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感哪裡有賣?」孩子的安全感,誰來買單?

2020-09-14 跳爸說教育

阿德勒在《自卑與超越》裡說過:「人的一生都在追求兩種感覺:歸屬感和價值感。」歸屬感表現在心理層面就是安全感。「

孩子愛咬指甲,粘人?

最近不少家長來找跳爸,說發現孩子總愛咬指甲,有時候特別粘人;還有的家長反饋說發現孩子開始撒謊了···

就像上次跳爸做客吳江電臺,一位爺爺打進熱線,特別著急的問發現孫子撒謊了,怎麼辦一樣

的確,現在不少孩子都會出現像咬指甲、粘人、還有撒謊等行為,那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家長要知道,孩子出現這些行為的背後所反映出的本質——孩子的內心缺乏安全感。

所以,接下來的兩期跳爸將和寶爸寶媽們一起聊聊:關於孩子安全感的那些事兒

什麼是安全感

安全感這個詞我們經常聽到,但要具體說什麼是安全感,似乎又很難表達清楚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用形象的語言描述了一個不安全的人表現出來的特徵:

"感覺世界是一個充滿威脅的叢林,大多數人是危險且自私的;感覺到被拒絕和被孤立,充滿焦慮和敵意;

常常感到悲觀和不開心,有緊張和衝突的跡象;行為多為內在傾向,因為罪惡感感到煩惱;

自尊上受到幹擾,往往是神經質的;通常以自我為中心;持續不斷地充滿著對安全的渴望"

其實,安全感就是一種從恐懼和焦慮中脫離出來的信心、安全和自由的感覺

當個體面對的刺激超過了自身的控制和釋放能量的界限時,就會產生一種創傷感、危險感

伴隨而來的體驗就是焦慮.這種焦慮被稱作「不安全感」

孩子安全感缺失的典型表現

一、愛搗亂、和父母對著幹

孩子通過搗亂,不聽話,不斷試探父母的底線,其實孩子們是希望通過搗亂和黏人來引起父母的重視

孩子的潛意識是在試探父母愛不愛他,因為在他們心目中父母更喜歡手機、遊戲或者是其他的事情。

二、孩子做事不夠專注

很多父母會發現孩子在做事的時候,喜歡抬頭看爸媽在不在身邊,或者觀察周圍有沒有人看自己

如果發現爸媽不在自己的視線範圍內,或者周圍有陌生人在看自己,孩子就會立馬停下手裡的事情,開始哭鬧起來

三、孩子睡覺需要父母陪著

有的孩子每次睡覺都需要爸爸或者媽媽陪著,不陪著就不睡覺。

而且,只要孩子沒有睡熟,就連臥室的燈都不能關,擔心獨處、怕黑,這些都是安全感缺失的表現

為什麼會缺乏安全感?

生活中,父母哪些行為容易導致孩子安全感缺失

一、外出前不辭而別,或者說謊答應孩子早點回來

孩子依賴父母,也十分信任父母

當父母瞞著孩子不辭而別,或者滿口答應孩子會早點回來時,孩子在家一直翹首期盼著父母什麼時候回來

結果一次次在失望和焦慮中度過,最後可能因為哭累了而睡著了

在這樣的環境中,孩子的安全感在一點點的流逝,孩子對父母的信任感也在流逝

慢慢地父母會發現,當孩子在做任何事的時候,都會時不時的抬頭看一次父母是否在

因為孩子的內心是不安、焦慮甚至是恐懼的

所以父母不要錯誤地認為孩子還小,無所謂,等孩子長大就忘了

這種不安、焦慮和難過的感覺會進入孩子的潛意識,並會伴隨孩子一生。

二、經常對孩子大聲呵斥、打罵或嚇唬孩子

很多父母依然遵循著「棍棒底下出孝子」的錯誤教育方式

當孩子淘氣、不聽話、任性的時候,父母就會失去耐心,呵斥、打罵或者嚇唬孩子

有可能效果是立竿見影,孩子當場就不再哭鬧,但父母不知道的是,孩子是因為害怕、恐懼而被嚇住了

逐漸孩子變得唯唯諾諾,過度依賴他人的認可,而父母自以為孩子「變乖」了、「聽話」了

其實孩子內心的安全感正在缺失,自尊水平在降低,並且會出現愛撒謊、膽小懦弱、討好別人等情況

三、當著孩子的面吵架甚至打架

當父母在孩子面前吵架或者打架時,對於孩子而言,TA深愛著爸爸媽媽,不希望父母任何一方受到傷害

但TA又無法保護父母,所以孩子會覺得傷心無助,並且孩子還會出現「歸因現象」

他們會覺得父母的吵架或者打架是因為自己導致的,而陷入深深地自責中

不僅安全感會遭到破壞,嚴重的孩子會產生抑鬱等心理問題

四、做決定不考慮孩子的感受

在我們身邊這樣的現象很普遍,例如當朋友帶著孩子來家裡做客時

父母熱情、好客,會把自己孩子愛吃的零食、玩具沒有和孩子商量就拿給了小客人

此時孩子並不會開心,當看到自己心愛的玩具、零食被別人拿走了,反而心裡感到很委屈,會生氣、傷心

臨走時,當小客人喜歡上了孩子的玩具,很多父母礙於面子,就會把玩具送給了小客人

父母的這些行為不僅破壞孩子的安全感,同時也在破壞孩子的物權意識

結語

還是以前跳爸強調過的觀點,孩子可能會忘記某件事情,但他不會忘記這種恐懼和焦慮的感受

安全感不足的孩子長大後常常會在某個瞬間覺得自己特別無助、失望,變得敏感、脆弱,甚至討好身邊的人

那怎麼樣能夠培養孩子強大的安全感呢?請持續關注「跳爸說育兒」我們下一期再見!

END


內容 | Tiao 李俊

排版 | 小竹子大西瓜

圖片 | 來源網絡侵刪

小彩蛋~你敢來挑戰嗎?

小彩蛋的小彩蛋~別忘記關注跳爸說育兒喲

回復【007】獲取加入父母讀書會名額
回復【003】獲取跳爸精品父母教育課程
回復【002】獲取·······
回復【001】獲取·······

超多驚喜哦~

相關焦點

  • 破壞孩子的安全感比打孩子還可怕,你家孩子有安全感嗎?
    大家都知道,安全感這種東西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和自身從小所處的環境有關。如果孩子從小生活在一個和諧的家庭環境中,受父母的呵護和寵愛一路長大,那麼他的安全感肯定是發自內心的,到哪裡都有安全感伴隨。相反的,如果父母在家愛吵架並且毫不避諱的在孩子面前吵鬧甚至扔東西,孩子內心必定是非常缺乏安全感的,而且童年的這種缺失,有可能會影響一生,這比挨打更可怕。看看父母是怎麼破壞孩子的安全感的?夫妻之間不和諧孩子放學回家等來的不是香噴噴的飯菜而是爸爸媽媽歇斯底裡的吵鬧,而孩子還小,只會被父母嚇到。
  • 全職帶娃,安全感從哪裡來?
    身邊很多媽媽都跟我說過,因為全職帶娃,沒有經濟收入,所以很沒有安全感。對此我很理解,以前我還沒娃的時候,雖然有工作有收入有存款我卻一直很沒有安全感,那個時候總是向外渴求,希望先生事事讓著我、時時考慮我的需求,最後讓他很累不說,自己也被折磨得迷茫焦慮不堪,婚姻差點觸礁。現在我全職帶兩個娃做著一份餓不死自己的兼職工作,但捫心自問,內心的安全感卻有了一些。
  • 孩子害羞膽小愛哭鬧,許是缺乏安全感,這樣做來幫孩子重塑安全感
    另外,孩子和別的小朋友發生衝突時喜歡用打人來解決問題,攻擊性很強,這通常就是孩子沒安全感的表現。5.開玩笑戲弄孩子很多老人都喜歡給孩子說:「你媽媽不要你了」、「你沒誰誰誰聽話,你媽媽要不喜歡你了」這樣的話來逗孩子。
  • 怎樣培養內心有安全感的孩子?
    ,其實,不光是成年人,孩子也需要有安全感。而孩子的安全感最重要的來源就是身邊的父母。累和委屈,千萬不要發洩在孩子的身上。孩子在剛開始使用哭聲表達需求的時候,會發生一個神奇的現象:大人怕自己哭,只要一哭,要什麼有什麼,他們會覺得能夠用哭聲控制周邊的一切。
  • 如何給孩子安全感?
    孩子最初的安全感,源於嬰兒時期餓了能吃到奶,煩躁時能得到抱抱和安慰。陪伴孩子長大的過程中,做好「正能量父母」榜樣也很重要:給他一個充滿愛的家庭環境;遇事不慌,對待事物積極樂觀;多陪孩子做做親子遊戲、親子閱讀,都能讓孩子覺得的輕鬆。
  • 關注孩子是否有安全感以及如何建立孩子的安全感
    有很多孩子因為沒有安全感而出現不一樣的行為,特別粘人,總纏在父母身邊。可是爸媽卻沒有理解孩子的情緒,往往認為是孩子的壞習慣,從而採用不恰當的方式來教育孩子。孩子缺乏安全感,倘若父母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可能會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
  • 孩子的勇敢取決於她的安全感,安全感怎樣來?
    勇敢的孩子在生活中更受歡迎。她們知道自己的目標、有膽識,不會因為困難而退縮。勇敢的孩子更經得起考驗和打擊,能勇敢面對困難。那麼,孩子的勇敢精神來源於哪些方面呢?1.爸媽愛我孩子最大的安全感,來源於爸爸媽媽對孩子的愛!2.爸媽相愛父母之間和諧的關係對於孩子的健康成長非常重要!
  • 孩子安全感不足其實是有信號可尋的,培養孩子安全感這樣做最合適
    沒有提前溝通,就這樣把孩子扔家一天,雖說一整天沒哭沒鬧,可等媽媽回來了就超級的黏人了,第二天媽媽上班前可想而知,根本走不開,一要離開嚎啕大哭,媽媽呢,聽從了各種育兒指南上的教唆,轉頭就走說是要有原則,不能拖拖拉拉,拖拉對孩子更是一種折磨。就這樣,原本很棒的小雨性情大變,變成了整日唧唧、哭哭咧咧、越來越黏媽媽的寶寶。大家知道問題出現在哪裡麼?
  • 童年的安全感決定孩子一生的幸福,父母如何建立孩子的安全感?
    孩子出生後,世界對他們來說既是嶄新的也是陌生的,這個世界對他們來說是無力的。孩子的安全感是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孩子如果在幼年時期缺失安全感,就會產生心理上的障礙,進而會阻撓孩子和外界環境的互動,等孩子成年後就會出現上述很多令人頭痛的問題,那麼父母該如何建立孩子的安全感呢?
  • 孩子自我意識的成長,是在重新建立安全感
    從經常起衝突的同伴關係,到主動建立友誼,這就是孩子再重新建立安全感但我要告訴你,這是孩子自我意識的成長,他仍然是在重新建立安全感,對孩子來說,任何形式的變化都需要它整個機體動用應急資源來作出新的事業。你會發現,孩子在小學階段重建安全感的過程
  • 孩子缺乏安全感怎麼辦?父母做好這3點,給孩子建立安全感
    01、孩子身上有這些特徵,暗示他們缺乏安全感,父母別不信就像我們上面所說的,安全感其實並不能有一個比較明確的狀態去描繪,所以父母也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仔細地觀察自己孩子本身的特徵。1、孩子是否有主見?當我們內心有想法的時候,是否會選擇表達出來呢?我們相信大部分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有自主意識,但實際上並不是所有孩子都會像父母所想的那樣自信。如果他們缺乏安全感,就會表現出來沒主見的狀態。常常會聽從別人的意見,而不是遵從自己的內心。因為孩子一直以來無法得到爸爸媽媽的鼓勵,所以孩子不會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認知。缺乏自信,也缺乏對於外界事物的掌控。
  • 保護孩子的安全感
    孩子與父母的關係親不親密,取決於他們在3歲之前和父母有沒有長時間的親密接觸。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孩子出生後的前三年,是最依賴父母的階段,也是最缺安全感。什麼是安全感?安全感就是一種被愛包圍的濃濃的幸福感,也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建立起來的對人和世界的信任感。
  • 教會你建立、重建嬰幼兒安全感,以及避開那些破壞孩子安全感的坑
    相信她會慢慢從這次事件中走出去,我們都希望她能成長為一個能量滿滿的孩子,將來也擁有健康的人格,快意的人生。那麼,嬰幼兒安全感這個很重要的東西,是怎麼破壞的呢?我們先來看看影響嬰幼兒安全感的「三宗罪」。一 誰動了孩子的安全感
  • 優秀的孩子都有足夠的安全感
    同事的女兒琳琳是個不起眼的孩子,她不如同齡孩子漂亮,甚至比別的小孩兒黑一些。小時候,琳琳是個很難帶的孩子。同事去上班,她非要媽媽來扎辮子。同事已經在路上,但她大哭大鬧,一路打了六七個電話。同事婉言安慰,才慢慢平息了她的哭鬧。記得有一次我們一起去旅遊,凌晨三點到山頂看日出。琳琳沒起過那麼早,在同事的懷裡又踢又打,大聲哭鬧,吵得同車的人沒什麼好心情。
  • 3個方法給孩子滿滿的愛與安全感
    誰來保護這個男孩的安全呢?「我來,我會緊緊抱住他,不讓他把身子探出去太遠。」男孩的媽媽說。星星守護著小船,媽媽守護著孩子,孩子感受到被愛守護,就會有安全感。 如何與孩子共讀這本書1. 欣賞表現力十足的圖畫書中圖畫的角度由近及遠,展示了海平面從平靜到波濤起伏再到平靜的多樣景象,表現力十足,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
  • 孩子缺乏安全感?看看有沒有這四種表現?
    想到上周天,我要去海口上班,孩子哭著要媽媽,可公公硬是騙她去買糖,我也沒來得及告訴寶寶,可能接下來一周只能視頻看媽媽了。或者平時做什麼事,公婆怕寶寶哭鬧,一不會告訴寶寶,二也不會讓寶寶當面看我到離開,怕寶寶哭鬧。可是,如果離開一段時間,或者要出門去哪裡,可能一整天或者好幾天,寶寶都看不到媽媽,這時候要不要告訴寶寶呢?
  • 有這4條就是寶寶缺乏安全感了,如何培養寶寶安全感呢?
    媽媽知道問題出在哪裡了。寶寶用手指著感應處,試探地問:「這個壞了嗎?修好了嗎?」我安慰寶寶:「壞了,還沒有修好。」寶寶一下子就放心了,順利完成了任務。其實,這不是寶寶膽小,而是寶寶缺乏安全感的表現。那麼,寶寶缺乏安全感還有哪些信號呢?
  • 有這4條就是寶寶缺乏安全感了,如何培養寶寶安全感呢?
    媽媽知道問題出在哪裡了。寶寶用手指著感應處,試探地問:「這個壞了嗎?修好了嗎?」我安慰寶寶:「壞了,還沒有修好。」寶寶一下子就放心了,順利完成了任務。其實,這不是寶寶膽小,而是寶寶缺乏安全感的表現。愛發脾氣的根本原因是內心沒有安全感,對外界始終有一種戒備心理,通過發脾氣來維護自己的安全。3. 怕生有的寶寶出門後,看到陌生人就會躲,也不敢和其他人打招呼,如果這時父母不在身邊,就會條件反射開始哭,開始發脾氣,這也是沒有安全感的表現。
  • 安全感是孩子信任世界的基礎,歸屬感是孩子最早的安全感
    建築師要想修建一所結實的房屋,需要有又穩又深的地基。人的生命要想健康長久地成長,也需要有穩固的地基。小孩出生後,地基便開始「建築」,在這裡,生命的地基便是人的「安全感」。安全感是一種人在社會生活中感到安心不害怕的感覺,當環境中可能出現對身體或者心理有危險甚至潛在危險的情況時,安全感能夠使人預感到出現的環境變動,人在其中主要表現為確定感和可控感。
  • 安全感到底是什麼,以及如何獲得安全感
    你是否經常會感受到情緒無端的落差,一時間開心轉眼就因為一件小事而生氣,在生活中非常迫切的與人交流,但是心理卻在害怕著什麼而沒有主動說出來,自己熟悉著自己的這些缺點卻無法改變,時常會感覺到壓力巨大,經常會想在一些場合表現自己,但是永遠賣不出那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