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不懂理科才學文科!」
「死記硬背有什麼好學的?」
「找不到工作也賺不了錢……」
學文還是學理,是我國大部分高中生需要面臨的一大難題,而選擇文科的絕大部分同學,或許僅僅是因為理科太困難了,學不下去。
在文理之爭中,文科常常是弱勢的那一方,「理科入世有用」的觀念也已經深入許多人的骨髓。在「鄙視鏈」盛行的當下,善於坐而論道的文科專業牢牢佔據著最底層的位置。
為什麼會有「文科無用論」?文科對人類社會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實際中又應當如何運用?
//本期話題//@西瓜可樂味:老師,請問中文系有什麼用?(doge)因為我是文科生,不巧是半個學中文的。聽到最多的便是「能當作家嗎?能賺大錢嗎?頂多是個老師,搞些咬文嚼字的事情。」想問問您對此的想法~張一南:咱們這輩子得忙一件大事情:為富起來的中國重建傳統文化。我幫我的學生設立了幾個層次的人生目標,供你參考:最好成為研究者,重新整理中國的文化。
其次成為傳播者,傳播這次整理的成果。
再次成為編輯,包括紙媒的編輯和新媒體的編輯,幫助研究者和傳播者,傳播他們的成果和思想。
再次成為中小學語文老師,包括校外培訓機構的老師,向孩子們普及中國文化的基礎,培育下一代。我一直認為這項工作特別重要,而且現在這一塊的缺口很大,真正有水平的語文老師是遠遠不夠的。我一直鼓動我的學生做中小學老師。
另外還有一部分人會成為創作者,不一定是專門創作純文學,也可以寫劇本、寫文案,這一塊也很缺有水平的人。
以上都是我會鼓勵我的學生做的事,目前,做這些工作,不僅會有功於國家民族,個人也極有可能過上體面的生活。@破壁者:說實話,作為理科生。中文系的學生真的輕鬆,考試寫寫論文,平時多看看書就好了。他們引以為傲的文筆表達能力、文學功底等等,我認為這些都可以通過後天努力和練習得到。反過來,讓學習文科的同學去從頭開始學習理工科,我覺得他們未必能做到。所以我覺得學習文科沒有太大的優勢。在我所就讀的雙一流院校,擁有雄厚的工科背景,下至同學上至校領導,都對文科類學生缺乏重視。我們專業的某教授,某院院士,更是直言不諱,對文科嗤之以鼻。他認為國家應該減少對文科專業的投入,把更多的資源交給理工科,畢竟理工專業才是社會發展的基石。@澎湃網友mIfYba:老師的回答很體面。讀書為過上體面的生活?告訴鑽研文字的人會過上體面生活?咬文嚼字,細思極美。認識到它的美,才是回答了這個問題。倘若以功利計,那麼真沒必要多一個心求功利卻去咬文嚼字的人。那只能是痛苦。@很簡單,放輕鬆:立國之本,民族之魂,個人的堅定信仰,是靠純理科就能建立起來的嗎?文化滲透是靠純理科就能抵禦的嗎?知識不分高低,你又怎麼知道理科或許才是真正最簡單的事情呢?只需要你腦子反應快,擁有最基本的邏輯知識,就可以。更何況,你讀過文科嗎?你都不是文科人,你的話有幾分說服力,還不就是簡單的內心的固化的受普通人影響的偏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