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檔升級後 武漢全新菜場有顏值有智慧 配建公共停車場方便市民

2020-12-14 荊楚網

□楚天都市報記者 詹鈃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 李輝

歷經四個多月的改造,武漢市400餘家農貿市場已陸續完成提檔升級,意外吸引了不少年輕消費者回流。

這幾天,楚天都市報記者實地走訪了多家農貿市場,發現這些經過改造的市場,不僅僅實現了乾淨整潔沒異味,還武裝上了「智慧的大腦」。

更讓人驚喜的是,在此基礎上,每個菜市場都呈現出自己獨有的風格,田園風、徽派風、懷舊風、混搭風……每一個來到菜場的人,都會感覺到賞心悅目。

全新菜市場有顏值有智慧

「菜市場裝修都用上竹條裝飾了?」「這麼高級,都有點不適應了。」昨天上午,武漢市礄口區觀音閣生鮮市場內,不少前來買菜的市民非常驚訝。

剛走進菜市場,右手邊的智慧大屏就吸引了來買菜的陳女士:屏幕上,實時顯示著攤位數量、在線終端數和當天的交易筆數。還可以清楚的看到肉類、蔬菜、熟食等分類交易量柱狀圖。

抬頭看看店招的裝飾,全是用小竹條進行拼接的,裝飾燈一亮,再加上地板和攤位草黃色的烘託,「這就是在田園小屋裡買菜啊。」陳女士覺得這市場變得有情調了。

每個攤位前懸掛的小型顯示屏內,顯示著攤主的姓名、經營種類和星級。同時顯示著付款碼和食品安全追溯碼,智慧感十足。

在一家經營豬肉的攤點,記者用手機掃描屏幕內的二維碼,馬上出現了一個「一店一碼」的頁面。頁面中,有經營者的個人姓名、檔口信息。同時可以現場查看抽檢記錄、進貨憑證、當日銷售量等信息。

記者點擊「進貨憑證」,這一批次豬肉檢驗檢疫報告立即呈現出來,還有批發戶、屠宰單位等信息,成功溯源。「每進一批豬肉,我們都要通過微信小程序把檢驗報告拍照上傳,這樣顧客就能夠通過掃碼來確定我們的豬肉是合格的。」攤主胡老闆說。

配建公共停車場方便市民

在漢陽快活嶺生鮮市場門前,一個大型停車場停滿了車輛。

市民劉先生和妻子一人拎著一個大購物袋,從市場出來後徑直走近車輛,將菜品放進後備箱。「以前這裡是一個垃圾堆,現在建成停車場太方便了。」劉先生對刷黑的停車場稱讚不已。

停車場旁邊,就是改造一新的快活嶺生鮮超市。武漢世紀董家店經貿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門外停車場,本來是一塊3000平方米的閒置用地,堆著雜物甚至垃圾。這次改造,將這塊地全部刷黑,做成進出道路和停車場,擁有60個停車位。

「原來的市場因為排水問題,地面總是溼漉漉的很髒,整個環境非常暗,現在舒適多了。」攤主趙老闆對市場環境升級非常滿意。

市場改造施工方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次改造工作中,市場內的上下水、電路兩大系統都進行了徹底再造。目前,暗地漏和吸水磚都設在菜島內,實現走道幹潔清爽。經過電路改造,亂搭電線的問題也已經得到解決。

老武漢的記憶成設計主題

7月初,在武昌區宏祥路,一家菜場一開張便成了年輕人的打卡地。

9月2日,記者走進這家名為「明成一品·沙湖邊市集」的菜市場看到,色彩鮮豔的燈箱店招讓菜場充滿了活力,

店招燈箱用鐵鎖鏈從樓頂吊下,跟灰色的水泥搭配,透露著一股工業風。蔬菜銷售區的周圍,分布著幹調、水產、肉類等門店。這些門店的店招統一由二十四節氣的文字和設計組成,滿滿的文化感。

「老武漢懷舊的記憶,也是我們的特色之一。」該市場負責人楊帆說,因為菜場承載著周邊老沙湖人的記憶,所以裝修時注入了老武漢的風格。

在一樓入口處的照片牆上,掛著民主路、戶部巷、漢江長江、江漢路、黃鶴樓、長江大橋的老照片並配有簡短說明。在二樓,市場還設置了一個復刻回憶的長廊,展示著煨湯罐、二廠汽水等極具武漢特色的老物件。

加上直播間、休息區、咖啡店、小吃區後,沙湖邊市集已經不僅僅是一個菜市場,而成為一個集生鮮蔬菜售賣、用餐、休憩於一身的城市生活服務綜合體。

徽派和漢味混搭更有情調

「這不是在賣菜薹麼?這畫在菜場蠻接地氣。」在漢陽鄧甲生鮮市場樓棟內,來買菜的袁先生一進門就被牆上的手繪吸引住了。這張手繪圖中,菜販子挑著扁擔用桿秤給顧客稱紅菜薹,旁邊寫著畫名「洪山菜薹」。

「洪山菜薹」的旁邊,還有「捉知了」「煨藕湯」「炸面窩」「曬臘肉」等主題手繪,大武漢文化風格凸顯。

來到市場內,袁先生才發現,靠牆的門面房頂的店招背景都是徽派建築的屋簷設計,古雅精美,每家店的屋簷隔斷都非常的立體。而店招都是用的帶字牌匾進行懸掛,黑色牌匾加上金色的行楷字體標註著店名,頗有一種古代連排商號的味道。

「原來我們菜場在一樓,因為場地太小,滿足不了改造的條件。」該市場負責人胡女士告訴記者,改造前,市場面積只有1400平方米,如今搬到2層後,經營面積直接擴大到2500平方米,商戶數也從75戶增加到84戶。

在市場入口處,還設置了一個直播間,用來推廣經營戶的商品。前些天,市場還請武漢抖音網紅來現場直播,幫忙推廣。「更新潮的菜市場,也吸引了不少年輕人的回流。」胡女士說。

相關焦點

  • 智慧加持顏值攀升 高新區兩大農貿市場全新亮相
    作為全省首個「五化標準智慧市場」,高新區新洲農貿市場也於日前試營業。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提高社會建設水平。福州高新區深入貫徹全會精神,抓民生,促落實,不斷增進民生福祉,提高百姓獲得感和幸福感。小菜場,大民生。
  • 主城區停車位缺口達40萬個 武漢智慧停車需注入更多智慧
    多款智能停車誘導、支付APP,微信公眾號和小程序上線運行——  智慧停車尚需注入更多智慧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饒純武  為緩解停車難,武漢「停車場年」實施三年(2015年-2017年),新建停車場增加泊位6萬個;同期新增配建停車泊位75萬個,武漢停車位躍升至180
  • 武漢地鐵P+R停車場冷熱不均收費不一,專家:最好免費停車
    楚天都市報記者潘錫珩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李輝武漢進入地鐵時代後,部分地鐵站配套建設了P+R停車場,目的就是鼓勵市民開車到這裡,換乘地鐵,以降低中心城區的交通擁堵。黃浦站,停車場內一痊難求但記者走訪武漢部分P+R停車場發現,這些停車場呈現冷熱不均的局面,有的停不滿,有的卻停不下。怎樣才能引導更多車主換乘公共運輸出行?
  • 武漢交警「易行江城」智慧APP再升級
    據了解,「雲端武漢·易行江城」APP是武漢市智慧交通誘導的官方微門戶,也是智慧城市·雲端武漢系列應用中專注於交管服務的綜合體。它是一個出行服務平臺,又是一個政務服務平臺,同時還是一個公共信息發布平臺。該智慧APP通過出行智慧避堵、業務掌上辦理,讓市民行得更暢通、停得更方便、辦得更舒心。
  • 新莊農貿市場化身「智慧菜場」
    近日,經歷了四個月的升級改造,坐落於虎丘街道的新莊市集全新亮相,進入試營業階段。乾濕分離、生熟分離的攤位布局、中央空調、智慧秤等,讓消費者體驗感大大增強。  走進生鮮蔬菜所在的區域,升級後的菜場寬敞整潔、乾淨衛生,同時市場上方懸掛裝飾,整體裝修美觀大方,顏值提升許多。記者走近攤位,發現每個攤位還均有一個智慧秤,除了稱重以外,上面還有一塊屏幕,經營戶的證照、商品價格、溯源等信息一目了然,同時支持市民使用行動支付。  「現在新莊市集大改造,整個裝修環境都變得非常好,又乾淨又衛生又美觀,菜場還新裝了中央空調和WIFI,為菜場點個大大的贊!」
  • 武漢最大生態停車場 黃鶴樓停車場正式啟用
    探訪智能管理系統尚未啟用昨日上午10時許,在簡短的啟用儀式後,黃鶴樓停車場駛入第一輛轎車。此時,入口的保安還在商量該站在道路哪一側發停車卡更加方便,出入口處的車輛管理系統也未開啟。武漢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市政規劃專家葉青說,黃鶴樓過去曾有一個停車場,但車位太少,且緊鄰長江大橋武昌引橋,車輛進出對上橋車流產生較大幹擾,容易引發堵車,交通事故也時有發生。此後,武漢市修建首義廣場,該停車場被拆除,從此黃鶴樓景區沒有專用停車場。考慮到黃鶴樓景區新東門將建在古樓洞東側,規劃部門便將景區新停車場設在了古樓洞南側,方便旅遊車輛進出景區。
  • 杭州全面推進公共場所服務大提升,讓城市幸福感「提檔升級」!
    每家醫院地區不同、周圍環境不同、患者類型不同,因此要有針對性地設計停車解決方案。比如,杭州市中醫院武林院區地處城區繁華中心地段,過去這裡每天車流量巨大,「停車難」問題十分突出,在佔地33畝的醫院裡,僅有166個車位。但是現在,醫院利用「城市大腦」,智慧引導患者到周邊停車場。
  • ...進一步完善城市停車場用地政策 單獨新建公共停車場可配建商業...
    南寧雲—南寧晚報訊(記者 黎兆齊)新建住宅配建停車位應100%建設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或預留建設安裝條件;允許既有住宅小區增建停車設施;允許單獨新建停車場配建商業建築……日前,自治區自然資源廳下發《關於進一步完善城市停車場用地政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旨在做好全區城市停車場用地規劃和保障
  • 邳州這些停車場升級改造!
    抓住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的契機連日來市住建局積極推進停車場改造工程及時維修道路、路燈等公共設施改善市民居住和出行環境福州路公共停車場提檔升級8月20日,在福州路東方帝景城小區附近的一個公共停車場內,記者看到施工人員正在用挖機對這裡破損的地磚進行拆除。
  • 今年合肥新建12個城區菜市場,快看你家附近有沒有!
    這些新建菜市場建成後將進一步補齊所在區域的短板,方便群眾生活。12家新建菜市場建成後將組織驗收評定,達到標準後將授予合肥市示範性菜市場稱號。據介紹,建成後的菜市場將具備一個交易大廳、一個食品檢測室、一個公共衛生間、一個公共停車場、一個信息公示和設備用房等「五個一」功能。同時結合轄區實際情況,絕大多數新建菜市場在便民化、智慧化等方面均採取高標準設計,如配備中央空調、扶手電梯、智能化系統等,實現便民、公益、安全等多方面功能。
  • 這10個菜場,升級!
    這10個菜場,升級!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相比超市,大徐更偏愛菜場
  • 福州高新區兩大農貿市場全新亮相
    經過兩個多月的改造,福州高新區南嶼農貿市場日前全新亮相。作為福建全省首個「五化標準智慧市場」,福州高新區新洲農貿市場也於日前試營業。 小菜場,大民生。 顏值升級 逛農貿如同逛超市 一排排櫃檯整齊劃一,琳琅滿目的蔬菜水果整齊擺放,攤主們也穿著整潔、規範經營……日前全新升級亮相的南嶼農貿市場為周邊居民帶來了舒適體驗。 「以前很多攤主只收現金,找回一大堆零錢,很不方便,現在新菜場都可以用手機支付了!」
  • 中山城區擬新建五大公共停車場,建智能化平臺可按圖索「位」
    ●規劃提高居住、工業類建築停車配建標準解決停車難問題是一個系統性工程,除了配套公共設施建設大型停車場,還需要發揮規劃引領作用,從全市層面統一規劃布局,逐步落實規劃,才能根本解決停車難問題。《條例》明確我市要制定停車場專項規劃,對規劃編製程序、包括的內容、修改程序等進行了明確規定,並分別從停車位配建指標、公共停車場投資建設、大型公共場所增建配建與停車需求相適應的停車場等方面進行相關規定。
  • 建幼兒園中小學、醫院,改造一大批小區…武漢這12個區好消息...
    9、 實現5所中小學和越秀金融匯等住宅區配建幼兒園竣工,新增學位6480個。10、 打造健康江漢,推進「環同濟—協和國家醫療服務區」建設;開工建設協和武漢紅十字會醫院北區擴建項目;提檔升級區疾控中心;推進婦幼保健、嬰幼兒照護一體化建設,支持社會力量開展普惠託育服務,積極發展家政服務業。礄口區
  • 「便民」赤坎體育場將建大型地下公共停車場
    停車場什麼時候能建好?建好的停車場主要供哪些人使用?12月14日,記者採訪赤坎區相關職能部門及項目建設單位,為市民們尋找答案。老城區停車到底有多難?都說停車難,到底有多難?城市商圈「有車無位停」、老舊小區「停車基本靠搶」、出門辦事「辦事10分鐘,找車位半個鐘」……是市區停車的真實寫照。
  • 主城今年新建80個停車場 10萬個停車位實現智能化
    1月10日,記者從重慶市政府網獲悉,《主城區公共停車場和步行系統建設實施方案》正式發布,今年主城區將開工建設公共停車場80個,新增公共停車泊位2萬個以上;年底前,主城將完成10萬個停車泊位的智能化改造。兩年新增4萬公共停車位《方案》顯示,重慶將投資40億用於主城區公共停車場和步行系統建設。
  • 菜場革命 豐富了百姓「菜籃子」
    傳統菜場提檔升級、線上買菜「百花齊放」,給百姓買菜帶來更多便利。12月9日早晨,南京市建鄴區飛茂菜場裡熱鬧非凡。10多家賣早點的攤位一字排開,每個攤位前都擠滿了人。記者注意到,原本逛菜場早市大多是老年人或家庭主婦,現在年輕人的身影多了起來。一身上班族打扮的丁女士手上拎著幾個塑膠袋,裡面裝著燒麥、茶葉蛋和豆漿,還有蔬菜和烤鴨。
  • 修橋、修路、建停車場!樂清這裡有大變化!
    市民周女士住在虹霞路,每天要過河去後所菜市場買菜,後所轉盤橋是她的必經之路,她說:「橋修好了,對我來說更方便更幸福了。」  近期,東雲橋以東靠近樂清市旭陽寄宿小學的樂沙大橋也恢復了應有的「顏值」和「健康」。修葺一新的樂沙大橋長23.1米、寬12.6米,橋面平整,安全地「迎接」著車來車往。
  • 住建部:鼓勵有條件的配建停車場
    新京報快訊(記者 許雯)針對各地正在推行的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黃豔今日(7月1日)在國新辦吹風會上表示,改造中各地可因地制宜,制定改造內容清單,並鼓勵有條件地區配建公共活動場地、停車場。
  • 武漢今年首批將建209個示範停車場
    (記者胡蝶 通訊員李瑩)今年,武漢首批將新建示範停車場209個,停車位約12萬個;新建集中式充電站110座;還將新建加氫站5座,努力解決武漢市停車難、充電難等問題。例如,漢陽區結合區內新建5所中小學校,在建設方案初期就規劃利用校園主體建築和操場的地下空間建設公共停車場,建成後在保證學校安全的前提下對外開放。在校園外部設置車輛出入口,與校園區互不幹擾;採取地下停車場門禁電梯、老師專用停車區域、社會車輛停放後人員校外等候等隔離措施,確保學校安全,方便管理,為解決學校周邊停車難、整頓校園周邊停車秩序、合理利用校園地下空間提供了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