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在繁華的都市,還是在偏遠的鄉村,人們都能發現有一群法律工作者,無時無刻不在忙碌著。她們在迷霧重重中尋找光明,她們在律法典海中尋求答案,她們在環環相扣中抽絲剝繭,她們在絲絲平凡中堅守信念。為了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和諧穩定,為了維護法律的尊嚴,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她們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默默奉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
本期《中國網·聚焦中國》帶您走近廣州市第十五屆人大代表,廣東穗恆律師事務所主任林淑菁律師。
林淑菁:為法治中國的建設貢獻力量
林淑菁,中國政法大學法律碩士,廣州市第十五屆人大代表,廣東穗恆律師事務所主任,從事律師工作二十年,曾辦理各類案件、法律事務一千餘件,辦案經驗豐富,認真嚴謹,勤於鑽研與思考,擁有良好的口碑及社會影響力。林淑菁律師擅長辦理婚姻家庭繼承糾紛、房產糾紛、行政糾紛、勞動糾紛、債務糾紛、合同糾紛、交通事故糾紛、公司法務等案件。曾多次獲得「法援優秀獎」、「維護社會穩定獎」、「愛心公益獎」等社會獎項,2016年榮獲「廣州市三八紅旗手」稱號。她熱心參與社會事務,積極參政議政。現擔任廣州市第十五屆人大代表、廣州市僑聯第十三屆委員會委員、廣州市海珠區僑聯第九屆委員會常委、海珠區特邀監察員等社會職務。
廣東穗恆律師事務所成立以來,在林淑菁律師的主導下,致力於基層的法律服務和法律援助案件的辦理,有效化解基層的社會矛盾,為維護法律的尊嚴,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做出不懈的努力和積極的貢獻。
中國網:林律師您好,首先給大家介紹一下,您所在的廣東穗恆律師事務所的一個基本情況好嗎?
林淑菁:廣東穗恆律師事務所成立於2011年1月,是經廣東省司法廳批准成立的律所。廣東穗恆律師事務所主要致力於社區的法律服務,中小型企業的法律服務,和法律援助案件的辦理等公益性的法律服務。
從2011年開始,廣東穗恆律師事務所與江南中司法所、龍鳳司法所籤訂「所所結對」協議。2012年開始公益擔任了35個社區的社區法律服務。一直以來,穗恆律所都是致力於社區法律服務,秉承的是專業、誠信、優質、公正,為當事人提供優質法律服務的理念去辦所。律所這幾年來取得了比較突出的成績,每個年度都獲得了廣州市律師協會和廣州市海珠區司法局的各類獎項,包括法律援助優秀獎,維護社會穩定獎,還有公益性法律服務優秀律師事務所先進單位,我們連續四年都獲得了海珠區司法局頒發的社區法律服務先進單位獎。
中國網:聽您剛才講這些可以看到真的是非常的欣慰,獲得這麼多獎項、榮譽,我聽出來了,剛才您在介紹過程中好像是咱們律所更多的是投入到法律援助,基層社區的一些普法宣傳工作。以我的理解,好像越是基層的法律服務可能困難就會越大,比如說你要在工作中,多說、多做,要做的很細緻,才能贏得百姓的口碑,我想知道咱們律所在這方面是怎麼做的呢?
林淑菁:社區的法律服務涉及面比較廣,而且比較繁重,矛盾又比較激化,需要律師有大局意識。首先,我和我的團隊要有大局意識,還要有較高的政治覺悟,高度的社會責任感,還要有愛心,有奉獻精神。其次,社區法律服務有個特點,就是社區的個別群眾素質不是特別高,那麼就需要我們律師在提供服務的時候,注重方式方法,讓他們便於接受。最後,我們團隊成員專業素質一定要強,專業知識要牢固,要不斷的學習和鍛鍊,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穗恆律師事務所秉承的理念就是為當事人提供專業、誠信、優質、實惠的法律服務,弘揚律師界的正能量。我們多年來樹立了良好的口碑,受到社區的群眾、司法所,包括我們上級主管對我們的一致好評。
中國網:通過剛才您的講述,我們可以看出咱們律所的經營的理念,以及您剛才說了,律師要怎麼做。我想知道咱們律所具體開展的有針對性的工作包括哪些呢?
林淑菁:我們律所從2011年1月成立至今,從「所所結對」到公益的社區法律顧問,到政府有補貼之後,我們一直從事社區的法律服務。從2011年開始,我們的律師都派駐到社區裡,在司法所裡,為群眾提供公益的法律諮詢服務,我們的律師,每個星期的5天工作日都在司法所裡值班,接受群眾的諮詢,這是公益的、免費的。為群眾提供法律諮詢,參與司法所的調解,我們的律師每個月都會在居委會值班,就近的為居民提供便捷的法律諮詢服務,每個季度會在社區裡舉辦一次講座普法活動,每個月定期在社區裡舉辦一些宣傳活動,向居民派發一些宣傳資料、小冊子,或者是就近的讓他們來諮詢。我們律所在2013年11月就已經搬到了社區裡,方便居民來我們律所諮詢,他們可以去司法所諮詢,也可以直接到我們律所來上門諮詢,都是公益的、免費的。我們的團隊,我每個星期五下午,都會堅持開一個例會,總結這個社區法律服務的經驗,對團隊成員進行培訓,提升他們服務的質量和能力,這就是我們的一些措施。
中國網:嗯,可以說是真真切切地走進社區,走到基層群眾中來。我知道咱們是從2011年開始建所,到現在也有7個年頭了,那麼這7年來我相信有很多讓您感到記憶猶新的案例,能不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呢?
林淑菁:在這裡我說幾個印象比較深刻的案例。第一個就是2011年的「三二九火災案」,這個案子當年在廣州市很轟動,因為這場火災發生在消防局三米後的一個公房裡,在這場火災中四人喪生,很多住戶的財物受到損失。火災過後受害人去法律援助處申請法律援助,我經法律援助處的指派,承辦了這件案子。這件案子有八件,我接受了委派之後,親自去了火災現場進行了實地考察,詳細的查看了案件的材料,跟當事人進行了詳細的溝通,了解清楚案情之後,我就跟他們解釋法律,引導他們通過合理的途徑去解決他們的訴求。後來這件案子通過我不斷地努力和調解,八件案子中七件是通過調解的方式解決的,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果和法律效果的相統一。最後案子得到了上級主管部門和當事人的一致好評,廣州市律師協會也因為我們所辦了這件案子,當年度授予我們維護社會穩定獎。還有一個案例,發生在2013年,是小販告城管。這件案子也是轟動一時,從廣州到全國,都很關注這個案子,這件案子就是媒體歪曲事實,做出不實的報導,從而損害了城管的形象。我受海珠區城管的委託,擔任他們的訴訟代理人,這件案子就是他們的行政相對人,小販李某某,起訴他們,說他們的行政執法行為是違法的。我擔任海珠城管的委託代理人之後,詳細的了解了案情,查閱了案子所有的材料,然後理性分析本案的這個情況,還原這個事情的真相,整理出我自己的一個思路,最後得到了一審二審的認同,駁回了小販李某某的起訴,在一審二審也得到了勝訴的效果,挽回了城管的形象,這件案子得到了城管單位領導和我們上級主管及社會各界一致的好評。第三個案例是在2015年4月份的時候,在廣州市比較著名的新景點——海珠湖,發生了一件雷擊案。一個外來務工人員在海珠湖旅遊的時候,突然被雷擊中導致意外身亡,其妻子受到很大的打擊,為籌集醫藥費都快走上了絕路。她尋求海珠區法律援助處的援助,海珠區法律援助處指派我作為受害人配偶的委託代理人,接受委託後,我去了海珠湖實地考察,詳細傾聽了受害人家屬的陳述,查閱了大量的資料,最終我制定了一個訴訟的方案,是向保險公司索賠的一個訴訟方案,因為當時海珠湖是購買了公眾責任險的,我從追究保險公司的索賠這個角度制定的訴訟方案,最後通過法院的起訴,為當事人爭取了41萬的賠償。當時在網上有好多這樣的案例,最多的也就是爭取到10多萬,41萬是比較高的了,但是當事人和海珠湖都對一審的判決不滿意,都提出了上訴,後來我們在海珠區司法局法律援助處的協調下,我代表受害人的家屬跟海珠湖協調,最後在二審之前達成了和解,海珠湖又額外對受害人進行了補償,受害人家屬很滿意,後來給我們律所送來了錦旗,寄來了感謝信。這件案子取得了一個很好的訴訟跟調解相結合的典範,取得很好的社會效果。
中國網:嗯,也可以看出您真的是經過委託以後是完全站在當事人的角度,最大限度的幫助他們爭取到自己的合法權益。現在網上有一句話特別火,「前進的路上不只有詩和遠方,也有眼淚與挫折」。我相信您作為廣東穗恆律師事務所的主任,在帶領律所前進的道路上,肯定也遇到過不少的艱難吧,您能給我們說說嗎?
林淑菁:穗恆律所成立到現在已經有7年了,在這期間的確遇到過許多的困難,最困惑的就是人才的招聘、培養,和怎樣留住人才。因為我們穗恆律所主要是致力於社區法律服務,我們沒有很好的辦公場所,在社區裡,我們沒有高大上的工作環境給新人,很多新律師,他可能在社區裡面對這麼繁雜的工作,也很難沉下心來,在社區裡為群眾提供長時間的服務。可能我們團隊面對比較突出的問題就是成員不穩定,還有就是因為我們所的規模不大,主要是致力於社區的法律服務,所以很難吸引到很多律師的投入。隨著政府重視程度的加深,社區法律服務,我們市一級的行政主管也調整了律師擔任社區法律顧問的數量,因為我們律所的規模不大,人數不多,導致我們律所承擔社區法律顧問的數量也在不斷的減少。我們的服務一直以來都是比較優質的,司法所,包括居委會群眾都對我們比較認可,如果我們不再提供服務了,情感上是很難割捨的,這兩點也是一直困擾我們的難題。
中國網:7年的時間,不管面對什麼樣的困難,您都一直咬牙堅持,沒有放棄,是什麼支撐著您?
林淑菁:首先支撐我的是我們上級主管部門海珠區司法局,對我們穗恆所的指導和支持,還有就是我們龍鳳司法所、江南中司法所,還有各個居委會對我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還有就是社會群眾對我們的信任。再有呢,就是我們全所的工作人員在這幾年裡都是無私奉獻,兢兢業業的工作,讓穗恆律所取得了很多的成績,我作為一個基層的法律工作者,榮譽感、社會責任感,還有就是弘揚律師界正能量的職業的理念,凝聚成一股強大的精神力量,支持著我一直走下去,克服一個又一個的困難。
中國網:作為這樣一位優秀的律師,隨著我國司法體制改革不斷向縱深推進,我想您肯定有一些自己的思考與體會,能不能跟大家講講?
林淑菁:努力的讓每一個群眾在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和正義,我們律師作為司法改革的中堅力量,應該讓群眾在每一個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我們應該發揮更多、更大的作用。我們律師,是作為黨和政府連接群眾的橋梁,我們提供的法律服務,應該讓司法體制改革取得的可喜的成績讓群眾感受到,我們律師應該發揮更多的、更重要的作用。
中國網:嗯,其實不管對於任何事情來說,人都是關鍵所在。您剛才提到,要讓律師發揮自己更大的作用,那麼在年輕律師的培養方面,您有什麼自己的思考和建議呢?
林淑菁:我認為律師首先要有專業的素養,還要有職業的道德,更應該有社會的責任感,年輕律師首先要腳踏實地,不要太過急功近利,應該要踏踏實實的辦好每一件案子,應該要走進基層走入社區,去學習去鍛鍊,去建立自己的口碑,然後通過自己的努力,辦好每一件案子,通過口碑相傳,道路會越走越寬,越走越遠。
中國網:是的,我想這也是您多年來奮戰在法律工作第一線的一些心得體會,可能大家不知道,咱們的林律師除了是一位優秀的律師以外,還有一個身份是人大代表,那麼我想知道您是怎樣處理兩者之間的關係的?
林淑菁:2016年底很榮幸的被選舉為廣州市第十五屆人大代表,人大代表的身份是一種榮譽,更是一種責任和擔當,我又是來自一個基層的律師,我主要是從事社區法律顧問工作和法律援助工作,我的工作讓我更多的接觸到基層的群眾,還有社會的弱勢群體,更多的傾聽他們的訴求和要求,這跟我人大代表的履職相結合,我可以通過在我工作中接觸的群眾的訴求,然後在履職的過程中我可以通過寫議案或者寫建議向有關部門反映基層群眾的訴求,然後引導他們通過法制的思維和方法去解決他們遇到的實際問題,促進基層治理的發展,這是我把他們兩個相結合的一個方式方法。
中國網:嗯,也可以說,其實在這兩個工作中,您是在中間找到了一個平衡點,並可以讓它們相互作用,去推進您心中的法律事業和法律夢想。那麼在節目的最後,我想知道您對於自己心中的法律事業,對於中國的法制建設,還有沒有自己的想法以及想說的話?
林淑菁:為了我心中的法律事業,為了我們國家的法制建設,我和我的穗恆所會繼續秉承專業、誠信、優質、公平、公正,弘揚律師界正能量的辦所理念,發揚成績,戒驕戒躁,然後再接再厲,為我們法制中國的建設,為基層的群眾幸福,貢獻更大、更多的力量。
中國網:好的,謝謝林律師,謝謝您今天給我們分享這麼多您的心得體會,您的經歷和經驗,也相信作為榜樣的力量,可以引導更多的青年律師去發揮自己的責任。依法治國,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顯著標誌,在我國法治進程不斷深入推進的過程中,希望能夠湧現出更多像林律師這樣,有著強烈責任感的優秀法律人。為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奉獻出自己的力量。最後再次感謝林律師做客中國網,也感謝各位收看。中國網·聚焦中國,我們下期再見。
來源:中國網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與華夏經緯網無關。華夏經緯網不對文章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責任編輯: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