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離不開大人,是缺乏安全感嗎?

2020-12-22 酷扯兒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說說咱家娃,ID:mykidsstory】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孩子缺少安全感怎麼辦?兩歲七個月男孩,必須和大人呆在一個房間,如果他在客廳我們去廚房或臥室,他不管在幹嘛都會馬上跟著一起,或者大喊爸爸媽媽。

這種情況代表孩子處於分離焦慮期,但是有分離焦慮不代表沒有安全感。

分離焦慮只代表一種「過渡狀態」,每個孩子多多少少都會有:孩子的環境一下子改變了,總得給人家一段時間適應一下吧!適應好了,分離焦慮自然就消失了。

缺乏安全感最重要的特點就是「失去信任」:失去對環境的信任,失去對人的信任,總是覺得這個世界是不穩定的,擔心下一刻會有壞事發生,擔心依戀的人很快就會離開,擔心會失去所有的愛。

所以,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因為總是處於「擔心」中,他會表現為精神緊張,不活潑,沒心思探索玩耍,表情不放鬆,缺乏那種屬於孩子的「燦爛笑容」。

如果你的孩子有以下表現:

1,情緒豐富,不會壓抑自己,會自然而然地表達高興,憤怒,傷心,不滿等各種情緒。

2,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想法,會拒絕,會反抗。

3,會依戀一個監護者(不一定是父母),和ta十分親暱,喜歡抱抱之類的肢體接觸。

那就完全沒有什麼缺乏安全感的問題。

另外,分離焦慮是情緒發展的一個裡程碑,那要如何更愉快地度過這段時期,讓寶寶的分離焦慮表現得不那麼強烈呢?畢竟時時刻刻黏在身上誰也受不了吶!

一,偶爾離開寶寶一兩分鐘

找一些機會,離開寶寶一兩分鐘,寶寶當然會大哭,不必理會,一兩分鐘之後及時回到他身邊就好。

不必刻意去做,生活中很多這種機會,譬如上個小號,喝杯水這種事情,不要時刻抱著寶寶就好。這種一兩分鐘的離開,是一個非常好的鍛鍊寶寶的機會。寶寶會從這個短暫的分離過程中,慢慢認識到,媽媽雖然會離開,但是依然很快的會回來,次數多了,他對於下次你離開,便不會有那麼緊張了。

當你的寶寶適應了一兩分鐘的離開不會大哭之後,便可以慢慢的拉長一些時間了。漸漸能做到,三五分鐘,甚至十多分鐘。當然,那需要很長時間,幾個月或者一年都有可能。

二,多和寶寶做「躲貓貓」的遊戲

這也是一個很好的親子互動遊戲,一開始可以先把自己的臉擋住,做個誇張的表情再出現;然後嘗試用東西把寶寶的視線擋住,然後再拿掉遮擋物讓寶寶看到你。

也可以把自己隱藏在牆壁後面,隔幾秒就露出身體的一個部位逗寶寶玩。

這種遊戲的意義在於,讓寶寶明白,「物體恆存」的道理,看不到的不等於就消失了,還以其他的形式存在著。

當寶寶領悟這個道理的時候,他的分離焦慮症狀,就會減輕很多了

三,父母的情緒要鎮定

有些媽媽容易過於自我代入,總覺得寶寶很可憐,每次寶寶因為分離焦慮哭鬧的時候,媽媽也不自覺地會帶有驚慌恐懼的表情,語氣也變得誇張。

殊不知,你的情緒也會再次感染到寶寶,讓寶寶覺得你的離開真的是一件讓人恐懼的天大的事,會讓他今後更加害怕和媽媽分開。

無論什麼寶寶哭得多麼驚恐,當你回到寶寶身邊的時候,自己要保持平靜的表情,用平常的語氣告訴寶寶「媽媽回來啦!」,讓寶寶有安全感。

分離焦慮是一段極其漫長的過程,希望朋友們都能正確認識分離焦慮,不要急躁,耐心引導孩子逐漸走出分離焦慮。

相關焦點

  • 孩子缺乏安全感的表現
    孩子的安全感來源於他們的童年成長經歷,即從懷孕開始到6歲的周圍環境,特別是家庭環境中給予孩子的感受;如果父母給予的是愉悅、溫暖和充滿愛的環境,那孩子就會獲得強烈的安全感;相反如果是壓抑、痛苦和缺乏愛的環境,孩子就缺乏安全感。
  • 寶寶愛哭有可能是缺乏安全感,寶媽巧用3招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
    寶寶都是喜歡哭的,但是總有一些寶寶淚腺似乎更加發達,比平常的孩子更加多愁善感,更喜歡哭。孩子會哭是正常現象,但是喜歡哭也有可能是一種安全感缺乏的表現。成年人的世界,似乎總會有各種各樣缺乏安全感的崩潰點來臨。
  • 那些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到底需要怎樣的愛?
    如果你身邊的孩子有上述表現,小心,他們的安全感正在缺失。那些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到底需要的是什麼?其實這位媽媽自己就很缺乏安全感,在還沒出現問題的時候,就開始焦慮跟不上孩子的腳步。我們都是第一次當媽,都需要學習,也會犯錯。面對這種情況大可不必焦慮,因為當你自己不斷給自己施壓,內心焦慮,沒有安全感的時候,孩子也會被你的狀態傳染,也無法獲得足夠的安全感。
  • 缺乏安全感,是病嗎?
    就像缺乏維生素在身體上會有多種表現一樣,現代人不僅僅把焦慮、患得患失、悲觀與缺乏安全感相聯繫,似乎一切的負面行為、情緒和性格都可以用「缺乏安全感」來解釋: 孩子黏父母是缺乏安全感,但和父母不親近也是缺乏安全感; 女性依賴男人被看成是沒有安全感,但遠離男人也是缺乏安全感;
  • 孩子表現的不自信,缺乏安全感,問題在這裡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因為教育方式的不當。或者是父母在平時生活中沒有過多地對孩子進行教育和幹涉。那麼在孩子生活的過程中,很有可能會表現的不自信,缺乏安全感。一個事情,孩子還沒有開始做。孩子就開始找各種理由說自己不行,說自己做不好。這樣的孩子是很嚴重的缺乏安全感和不自信的孩子。平時在孩子生活中,如果家長過多的挑剔孩子身上的毛病。或者是說很多時候把孩子的小問題給無限放大,這樣也會導致孩子沒有自信,缺乏安全感。
  • 孩子害羞膽小愛哭鬧,許是缺乏安全感,這樣做來幫孩子重塑安全感
    其實這是孩子缺乏安全感的一種表現,只要家長處理得好,慢慢的孩子就不會再抗拒上學。如果你家孩子見到陌生人後,觀察了很久依舊慌亂不已,不敢抬頭看其他人、甚至不願意講話,那麼孩子極可能是缺乏安全感。如果孩子適應了幾分鐘後又和往常行為一樣,那說明只是簡單的害羞,無需擔心。2.
  • 孩子缺乏安全感,父母該怎麼辦?
    實際上這是孩子缺乏安全感的表現之一,父母只需正確引導就能緩解哦。安全是兒童最基本的需要,會影響兒童身心的健康成長。小孩總是缺乏安全感,很容易變得膽小,懦弱,與周圍的小朋友不和諧。是什麼原因導致孩子缺乏安全感?
  • 孩子缺乏安全感?看看有沒有這四種表現?
    女兒快兩歲了,很沒有安全感,只要醒來或者平時沒看到我,就會哭著找媽媽。昨晚,婆婆洗澡好了,我和寶寶說,媽媽要去放水給你洗澡,你先和爸爸在這裡看電視。這麼小的孩子,非常沒有安全感,孩子缺乏安全感,會新發一些問題,尤其是性格上的缺陷,這些問題不利於孩子的成長,因此當寶寶缺乏安全感時,作為父母一定要及時的陪伴寶寶。尤其是發現寶寶有以下的問題。
  • 從小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會怎樣?
    安全感是渴望穩定、安全的心理需求,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建立對他人的信任感,是兒童生存的基本需求。而現實生活中,很多孩子存在不自信、害怕與陌生人接觸、脾氣暴躁、喜歡粘著媽媽、咬手指、不喜歡集體活動等一系列缺乏安全感的問題,那麼家長知道這些情況產生的原因嗎?
  • 孩子缺乏安全感怎麼辦?父母做好這3點,給孩子建立安全感
    沒想到說完孩子還是這樣,從來沒有想著去改正。後來和一個心理醫生聊天的時候,她說到了自家孩子的症狀,醫生這時候說孩子是不是缺乏安全感?你們小的時候和孩子相處時間多不多?問了很多,她才發現原來是自家孩子心理出現了一定的問題。很多時候我們只是尊重孩子本身的生長發育狀態,卻忽視了孩子在心理上所遭受到的創傷。實際上,當孩子出現這些症狀的時候,就已經暗示他們缺乏安全感。
  • 哪些行為表明孩子缺乏安全感,安全感應該如何建立?
    為什麼我的孩子不自信?為什麼我的孩子敏感膽怯?為什麼我的孩子偏激而固執?為什麼我的孩子內向而不愛交往?為什麼我的孩子唯唯諾諾總怕做錯什麼?……其實以上種種都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孩子的安全感來源於他們的童年成長經歷,即從懷孕開始到6歲的周圍環境,特別是家庭環境中給予孩子的感受;如果父母給予的是愉悅、溫暖和充滿愛的環境,那孩子就會獲得強烈的安全感;相反如果是壓抑、痛苦和缺乏愛的環境,孩子就缺乏安全感。?
  • 孩子無端愛哭 多半缺乏安全感
    孩子無端愛哭 多半缺乏安全感 有些小孩子特別喜歡哭,早上起來看不到媽媽哭;出去玩,人太多哭;親戚朋友想抱他,他也哭。有些人以為,這是太溺愛孩子的結果,其實不然,孩子總是莫名地哭,其實是因為缺乏安全感。那麼孩子缺乏安全感有什麼表現呢?又該如何幫助孩子營造滿滿的安全感呢?
  • 寶寶缺乏安全感影響心理髮育,當孩子有這4個不安表現時,要重視
    根據寶寶的表現,我告訴妹妹,寶寶愛哭鬧,主要是由缺乏安全感導致的。當寶寶哭、餓或者身體不舒適時,父母是否及時出現是他(她)對這個世界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的基礎,有利於寶寶形成積極的心理特徵。寶寶出生的第一年,是他剛開始人生的第一個階段,只有當他在生活上得到悉心照料,在精神上得到愛撫和熱情的關懷,孩子才會建立起對這個世界的信任感和安全感。如果寶寶在這個階段,經常得不到父母的悉心照顧和愛撫,寶寶就會容易缺乏安全感。
  • 心理學家: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會遭遇什麼?一生卡在「彎路」上
    文|秘籍君都說家是孩子的避風港,如今,大多數家長都忙著在「家」裡避風,唯獨沒人願意給孩子當「港灣」,導致孩子對現實世界非常缺乏安全感。而一旦孩子對父母沒了底氣,出門在外就難免有不當之處,甚至影響孩子的未來發展和人生道路。
  • 孩子愛哭、膽小、不合群都是因為缺乏安全感
    說起來,這半年忙碌的工作,璟舒教育的每個母親對自己的孩子幾乎是忙得無暇照顧,有老人幫忙的,也有阿姨協助的。問題來了,我們的這些孩子們,缺乏安全感嗎?我們有的時候發現,全職的陪伴孩子,孩子為什麼還會有缺乏安全感的表現呢?而我們這些懶爸、懶媽們,無暇陪伴的時候,孩子卻又安全感十足呢?如何才能夠幫助孩子建立他的安全感?如何幫助孩子建立一顆安住的心呢?
  • 以下類型的孩子乖巧懂事,卻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家長應重視
    今天就來為大家總結一下,孩子的這些表現都代表缺乏安全感,一起看一下吧。而過分順從、過分乖巧懂事的孩子,就是這樣的人,從小缺乏安全感,就會想方設法攥住一切可以獲得的好感。③青春期容易自卑,容易走極端十個自卑的孩子裡,八個都會是因為童年缺乏安全感。對於她們來說,從小感受不到來自父母的愛是最根本的原因。因為從小沒有「避風港」,孩子面對外界時會覺得自己是一葉孤舟,隨著風雨而起航。
  • 孩子膽小、缺乏安全感怎麼辦?
    安全感是兒童的基本需求。有安全感的孩子,情緒穩定,性格堅毅,能夠較好的融入群體,現實理智的處理生活中的難題。安全感缺失的孩子表現為情緒波動大,膽小怕事,社交迴避,性格孤僻,抗挫能力弱。(一)安全感缺失的原因1.早期的成長經歷孩子在生命的第一年,是否得到母親穩定而有規律的照顧,決定了其對這個世界的基本信任。這種基於對母親的信任所發展出來的安全感,會直接影響孩子的一生。所以母親應儘可能地有規律地照料孩子,而不應將其簡單地交給別人餵養或過早分離。
  • 離開父母就會哭的孩子,真的是缺乏安全感嗎?這些你了解嗎
    文|羊駝媽媽(本文原創,歡迎轉發分享,版權歸作者所有)對於孩子可持續發展問題,很多家長都注意到了「安全感」這三個字。他們認為如果孩子缺乏安全感,那麼這個孩子就會變得敏感、脆弱、甚至是自卑。到了成年時期更會因為缺乏安全感而尋求其他方式來滿足自己。
  • 孩子缺乏安全感的這5個表現,家長不重視,後悔都來不及
    小笨熊 文/朵朵麻麻 寶媽多多是個全職媽媽,最近她很苦惱,孩子現在2歲了,特別黏人,一點都離不開她。而且很怕生,家裡除了她和她老公,只要有外人去她家孩子就會哭。就連多多的爸爸媽媽來家裡,孩子見了也害怕不肯讓抱。她很自責怎麼就把孩子帶成這樣了......其實孩子黏著媽媽、認生的表現,是寶寶在發出自己缺乏安全感的信號。
  • 看來真的是大人離不開孩子
    看來真的是網上說的,不是孩子離不開大人而是大人離不開孩子。現代的人怎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