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我想打工賺錢」,當娃不想讀書時,帶他去這3個地方轉轉

2020-09-04 泡沫媽媽談育兒

文/泡沫媽媽談育兒

孩子的學習一直是父母憂心的事情。尤其是現在網絡的發達,讓很多孩子愛上「網紅」這個職業,當家長和他說讀書才能有出路時,孩子總會反駁一句「當網紅能掙錢」。

案例:

王女士的兒子小勇在假期的時候總是刷手機,在一次刷手機軟體的時候,他點錯進了一個直播間,裡面的主播是一個比他還小的孩子。

這場直播有很多人觀看,而裡面的那個孩子只是看著彈幕和網友聊聊天。聊著聊著就有人給他刷了禮物,手機屏幕上的禮物越來越多,而小勇在看到這的時候,也悄悄的打開了禮物欄卻發現,禮物是要花錢的。

他在心裡默默的算著,不到一個小時,這小孩就掙了3千多了,這讓初中生的小勇動了心。

本來上了初中成績就不好的小勇,早就不想念書了。尤其是一些上到初一下半學期就退學的同學,過年的時候和小勇炫耀自己掙了多少多少錢,自己也自由了,還不用學習。

本來就不愛學習的小勇,更是動了心,於是他鼓起勇氣對自己的父母說:「爸媽,我想打工賺錢,我不想念書了」。

聽到兒子這麼說的王女士氣急了,抓起旁邊的抱枕就向兒子身上打去,一邊打還一邊說「我讓你不好好念書,不好好讀書,一天就想沒用的,你是不是又聽誰瞎說啥了」。

看和激動的老婆和默默承受的兒子,小勇的爸爸伸手拉回了媳婦說「你別操心了,這事我來處理吧」。

於是王女士扔了抱枕,氣衝衝的回臥室去了。小勇的爸爸問道:為什麼不想讀書了呢?

小勇深吸一口氣說「我成績又不好,讀書也是浪費錢,我同學打工也掙了很多錢,還能獨立自由」

爸爸又問:「那你不念書了,能幹什麼去?」

小勇說:「我能做網紅啊,爸,你不知道,我那天看到一個比我小的孩子做網紅,他一個小時就掙了3千塊呢」。

知道小勇心思的爸爸並沒有在說什麼,只是帶著孩子到了這三個地方去轉了轉,回來以後的小勇像是變了一個人似的,開始認真刻苦的學習,這轉變讓王女士都傻了,當王女士問兒子的爸爸時,爸爸笑著說:「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別說孩子,身為父母的我們在上學的時候,也有淘氣不想讀書的時候,因此我們對待孩子不想念書,不想上學時,不要激動,先和孩子談談心,看看孩子是什麼想法,然後再「對症下藥」。

那麼孩子為什麼不喜歡讀書呢?

一、學習跟不上

學習跟不上是很多孩子不想努力的原因,成績總是墊底,孩子也是很難受的,尤其父母在打擊孩子,這就讓孩子更難受了,父母越打擊孩子越沒信息,學習跟不上自然也就不想念書了

二、班級受欺負

孩子在班級裡受到欺負,又不敢欺負回去,也不敢和家長說,這就導致了孩子反感,厭惡上學,因此,孩子就不想再上學在讀書了。

三、老師不待見

老師若是不待見一個孩子,那麼他放屁都是錯的,所以老師的偏向和不待見,就造成了自家孩子無法在班級呆下去,自然也就不會選擇讀書了。

四、家庭原因

這方面的原因有很多,家庭困難,父母感情不合等等,都是孩子不願意念書的理由。

五、錯誤的金錢觀

家長總是告訴孩子「好好讀書,上了好大學,有了好工作才能掙錢」,錢是最後的目的,錢是解決家庭矛盾的方式。

在這樣的環境下,孩子的觀念就是讀書為了掙錢,那我現在能掙錢了,我還讀什麼書呢?

文中的爸爸帶孩子去了哪些地方,才改變了孩子不願意讀書的想法呢?

一、火車站

人生百態,盡在火車站。來來往往的行人,坐在火車站門口的打工者,背著書包,拉著行李箱奔跑的學生,無家可歸的流浪漢,帶著孩子回家的夫妻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的地,但每個人的人生卻有相同。

奔波,勞累,這都是眼前這些人的真實狀態,相信這個地方一定會給孩子巨大的衝擊。

二、大學校園

孩子的第一個自由階段就是大學。但是孩子眼裡的大學是什麼樣子呢?他們沒想過,沒有概念,因此多帶孩子去大學走走,領略一下大學的風光,感受一下大學的氛圍,或者更能激發孩子的興趣。

當然為了突出大學的不同,職業院校家長也可以帶著孩子走走。

三、飛機場

與火車站相比,飛機場也是人流量頗多的地點,這裡大多都是商務人士和穿著光鮮的明星。

從火車站到飛機場這是不同的人生。

對比之下,孩子會更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想要的目標定下,能實現的方式就是好好學習。

今日話題:你家孩子有不想讀書的時候嗎?你是怎麼做的。歡迎留言

若是喜歡我的文章記得分享收藏,關注我哦!

本文全部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媽,我想打工賺錢」,當娃不想讀書時,帶他去這3個地方轉轉
    本來就不愛學習的小勇,更是動了心,於是他鼓起勇氣對自己的父母說:「爸媽,我想打工賺錢,我不想念書了」。 看和激動的老婆和默默承受的兒子,小勇的爸爸伸手拉回了媳婦說「你別操心了,這事我來處理吧」。 於是王女士扔了抱枕,氣衝衝的回臥室去了。小勇的爸爸問道:為什麼不想讀書了呢?
  • 孩子厭學不想讀書怎麼辦?李玫瑾:不妨常帶寶寶去這3個地方轉轉
    文|張女子育兒原創,當好媽,帶好娃,娃娃愛媽媽。(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寶寶:媽媽,我不想讀書了,聰明的寶媽這樣應對,勝過打罵十次寶寶哭著說,媽媽讀書好辛苦,我不想讀書了!你會如何應對呢?可能很多父母,都是打罵責備寶寶的吧!但是這樣真的有效果麼?
  • 李玫瑾:若娃不想讀書,家長帶他到這3個地方轉轉,比打罵更有效
    李玫瑾: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到這3個地方轉轉,比打罵更有效作為成年人,作為家長,大多都明白學習的重要性,明白學習所能帶給以後人生的好處,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家長都特別注重孩子學習成績的關鍵因素。但是家長重視沒用,孩子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就很難靜下心來好好學習,父母就是在給孩子苦口婆心,說一千道一萬,說你不好好學習,今後要吃苦等等,孩子是不能理解的,他不能感同身受家長的想法。與其家長苦口婆心的給孩子說這麼多,不如帶孩子設身處地的去感受一下,只有他親身經歷經歷的一切,還會變成他人生刻骨銘心的印記。
  • 如果孩子不想讀書了,就帶他去這3個地方看看
    其實,在我看來,告訴孩子為什麼要讀書,遠比逼著孩子去讀書更重要。我建議她,與其講一大堆孩子聽不進去的道理,不如親自帶著他到這三個地方去看一看。這些工廠裡的00後中的絕大多數人都如此,讀書時渾渾噩噩,對未來沒有任何計劃,早早輟學打工。可是真正步入社會後,又沒有任何的時間和能力去思考提升,只能日復一日的陷入打工循環中無法自拔。也許他們當初認為,讀書和不讀書又能怎樣,反正以後都是要出來的打工的。
  • 如果孩子不想讀書了,就帶他去這3個地方看看
    其實,在我看來,告訴孩子為什麼要讀書,遠比逼著孩子去讀書更重要。我建議她,與其講一大堆孩子聽不進去的道理,不如親自帶著他到這三個地方去看一看。凌晨3點,只要流水線一開,成百上千的零件湧過來,你若稍有停頓,就會被積壓的零件淹沒......校園之外,再無溫室可言。這些工廠裡的00後中的絕大多數人都如此,讀書時渾渾噩噩,對未來沒有任何計劃,早早輟學打工。可是真正步入社會後,又沒有任何的時間和能力去思考提升,只能日復一日地陷入打工循環中無法自拔。
  • 李玫瑾: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到這3個地方轉轉,比打罵更有效
    與其家長苦口婆心的給孩子說這麼多,不如帶孩子設身處地的去感受一下,只有他親身經歷經歷的一切,還會變成他人生刻骨銘心的印記。去帶孩子看看現在有很多家長都喜歡以歐美教育為典範,學習人家如何「快樂」教育,給孩子尊重和一定的自由,這樣他們能夠有一個快樂的童年。
  • 李玫瑾:孩子不想讀書,帶他到這幾個地方轉轉,可比打罵有效多了
    其實,與其和孩子在這苦口婆心的這些,不如帶孩子到一些地方讓他自己感受一下知識的重要性,只有讓他親身經歷過,他們才會明白讀書到底是為了什麼。 我國著名的育兒專家李玫瑾也曾經表示:如果孩子不想讀書,帶他到這幾個地方轉轉,可比打罵有效多了。
  • 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去這3個地方
    現在的孩子都不願意主動有效地讀書,其實,告訴孩子為什麼讀書,遠比逼著孩子讀書更重要。與其給孩子講一堆大道理,不如親自帶著他去看看這3個地方。但在去工廠上完第一個夜班後,整個人都崩潰了。有的工作就是負責給手機主板擰螺絲。這樣比半個米粒還小的螺絲,只能通過幾斤重的螺絲槍去吸,一晚上下來平均要打1300個,光抬手就要抬一千多次。簡單又機械的重複,勞累不說,甚至會讓一個人精神直接麻木掉。凌晨3點,只要流水線一開,成百上千的零件湧過來,你若稍有停頓,就會被積壓的零件淹沒......
  • 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到這3個地方轉轉,李玫瑾:比打罵更管用
    從小到大,身邊的人都在說著:「女孩要富養,男孩要窮養」,但是樂樂媽認為,不論是男孩還是女孩,他們的教育方式其實沒有必要分得太過清楚。最近,經常會有家長向我反映,自己家孩子不想讀書怎麼辦?甚至還說過自己討厭學習,這讓家長感到十分頭疼,並向我諮詢有沒有正確的處理方法。
  • 李玫瑾:孩子不想讀書時,家長帶他去這三個地方看看,比說教管用
    她這樣回答:孩子不想讀書,你就帶她去3個地方看一看。第一是機場,第二是圖書館,第三是火車站。為什麼是這三個地方呢?,但是和機場不同的是,這裡的人大多都是打工回來的或者去打工的,特別是到過年的時候,有更多的農民工會來到這裡。
  • 李玫瑾: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去這3個地方,比講任何道理都管用
    有一天,媽媽都為孩子收拾好書包,正要準備送孩子上學,可這時候孩子突然問道:「媽媽,我不想去讀書了,上學太辛苦了!」孩子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緒呢?,很多情況是因為他們不懂讀書有多麼重要,更不知道讀書能給他們帶來什麼樣的生活和影響,我國著名的育兒教授李玫瑾,曾經在講壇上表示過:「當孩子不想讀書時,父母就帶他去這3個地方,比摸講任何道理都管用!」
  • 孩子不想讀書,暑假就帶他去這4個地方看看,勝過你吼他
    如果你家孩子不想讀書,那就帶他去四個地方看看:第一是長途汽車站,第二是普通火車站,第三是高鐵站,第四是飛機場。帶孩子去看看,那些在長途汽車站擠大巴的人穿著什麼樣的衣服,說什麼話,是什麼樣的素質。然後再帶孩子去火車站看看,去高鐵站看看,去機場看看。看下這幾個地方的人又是什麼樣的穿著,什麼樣的素質。最後問問孩子,未來你想成為哪一類人?
  • 哈佛女校長: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去這3個地方,比你講道理管用
    可是有的孩子天生就對學習充滿渴望,而有的孩子則厭惡學習,壓根不想讀書,很多父母面對這一問題都很難解決。,就帶他去這三個地方看看,比你講多少大道理都有用。而是帶孩子看看這信息新色色的人群,尤其那種穿著淳樸,扛著麻袋背井離鄉進城打工的人群,或者是大包小包回家的人。讓孩子知道:他們選擇背井離鄉到陌生的大城市裡打工,做著本地人不願意做的髒活累活,大部分原因都是因為在小的時候沒有好好讀書,該讀書的年紀卻在貪玩,現在沒有文化被迫無奈只好做著他們不願意做的工作,為了維持生計為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
  • 「育兒」如果孩子不想讀書,暑假就帶他去這4個地方看看
    很多媽媽總是說,孩子不想讀書,每次勸勸他,開始還有點兒用,可是只有三分鐘熱度!該怎麼辦呢?如果你家孩子不想讀書,那就帶他去四個地方看看:第一是長途汽車站,第二是普通火車站,第三是高鐵站,第四是飛機場。帶孩子去看看,那些在長途汽車站擠大巴的人穿著什麼樣的衣服,說什麼話,是什麼樣的素質。然後再帶孩子去火車站看看,去高鐵站看看,去機場看看。看下這幾個地方的人又是什麼樣的穿著,什麼樣的素質。
  • 清華校長:孩子不想讀書,就帶去這3個地方看看,比大吼大叫管用
    以讀書為例,孩子小的時候,多多少少都會抗拒學習這件事,很多孩子因為不想上學,開始沉迷於遊戲和手機,不願打開書,甚至裝病不去上學,頂撞父母和老師。在孩子對學習這件事失去興趣後,他們將看不到學習的益處,只會感到學習帶給自己的壓力。當孩子出現這種情況時,不要罵孩子,而是要耐心地勸說,告訴他讀書的意義,從而找到孩子討厭上學的根本原因。
  • 李玫瑾:如果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去這3個地方看看,比說教管用
    關於孩子的問題,我想父母最為關心無非是三點:健康、快樂、學習在這三點中,健康是我們父母在平常的生活中注意一些習慣和培養,就能夠做到的。特別是疫情在家的這段期間,很多孩子就好像回歸到小時候,又解放了玩耍的天性,你給他提到學習,他就不願意搭理你了怎麼辦?
  • 哈佛女校長: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去這3個地方,比打罵更有效
    她又繼續說道:「如果孩子不想讀書,你就帶他去這3個地方,第一個是火車站、第二個是地鐵站、第三個是飛機場!」你帶著孩子來到火車站,你看看坐在火車上的人有什麼樣的打扮、說什麼話、是什麼樣的素質,然後再去地鐵站、飛機場看看,最後反思自己,孩子你將來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 李玫瑾: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去這4個地方,比任何說教都管用
    很多的孩子在上學期間,都有這樣的想法:我不想學習了,學習太辛苦了!面對這樣的孩子,相信家長都會焦頭爛額,尤其是在再三勸誡之後,孩子對於學習依然是三分鐘熱度的時候,家長們更是煩惱,那麼在這個時候,家長應該怎麼應對 呢?
  • 如果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去這4個地方看看,勝過你吼1000句!
    如果你家孩子不想讀書,那就帶他去四個地方看看:帶孩子去看看,那些在長途汽車站擠大巴的人穿著什麼樣的衣服,說什麼話,是什麼樣的素質。然後再帶孩子去火車站看看,去高鐵站看看,去機場看看。看下這幾個地方的人又是什麼樣的穿著,什麼樣的素質。最後問問孩子,未來你想成為哪一類人?
  • 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去這四個地方看看
    我騰一下子紅了臉,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馬上請了假回到家裡。父親翻著滿箱鄰居送來的舊鞋,竟然找不到一雙碼數合適,鞋底沒斷,又兩隻都在的。我站在父親身邊,看不見他的臉,只看到他低頭脖子憋得通紅,我以為他生氣了,連忙擦乾眼淚說,沒事,大點的鞋也可以穿……我仍清晰地記得,說完這句話,父親翻鞋的動作更加劇烈,他低著頭,兩滴豆大的眼淚落在破舊的鞋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