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真的是大人離不開孩子

2020-09-17 菡萏出淤泥

女兒今年上大學了,家裡三個人變成了兩個人。生活的節奏似乎變了,我感到自己像水面上的浮萍搖曳不定。看來真的是網上說的,不是孩子離不開大人而是大人離不開孩子。現代的人怎麼了???





相關焦點

  • 孩子的任性,離不開大人的「過度管制」
    導語:我們很多父母都說,孩子一天天長大,但是一天天難管。但是在孩子難以管教的背後,是我們大人無法順利「操控」孩子的怨言,孩子和父母成為對立面,這個局面和我們一開始 「過度管制」的教育方式分不開關係。所以,在小羊犯錯的時候,家裡大人基本統一戰線對小羊進行說教。 西方有句諺語:「地獄之路有時是最好的意圖鋪起來的。」
  • 《告訴世界我可以》:不是孩子離不開大人,而是大人離不開孩子
    還有就是撫養孩子的這一方不要把自己對另一半的恨轉嫁到孩子身上,孩子是無辜的。有的家庭離婚了,但是孩子依然成長的很健康,甚至希望父母能再離一次婚,這樣ta就有四個爸爸媽媽了。這樣的孩子,即使父母離婚了,他也能感受到非常多的愛意。但是現在也有的家庭是,雖然父母沒有離婚,但是養育孩子的重擔全部落在一個人身上。比如媽媽在家帶娃,爸爸賺錢養家。
  • 為什麼大人不挑食?孩子的回答亮了,看來孩子挑食是有原因的
    家裡的孩子跟其他所有的小朋友一樣,都有一個挑食的壞毛病,每次做飯可真的是太為難我了。更難的是在飯桌上的「互相較量」,我越想讓他吃什麼,他就偏偏不吃什麼,有時候我都恨不得直接給他直接灌下去呢。後來問了朋友們家的孩子是不是也這樣,果不出所料,她們家也都有著同樣的境況,看來老母親們也就只能惺惺相惜了。可是,為什麼孩子們都會有這樣的毛病呢?大概背後就是這幾個原因吧。
  • 為什麼大人不挑食?孩子的回答亮了,看來孩子挑食是有原因的
    ,都有一個挑食的壞毛病,  每次做飯可真的是太為難我了。  後來問了朋友們家的孩子是不是也這樣,果不出所料,她們家也都有著同樣的境況,看來老母親們也就只能惺惺相惜了。  可是,  為什麼孩子們都會有這樣的毛病呢?大概背後就是這幾個原因吧。
  • 孩子離不開大人,是缺乏安全感嗎?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說說咱家娃,ID:mykidsstory】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孩子缺少安全感怎麼辦?兩歲七個月男孩,必須和大人呆在一個房間,如果他在客廳我們去廚房或臥室,他不管在幹嘛都會馬上跟著一起,或者大喊爸爸媽媽。
  • 孩子想成為大人,大人想變成孩子
    繪本中,機器人象徵著大人。每個孩子都希望自己鑽進機器人的肚子裡,變成大人,快快成長。每個大人心中,也都住著一個孩子。當孩子遇到挫折的時候,他多麼希望大人的身體裡能鑽出一個孩子陪伴他。當孩子需要陪伴的時候,不妨讓我們心中的小孩出來。
  • 孩子第一天入園家長群炸了:是孩子離不開家長還是家長離不開孩子
    這不才離開不到一小時家長群就炸開了鍋,不少家長要求老師拍視頻,詢問孩子的情況,幾百條消息,幾百條私信真的很讓人力不從心」。不僅僅是閨蜜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我認識的一位園長也在朋友圈發過這樣的感嘆:我很理解很多家長們的焦慮,其實家長們大可不必這麼擔心,大部分孩子在學校玩得挺開心的,他們的適應能力超乎我們的想像。
  • 「離不開手機症候群」這病大人孩子都得治!
    離不開手機,離不開網,或出沒到一個無信號區域,就整個人不好了,心裡七上八下,沒著沒落……但是作為家長的你到底知不知道,總在孩子面前玩手機,對孩子的傷害究竟有多大
  • 孩子,真的很抱歉!大人們的世界太冷漠…
    壓垮這個孩子的,當然不僅僅是這堂作文課,而是她所經歷的一堂堂令她日漸沉默的人生課堂!孩子從成績很好,到心不在焉,這其中孩子經歷了什麼?當時的困難是什麼?為什麼沒有人關心?卻只是說,那個時候老師打了她一記耳光,之後也與家長和解了。可是孩子呢?她的心門是因此開啟還是緊閉了呢?
  • 幼兒園開學了,真的是孩子離不開你嗎?
    小傢伙三歲了,準備上小班,學校為了孩子提前適應幼兒園的生活,都建議我們給孩子報了為期十天的適應班。一切是為了孩子的,父母都會儘量去滿足,我們也是。大概半個月前,我已經開始著手準備各種入學的必需品了,同時也在擔心孩子是否會出現分離焦慮症。臨近入園時我還是緊張的不行,主要是怕孩子第一次離開家人會哭會鬧,會不適應。
  • 孩子總是離不開你? 可能「分離焦慮」期到了
    中新網10月21日電 據臺灣《嬰兒與母親》雜誌報導,如果家長發現小孩一直黏著自己,那麼很可能是因為孩子「分離焦慮」的時期到了。  文章摘編如下:  「分離焦慮」出現的時間  當孩子一歲左右時,可能會出現離不開主要照護者的情形,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分離焦慮」。
  • 孩子離不開手機怎麼辦?
    在家庭教育的過程中,總有一個難題困擾每一位家長:孩子沉迷於手機,離不開手機。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希望各位家長能得到一些啟發。首先,我們思考一個問題:孩子的手機是哪裡來的?這個問題,相信大多數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是最容易忽略的,但恰恰是這個問題的出現,才會有後面一系列問題。
  • 陰陽眼是不是迷信,小孩子真的可以看到大人看不到的東西嗎
    而且在很多人的認知裡面,尤其是老年人認為小孩子是未開過天眼的,所以他們可以看到成人看不到的東西,就是我們常說的陰陽眼,那麼事實是不是真的如此呢?小時候,晚上帶著孩子出門,孩子偶然會說,爸爸,那邊有一個人,可是爸爸回頭一看什麼都沒有,又或者孩子說,那邊有一個人一直看著我什麼的,可是大人怎麼看都沒有,可是經過孩子這麼一說,大人也會更加的害怕。到底三歲以前的孩子,陰陽眼的東西是不是存在呢?
  • 為什麼大人越催,孩子越磨蹭?
    這裡我想先問一下催促的家長,是孩子真的很磨蹭,還是你認為他磨蹭呢? 本身孩子的生活節奏與做事速度就和大人有所差別,有些時候並不是孩子磨蹭,而是孩子能達到的速度就這麼快。一般來說,家長看到的孩子出現的拖延行為,可能有這樣幾種原因: 第一是因為他沒有時間觀念,有的大人會說「還有5分鐘」或者「馬上八點半了」,「再給你半個小時」之類催促的話,但有的孩子對時間還沒有一個很籠統的概念,也許你的5分鐘已經很趕了,但在孩子看來,他並不了解5分鐘到底有多長
  • 《窗邊的小豆豆》: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大人的用心保護
    然而現實中,曾經真的有過一所這樣的學校,它的名字叫做巴學園。他經常對小豆豆說,「你真是一個好孩子!」小豆豆受到他的鼓勵,也真的從一個被退學的問題學生,轉變為一個具有自己的想法,但又能很好遵守原則的孩子。這就是所謂的皮格馬利翁效應,如果總是得到別人的肯定,就會對自身有著正面的期望,而這種期望往往會促進人去努力,促使人成功。
  • 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虐嬰事件的痛感呼應
    到底還要讓多少孩子受傷,大人們才會醒悟?施暴者總是說他們不是故意!在我看來,那就是蓄意的!一起來守護孩子的安全吧!女嬰的媽媽聽到消息後,亂了方寸,無法決定孩子的生死,到底應該拔管讓孩子好走,還是強留孩子在這世上煎熬。到底還要讓多少孩子受傷,大人們才會醒悟真的很不齒那些對孩子施暴的大人。如果你沒有信心照顧好孩子,你就不要去去照顧孩子、不要勉強自己或家人照顧。
  • 興趣班真的有趣嗎?是大人興趣還是孩子的興趣?別把孩子逼得太緊
    孩子的興趣是培養得,還是灌輸得?如果孩子沒有天賦,大人強行讓孩子學這個學那個,對孩子真的有幫助嗎?是大人急於求成,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還是真的是為了孩子好?今天中午,孩子彈鋼琴,彈的不好,被老婆揍了,一個小時哭了好幾次,孩子哭得讓我聽了心煩,就和老婆吵了幾句。
  • 你把孩子當成大人,他就真的會有擔當
    NO1家長需要懶一點很多育兒的文章和書裡都提到,家長懶一點,孩子鍛鍊的機會就更多,成長就更快。事實上這點確實奏效。在家裡我會跟小豆子講"大寶,幫小寶倒杯水;大寶,幫小寶晾下鞋子;大寶,幫龜龜換水……"結果長久下來,這幾歲的小人就真的成了大寶,經常看到我看點什麼就會主動湊過來說"小寶,你是小寶,我來幫你,你歇著吧……"。
  • 如果孩子被欺負,70%的大人都會這麼做
    其實大部分情況下,孩子的心理是很單純的,可是老人們卻非常在意,在他們看來,自己的寶寶是被別的孩子欺負了。 但作為大人卻也不好意思替孩子去解決問題,總不能把那個小孩也教訓一下吧,然後就把自己的孩子帶回家後,在家中教育自己的孩子,給他說:「被人欺負了,都不知道還手嗎?
  • 孩子的生長離不開水,這樣喝水,才是正確的
    水是生命的源泉,任何人都離不開水,孩子的生長發育更是離不開水,那麼,怎麼樣喝水才是正確的呢?千萬不要等到寶寶的嘴唇發乾才餵他喝水,那時候就已經晚了,一定要養成寶寶按時喝水的好習慣,同時還有注意好孩子喝水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