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很多寶媽向艾兒寶貝反映自家小孩特別抗拒上幼兒園。每天總是哭著喊著不願意上學,拖著媽媽的腿哭個不停,無論媽媽怎麼安慰或者哄著都不挪一步,上個學特別艱難。其實這是孩子缺乏安全感的一種表現,只要家長處理得好,慢慢的孩子就不會再抗拒上學。
孩子從出生開始就依靠著父母,從父母身上獲取穩定的安全感。因此,孩子每一次接觸他不熟悉的人或者新鮮事物都容易感到不安,尤其在得知要遠離爸爸媽媽後會更加慌亂,通過胡鬧錶達他的恐懼。
1. 怕見生人,人多的時候會羞澀或哭鬧
缺乏安全感的小朋友會害怕見到陌生人,或者討厭去人多的地方,一旦家長帶他去人多的地方他就很容易哭鬧。如果你家孩子見到陌生人後,觀察了很久依舊慌亂不已,不敢抬頭看其他人、甚至不願意講話,那麼孩子極可能是缺乏安全感。如果孩子適應了幾分鐘後又和往常行為一樣,那說明只是簡單的害羞,無需擔心。
2. 不願意一個人睡覺
孩子已經很大了還不願意自己睡覺,老是纏著父母陪他睡,害怕黑暗、害怕鬼神。這其實就是缺乏安全感,需要家長好好安慰和調節孩子心理,讓孩子感到安穩,不再抗拒一個人睡覺。
3. 睡眠質量差,頻繁夜醒
如果你家寶寶睡眠質量很差,睡著後翻來覆去,還老是用手確認自己身邊是否有人陪伴,或者很容易哭著醒來,這就是寶寶沒有安全感。
4. 情緒化嚴重、容易有攻擊性行為
孩子脾氣不好,在家裡愛發火,喜歡靠摔打東西來發洩自己內心的不滿。另外,孩子和別的小朋友發生衝突時喜歡用打人來解決問題,攻擊性很強,這通常就是孩子沒安全感的表現。
5. 不願意去幼兒園或者不願意和他人一起玩
孩子缺乏安全感還表現在孩子極度抗拒上幼兒園,一聽到校車來就哭鬧不停,或者去了幼兒園不願意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不願意參與到老師組織的各種活動中。
安全感是支撐孩子成長的重要因素,安全感充足的孩子性格會更加開朗自信、也更相信和愛這個世界,為人處世很討人喜歡,未來在事業和婚姻中也會更幸福。
而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性格會更加自卑怯弱、焦慮不安,不願意走出自己的世界,長大後對待婚姻生活控制欲也會更強,或者更冷漠,在婚姻家庭生活上不太容易獲得幸福。
安全感的建立並不容易,一些看似很平常的做法,卻能輕易地毀掉孩子們的安全感。
1. 不和諧的家庭關係
夫妻關係對孩子的安全感影響特別大,如果夫妻關係不好,經常吵架,那麼孩子也會感到極大的恐懼和不安。不知道各位家長有沒有發現,父母吵架時孩子往往會異常安靜和懂事,甚至會認為父母吵架是他的錯。父母吵架越頻繁,孩子安全感越低,整個人都會唯諾怯弱,渴望討好每一個人。
2. 偷偷離開孩子
很多家長怕孩子離了自己哭鬧不止,往往會選擇偷偷離開孩子。這樣其實很不好,在沒有預告下突然離開孩子會讓孩子更加恐懼不安,會擔心父母不要他了,破壞孩子的安全感。
3. 頻繁更換撫養人
現在很多家長都忙著上班沒時間帶孩子,所以在孩子小時候會把孩子扔給爺爺奶奶帶,等到四五歲上學時再把孩子接回來。孩子換了熟悉的撫養人和生活環境內心往往會不安,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安全感,不願意展現最真實的自己。
4. 忽略孩子的情感
家長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要求孩子,忽略孩子的情感訴求。比如有的家長總喜歡強制讓孩子表演節目,也不管孩子願不願意,或者老拿自家孩子和別人家孩子比較,強令孩子學一些或者做一些他不喜歡的事情。長久這樣下去,孩子會越發抗拒這些事情,每次一牽扯到和他人交流或者學習時總會不安。
5. 撫養人情緒化嚴重
對於孩子來說,最重要的撫養人莫過於媽媽。媽媽的情緒越穩定,孩子的安全感會越足。如果一個母親老是傷春悲秋、怕這怕那或者脾氣暴躁,老喜歡吼孩子,孩子也會被影響,變得缺乏安全感。
6. 開玩笑戲弄孩子
很多老人都喜歡給孩子說:「你媽媽不要你了」、「你沒誰誰誰聽話,你媽媽要不喜歡你了」這樣的話來逗孩子。大人以為這話沒啥,其實小孩子很容易當真,擔心自己的父母會真的不要他,破壞孩子的安全感。
1.多花時間陪伴孩子,向孩子表達愛意
家長可以利用空閒時間多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玩遊戲,給孩子講故事、聊天等,讓孩子感受到安全感。家長千萬不要吝嗇向孩子說:「我愛你」,這種直觀的表達方式會讓孩子心安,感受到周圍很多人是愛著他的,自然不會想東想西,沒有安全感。
2.給孩子一個安撫品
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建立一個會讓他感到心安和放鬆的安撫物品,比如一個毛絨公仔、一個小毯子或者一種行為習慣。當孩子感到不安時讓用安撫品來安慰孩子,給予孩子安全感,讓孩子漸漸熟悉陌生的事物,慢慢敞開心扉。
3.注意積極回應孩子
當孩子需要父母時父母應該及時地做出回應,這會讓孩子覺得安心和穩定,有利於孩子安全感的建立。平時要不吝誇獎,讓孩子知道自己做事情會得到理想中的回應,這樣孩子會更樂觀自信,安全感也不會輕易喪失。
4. 遵守和孩子的承諾
大人一定要遵守和孩子的承諾,建立自己守信的形象。這樣自己上班向孩子說再見或者送孩子上幼兒園都會很輕鬆,孩子知道父母不會長時間離開他,下班後一定會去接他,就不會抗拒離開父母。父母信守承諾不僅能幫孩子建立規則和秩序感,還可以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養成誠實守信的好習慣哦!
5. 讓孩子明確喜歡的事情不會消失
家長要讓孩子明白,他愛的玩具一直在,喜歡吃的零食也會有,爸爸媽媽下班後會及時回來……所有他喜歡的事情不會消失。這樣很有利於孩子建立安全感,讓孩子不再抗拒分離,更加樂觀自信。
6.不要強迫孩子做會讓他害怕的事情
孩子第一次接觸很多事情都會緊張和害怕,這是人之常情。家長要包容孩子這些不好的表現,理解孩子的心情,不要強逼著硬上,這樣只會加劇孩子的恐怖感,讓孩子更加抗拒這些事情,大大傷害孩子的安全感。
7.給孩子穩定的生活
不要頻繁更換孩子的撫養人和生活環境,要讓孩子的生活有規律和節奏,這樣更有利於孩子建立安全感。家長在給孩子換尿布、洗澡、穿衣服時可以先告訴孩子,讓孩子心裡有個預期和準備,而不是突然間行動,這樣會刺激孩子,破壞孩子的安全感。
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歡迎關注艾兒寶貝,艾兒帶各位爸媽一起科學育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