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始今天的推文前,告訴大家一個福利:由我創辦的中醫學習的享泰極公益學堂,再次對大家開放。每周二、四、六我會在群裡直播中醫課程,免費教大家學中醫。每次直播結束後,針對講課內容還會有作業題,全部答對的學員還有禮券相贈。歡迎大家掃碼進群。
中醫,是人生的一場必修課!我們一起前行。
秋天的景意並未完全消盡,立冬踩著厚厚的落葉,披著清澈高遠的藍天,伴著紛亂的微寒,粉墨登場了。立冬,十月節。立冬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九個,太陽到達黃經225°度。水始冰,水面初凝,未至于堅。地始凍,土氣凝寒,未至於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冬,終也,萬物收藏也。」此時,雁聲入夢涼,山月各蒼茫。立冬,冬三月之始。《孝經緯》曰:「鬥指乾,為立冬,冬者,終也,萬物皆收藏也。」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開始。此時,草木凋零、動物蟄伏,萬物都趨於休止,開始養精蓄銳,為春季的勃發做儲備。《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立,建始也」,又說:「冬,終也,萬物收藏也!立冬不僅僅代表著冬天的來臨,完整地說,立冬是表示冬季開始,萬物收藏,歸避寒冷的意思。
我國古代將立冬分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凍;三候雉入大水為蜃。」雉即指野雞一類的大鳥,蜃為大蛤。立冬後,野雞一類的大鳥便不多見了,而海邊卻可以看到外殼與野雞的線條及顏色相似的大蛤。此節氣水已經能結成冰;土地也開始凍結;三候「雉入大水為蜃」中的雉即指野雞一類的大鳥,蜃為大蛤,立冬後,野雞一類的大鳥便不多見了,而海邊卻可以看到外殼與野雞的線條及顏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認為雉到立冬後便變成大蛤了。
立冬是十月的大節,漢魏時期,這天天子要親率群臣迎接冬氣,對為國捐軀的烈士及其家小進行表彰與撫恤,請死者保護生靈,鼓勵民眾抵禦外敵或惡寇的掠奪與侵襲。在漢族民間有祭祖、飲宴、卜歲等習俗,以時令佳品向祖靈祭祀,以盡為人子孫的義務和責任,祈求上天賜給來歲的豐年,農民自己亦獲得飲酒與休息的酬勞。
立冬與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在古代社會中,立冬是個重要的節日。古時此日,天子有出郊迎冬之禮,並有賜群臣冬衣、矜恤孤寡之制。後世大體相同。賀冬亦稱「拜冬」,在漢代即有此俗。東漢崔定《四民月令》:「冬至之日進酒餚,賀謁君師耆老,一如正日。」後來有些活動,逐漸固定化、程式化、更有普遍性。如辦冬學、拜師活動,都在冬季舉行。立冬有吃水餃的風俗。立冬時,包餃子,味道既同大白菜有異,還要蘸醋加爛蒜吃,才算別有一番滋味。立冬為什麼吃餃子?因為餃子是來源於「交子之時」的說法。大年三十是舊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節之交,故「交」子之時的餃子不能不吃。因我國以農立國,很重視二十四節氣,「節」者,草木新的生長點也。秋收冬藏,這一天,改善一下生活,就選擇了「好吃不過餃子」。同時,古代認為瓜代表結實,所以《禮記》中有「食瓜亦祭先也」的說法。
黃帝內經中講到「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洩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冬天的三個月,是萬物生機閉藏的季節。在這一季節裡,水面結冰,大地凍裂,所以人不要擾動陽氣,要早睡晚起,一定需等到日光出現再起床;使情志就像軍隊埋伏或像魚鳥深藏一樣;還要遠離嚴寒之地,靠近溫暖之所,不要大量出汗而使陽氣喪失。這乃是順應冬氣、養護人體閉藏機能的法則。違背這一法則,就會傷害腎氣,到了春天還會導致四肢痿弱逆冷的病症。究其原因,是由於身體的閉藏機能在冬天未能得到應有的養護,以致供給春天時煥發生機的能量少而不足。傳統中醫養生認為,人體氣血的循環,臟腑、經絡的生理活動,都是以陽氣為根本,陽氣是生命的動力,人體陽氣充足旺盛,就好象太陽當空,大地上的萬物就有生發之機;倘若人體的陽氣衰敗,就好象天空布滿了陰雲萬物就會枯亡。艾灸能扶陽養陽,最適合於養生保命。常用的艾灸穴位:一年四季都可艾灸,每次選一兩個穴施灸,久久堅持,有祛病、養生、延年之功。
有人問,立冬之後陽氣要斂藏,那還能艾灸嗎?我的觀點是當然可以。冬天還有月亮的圓缺變化,還有每天的陽昇陽降,艾灸能扶陽抑陰,有助於使每個農曆月以及每天的陽氣升起來。再者,艾灸能改善陽虛陰盛的體質,能緩解病痛的折磨,可預防感冒等傳染性疾病的發生。因此說,艾灸隨時都可以做,冬天也可以。立冬,民間有很多的入冬進補的方法,主要是從食療的角度來說的,如果從中醫的角度來看,這個時候最適宜用艾灸的方法來保健自己的身體,這一天臨床應用兩個穴位即可預防和治療某些疾病。具體穴位:該穴為人之生命根蒂,灸之可溫陽散寒、溫經逐痺、行氣活血、祛溼通絡、回陽固脫、扶陽培元,從而起到疏通經絡、調達臟腑、扶正驅邪、調整陰陽、防衰延年的作用。另外,灸神闕在諸多保健療法中也佔有重要地位,正以其簡便易行、成本低廉的特點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艾灸神闕可預防感冒提高免疫,所有的慢性病患者都可艾灸此穴,具體操作,艾條溫灸兒童20—30分鐘,或艾柱隔姜、成人30—60分鐘。該穴為生殖、泌尿系統疾患的卓效之穴,古今已作為保健要穴。其主治功能可概括為培腎固本,調氣回陽。灸法藉助火力,溫通經絡,行氣活血,補益陽氣,施之關元,使腎中精氣盛而體日壯。男科、婦科炎症、男性性功能障礙、陽痿早洩、女性陰冷都可艾灸關元穴,具體操作艾條灸60—120分鐘。在男子能藏生殖之精,在女子則緊密聯繫著胞宮,對兩性生殖功能有重要影響;命門內含有真陽(真火)、真陰(真水),五臟六腑以及整個人體的生命活動都由它激發和主持。但是,也有人持命門只含真火而不含真水的見解。近代的觀點,多傾向於命門主要是藏「真火」,因而稱之為「命門火」或「命火」。由於腎臟是「先天之本」、「水火之宅」,所以不論從上述哪種觀點來看,命門的功能都與腎臟有十分密切的關係。另外
腎俞、足三裡、湧泉、羶中也可以跟據自己的身體情況艾灸。
2、腎之經脈起於足部,足心湧泉穴為其主穴,冬夜睡前最好用熱水泡腳,並按揉腳心(湧泉穴部位);
「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立冬時養生應順應自然界閉藏之規律,以斂陰護陽為根本。冬日陽氣肅殺,夜間尤甚,要「早臥遲起」。早睡以養陽氣,遲起以固陰精。但晚起並非賴床不起,而應以太陽升起的時間為度。日出而作,保證充足的睡眠,有利於陽氣潛藏,陰精蓄積。立冬後,就要根據冬季的特點進行養生。在眾多的養生方式中,最省事可謂「睡覺」了。冬季養生首先要保證的就是充足的睡眠。對於成年人來說,一天最好能保證8小時的睡眠時間,如果晚上的睡眠時間不足,那麼可在中午補睡半小時到一小時。充足的睡眠能有效恢復精力、養陰培元,有益於在冬季陽氣潛藏,陰津蓄積。中醫認為冬主收藏,
所以冬三月應早臥晚起,注重補陰才會事半功倍。建議每天最遲不超過12點(即子時)入睡。因為這個時候的「陰」到達了最盛的位置,過了12點陰氣就開始下降,陽氣緩慢上升。中醫向來講究「天人合一」,而靜又養陰。因此,在每日陰陽的此消彼長的過程中,於12點之前入睡,最能養陰。睡眠時的被子應該以暖和、輕柔為宜。
冬屬陰,以固護陰精為本,宜少洩津液。故冬「去寒就溫」,預防寒冷侵襲是必要的。立冬後氣候寒冷,著衣應注意薄厚適度,因衣著過少過薄即易感受寒邪而耗損陽氣;而衣著過多過厚則使人體腠理開洩,陽氣不得潛藏,寒邪也會易於侵入,故穿衣應做到薄厚適度。另外,在陽光充足的時候宜多到戶外曬太陽,常曬太陽可起到壯陽氣、溫通經脈的作用。我國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十分推重「負日之暄」這一養生之道,勤操練,並深得其惠。他在《負冬日》一詩中,以欣喜的心情描繪了在冬天曬背全過程中的身心體驗,詩云:「負暄閉目坐,和氣生肌膚。初似欽醇醪,又如蟄者蘇。外融百骸暢,中適一念無。曠然忘所在,心與虛俱空。」可以說,他能活到74歲,與冬日之「負暄」也有一定關係。中醫學也十分重視陽光對人體健康的作用,認為常曬太陽能助發人體的陽氣。特別是在冬季,由於大自然處於「陰盛陽衰」狀態,人體也不例外,故
冬天常曬太陽,更能起到壯人陽氣、溫通經脈的作用。人的背部一旦受寒,就會損傷陽氣,出現上呼吸道感染或陳疾復發、加重等現象。俗話說:「風從頸後入,寒從腳下生」。在寒冷的季節裡,大家出門時除了要穿高領毛衣外,最好還要戴上圍脖,以免寒冷有機可乘。迎風時要用圍巾遮擋,或者戴上口罩,以免受寒後患上面癱,老年人則一定要戴上保暖的帽子。 頭部受寒後,血管受寒冷刺激容易收縮,痙攣狹窄,使頭部的血供受阻,容易誘發腦卒中。除了頭頸外,還要注意腳部的保暖。人的雙腳處於人體最遠端,脂肪薄、保暖能力差。足底穴位與人內臟關係密切,如果足部受涼可引起感冒、腹痛、腰腿痛、痛經等疾患。雙腳暖和了,全身都感覺是暖的。3、每晚睡前用溫水泡腳,以消除疲勞、禦寒防凍、促進睡眠,水溫以40℃左右為宜。必須經常保持腳的清潔乾燥,襪子勤洗勤換,每天堅持用溫熱水洗腳,同時按摩和刺激雙腳穴位。每天堅持步行半小時以上,活動雙腳。此外,選一雙舒適、暖和輕便、吸溼性能好的鞋子也非常重要。
立冬節氣是進入冬季後的第一個節氣,是陽氣潛藏,陰氣盛極,草木凋零,蟄蟲伏藏的季節。天氣寒冷影響人體的內分泌系統,使人體的甲狀腺素、腎上腺素等分泌增加,加速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類熱源營養素的分解,增加機體的禦寒能力,同時也造成人體熱量散失過多。所以,立冬後適當進補對禦寒很有好處。「入冬進補」,很多人會選擇雞、鴨、羊等熱量高的肉類進補,其實這並不適合所有人,類似蘿蔔燉羊肉、狗肉火鍋之類的溫補食品適合身體健康的年輕人和兒童食用,但對於溼熱體質、肝火旺體質以及痰溼體質的成年人來說,多吃肉類,特別是燥熱的狗肉可能出現流鼻血、口舌生瘡、煩躁等症狀。立冬養生要科學進補。不同體質的人,進補的側重點不同,總的來說,無非是缺什麼補什麼。例如
氣虛的人要補氣,可以多吃花生、紅棗、山藥;
陽虛的人要補陽,可以多吃核桃、韭菜、狗肉、羊肉;
陰虛的要補陰,可以多吃梨、銀耳、豬蹄。專家提醒,冬季養生一定要有針對性地去「補」,要是搞不清自己的體質,最好是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補。立冬後進補要給腸胃一個循序漸進的適應過程,所以要做好引補。比如食用性質溫和的花生紅棗湯、生薑燉牛肉等。此外,冬季喝熱粥也是養生的好選擇。小麥粥可以養心除煩,芝麻粥可以益精養陰,蘿蔔粥可以消食化痰,茯苓粥可以健脾養胃。多溫熱少寒涼天冷的時候,適量增加蛋白質、脂肪以及維生素和礦物質的吸入,對抵禦低溫很有好處。例如多吃一些糯米、高粱、慄子、大棗、核桃仁、桂圓、韭菜、南瓜、生薑、牛肉、羊肉等溫熱性質的食物。鹹味入腎補益陰血,根據「秋冬養陰」、「冬季養腎」的原則,冬季可以適量多吃點鮮味食物,如海帶、紫菜以及海蜇等,具有補益陰血等作用。
立冬時運動應以靜態運動為主,養陽氣,使陽氣潛藏,可選擇太極拳、八段錦、十六段錦等,不適宜太激烈的運動。運動強度以微微出汗為佳,不宜過度運動,避免大汗出而使陽氣外洩。太極拳因簡單易學、健身效果良好而成為一項比較普及的運動項目。常打太極拳可改善神經系統功能,增強心臟功能,擴大肺活量,提高人的平衡能力,防止骨質疏鬆。太極拳通過意念和呼吸與動作配合,促進大腦神經細胞的功能完善,使人體神經系統興奮和抑制過程得到協調,對精神創傷、神經類疾病,如神經衰弱、失眠、高血壓等有較好的防治作用;太極拳通過緩慢、細長、均勻的腹式呼吸,使人體肺部的氧氣充足,腸胃得到蠕動鍛鍊,增強消化和排洩機能,因此經常練太極拳,對心臟病、肺病、胃病、便秘、痔瘡等有防治作用。每天清晨,雙腿盤坐,頭轉向左方,兩手由體側提到胸前,手心朝上,兩臂隨後緩緩落下,頭轉向正前方,兩手臂再重複上述動作。頭轉向右,動作相同,左右相反,左右各做15次,然後上下齒相叩,即叩齒36次,漱津幾次,待津液滿口分3次咽下,意想把津液送至丹田。 如此漱津3次,一呼一吸為一息,如此36息而止。此功法可改善胸脅積滯、虛勞邪毒、腰痛不能俯仰、咽幹、面色無華、胸滿嘔逆、頭痛等症。冬季鍛鍊不可少。冬天寒冷,人的四肢較為僵硬,所以鍛鍊前熱身活動更顯重要。如:伸展肢體、活動關節,使身體微熱後,再進行健身運動。運動後要及時穿上衣服,以免著涼。此外,運動時間最好在
日上三竿之後和黃昏之前,此時間段日照充足,可避免寒冷的刺激。
立冬後人體的新陳代謝處於相對緩慢的時期,故此時養生要注重「藏」,在精神調養上要做到「……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以有得」,力求其靜,控制情志活動,保持精神情緒的安寧,含而不露,避免煩擾,使體內的陽氣得以潛藏。
大家可以在本文結尾處留言,我的師父中醫老苗會為大家答疑解惑哦!
由中醫老苗創立的享泰極社群,從即日起開啟「八綱調形」訓練營啦。
長時間低頭工作、玩手機,難免出現肩頸疼;年紀大了,走多了亦或是受寒了,常出現腰腿疼……疼痛反反覆覆,長期吃藥又擔心傷身,該怎麼辦?不妨試試古中醫的八綱調形外治法,不吃藥,改善疼痛不適,見效快。「八綱調形」訓練營專門為飽受肩頸腰腿痛的學員提供服務。
「八綱調形」是中醫外治調理頸椎病、肩周炎、腰椎病、膝骨關節炎疼痛的方法,理論依據源自《黃帝內經》繆刺「以左取右,以右取左」的思想,從中醫老苗的爺爺傳承至今,為不計其數的頸肩腰腿痛患者解除痛苦。
這種方法雖然難精,但還是很簡便易學,「八綱調形」訓練營可以邊學習,邊實踐。很適合頸肩腰腿痛患者自我調理,中醫愛好者和養生保健從業人員也可以作為一項技能,學會後為家人朋友或顧客的健康服務。
參加「八綱調形」訓練營,您將收穫:
1 知識和技能
中醫老苗不僅親自授課帶你全面了解八綱調形外治法,還傳授頸椎病、肩周炎、腰椎病和膝骨關節炎四大類,共9種亞型疾病的八綱調形外治方案,學習之後就能親自動手解決困擾自己和家人朋友的頸肩腰腿痛問題。
2 定製化解決方案
針對困擾你的頸肩腰腿痛問題,中醫老苗會結合每個人的體質情況和舌象,定製一對一的八綱調形調理方案。
3 一對一指導
參加「八綱調形」訓練營的學員,如果在親自上手實施調理方案時有困難,中醫老苗的助教醫道小童會提供一對一的視頻指導一次。
4 專屬群
助教醫道小童會邀請學員進入「八綱調形」訓練營專屬微信群,在群裡可以針對「八綱調形」的調理方案及其效果相互交流,相關的疑問可向中醫老苗和醫道小童諮詢。
5 超值贈品
您只需要花299元加入「八綱調形」訓練營,即可獲贈價值299元的八綱調形貼兩罐(20貼)。
另外,如果您選擇的贈品是八綱調形貼的體驗裝(紙盒外包裝,特別提示:該批貼的有效期截止2020年12月1日)兩盒20貼,僅需花99元獲取贈品的同時,參加訓練營的第1-4項收穫均全部享有。
1、被頸椎病、肩周炎、腰椎病和膝骨關節痛困擾,想通過中醫外治法調理改善的個人;
2、想提升自己中醫外治調理技能,服務周圍親屬和朋友的個人。
1、掃描二維碼購買訓練營服務包,領取課程,並按購買提示,加助教醫道小童微信號,邀請您進入「八綱調形」訓練營微信交流群;
特別提示:若選擇試用裝八綱調形貼作為贈品,掃描文末二維碼僅需99元即可參加訓練營。
2、根據醫道小童的微信提示,領取贈品,註冊訓練營,完成體質測評問卷,提供舌象照片。
3、醫道小童會在註冊訓練營後第二天,回復「八綱調形」調理方案,在需要協助時進行一對一視頻指導。
4、入營後,助教會帶領你完成7節「八綱調形」基礎課的學習,並完成相應作業,檢查自己的學習效果。課程還包括頸椎病、肩周炎、腰椎病和膝骨關節炎等四種疾病9種亞型的「八綱調形」視頻教學,作為學員學習實踐的指導教程。
點擊下方「閱讀全文」即可加入「八綱調形」訓練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