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冬,需節慾保陽氣,常吃一粥一湯補腎養陽!

2020-12-20 百家號

今日立冬,2018年11月7日,戊戌年(狗年)九月三十。「立,建始也;冬,終也,萬物收藏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曆書記載:「鬥指西北維為立冬,冬者終也,立冬之時,萬物終成,故名立冬也。」

冬季的主氣為寒,寒為陰邪,易傷人體陽氣,故冬季養生應順應自然界收藏之勢,斂陰護陽。冬季對應人體的腎。腎功能強健,就可調節機體適應嚴冬的變化,反之則會使人體的新陳代謝失調而發病。因此,冬季養生很重要的一點是「養腎防寒」,即防外感「六淫」中的「寒邪」。

起居調養:

1、早睡晚起,節慾以保養陽氣

早臥晚起,節慾補陽,開窗通風《黃帝內經》曰:「冬三月,天地閉藏,水冰地坼,無撫乎陽,早臥晚起,以待日光。」晚上10點就可以準備睡覺了,儘量避免夜晚活動或工作;早上起床最好是在太陽出來後1小時內起床,以收藏陽氣。《千金方》曰:「是月夫婦戒同寢,忌純陰用事。」節慾以保養元氣。立冬的陽光不烈不燥,暖度適宜,正是陽虛質最需要的陽氣之源,多曬曬後背比吃什麼補藥都養生。另外,北方室內開始供暖,要定時開窗通風,避免室溫過高,不然毛孔為了散熱而大開,出門遇冷氣一襲擊就會感冒。

2、不熬夜,注意保暖

立冬以後,在陽氣潛藏的冬季不要熬夜,很傷陽氣。初冬剛來的寒,不引人注意,若保護不及時則進入體內,所以冬天要著重防寒保暖。不要以自身陽氣抵禦寒冷,保腰下之暖,褲子穿暖,腰勿露出,襪子穿厚,節慾保精,每晚泡腳更要堅持。

飲食調養:

「少年重養,中年重調,老年重保,耋耄重延」。元代《飲膳正要》曰「冬氣寒,宜食黍以熱性治其寒。」少食生冷,也不宜躁熱,有的放矢地食用滋陰潛陽。

宜吃:糯米、高粱、慄子、大棗、核桃仁、桂圓、南瓜、生薑、牛肉、羊肉等的食物。

忌吃:豬腰子、羊腰子、花椒、胡椒、韭菜、霜打熟菜。

1、宜食白菜、蘿蔔

「冬月不可多食蔥,令人發疾。」——《本草》

寒為陰邪,易傷陽氣,人體需要加溫以抵禦寒冷。此節氣又是乾季向寒季轉換的過程,燥的感覺更加明顯,飲食宜「滋陰潛陽」。立冬後的白菜、蘿蔔肥美味甜,且有消食下氣的功效。涼物熱吃,炒熟或煮熟後熱吃,既不傷脾,又解了燥氣。

所謂「百菜不如白菜」,中醫認為白菜微寒味甘,有養胃生津,除煩解渴、清熱解毒的功效。還有豐富的維生素E、C,多吃可以起到很好的護膚和養顏的功效。此外,白菜的纖維素不但能起到潤腸,促進排毒的作用,還能促進人體對動物蛋白質的吸收。而蘿蔔中維生素A、C的含量特別豐富,生吃有清熱生津,涼血止血、生氣的功效;熟食則能益脾和胃,消食下氣。不但如此,還有銀耳、豆腐等物,冬天可以常吃。

2、宜多食養腎食物

寒為陰邪,易傷人體陽氣,而陽氣根源於腎,故寒邪最易中傷腎陽。因此立冬後宜多食養腎食物,以提高人體禦寒能力。腎陰虛者,可多食海參、枸杞子、銀耳等食物;腎陽虛者,宜多食羊肉、狗肉、韭菜、肉桂等。

推薦一粥一湯,補腎養陽。

黑芝麻粥(本草綱目)「服黑芝麻百日能除一切痼疾。一年身面光澤不飢,二年白髮返黑,三年齒落更出。」——《本草綱目》

食材: 黑芝麻25克、粳米50克。

做法:黑芝麻炒熟研末備用,粳米洗淨與黑芝麻入鍋同煮,旺火煮沸後,改用文火煮至成粥。

功效:補益肝腎,滋養五臟。

紅棗燉雞湯主料:土雞半隻、紅棗適量

做法:土雞剁大塊,放入滾水氽燙1分鐘撈出備用;紅棗洗淨,備用;將所有食材、水和調味料,放入電子鍋內鍋即可。

功效:「雞湯補虛」的功效也為人所知曉。雞湯還可以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的作用。很適合在這個季節喝哦。

相關焦點

  • 秋冬節慾保精,春天孕育新生
    其實,「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真正含義,並非說春夏只養陽,秋冬只養陰,而是強調秋冬順應陽氣收斂而養陰為主,春夏順應陽氣升發旺盛而養陽為重,其實都需要顧及陰陽平衡,因為陰陽是互根互用、陰中有陽、陽中有陰的,只是順勢而為,可以事半功倍。秋冬適合溫陽養陰的三個理由:1.
  • 立冬補一冬,來年無病痛!進補保平安,堅持8個「三」!
    立冬:一年中「進補」最佳時期  民間素有「立冬補一冬」「立冬進補,來年打虎!」的說法  中醫介紹,這是因為冬令進補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促進新陳代謝,使畏寒的現象得到改善。冬令進補還能調節體內的物質代謝,使營養物質轉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貯存於體內,有助於體內陽氣的升發。
  • 今日立冬!
    民間還熱衷於吃涮羊肉。老北京的涮鍋講究銅鍋炭火,湯底澄清,只需加入薑片、蔥段等。炭火燒得鍋裡清湯滾熱,拿著筷子夾著紅白相間、薄而不散的羊肉片,在湯裡這麼一涮,肉色一白就放在冷的麻醬料裡那麼一蘸,入口即化,醬香肉香合二為一。
  • 今日立冬丨殘秋盡,冬未隆,正是養藏時!
    立冬是一年陽氣生、長、收、藏中——「藏」的開始。「藏」是萬事萬物運行的根基。 自立冬開始,天氣之間陽氣由收變斂,由降變藏。人感天地氣機變化,機體陽氣亦漸斂藏於腎水之中。 對於植物來說,冬能藏精,至春則陽氣才可升發健旺、生氣勃勃。人亦如此,必於冬天深藏陽氣,方能來春健康不病。
  • 立冬吃什麼 立冬常吃六種食物既暖身又防病
    立冬是二十四節氣第十九個節氣,這一節氣的到來也說明天氣變得寒冷,季節也進入了冬季,此時我們不僅要加衣保暖,還要做好飲食調理,那麼立冬吃什麼好呢?別著急,揭下來就讓我們一起看一看立冬進補吃什麼,相信通過本篇文章大家都能夠知道立冬要吃啥。立冬吃什麼立冬天氣變得寒冷,此時我們要多吃健脾開胃的食物,也要多吃能夠幫助保暖的食物。
  • 立冬了,和明星一起改善日常飲食 了解生活注意的事項
    秋意濃,冬已悄然至,今日立冬,接下來,天氣會越來越冷,又到了早上哈一口氣,就能在玻璃窗上畫個笑臉的有趣季節了。立冬節氣,意味著從這一天開始正式進入冬季了。南吃湯圓北吃水餃,是立冬的一個習俗,各地的特色美食各有不同,明星們在立冬節氣前也曬出自己吃的各種美食。
  • 立冬之後,這樣做讓孩子養精蓄氣,長得高
    過去為農耕社會,農民勞動了一年,入冬以後進入農閒,利用立冬這一天要好好休息,並做肉食,慰勞一家人的辛苦。餃子來源於「交子之時」的說法,立冬為秋冬季節之交,故在「交」子之時選擇吃餃子。因為水餃外形似耳朵,人們認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凍,所謂「好吃不過餃子」。南方立冬之日吃薑母鴨、羊肉爐等,多用大棗、當歸、枸杞、黃芪、人參等進行燉煮,起到補冬的作用。
  • 立冬養生小常識 立冬節氣如何養生吃什麼水果蔬菜
    1 養腎吃「黑」、搓腰  冬天天氣寒冷,寒邪最易傷害腎的陽氣,也就容易對身體造成傷害,因此,冬季養生應以調攝腎之陰陽為重點。  「對於老年人來說,飲食調攝對養腎防寒非常重要。冬季是匿藏精氣的季節,要適當食用一些熱量較高的食物,如牛肉、羊肉、牛奶、豆漿等食物。」吳曉晶介紹。  中醫認為,「黑色入腎」,故以食「黑」為補。
  • 立冬養生指南:多吃黑色食物 養生食譜推薦(圖)
    編者按:今日立冬,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19個節氣,也是一年中第一個帶「冬」的節氣。在這個節氣裡,一切耗傷陽氣的行為,如過食生冷、長期熬夜等均可能對機體造成不利影響,養生食補也要注意有所選擇。
  • 今日立冬,養生要點!
    在這一季節裡,水面結冰,大地凍裂,所以人不要擾動陽氣,要早睡晚起,一定需等到日光出現再起床;使情志就像軍隊埋伏或像魚鳥深藏一樣;還要遠離嚴寒之地,靠近溫暖之所,不要大量出汗而使陽氣喪失。這乃是順應冬氣、養護人體閉藏機能的法則。違背這一法則,就會傷害腎氣,到了春天還會導致四肢痿弱逆冷的病症。究其原因,是由於身體的閉藏機能在冬天未能得到應有的養護,以致供給春天時煥發生機的能量少而不足。
  • 【生活小常識】立冬養生:做好三藏四防 開啟冬季快樂養生模式
    立冬· 三藏藏陽從立冬開始,大自然陰氣漸長,陽氣漸退,因此,冬季養生要順應自然而養陽,即藏陽。中醫主張「早臥晚起,以待日光」,意思就是說,冬天要早睡晚起,等太陽出來再起床以避陰採陽。另外,老年人在冬季一定要多曬太陽。冬季養生怎麼藏陽?
  • 2016年11月7日迎立冬節氣 立冬養生注意事項及立冬養生食譜
    立冬前後,全國大部分地區降水顯著減少。北方地區大地封凍,農林作物進入越冬期。江淮地區的「三秋」已接近尾聲,中國江南則需搶種晚茬冬麥,趕緊移栽油菜,中國南部則是種麥的最佳時期。另外,立冬後空氣一般漸趨乾燥,土壤含水較少,此時開始注重林區的防火工作。立冬期間,漢族民間以立冬為冬季之始,需進補以度嚴冬的食俗。
  • 今日立冬!關於冬天的第一個節氣,這些知識點你可以給孩子講講 | 特別關注
    立冬後,日照時間將縮短,正午太陽高度繼續降低。民間以立冬為冬季之始,需進補以度嚴冬的食俗。民間還熱衷於吃涮羊肉。老北京的涮鍋講究銅鍋炭火,湯底澄清,只需加入薑片、蔥段等。炭火燒得鍋裡清湯滾熱,拿著筷子夾著紅白相間、薄而不散的羊肉片,在湯裡這麼一涮,肉色一白就放在冷的麻醬料裡那麼一蘸,入口即化,醬香肉香合二為一。臺灣:羊肉爐、薑母鴨
  • 今日立冬!關於冬天的第一個節氣,這些知識點你可以給孩子講講
    立冬後,日照時間將縮短,正午太陽高度繼續降低。民間以立冬為冬季之始,需進補以度嚴冬的食俗。民間還熱衷於吃涮羊肉。老北京的涮鍋講究銅鍋炭火,湯底澄清,只需加入薑片、蔥段等。炭火燒得鍋裡清湯滾熱,拿著筷子夾著紅白相間、薄而不散的羊肉片,在湯裡這麼一涮,肉色一白就放在冷的麻醬料裡那麼一蘸,入口即化,醬香肉香合二為一。
  • 清華長庚醫院中醫科普:立夏養陽需講究養生原則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中醫科劉承主治醫師為您介紹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春夏養陽」這一命題出自《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原文說:「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這句話包涵兩層意思,一是說人生活在自然界,與天地萬物的生長壯老已,息息相關,即天人相應;二是說人應順應四季陰陽的變化規律來養生。
  • 常吃艾草加這一物,7天掃除體內惡寒,早知道早受益!
    艾草純陽之物,陽氣至純至淨,對祛除體內陳寒、積寒效果最好,補而不燥不熱、不上火,所以說,夏天吃艾草,是最養生最補陽氣的食療方法了。這裡推薦艾草的幾個養陽除寒的搭配吃法,讓大家補陽氣、祛陳寒的同時又能吃到美味又營養的菜餚。
  • 【節氣】今日立冬,這些習俗和禁忌你知道嗎?
    如果鹹味吃多了,會促進腎水升騰而以水生木,腎水反而不能閉藏,有損健康。而苦能降火,適當的苦味可以幫助相火下潛,更好的促進冬天腎水的閉藏。所以,立冬後天氣寒冷,耗費的陽氣增多,要適當的吃點苦味補充身體所需。
  • 今日立冬 立冬養生小常識
    立冬並不意味著我們就是冬天了,一般是指在立冬之後,天氣就會慢慢寒冷起來,冷空氣會很頻繁的入侵我們的城市。立冬的到來也意味著我們要開始注意自己的身體,天氣的陰晴不定,很容易會讓我們生病。現在在很多人,都十分講究養生,到了立冬,我們要怎樣去養生?
  • 立冬進補 立冬吃什麼好
    立冬到了,預示著冬季即將開始。俗話說:「冬令進補,春來打虎」,立冬是一年中養生進補的好時候,那麼立冬養生吃什麼食物好呢,接下來小編為你們介紹幾道養生菜,一起把握住立冬這個進補的黃金時期吧!
  • 立冬啦!老師們快給孩子把這些知識點劃重點!
    立冬後,日照時間將縮短,正午太陽高度繼續降低。民間以立冬為冬季之始,需進補以度嚴冬的食俗。民間還熱衷於吃涮羊肉。老北京的涮鍋講究銅鍋炭火,湯底澄清,只需加入薑片、蔥段等。炭火燒得鍋裡清湯滾熱,拿著筷子夾著紅白相間、薄而不散的羊肉片,在湯裡這麼一涮,肉色一白就放在冷的麻醬料裡那麼一蘸,入口即化,醬香肉香合二為一。臺灣:羊肉爐、薑母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