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養兒三忌,養女無忌」,這個「忌」字並非是說一定不能做某些事情,而是為了凸顯出以一個家庭在養兒子和女兒時,應該有所區別,不能夠一概而論。
兒子和女兒的區別不僅僅體現在性別上,在性格、思維等方面都存在著很大的差別。
比如說,女兒一般比較貼心、膽子比較小,所以父母需要更加溫柔呵護小女孩的心;但是兒子一般會比較折騰,所以父母需要更加嚴厲才能夠管教。
我們還有一種傳統的說法:窮養兒,富養女。從字面上就能夠大概看出究竟有什麼區別了。
但事實上,不管是兒子還是女兒,不管是窮養還是富養,都應該有一定的界限和範圍。特別是在養兒子上,不管家裡條件再不好、再沒錢,也不能忽視了這些方面的教養。
1.在穿著上不能「窮養」
在以前比較窮的時候,很多孩子的衣服都是輪流穿下來的,家長可能覺得沒什麼,衣服雖然舊了點,但是還是能穿的。
但是對於兒子來說,這會對兒子的自尊心造成極大的影響,也會容易養成斤斤計較的性格。
所以,即使家裡再窮,孩子都應該有自己的衣服,哪怕洗得發白,但只要是乾乾淨淨、屬於兒子自己的衣服,兒子都會很感激父母。
2.讀書上不能「窮養」
很多父母因為家庭經濟不好,兒子需要買的書籍或者是想看的書籍買不起,所以會拒絕兒子的請求,這種父母是最「愚笨」的父母。
讀書上窮養,兒子的眼界會越來越短淺,也不會學習到新的知識,更會影響兒子對學習的樂趣。
在這件事上窮養,就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得不償失,孩子長大了會記恨一輩子。
所以,不管再窮,在讀書這件事情上都不能窮養孩子。
3.兒子的格局不能「窮養」
男孩身上似乎總是承擔著比女孩更大的使命,所以在格局上的、眼界上都不應該「窮養」。
很多父母由於家庭經費有限,所以沒辦法帶孩子出去看祖國的大好山川,兒子一直只能窩在一方之隅,所以也不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格局小的兒子註定不會有大作為,所以,即使家裡再窮,父母都應該帶兒子出去見見世面。
去不了有名的景區,可以去附近的景點逛一逛,哪怕是動物園、植物園都能夠讓兒子見識到很多新奇的東西,增長兒子的格局。
作家劉墉曾說,他希望將來兒子到對象家做客的時候,既能把優雅從容的把一整隻小龍蝦吃乾淨,讓女方家長知道孩子見過世面;又能在水龍頭漏水的時候拿起扳手立刻修好,讓女方家長了解自己有責任擔當,並非嬌生慣養。
養育兒子,應該注意有所取捨,不該「窮養」的地方即使做不到「富養」,在這3個方面,父母應該有所捨得,兒子長大了會感激父母。
其實,不管是「窮養」還是「富養」,養育男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父母需要學習。
這套《養育男孩+養育女孩》對於不知道該如何養兒子和女兒的父母來說,具有很好的教導意義。
它從男孩的心理特徵和成長規律出發,從不同的角度為父母提供成功的教子方案,幫助父母掌握正確的育兒方向和科學方法,是每一位望子成龍父母的必讀書。
這本書裡面分析了男孩天性中的優缺點,同時也闡述了父親和母親在兒子成長過程中的不同作用,為父母提出合適的定位和建議;
比如說孩子的成長需要爸爸的陪伴,為爸爸成為一個「稱職」的爸爸提出合理的建議;為媽媽成為「好媽媽」提出4條秘訣,並指出媽媽在養育兒子時常走的彎路等等;
全面介紹了男孩性格、心理、潛能、學習等各方面的培養,也介紹了國際著名教育家蒙特梭利等人的教育理念,幫助男孩發展天性,讓父母更加了解自己的兒子;
介紹了和父母和兒子溝通應該注意的技巧,父母應該怎麼說,兒子才會聽,為親子溝通提出合理建議。
買過的家長都覺得不錯,對於養兒子和養女兒都有不同細緻的教導,為父母提供實際性的幫助。
如果你面對兒子常常覺得束手無策,不妨試試這套書,或許會有不一樣的效果,兒子長大了會感恩你。
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