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5歲兒童是天生數學家!學會數學啟蒙的方法事半功倍

2020-09-18 夏天說育兒

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家曾公布過一項研究發現:5歲兒童是天生的數學家。雖然這個階段孩子沒接受過正規教育,但是能自己掌握數學抽象概念和算術法則。

我看到這樣的研究時有點兒驚訝,要知道數學這門學科對於我來講似乎天生就有距離感,如果說我曾經離數學家這麼近,我還真不敢相信。但後來在閱讀蒙臺梭利的相關著作時,發現了蒙臺梭利的數學敏感期與這項研究不謀而合。

所謂敏感期的概念,就是在某個時期學習某種知識和行為相對最為迅速,所以被稱之為敏感期。有一種天賦異稟的感覺。而蒙臺梭利強調的數學敏感期是在2-6歲之間,但強調了5歲左右是兒童掌握數學概念、抽象運算、綜合數學能力開始形成的關鍵期。

由此可見5歲的孩子對於數學真的更有天賦。所以想要孩子數學好,在這個時機進行科學啟蒙,那麼在學好數學的路上自然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很多家長對於數學啟蒙並沒有理解,認為讓孩子數數、做算術題、背乘法口訣就是啟蒙,其實恰恰相反。

史丹福大學教授Jo Boale曾在演講中提到,孩子很早死記硬背數學公式和口訣,會讓孩子缺乏對數字靈活運用的能力,以後學習數學更困難,而且會感到焦慮。由此可見,不正確的數學啟蒙不但不能讓孩子數學能力更強,反而會讓孩子更討厭數學。所以學會正確的數學啟蒙方法,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分享幾個數學啟蒙的方法!

一、用實際物品教孩子數數

很多家長教孩子數數時,總是自己念,讓孩子跟著背。也有一些家長為了讓孩子更快認識數字,舉著數字卡讓孩子念。但這都是站在記憶的角度,而不是發展數感的角度。所謂數感,是要孩子了解數字背後的數量含義,要明白多少,才不是能背到100。

所以教孩子數數,一定要利用實際物品,畢竟數字太抽象,對於5歲這個階段的孩子還沒完全發展出來抽象思維。所以教孩子數數的時候,可以利用水果、糖果、臺階、積木這些孩子感興趣的實物,將數字與數量相對應,比如1節臺階、2節臺階、3節臺階……

二、讓孩子分東西

當孩子認識了數字以後,家長就可以通過分東西給孩子輸入多和少的概念。以分水果為例,媽媽可以將西瓜切成8分,然後讓孩子給爸爸、媽媽、一人3塊,給孩子自己分1塊,孩子自己就會意識到為什麼自己的少,這樣就有了多少的概念。

然後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少多少,多多少。從而進行簡單的減法運算。最開始建議只計算10以內的加減法。如果孩子分東西對於加減掌握的已經不錯了,家長可以拿幾道抽象的算術題讓孩子做,最初允許孩子掰手指,算對了要給他獎勵,都能激發孩子對於計算的興趣。

三、認識圖形、玩空間感遊戲

圖形認知和空間想像能力是除了數感以外,學習數學非常重要的能力。所以只會數數、算術是不行的。到了幾何題孩子還是不能駕馭。認識圖形可以通過孩子的積木,讓孩子認識形狀,也可以通過家裡的物品,比如鐘錶、電視、手機,讓孩子腦子中對於圖形有具體的概念。

之後是鍛鍊空間想像能力,缺乏空間感的孩子將來也很可能是個路痴。所以上下左右這種概念要早早灌輸。可以和孩子玩捉迷藏的遊戲,但要用語音提示孩子,我藏在了柜子裡,裡外就是空間概念;或者對孩子說我藏在了桌子下面、床下面,多用這種空間詞彙讓孩子建立這種概念

所謂「天時地利人和」,似乎任何事情都適用。學習數學也是如此,選擇正確時間,選擇正確的方法,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結果,與所有家長共勉。

相關焦點

  • 研究發現:5歲兒童是天生數學家!學會數學啟蒙的方法事半功倍
    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家曾公布過一項研究發現:5歲兒童是天生的數學家。雖然這個階段孩子沒接受過正規教育,但是能自己掌握數學抽象概念和算術法則。 我看到這樣的研究時有點兒驚訝,要知道數學這門學科對於我來講似乎天生就有距離感,如果說我曾經離數學家這麼近,我還真不敢相信。
  • 3-6歲是孩子數學啟蒙的黃金期,幾種方法,讓孩子更好的學習數學
    很多寶媽認為孩子只要學會了數學的基礎就會知道數學背後的含義,但是現實中,孩子在應用的時候卻出現了很多問題。像孩子可以數到100,卻看不出來桌子上有多少個杯子。孩子認得出數字,看到5卻畫不出5個正方形。在「兒童自然數學」中,格雷格·尼爾森曾經指出過:孩子是天生的數學家,孩子數學沒學好,是因為他們在童年時被灌輸不當的學習模式,毀了天生的數學腦。
  • 數學啟蒙就是教孩子加減法嗎?打好數學基礎,要靠這4個方法
    數學啟蒙的目標 教育心理學博士格雷格·納爾遜說過:孩子原本是天生的數學家,當成人強迫孩子計算的時候,是將他們天生的數學頭腦徹底摧毀了。
  • 年糕媽媽數學盒子:2-6歲寶寶的數學啟蒙神器
    美國範德堡大學曾做過一項長達 40 年的跟蹤研究發現,1650 名早期數學能力強的兒童,在成年後,普遍都成為各自領域的佼佼者和高收入人群,生活的滿意度和幸福指數也相對較高。《最強大腦》評委、北京大學心理學院教授魏坤琳,一直很倡導家長要儘早開始對孩子的數學啟蒙。
  • 0-6歲孩子的數學啟蒙如何做?不同階段方法不同,3個坑千萬別踩
    而計算能力實際上只是培養孩子的一種技巧,在困難的計算,一個計算器或者一臺電腦就可以搞定,因此也不是數學啟蒙應該追求的。真正的數學啟蒙,應該是引導孩子在生活中發現數學、理解數學並且培養孩子的邏輯推理能力。
  • 這樣給孩子啟蒙,不怕孩子學不好數學
    研究證明,兒童在4歲前後會出現一個&34;,這個階段的孩子對數字、數量關係、排列順序等數學知識會產生極大的興趣,如果你的孩子正處在這個階段,這說明孩子的數學敏感期到了。如果不想錯過數學敏感期,家長就要及時給孩子建立數學思維了。
  • 6歲前是數學啟蒙的黃金期,3個方法,讓孩子成為數學「小天才」
    數學啟蒙不只是讓孩子數數,而且你就算讓孩子學會了從1數到100也沒有任何的意義,因為孩子可能連4和8哪個大都不知道,更不知道10的左右是什麼數字,教孩子數數僅僅是啟蒙中最小的一部分。數學思維決定孩子未來學習的重要思維,6歲前是孩子數學啟蒙的黃金期,這段時間訓練孩子的數學天賦,對他們未來的學習可謂事半功倍,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們不要急功近利,而是採用正確的方法引導,培養孩子的數學興趣。數學啟蒙,怎麼做?
  • 2-7歲是數學的啟蒙關鍵期,教你3個啟蒙方法親測有效
    根據孩子發育特徵,我們能得知,幼兒時期是培養孩子的最佳時期,尤其是數學啟蒙,越早越好,不僅能夠充分發掘大腦潛能,還能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提高孩子對數學的興趣。而2-7歲正是數學的啟蒙關鍵,若是能夠在這個時期給孩子做好啟蒙工作,那麼孩子以後學習就會事半功倍。
  • 德國人的數學差,但是如何數學家很多?其實是他們的啟蒙方式不同
    不僅如此,31歲的德國數學家彼得·舒爾茨在2018年獲得菲爾茲獎。作為國際最高數學獎,菲爾茲獎也被視為數學中的諾貝爾獎,舒爾茨成為歷史上最年輕的獲獎者。舒爾茨從小就顯示出他強大的數學天賦。雖然沒有那些超級數學天才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但當時還不到17歲的舒爾茨就去參加了國際數學奧數競賽,但由於沒有完成所有的問題,他只獲得了一枚銀牌。後來,他連續參加了三屆國際奧數競賽,都以滿分獲得金牌。從這個角度看,雖然德國的數學很差,但他們並不缺乏那些數學天賦。這裡面的原因是什麼?其實,這與他們童年的啟蒙是分不開的。
  • 孩子5歲之前,父母經常問這6個問題,有助於激活「數學腦」
    5歲的孩子是天生的數學家哈佛大學藝術和科學學院的心理學教授伊莉莎白·斯派克,曾對16名學齡前的孩子進行測試研究,得出結論:5歲孩子雖然沒有基本的數學概念,直接就明白大小排列關係,所以說5歲的孩子是天生的數學家。著名的義大利教育家蒙特梭利也曾提出:「2-6歲是數學敏感期,在5歲左右,是孩子掌握數學概念,抽象運算、綜合數學能力形成的關鍵時期。」
  • 上海15歲女孩成全球頂尖科學家:孩子智力,決勝於「數學啟蒙」
    今年的人民日報發的一條微博引起了討論:一位15歲的中國小姑娘受邀參加世界頂尖科學家大會,成為全場最年輕的科學家。正在讀高一的她,帶到現場的研究成果竟是數學的菲波那契數列與貝祖數的估計。底下一片驚呼,上萬的網友評論到:「小時候的夢想是做個科學家,長大了才發現,自己連科學家的門檻都夠不著。」
  • 3-6歲是學數學啟蒙的關鍵期,2個方法可以提高孩子「數學腦」
    聽說數學好的孩子,未來肯定聰明,很多孩子在出生之後就被家長強行進入了學習的狀況,不管孩子喜歡與否,家長都會讓孩子去學習數學,可是儘管報了很多補習班、興趣班、孩子的對於數學真的學會了嗎?還只是只認識到片面的數學啟蒙?相信肯定有的家長不知道數學啟蒙與孩子學數學有什麼關係,甚至還有的家長連數學啟蒙都不知道,所以才會導致孩子在學數學的道路上一錯再錯。
  • 5歲左右的孩子這樣數學啟蒙,不僅運算速度快,還能激發數學思維
    蒙臺梭利提出:2-6歲是數學敏感期,5歲左右是兒童掌握數學概念、進行抽象運算、以及綜合數學能力開始形成的關鍵時期。由此可見,孩子未來數學是否學得好,與5歲左右的數學啟蒙有關。在小學階段,對於孩子數學能力的兩大考驗,一個是來自算術題,另一個是來自於應用題。算術題考驗的是孩子的運算能力,應用題考驗的是數學思維。
  • 2-8歲是培養孩子數學思維的關鍵期!用對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在訪談中,孫弈東的媽媽提到,孫弈東2歲多的時候,就發現他對數字敏感度很高,所以就非常重視對他數學學習興趣和思維能力的培養,經常給他買各種數學啟蒙玩具和數學啟蒙書籍。媽媽認為,孫弈東其實也是一個普通的孩子,有很多孩子共有的缺點和小毛病,但是他的數學思維能力很強,非常擅長思考,因此取得了一些比較奪目的成績。
  • 最好的兒童數學思維啟蒙方法
    一開始大家都是藉助觸摸、擺弄物體等實際操作來進行思維活動的,再慢慢的從動作思維過渡到形象思維,再進入到抽象邏輯思維階段……但如果不在兒童數學思維啟蒙的黃金期加以引導或訓練,有的小孩子的思維能力就很容易停止在依靠實物思考的階段。那兒童數學思維啟蒙方法有哪些?最好的又是什麼呢?
  • 4個辦法啟蒙數學思維,6歲以前的孩子都可以試試,讓數學變簡單
    所以我對的孩子的數學方面就上心,我不想我的孩子也是因為幾分之差與自己的喜歡的學校失之交臂。所以我對孩子的數學啟蒙方面做了很多研究。孩子6歲前正是「腦神經突觸」發育的關鍵期,到了6歲後神經突觸會完成發育的93%,而腦神經突觸所代表的便是:記憶力、邏輯思維能力、數學運算能力等,在6歲前對「神經突觸」進行鍛鍊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 雙十一 | 名校的數學遊戲課堂,學數學so easy
    那麼在很久以前,當數學還沒有出現的時候,人類又是怎樣學會計數的呢?通過數泥餅的遊戲,同學們重溫了人類學會數數的過程,同時也感受到,數學的誕生其實來源於生活,只要我們仔細觀察,認真思考,也會有更多的發現。▲ 如有你是原始人,還有哪些辦法可以數出這些數字呢?
  • 從劇作家到數學家,他幫助千萬兒童愛上數學!內附十大數學學習障礙與對策
    從恐懼數學到成為一名數學家,John Mighton用自己的經歷告訴你每個人都能愛上數學!他開發的JUMP MATH學習方法已經幫助千萬學生打破自我設限,讓他們不再相信只有一些人是天生的數學天才!JUMP MATH 創始人從劇作家到數學家   John MightonJohn Mighton是JUMP MATH的創始人。他曾是一位劇作家,後成功轉行成為一名數學家和作家,並在2001年創立了JUMP MATH慈善機構。John Mighton對數學的熱愛並不是天生的。
  • 兒童數學啟蒙怎麼做?跟DK一起找尋規律,玩轉數學!
    我在搜尋數學啟蒙書籍的期間,發現了一套有趣的圖書,它就是英國DK出版公司出版的《DK超級數學小玩家》(全套分兩冊,分別是《DK超級數學小玩家:玩轉乘法》和《DK超級數學小玩家:玩轉測量》),這是一套適合學前班到小學二年級的數學啟蒙書。
  • 桌遊育兒 | 如何用兒童桌遊給孩子數學啟蒙?
    先從最難的講起,數學啟蒙。作為公認的抽象思維學科,數學啟蒙的難度是可想而知的。在人類有文明的漫長歲月裡,相當長的時間都沒有數學,所以期望孩子有與生俱來的數感和數學思維,那是不現實的。以前人們結繩記事,後來才慢慢發明了數字。所以對數學的感覺,並不是從數字開始的,而是從生活中遇到的多多少少的問題開始。簡單的說就是數量比多少,這個階段我推薦幾個基礎桌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