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熱血和生命鑄造美|聞一多的畫品、詩品、文品與人品

2021-01-12 中國封面

詩人主要的天賦是愛,愛他的祖國,愛他的人民。

——聞一多

以熱血和生命鑄造美

—— 聞一多的畫品、詩品、文品與人品

文|李芳來

聞一多 (1899~1946),原名聞家驊, 字友三,湖北蘄水人(今浠水縣)。1922年 留學美國,回國後曾任北京藝術專科學校 教務長,清華大學國文系教授。著名學者,新月派代表詩人,現代愛國民主戰士,中國 民主同盟早期領導人。作品收錄在《聞一多 全集》。

提起聞一多,或許在人們印象裡,他只是 著名的詩人、學者、民主鬥士,卻很少有人知道 他還是中國現代美術史上佔有一席之地的藝 術家,也想不到他的人生道路正是從美術開始 的,不知道他在美國芝加哥美術學院等校深造3年和1925年回國後在北平藝專擔任教務長並 曾兼任油畫系主任,不了解他當年為恢復藝專 和創辦第一個國內正規戲劇教育系的貢獻,更 不了解他在美術創作上達到的高度和藝術理 論思考的深度。

其實,聞一多是20世紀20年代藝術星空中 和徐悲鴻、林風眠同時升起的一顆新星。他們3人都出生在世紀之交,幾乎同時出國留學、返 回祖國,又先後都在國立北平藝術專門學校任 職任教。雖然其藝術人生的運行軌跡不同,卻 都在融會中西、創造現代中國藝術的理念與實 踐上形成交匯點,在藝術的星空中迸發出璀璨 光芒。聞一多在美術星空一閃而過,他追尋至 美,飛入詩國名列學者,投身戰士行列,以短暫 的生命探索審美真諦。他思想銳敏開闊,才華 橫溢,僅就美術而言,他融中西藝術修養於一 身,詩書畫印全才,橫跨繪畫與裝飾設計兩個 領域,又涉足戲劇舞臺美術,他的藝術作品即 使以今天的觀念與標準審視也都堪稱一流上 品。

1919 年 9 月,聞一多(三排左三)等發起成立美術社。圖為美術社成員合影。

1921年,青年聞一多從清華畢業,他為畢 業年刊設計製作了14幅題圖畫,這可以說是他 繪畫的處女作。而《夢筆生花》更是出手不凡, 這幅畫是借李白少年時夢見筆頭生花,日後天才淡逸而聞名天下的典故,寓意學子們風華正 茂,幻想步入社會顯露才華的抱負。傳統線描 的疏密和黑白色塊,組成豐富和諧的畫面。平 面構成形式美的規律掌握,人體解剖造型及透 視的運用,充分顯示了聞一多對西方繪畫規律 的領悟。而意境的凝鍊、線描的功力、裝飾手 法的運用,又展示了他對中國傳統繪畫觀念、 技法的吸收。看得出,他是從中國古典繡像小 說插圖和英國畫家比亞茲來的線描藝術中得 到啟發和靈感。第一次的繪畫藝術實踐,體現 了聞一多的藝術理念:熔合兩派精華的結晶, 做中西藝術合璧後產生的寧馨兒。

聞一多 彩墨 絹本 1932年 鈐印:聞一多(朱)

1926年,聞一多留學歸國不久,在女作家 凌叔華珍藏的一個手卷中,用水墨創作了一幅 泰戈爾肖像,這是聞一多少量存世作品中極其 重要的精品。這幅珍貴作品的獨幅照片,最早 是20世紀80年代由美國堪薩斯大學美術史家 李鑄晉教授提供的。這幅作品筆墨不多,卻顯 示了很高的藝術水準,剛健蒼勁沉鬱老到的筆 力功夫,簡練準確生動傳神的造型基礎,墨色 枯溼濃淡的經營布置,構圖疏密的相互照應, 極富西方藝術形式美感的追求與規範,又充滿 東方藝術對韻味、意境、格調的抒發與表現。

聞一多在離開美國前創作的組詩《七子之歌》,1925 年 7 月首次發表於《現代評論》。詩中對被帝國主義強佔的香港、 澳門等我國七地,發出了「母親,我要回來」的深情呼喚。

人們都知道,西方繪畫和中國傳統國畫是 兩個不同的藝術表現體系,用油畫筆在畫布上 塗抹塑造和以毛筆在宣紙上著力勾勒渲染的 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這幅精緻的小畫,通高 不 過 9 . 4 釐 米 ,卻 充 分 顯 示 了 聞 一 多 在 美 國 深 造後,西方藝術體系基本功的深厚基礎,更神奇地表現了一個未曾受過傳統中國畫訓練的 青年畫家,提起毛筆也能在宣紙上創造出如此 生動鮮活的作品。這當然直接受益於聞一多深 厚的中國文化藝術修養及書法功底。

聞一多自1925年歸國以後到1933年,陸續 為文藝界友人設計了許多精美典雅的封面。如 楊振聲的《玉君》,徐志摩的《落葉》《巴黎 鱗 爪 》《 瑪 麗 瑪 麗 》《 猛 虎 集 》 , 梁 實 秋 的 《浪漫的與古典的》,潘光旦的《馮小青》,林 庚的《夜》,盧冀野的《石達開詩抄》及自己的 詩集《死水》等等。這些作品,構思新穎獨特, 形式豐富多樣,既有比較寫實的,也有傾向抽 象的;既有裝飾風 格,也有象徵寓意。形式 隨 主題內容變化,極大地豐富了作品的內涵和美 感。

1923 年,聞一多(後排右二)與梁實秋(前排右二)等留美同學合影。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1938年由北大、清 華、南開三校組成的西南聯合大學自長沙再遷 昆明。部分學生與教師共320餘人,長途跋涉, 步 行 入 滇 ,行 程 3 5 0 0 裡 ,歷 時 6 8 個 晝 夜 。這 是 中外古今教育史上空前的移校壯舉(胡適), 也被稱為抗日戰爭中,中國知識分子一次壯麗 的長徵。作為教師隊伍中僅有的5位教授之一, 聞一多激情滿懷地走在青年的行列之中,歌聲 伴 著 細 雨 ,汗 水 和 著 泥 濘 ,堅 持 走 完 全 程 。此 時,距聞一多從美國歸來已經13年。放下畫筆, 活 躍 詩 壇 ;停 止 吟 唱 ,投 入 書 齋 也 已 1 0 年 有 餘 了。他說:「此調久不彈,專攻考據,於故紙堆 中尋生活,自料性靈已枯絕矣。」然而,步行途 中二月,朝夕與同學年少相處,遂致童心復萌, 畫興勃發,途中作日記的人很多,他就以畫代 文,一路欣賞西南山川景色,一路寫生趕路,風雨途中共畫了50多幅速寫。經歷了戰亂年 代,至今碩果僅存36幅作品,這是聞一多極少 數珍貴的藝術品原作。這些畫尺幅很小,但筆 力剛勁凝重,感情充沛深沉,以線造型,輔以 光影。既有西方藝術透視結構形體的嚴謹,又 有中國藝術流暢的點線穿插;既有準確生動的 物象刻畫,又有筆墨抒發對意境的追求。氣韻 生動,儼然一派莊重自信的大家氣魄。西南行 中的36幅寫生,不但顯示了聞一多藝術造型水 平的深厚功底,也是他深邃熱烈的人格與詩心 的表現,更強烈地散發出他對大自然、祖國的 熱愛之情。

1940 年 7 月,梅貽琦籤署的聞一多代理清華大學中文系主任的任命書。

20世紀40年代,聞一多肩負8口之家的生 活重擔,在繁重緊張的教學與民主運動之餘, 刻制大量的印章來換取餬口的鬥米,他那時幾 乎每天要伏案創作一枚印章。目前保存的精美 印模有563方,大部分作於1943年至1946年7月 犧牲之前。聞一多拿起刻刀從事篆刻藝術,不 是偶然的事,早在20年代,他就曾一度迷戀篆 刻,以致把熱愛的繪畫與詩歌都放到一邊。他 曾風趣地對友人說:「說起來真是笑話,繪畫本是我的元配夫人。海外歸來,逡巡兩載,發 妻背興,詩升正室,最近又置了一個妙齡的姬 人:篆刻是 也 。似 玉 精 神 ,如 花 面 貌 ,竟 能 寵 擅專房,遂使詩夫人頓興棄扇之悲。日來因與 這小老婆糾纏,《春光》醋海生波,憤然遠行, 思之好不令人愧煞也!」(1927年8月25日《致 饒 孟 侃 》)聞 一 多 自 幼 有 書 法 基 本 功 ,中 年 以 後又曾埋頭古文字學的研究,到泰山觀摩石 刻 ,赴 殷 墟 考 察 甲 骨 ,對 金 石 甲 骨 及 文 字 訓 詁 都有很深造詣。深厚的書法、篆刻功底,使他 能在這一藝術領域裡自由耕耘。同時,聞一多 又具有美術的天賦與修養,受過西方繪畫形 式美規律的訓練,這就構成他有力的兩翼, 使其篆刻藝術在量的不斷積累中達到質的高 度。

聞一多 華羅庚印 邊款釋文:甲申歲晏為羅庚兄制印兼之銘曰:頑石一方,一 多所鑿,奉貽教授,領薪立約,不算寒愴,也不闊綽,陋於 牙章,雅於木戳,若在戰前,不值兩角。

聞一多的篆刻師法秦漢又變化出新,別 具匠心。活潑而有 韻 味,古 樸而 不呆滯;分 朱 布白,疏密有致;刀法剛勁,有筆有法;藏鋒露 鋒,頓挫放縱,皆能運用自如。作到中西合璧, 又古意盎然,奇趣橫生,深得篆刻藝術三昧。無論是書法還是篆刻,在藝術家手裡,已不只是藝術品,而是鬥士的武器,是他抒發情懷, 表達友情的最好方式。他為吳晗篆書題字相 互激勵:鳥獸不可以同群,吾非斯人之徒歟而 誰 歟。他 為友 人 題扇:長 太 息以 掩涕 兮,哀民 生之多艱。他為學生題字:天下興亡,匹夫有 責;不自由,毋寧死。他以辛酸風趣的心情,為 摯友華羅庚刻印並題邊款:甲申歲晏為羅庚兄 制印兼之銘曰:「頑石一方,一多所鑿,奉貽教 授 ,領薪立約 ,不算寒愴 ,也不闊綽 ,陋於牙 章,雅於木戳,若在戰前,不值兩角。」

1 9 4 6 年 7月1 5日在昆明悼念李公樸先生大 會上,聞一多憤怒斥責國民黨暗殺李公樸的 罪行 ,發表了著名的《最後一次的講演》,當 天下午即被國民黨特務殺害。在他47年短暫的 生命裡,蘊藏著藝術家、詩人、學者、鬥士多重 品格,也始終貫穿著一個追求美的過程。聞一 多用畫筆表現美,用詩句歌唱美,用文字解析 美 ,更用生命追尋美 ,創造美 。他以熱血和生 命鑄造一種至真、至純、至美的生命形象,創 造一種醇美的人生境界。

聞一多 行書 立軸 鈐印:一多印信(白) 戎馬書生(朱)

聞一多 隸書 立軸 紙本 釋文:天之所覆,地之所載。人所之 履,莫大乎忠 。忠經文,丈夫雖死心如鐵,烈士當危氣若雲,安重根語 一多。鈐印:聞一多印(朱)

主編:黎斐 執行主編:陳亮

版權聲明:《中國封面》在推介傳播過程中難免出現部分文章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繫的情況。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原作者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妥善處理。謝謝!郵箱:zgfmgzh@163.com

相關焦點

  • 從美學角度探討詩歌神韻,司空圖著《二十四詩品》
    《二十四詩品》是唐代末年司空圖編著的一部詩歌美學理論專著,在書中司空圖把詩歌創作概括為24種風格,比如綺麗、自然、含蓄、豪放等等。每一種風格用12句話,48個字概括。這部書誕生之初起名為《詩品》,由於南朝北時期的鐘嶸也編著過一部《詩品》,為了以示區分,司空圖編著的這部定名為《二十四詩品》。司空圖是山西永濟人,原本是朝中官員。唐末黃巢起義,他為了躲避戰亂,隱居到中條山。他預感到天下已經大亂,皇帝召他為官,他也隱居不仕。唐哀帝被朱溫殺害後,他自殺殉國。
  • 文品與人品——由熊召政說開去
    人性弱點使得告密之風綿延不絕,而極權制度又使告密之徒層出不窮。章詒和先生曾深刻指出:「極權制度是製造告密者的根源,統治者希望每一個人都是告密者,而每一個人又都可能被告發。這樣,朝廷才便於監視和控制,政權才能有效打擊異端,及時剪除異己,以鞏固統治。」
  • 一生追求美,一心裝著愛 | 聞一多的美術
    >分鐘 聞一多 生命的量至多不過百年,他的質卻可以無限度地往高深醇美的境域發展。一個更加真實、全面、立體的聞一多,手擎紅燭,吟著死水,迎著歷史的風雲,用熱血和生命追尋大美奇蹟的聞一多走進了人們的心田。 追尋崇高大美的不歸之路 聞一多對美的追求是逐步深化、漸次發展的。
  • 曉東推薦《二十四詩品》,詩詞美學意境的典範與聖經
    作品簡介】《二十四詩品》是一部古代漢族詩歌美學和詩歌理論專著,歷來與《文心雕龍》相媲美的古代文論經典作品。繼承了道家、玄學家的美學思想,以道家哲學為主要思想,以自然淡遠為審美基礎,囊括了諸多漢族詩歌藝術風格和二十四種美學意境。司空圖在劉勰等前人探討的基礎上加以綜合提升,將詩的風格細分為二十四品(種),用生動的具象來顯示各品之美。
  • 美術研究│謝赫《畫品》——夫畫品者,蓋眾畫之優劣也
    摘要:南齊謝赫的《畫品》在繪畫史上開品畫之先河,在後人抄錄過程中,又稱《古畫品錄》。此著對中國繪畫史學及畫論和畫品有著重大的歷史意義。它是繼顧愷之的《論畫》和孫暢之《述畫》後的更為完整的一篇繪畫史學與繪畫品評著述。謝赫《畫品》對繪畫史學的貢獻,第一是提出繪畫「六法」論,作為品評繪畫史上畫家及作品的六條標準,「六法」且對其後繪畫藝術創作亦產生重大影響。
  • 《二十四詩品》的美學邏輯
    衝淡——至柔至美  《衝淡》排在《詩品》的第二位,但它與《雄渾》並列,也是《詩品》的開篇品目之一。衝淡是一種至柔至美的藝術風格,衝淡美也是中國歷來受到推崇的陰柔之美的一個基本的類型。《衝淡》的開首二句說:「素處以默,妙機其微」。「素處」,主要指人清心寡欲、恬淡無為的人生態度和人格修養。「默」,靜默,一種寧靜清明的心境。
  • 用極美的文字書寫司空圖《二十四詩品》以表達二十四種美的境界
    鑑賞晚唐詩人司空圖巛二十四詩品》是古代漢族美學風格理論著作。它薈萃了各種美學品格與創作,不僅形象地概括和描繪出各種詩歌風格的特點,從創作的角度深入探討了各種藝術風格,成為中國文學史上的經典名篇。司空圖以「比物取象,目擊道存」的思維方式,對生命的體知,對詩意的了悟,超越經驗世界而進入實在,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司空圖二十四詩品每一首都精邃,富於形象性,思辨性和執理性,具有極為豐富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以及「韻外之致,味外之旨」。
  • 文品重要還是學識重要
    現在很多人都看重文品,我在想文品有那麼重要嗎?借用郭德綱老師的一句話:「一個人看重的是學識而不是文品」並且郭麒麟驗證了。是現在學習拿文品可以證明自己可以但是從高校畢業的直接被拔走有又多少可是學識不一樣它不但能提高人的素質還能比他人多
  • 【新詩品】王愛民詩歌賞析
    「暮色」是會老的,儘管「暮色」很美。畢竟事物的美麗不是永恆的。因此,詩人才會說,「拒絕與時間和解」。能與時間和解的必定是定格的、恆久的。然而,理想的狀態很豐美,但現實卻很滄桑。所以,詩人曰:「我拒絕一下子/交出心底的秘密,漏洞和疼」。我不是不交出,只是不想一下子交出而已。
  • 聞一多長孫撰寫《聞一多傳》增訂本出版 讓「紅燭精神」世代相傳
    驚恐的聞一多夫人高真向大門口跑去。在離門口不遠的地方,聞一多與長子聞立鶴躺在血泊中。高真搶上去抱住丈夫,鮮血立即染紅了她的衣服。過了幾天,13歲和10歲的兩個幼女含淚取了父親遇難處的「血土」,珍藏70年。這是今年5月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由聞一多長孫聞黎明著的「《聞一多傳》增訂本」的一段記述。從《聞一多傳》1992年初版,到今年出版增訂本,時間已過去整整24年。增訂本文字比初版增加了將近一倍。
  • 顏真卿楷書《詩品三首》高清放大,美得一塌糊塗,卻遭人評:醜書
    在書法史上,顏真卿被稱為「亞聖」,其書法造詣和名望僅次於「書聖」王羲之,王羲之的《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而顏真卿的《祭侄文稿》則被譽為「天下第二行書」。顏真卿《詩品三首》我們若是想寫好顏體楷書,首要選擇他的紙質墨跡的作品,而在顏真卿眾多書法作品中,要數楷書《詩品三首》最適合初學者。
  • 陳忠康《司空圖二十四詩品》唐代書法之美
    司空圖成就主要在詩論,《二十四詩品》為不朽之作。《二十四詩品》是唐詩藝術高度發展在理論上的一種反映,是當時詩歌純藝術論的一部集大成著作。《二十四詩品》把詩歌的藝術表現手法分為雄渾、含蓄、清奇、自然、冼練等二十四種風格,每格一品,每品用十二句形象化的四言韻語來比喻說明。對後世的文學批評和創作具有深刻的影響。
  • 陸啟成《二十四詩品》楷書
    《二十四詩品》是古代詩歌美學和詩歌理論專著。傳為晚唐司空圖撰,其繼承了道家、玄學家的美學思想,以道家哲學為主要思想,以自然淡遠為審美基礎,囊括了諸多詩歌藝術風格和美學意境,將詩歌所創造的風格、境界分類。通篇充盈道家氣息,道是宇宙的本體和生命,生發天地萬物,二十四詩品也是道所生發的二十四種美學境界。
  • 文品不等於人品 ||安健
    文品不等於人品安健文人最讓人不恥的,莫過於文品一流等宋之問《龍門應制》詩成奉上,文理兼美,左右稱善。武后奪東方虯錦袍轉賜給他。物難盡美,人難其全。宋之問文冠群英,可惜人品卻極其齷齪。一次他的外甥劉希夷寫了一首《代悲白頭翁》請舅舅品賞。宋之問對其中「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兩句甚為激賞,便想佔為己有。劉希夷起初同意,第二天反悔了。
  • 聞一多的婚戀觀:一生只愛一個女人,這是男人的責任和擔當
    聞一多走了一條截然不同的路,詮釋了什麼叫男人的責任和擔當,當然他也收穫了真愛,歷久彌堅。 蜜月一結束,開籠放鳥,聞一多歡快地回到清華讀書。「新家庭是一把鐵鏈,捆著我的手,捆著我的腳,捆著我的喉嚨,還捆著我的腦筋;我不把他擺脫了,撞碎了,我將永遠沒有自由,永遠沒有生命……世界還有什麼留戀的?活一天算一天罷了……」由此可見,聞一多是多麼渴望衝破這婚姻的牢籠,尋求自己的真愛。 可痛定思痛,他想到了妻子高真。
  • 《二十四詩品》:自然之美的多樣表達,豐富形式下的樸實真意
    這是清朝維新變法人士楊深秀對司空圖《二十四詩品》所做的評價,高度概括了司空圖的歷史功績。司空圖在《二十四詩品》中,將或相近,或相異甚至相反風格的美放在一起,用以詩論詩的方式,對唐詩風格進行了細緻的分類和闡述。
  • 聞一多:用生命照亮了至暗時代,寫下的文字讓善者振奮,惡者喪膽
    聞一多把詩人、學者、鬥士三重人格集於一身,在中國文學史上留下了輝煌的一頁。他用自己的生命和鮮血,照亮了中國近現代史上的至暗時刻。他的雜文猶如從火山口噴射出的巖漿, 以其震徹人間的怒吼動搖舊時代, 以其光芒萬丈的烈焰為新時代催生。
  • 唐朝司空圖《二十四詩品》是怎樣的書?
    ↑↑ 關注【文學名句】溫暖情懷的文學,動人心坎的名句 →記得點讚 ←《二十四詩品》唐朝司空圖撰寫,又簡稱為《詩品》,與鍾嶸品評議魏齊梁詩人品第源流的《詩品》不同,是一部論述詩歌美學風格的著作在吸取前輩文論家論述的基礎上,司空圖從他自己的愛好和創作經驗出發,把有唐以來近三百年唐詩發展的實踐和輝煌的創作成果上升為理論,把詩歌的美學風格分為雄渾、衝淡、纖穠、沉著、高古、典雅、冼煉、勁健、綺麗、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縝密、疏野、清奇、委曲、實境、悲慨、形容、超詣、飄逸、曠達、流動等二十四品。每品各用十二句四言韻語來加以表述。
  • 人品即畫品:杜大愷,真正的藝術家
    創新是藝術的生命,真誠是創新的本源。對藝術的真誠,是真正的藝術家的品質,是鑄就藝術價值的先決條件。可令人不無感嘆的是,這真誠的品質在當今畫壇已然鮮見。杜大愷保持著這種珍貴的品質,從他的為人到繪畫,真誠滲透其骨髓,所以我深信,他期待的評論應當匹配其人品之真摯、畫品之真誠。圖片源於網絡當拈出「藝術真誠」這個說法時,我意識到某種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