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巨災模型公司EQECAT發布了一個震災風險模型。這個模型用三維的方式展示震源的幾何形狀, 從而把日本獨特的地震環境留存下來。
通過加入到EQECAT的全球多風險平臺,日本的模型為這個平臺提供了具有地區特點的地震風險和防震弱點的案例。其重要方面包括有地區特點的風險定義、隨時間變化的再發率、模型的有效性驗證/專家評論、對風險不確定性的合理處置方法、包含的風險、保險類別及有地區特點的風險曲線。
一份EQECAT發表的聲明稱,被使用的整套的弱點曲線,包括那些專門為有地震保護系統的建築物設計的曲線,也有為建造有地區特色的建築(包括把鋼筋嵌入混凝土)而設計的曲線。
承受地震風險的能力可以通過建築物詳細的建造特點來區分,其中包括牆壁、屋頂,以及把它們連接到一起的各個部件的構型。
防震的弱點也被指定要從1995年的阪神地震、2001年的鳥取地震和2001年的芸予地震的有關資料中獲取。從地理位置、建築壽命、結構類型和行業來區分。作為模型的案例種類,包括家庭事故、商業事故、工業事故和個人事故。
除了計算地震的損失,這個模型還涉及到由地震引發的大火,以及導致對物品和人員的水患災害的地下灌溉系統。
該模型對日本地震保險市場上使用的所有的支付規則都進行了模擬。去年發生的日本東北大地震(規模居世界第四位),估計經濟損失超過2000億美元。
(劉志敏/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