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實踐體驗式教學中心建設方案-千策科技-思政實訓教學軟體

2020-12-24 千策模擬教學實訓平臺

自十九大召開以來,國家政策對高校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培養目標和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更加注重貫徹和落實,對高校思政教育教學活動的重視更是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從2018年新版高校思政理論課教材的使用、《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基本要求》的發布、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同志的講話、《關於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意見》的提出、第十一屆「中國大學教學論壇」的報告、高校「課程思政」概念的提出到2019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的部署都無不提到了高校思政教育教學,更強調了要注重思政教學改革和創新,這體現了國家對高校思政教學改革和思政實踐創新的空前重視。

做好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現高校思政教學改革和思政實踐創新,達到實踐育人的教育效果已然成為各高校思政教育亟待解決的重要工作。

目前高校思政實踐活動常用的實踐形式主要有

思政研讀活動參觀活動觀影活動社會調查 高校在開展思政實踐活動過程中都普遍存在著思政實踐方式單一、實踐活動組織實施難、實踐活動過程管理難、實踐內容零散、活動互動性較差、實踐考核簡單、實踐活動效果不理想等實際問題。

思想政治實踐體驗式教學中心是在國家對高校的培養目標和實踐育人理念、創新思政教育教學改革、落實高校思政教育實踐具體要求等政策背景的大力支持和指引下,以目前高校常用的思政研讀活動、參觀活動、觀影活動和社會調查活動4種思政實踐活動形式為基礎,思政實踐活動綜合體驗平臺、實踐工作站、VR體驗一體機、液晶拼接屏等融合先進理念和技術的實踐活動室為綜合實踐體驗平臺,以有效解決目前高校思政實踐中存在的實際問題為導向,具體落實思政實踐考核的政策要求,實現思政實踐活動實效性和實踐育人效果而適時推出的綜合解決方案。

思政實踐活動綜合體驗平臺是思政實踐體驗式教學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思政研讀活動實踐平臺、思政參觀活動實踐平臺、思政觀影活動實踐平臺、思政社調活動實踐平臺共4個實踐平臺,它是集思政實踐活動的全流程管理、全面系統的思政實踐資源、支持3種實踐模式實踐活動、實現實踐過程的有效互動交流、實時統計與分析、科學實用的實踐考核評分為一體的全面綜合性思政實踐活動平臺。

思政實踐體驗式教學中心和思政實踐活動綜合體驗平臺為高校思政實踐教學和改革創新提供了有效的解決方案。它將改變傳統的思政教學模式、有效解決思政實踐活動的難題、填補思政實踐信息化管理的空白、提升學生思政實踐的綜合能力、增強思政實踐活動的育人效果。它將拉開高校思政實踐改革創新的序幕,對高校思政實踐教學改革和創新具有重要的裡程碑意義!

相關焦點

  • 高校思政實踐創新與未來教育發展的契合-千策科技-思政實訓教學
    千策思政實訓教學一、高校思政實踐相關政策 自今年4月份國家出臺關於《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基本要求》政策,要求高校要加強思政公共課實踐教學活動,本科學校設立2個學分、專科學校設立1個學分的考核機制以來,高校思政實踐教學活動正式進入了一個新時代。
  • 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的實踐創新-千策科技-思政實踐教學
    二、結合學科專業特點分類推進課程思政建設。三、推動課程思政全程融入課堂教學建設。四、推進現代信息技術在課程思政教學中的應用,努力拓展課程思政建設方法和途徑。五、完善課程思政建設評價激勵機制。建立健全多維度的課程思政建設成效考核評價體系,將課程思政建設成效納入高校教學績效考核等評價考核中。
  • 「高校課程思政教學設計與建設」專項培訓圓滿完成
    其中西南醫科大學、重慶科技學院,重慶城市職業技術學院組織了全校各二級學院院長,副院長,一線教師參與本次課程思政專題講座。「套路」是規律和最佳實踐。課程思政亦應找到其落地的最佳實踐路徑。本講座闡述了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在課程思政的實踐過程中,通過理念探索、活動開展、學習先進、認真研討、科研立項五大舉措,凝鍊總結出了幾種課程思政落地的經典「套路」。
  • 《工程圖學》課程思政教學反思
    將思政教育融入專業理論知識,利於實現與自然、科學和科技有機融合,科技與自然的協調發展。《工程圖學》課程具有鮮明的職業性和實用性特點,與生產實踐緊密結合。課程內容涵蓋職業技能與崗位需要。不僅是機械類本科生,也是理工科學生必修的專業基礎課程,是培養專業工程師基礎,有著明顯的職業培養方向養。職業素養更需要課程思政教育,職業技能培訓與適應現代化專業技術全才培養更需要思政教育的正確引導4。
  • 高校本科思政課立體化教學的實踐探索
    [摘 要]由「教師講課、學生聽課、複習備考、期末考核」的線性化教學造成的高校本科思政課「三性一力」不強的問題,成為新時代思政課教學改革創新面臨的巨大挑戰。破解這一難題需要在立體化教學理念的基礎上,形成立體化教學機制,構建立體化教學模式,並以之為內核展開實踐探索。
  • 兒童繪本融入幼兒園美術教學中的價值-千策科技-學前教育實訓教學
    千策科技幼師實訓教學它給予兒童的不僅僅是審美情操和審美潛質,更重要的是生命力的蓬勃生長。千策科技幼師實訓教學比如繪本《各種各樣的害怕》中孩子不僅僅可以用各種美術表現形式表達體態樣貌的特徵千策科技幼師實訓教學比如《抱抱》繪本中,文字極少,只有「抱抱」、「媽媽」、「寶寶」三個詞語,
  • 實施方案出爐!我省高校課程思政建設有了這些要求和任務~
    圍繞建設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結合學校發展定位和人才培養目標,有針對性地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切實落實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高職學校專業教學標準和研究生學位基本要求,從學科專業建設、課程體系建設、課堂教學建設、教師隊伍建設、實訓環境建設、校園文化建設、評價激勵機制等進行整體統籌和系統謀劃,課程思政建設覆蓋到所有院系、所有學科專業和所有教師,實現專業教育和思政教育有機融合,寓價值塑造於知識傳授
  • 以「思政實驗」為中心構建思政課新型實踐教學體系
    ,這不是春晚版的小品,也不是現實版的情景再現,而是在江蘇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模擬法庭進行的模擬版的倫理短劇。該院大一人資班74位同學在這裡進行了《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的「體驗式」實驗教學。三組同學根據自己的可能行為,扶、不扶、看傷者情況再決定扶不扶進行了表演並對「扶不扶」的理由進行了闡述,隨後全班同學對此問題進行開放式討論。
  • 華東師大出版全國首本課程思政教學指南,為全國課程思政落地生根提供「上海方案」
    「操作手冊」式的全程教學指導參考《生物學科課程思政教學指南》由「《指南》簡介與使用說明」「生物學科課程思政的教育理念、教學原則與總體策略」「生物學科課程思政八維度體系與內涵詮釋」「生物學二級學科主幹課程的課程思政教學指南」,以及「生物學科課程思政教學評價原則、標準與操作策略」共五個部分組成,構建了一整套完整的課程思政教學體系,做到從理論到實踐
  • 昆明理工大學與新華網共建課程思政教學研究中心
    12月18日上午,昆明理工大學與新華網舉行共建課程思政教學研究中心框架合作協議籤約儀式。昆明理工大學黨委書記張英傑,黨委常委、副校長易健宏,副校長束洪春,新華網總裁助理姚予疆,新華網教育事業中心運營總監徐晶,學校黨辦、校辦、宣傳部、教務處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籤約儀式。儀式由校黨委常委、副校長易健宏主持。
  • 新華網與昆明理工大學共建課程思政教學研究中心
    新華網昆明12月18日電 18日,新華網與昆明理工大學舉行共建課程思政教學研究中心框架合作協議籤約儀式。張英傑表示,新華網擁有豐富的思政教育融媒資源和強大的資源整合能力,平臺優勢明顯。本次雙方共建課程思政教學研究中心,將在指導學校課程思政教學研究和改革實踐中發揮積極作用,有助於切實推動思想政治教育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形成良好的「立德樹人」氛圍,合力打造出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協同發展的育人體系。
  • 陝西《全面推進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工作方案》印發
    為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人才培養體系,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全面提高課程育人實效,結合陝西省高校實際,近日陝西印發《全面推進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 校館聯合建設思政實踐教學基地
    9月17日,山東交通技師學院與臨沂市博物館共建思政實踐教學基地籤約暨揭牌儀式在臨沂市博物館舉行。實踐教學是提升學校思政課教學實效性的重要方式,山東交通技師學院與臨沂市博物館共建實踐教學基地,對於弘揚沂蒙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構建協同育人平臺、完善實踐育人體系、提升實踐教學效果將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 課程思政融入師範生「三習」實踐教學的探索與實施「疫情與教育...
    我校師範生培養方案中設置的教育實踐課程以教育見習、實習和研習為主要模塊(教育見習、實習和研習簡稱為「三習」)。師德養成教育作為我校師範專業人才培養的最重要環節之一,貫穿「三習」始終,旨在幫助師範生形成全面而科學的教育觀、職業觀,提升教學素養,進而成為一名卓越的人民教師。我校2017級師範生在疫情期間一直線上進行「三習」教學實踐。後疫情時期,線下進行了分組匯報和總結。
  • 課程思政在醫學生生物化學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
    在這種新形勢下,針對醫學生的專業課程,如何挖掘思政教育資源,把思政教育貫穿於教學全過程,從而提升醫學生的專業素養、職業道德、學會珍愛生命、關愛患者是醫學院專業課教師目前面臨的主要挑戰[3]。生物化學課程是醫學專業學生的基礎必修課,也是醫學生最早接觸的專業課程之一。該課程的學習對學生今後的臨床和科研實踐的順利進行,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 新華網與雲南師範大學籤約共建課程思政教學研究中心
    新華網北京12月17日電 今日,新華網與雲南師範大學籤約共建課程思政教學研究中心。新華網總裁助理姚予疆、新華網教育事業中心運營總監徐晶、雲南師範大學黨委副書記李宏、副校長武友德等參加了會議。李宏表示,雙方合作共建的「課程思政教學研究中心」將以合力打造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協同發展的育人體系建設為目標,加快培育一批專業特色鮮明、專業知識與思政元素深度融合的金課,培養一批師德高尚、教學能力突出的教學名師和教學團隊,建立一套科學有效的課程思政評價體系,形成「課程門門有思政,教師人人講育人」的良好氛圍,最終建成一個輻射雲南乃至西南區域高校的課程思政示範研究中心
  • 探索構建課程思政與德育實踐一體化育人模式
    課程思政建設的基礎在於課程。課程思政建設要在課堂教學中真正落地落實,要把課程思政融入教學的全過程。第一,結合學科特點分類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把學校課程分為文化基礎課程、專業技術課程、校園生活課程和社會實踐課程,構建大課程體系推進課程思政;推進學生評價改革,實施《學生綜合素養4+X考評辦法》;把培育工匠精神納入日常教育,如開展「校園十星表彰」等。
  • 華東政法大學課程思政研究中心成立儀式暨課程思政教學展示活動在...
    推進課程建設 落實立德樹人  葉青在致辭中提出,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必然要求,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舉措。構建全面覆蓋、類型豐富、層次遞進、相互支撐的課程思政體系不僅要在課程育人上下功夫,也要在教改實踐中做文章。
  • 教育部關於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
    四、科學設計課程思政教學體系  高校要有針對性地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切實落實高等職業學校專業教學標準、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和一級學科、專業學位類別(領域)博士碩士學位基本要求,構建科學合理的課程思政教學體系。要堅持學生中心、產出導向、持續改進,不斷提升學生的課程學習體驗、學習效果,堅決防止「貼標籤」「兩張皮」。  公共基礎課程。
  • 將思政元素融入專業課教學,華東政法大學成立課程思政研究中心
    如今的思政課一堂課下來,不少大學生會感慨「沒想到課堂如此有趣」。如何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將思政元素融入各專業課教學,成為高校教育教學改革的重頭戲。12月2日,華東政法大學課程思政研究中心成立,這是學校深化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