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學生寫作文的時候,我總會要求他們注意措詞,最好能在文章中穿插一些成語,這樣既能增加文章的可讀性,也能顯示出自己的寫作功底。但是有的孩子對成語意思把握不準,使用起成語來,確實讓人有點猝不及防,好好的一篇作文硬是搞成了大型翻車現場,我們先來看看這個孩子寫的《愉快的周末》:
今天出門前,我那徐娘半老的媽媽打扮的花枝招展,鬼斧神工到一點也看不出是個糟糠之妻。頭頂羽毛未豐的爸爸也趕緊洗心革面,換上雙管齊下的西裝,打扮得慘絕人寰。東施效顰愛漂亮的妹妹更是打扮的豔光四射,趾高氣昂地穿上新買的高跟鞋。我們一丘之貉坐著素車白馬,很快到了動物園,不料參觀的人多到豺狼當道草木皆兵,害我們一家骨肉分離。妻離子散的爸爸鞠躬盡瘁地到處廣播,終於查找到差點認賊作父的我和遇人不淑的妹妹,最後擠到猴籠前,拍了張強顏歡笑的全家福。
看到這樣的作文,我想爸爸媽媽肯定是愉快不起來的了,老師也是哭笑不得,這都什麼呀,這成語就沒有一個用對地方的。這樣的濫用成語,錯用成語的事例,在小學生中還是普遍存在的,我們再看看這位同學的《給爸爸的一封信》:
這篇習作成語倒是用了不少,但是用得挺彆扭,讓人啼笑皆非,用了「親密無間」來形容自己和父親的關係,這顯然是不太準確的,這一般是形容朋友,同事,戰友之類的關係的,用「健壯如牛」形如爸爸的身體似乎也有點不妥,工作「蒸蒸日上」倒是勉強可以理解,而形容自己「奮不顧身」地學習則是大謬不然。
作文中還提到,前些天,老師表揚了」我「的」豐功偉績「,為此」我「頗有點」沾沾自喜「,首先豐功偉績是形容對國家,民族有重大貢獻的人物的功績,一個小學生說自己」豐功偉績「,言過其實,而沾沾自喜是貶義詞,用在這裡顯然也是不合適的。作文最後,小作者還不忘祝爸爸」萬古長存」,這是要直接把爸爸寫走的節奏呀,不知道爸爸街道這封信以後,會不會真的氣得「萬古長存」了。
同樣讓人啼笑皆非的還有下面這篇題為《我的家》的作文,老師可能也是被這個孩子的搞笑能力給折服了,給他打了個大大的「一百分」,
其實孩子的字寫得還不錯,整篇作文成語運用也是很豐富,但是由於對成語意思有點想當然,所以看上去比較搞笑。比如:「我們家三個成員臭味相投,家裡一團和氣,但我的成績不好的時候,爸爸也會同室操戈,心狠手辣地揍得我五體投地,媽媽在一旁袖手旁觀,從不見義勇為,有時候甚至助紂為虐……」這些成語要麼是意思使用不當,要麼是詞性使用不當,放在一起,就就像個相聲段子似的。
當然,學生使用成語鬧出的笑話遠遠不止作文中,在平時的練習中也經常可以發現孩子們使用成語不當鬧的笑話:
看看你的監考老師,然後用兩個成語描繪,結果這位學生用了「笑裡藏刀」和「怒目圓睜」,這就有點讓人「不寒而慄」了,這老師得是多麼兇呀,才會讓你有這種感覺,寫"慈祥和藹「,」滿面笑容「啥的不香嗎?
老師講個故事,孩子們愛聽這很正常,充其量也不過是」哈哈大笑「罷了,怎麼好好的就用上了」含笑九泉「呢?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含笑半步顛「?
孩子們喜歡用成語,這應該值得肯定和鼓勵,但是由於知識的局限,他們不能準確地把握住成語的意思,所以用起來有時候難免讓人啼笑皆非,其實這個問題也很好解決,那就是多讀課外書,這裡向家長朋友推薦一套四冊的《中華成語故事》,彩繪注音版,特別適合小學生了解我們的古典文化,增加詞彙量,而且價格相當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