,加之海外高端人才的流入,讓美國比中國更早地經歷了所謂的「學歷通貨膨脹」。

30年前,一位通用汽車的美國工人,可以養得起全家老小,孩子爭氣的話,還能在本科學費上幫他一把。15年前,想要給家人提供體面的生活,也許需要一位擁有高等教育文憑的汽車工程師。現在,面對高額的教育支出,也許沒有人敢保證一紙文憑的「實用性」了。

這種學歷通貨膨脹的現象,在中國的就業市場也同樣發生著。當高等教育成為必需品和很多行業的最低準入門檻,它所具備的價值已不是短期的回報可以衡量的。我們可以記錄和預測學費的漲幅,但我們永遠算不清圖表以外,高等教育可以帶來的真正收益。

支付全額學費的中國家長,很多時候並沒有期待經濟上的短期回報,不過是希望孩子能接受更適合他的教育,過他更想過的生活,增長見識,開闊眼界,有機會開啟人生更多的可能性。出於這樣的考量,美本學費也確實不貴,即使一路看漲,該付還是得付。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Stoooges三士渡」,作者主頁菌。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1、本文是

芥末堆網

轉載文章,原文:

Stoooges三士渡;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布失實文章,只呈現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並希望被芥末堆報導,請您

填寫信息

告訴我們。

來源: Stoooges三士渡

推廣: 芥末堆商務合作:010-5726 9867

相關焦點

  • 上海交大風景園林學費從4萬漲到12萬,非全日制碩士還讀得起嗎
    最近,不知何故又颳起了一股反對歧視非全日制碩士的風,其實從性質上來說大家都一樣是國家承認的正規碩士,最大的區別也是最核心的就是畢業證書上的「非全日制」字樣,如果沒有這四個字,甭管就業還是晉升誰也不會細扒你到底學費多少,考研錄取分數線多少。
  • 開學了,你家娃幼兒園的學費漲了嗎?
    網友@19:同一個幼兒園,這個學期上課周期是5月11日到8月初,參照去年5個月左右的費用,這個學期收的比以往收的還貴了。 不少貴港的網友反應:本學期上課時間推遲這麼久,上課時間減少了,學費、生活費能退一點嗎?
  • 有多少人美本四年學費一分錢不差交完的?
    一畝三分地的用戶@歡迎加入NHK 提出了一個扎心的問題:有多少人美本四年學費一分錢不差交完的?臨近畢業才知道有很多減免學費的機會(公立學校),比如當TA可以交州內學費(少一萬刀左右),部分RA可以直接免學費。
  • 幼兒園報名了,孩子的學費漲了不少,報名費再次難倒了一批的家長
    今年是特別的一年,因為新冠疫情的影響,不僅所有的商鋪受到影響,連工廠、學校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可以說新冠疫情影響到了每一位民眾,對於幼兒園的小朋友來說,他們少讀了一學期,幼兒園的收入也少了,看到一些新聞報導,有些地方的幼兒園為了能維持下去,在沒有開學期間園長和老師只好去擺攤,真的太難了,可是誰不難,今年的學費又漲了,學校對於漲價沒有任何說明,家長只管報名就好,
  • 漲學費了?幼兒園預交下學期學費火熱進行中了你們那裡的漲了嗎?
    手拉手一起去上學我是一位四歲孩子的媽媽,這幾天去送孩子上學聽到最多的就是學費又漲了,而且漲了不是一點點,一下子在原有的基礎上又漲了500。怎麼漲那麼多?我也很疑惑!相比於學校來說幼兒園的學費基本上都屬於貴的了。很多比大學的還貴呢!小學到高中基本上不怎麼花錢,一般家庭也都負擔的起。
  • 中山民辦學費又漲了?你的錢包還好嗎?
    民辦又要漲學費啦!今年7月31日,市發展和改革局公示了一批民辦學校收費批覆文件。漲幅最為「強勁」的莫過於紀中三鑫凱茵學校,調整後的學費為每學期11120元,漲價2120元。熱門如紀中三鑫雙語學校,漲得也不算少,小學學費現在是每學期11310元,漲了1400元,初中學費每學期12830元,漲了1600元,住宿費不作調整,還是3300元。
  • 疫情之年還要繼續申請美國嗎?美國留學還可以去嗎?轉去英國?
    自疫情爆發以來,就陸續有家長問我:我們還能去美國讀書嗎?在美國讀高中的:我們還能回去美國嗎?是不是要轉回國內國際學校讀高中,不回美國了?4. 已經在美國讀本科的:要不要轉到其他國家的大學呀?移民局會對敏感專業(航天、製藥等)的訪問學者研究生(尤其公派)嚴加審核,涉及所謂國土安全的敏感專業的實驗室也會對中國學生謹慎開放,這兩點可能會長期持續下去。 赴美讀研受到的影響前年就開始發生了,赴美讀高中受到的影響更多因為今年的疫情,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中國家長不敢輕易那麼早送孩子出去。
  • 疫情之年還要繼續申請美國嗎?美國留學還可以去嗎?可轉去英國嗎?
    作者 | Louis老師 字數 | 1320字 自疫情爆發以來,就陸續有家長問我:我們還能去美國讀書嗎在美國讀高中的:我們還能回去美國嗎?是不是要轉回國內國際學校讀高中,不回美國了? 4. 已經在美國讀本科的:要不要轉到其他國家的大學呀?…… 每每這時,我們都需要和家長及同學們解釋……
  • 渭南家長稱,桃園小學每學期學費都在漲!現在已經漲至9600元...
    發帖稱,我是渭南桃園小學的一名五升六的家長,我娃之前是在公立小學上的,中途因為某些原因,聽朋友推薦說桃園小學還不錯,在那上學娃的晚託班就不用上,在學校啥都管了!聽了那話我也就想著多花點錢給娃找個好老師好學校,讓孩子能更好的學習!
  • 留學美國只能在「村」裡讀書?不好意思,Top級美本大多還真是如此……
    最可怕的是一到冬天動不動零下20度,學校還不放假照常上課。我感覺自己去了就一入農村深似海,四年徹底告別城市生活了。」 然而,當我得知他正在猶豫的另一個選項是康奈爾,我笑了。首先明確一點,除少數在美國大城市的學校,比如紐約NYU和哥大、波士頓哈佛和MIT、芝加哥芝大、洛杉磯UCLA和USC,大部分top美本學校都不在大城市的市中心。
  • 在美本讀書,你有沒有踩中GPA這個大坑?
    在美國讀書,雖然已經有前人無數的血淚教訓,但很多人還是會不可避免地踩坑,GPA就是很多美本學生容易踩中的大坑。踩坑的姿態各有不同,但踩坑的結果卻都是自己受罪,今天,讓我們先來看看擇由老師分享的案例,以防自己提前踩坑吧!
  • 香港高校內地招生集體漲學費
    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城市大學學費從10萬港幣漲至12萬港幣,漲幅20%,香港教育學院從8.5萬漲至10萬港幣,漲幅18%。香港理工大學、香港浸會大學、香港教育學院2013年學費均從去年的10萬港幣漲至11萬港幣,漲幅為10%。香港嶺南大學從10萬港幣漲至11萬。除學費上漲,部分學校的住宿費也相應有所提高。
  • 學費又又又漲啦!最高漲4600?!2020最新民辦學費大盤點
    大隊長整理了目前已公布2020年最新學費的學校,並與其在去年及以往的收費進行了對比,發現許多民校的學費都有上漲。(點擊圖片查看高清大圖)根據統計,在目前公布2020最新學費的學校中,有近一半相對前兩年有所增長,例如粵華就直接漲了4600。
  • 在職研究生學費每年都會漲嗎?
    在職研究生報考涉及到方方面面,其中學費是在職人員報考前首要要考慮的問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在職研究生學費是否會變動?每年都會漲嗎?在職研究生學費因報考方式不同,存在很大差異。同等學力申碩學費受院校和專業影響,在2-5萬元之間波動。學費會根據國家政策、學院招生計劃來調整,但不一定是每年都會漲。通過這種方式報考在職研究生是不用入學考試,即免試入學。只要符合報名要求的人員,通過學校的資料審核,就可以直接到校參加專業課程學習了。大部分專業只要大學本科畢業即可入學。
  • 都上網課了,還漲學費?是梁靜茹給你的勇氣嗎?
    近些年,美國大學學費漲得真是快。 根據Lendedu的最新統計,在過去的20年中,美國所有類型大學的學費增加了一倍以上,在某些情況下,有的學校學費還增加了兩倍之多。
  • 古代人讀書的學費貴嗎?
    雖然義務教幫助國內許多家庭免去了學費,但是還剩下書本費、資料費、校服費,以及住宿費和夥食費等等一系列的費用。這些零零總總加起來就已經不是一筆小數目了,更別提額外的興趣班、補習班、培優班等等了,尤其是家中不止一位孩子在上學的家庭,負擔就更重了。為了給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環境和條件,比如說「學區房」和出國留學,這些種種都是現在父母們努力賺錢的目標。那麼在教育方式沒有這麼這麼發達的古代,上學的學費貴嗎?
  • 會漲學費嗎?
    因為疫情帶來的虧損不僅來自於學生退款,還來自於大量的「非學費損失」,比如關停的線下繼續教育項目、無法開張的實驗室和不能舉辦的體育賽事。而綜合類大學的營收一直非常依賴「非學費收入」,規模較小的大學則更多依賴學費收入。以哈佛大學為例,2017財年的本科項目學費收入為327,171,000美元,僅佔同年運營總收入的6.5%;而文理學院St.
  • 美本商科各專業排名大集錦!附學費及錄取成績!
    下一期我們會邀請專業老師,為想要本科就直接選擇商科的同學們,詳細分析就讀美本商科需要注意什麼。準備申請美本的小朋友們注意啦,本科商科的U.S.News.排名,主要是以同行評估為依據,畢竟同行的認可對於商科本科生申請研究生或者找工作來說都有極大的參考性。
  • 留學美國只能在「村」裡讀書?不好意思,Top美本大多如此...
    最可怕的是一到冬天動不動零下20度,學校還不放假照常上課。我感覺自己去了就一入農村深似海,四年徹底告別城市生活了。」然而,當我得知他正在猶豫的另一個選項是康奈爾,我笑了。這兩所學校「村」的程度半斤八兩,康奈爾從紐約坐巴士五小時,開車四小時,所以不管選哪個村,校園裡最精彩的肯定不是生活,而是學習。
  • 匯率漲,學費漲,姨媽巾漲,如今衣服也要漲!再不買留著過年嗎?
    一提到學費,更是噴出一口老血!各名校學費延續一貫作風,逢交必漲。對比前幾年的學費表,學長學姐們是上了個半價學吶!以墨爾本大學為例:國際學生的商科學費已經漲到了$39,264澳元!再看看莫納什大學:商科一年學費$39,100澳元!每年大學學費都在漲,穩穩的漲!習慣就好了,習慣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