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淑菁:為「法治中國」的建設貢獻力量

2021-01-09 華夏經緯網

  無論在繁華的都市,還是在偏遠的鄉村,人們都能發現有一群法律工作者,無時無刻不在忙碌著。她們在迷霧重重中尋找光明,她們在律法典海中尋求答案,她們在環環相扣中抽絲剝繭,她們在絲絲平凡中堅守信念。為了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和諧穩定,為了維護法律的尊嚴,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她們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默默奉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

  本期《中國網·聚焦中國》帶您走近廣州市第十五屆人大代表,廣東穗恆律師事務所主任林淑菁律師。

  林淑菁:為法治中國的建設貢獻力量

  林淑菁,中國政法大學法律碩士,廣州市第十五屆人大代表,廣東穗恆律師事務所主任,從事律師工作二十年,曾辦理各類案件、法律事務一千餘件,辦案經驗豐富,認真嚴謹,勤於鑽研與思考,擁有良好的口碑及社會影響力。林淑菁律師擅長辦理婚姻家庭繼承糾紛、房產糾紛、行政糾紛、勞動糾紛、債務糾紛、合同糾紛、交通事故糾紛、公司法務等案件。曾多次獲得「法援優秀獎」、「維護社會穩定獎」、「愛心公益獎」等社會獎項,2016年榮獲「廣州市三八紅旗手」稱號。她熱心參與社會事務,積極參政議政。現擔任廣州市第十五屆人大代表、廣州市僑聯第十三屆委員會委員、廣州市海珠區僑聯第九屆委員會常委、海珠區特邀監察員等社會職務。

  廣東穗恆律師事務所成立以來,在林淑菁律師的主導下,致力於基層的法律服務和法律援助案件的辦理,有效化解基層的社會矛盾,為維護法律的尊嚴,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做出不懈的努力和積極的貢獻。

  中國網:林律師您好,首先給大家介紹一下,您所在的廣東穗恆律師事務所的一個基本情況好嗎?

  林淑菁:廣東穗恆律師事務所成立於2011年1月,是經廣東省司法廳批准成立的律所。廣東穗恆律師事務所主要致力於社區的法律服務,中小型企業的法律服務,和法律援助案件的辦理等公益性的法律服務。

  從2011年開始,廣東穗恆律師事務所與江南中司法所、龍鳳司法所籤訂「所所結對」協議。2012年開始公益擔任了35個社區的社區法律服務。一直以來,穗恆律所都是致力於社區法律服務,秉承的是專業、誠信、優質、公正,為當事人提供優質法律服務的理念去辦所。律所這幾年來取得了比較突出的成績,每個年度都獲得了廣州市律師協會和廣州市海珠區司法局的各類獎項,包括法律援助優秀獎,維護社會穩定獎,還有公益性法律服務優秀律師事務所先進單位,我們連續四年都獲得了海珠區司法局頒發的社區法律服務先進單位獎。

  中國網:聽您剛才講這些可以看到真的是非常的欣慰,獲得這麼多獎項、榮譽,我聽出來了,剛才您在介紹過程中好像是咱們律所更多的是投入到法律援助,基層社區的一些普法宣傳工作。以我的理解,好像越是基層的法律服務可能困難就會越大,比如說你要在工作中,多說、多做,要做的很細緻,才能贏得百姓的口碑,我想知道咱們律所在這方面是怎麼做的呢?

  林淑菁:社區的法律服務涉及面比較廣,而且比較繁重,矛盾又比較激化,需要律師有大局意識。首先,我和我的團隊要有大局意識,還要有較高的政治覺悟,高度的社會責任感,還要有愛心,有奉獻精神。其次,社區法律服務有個特點,就是社區的個別群眾素質不是特別高,那麼就需要我們律師在提供服務的時候,注重方式方法,讓他們便於接受。最後,我們團隊成員專業素質一定要強,專業知識要牢固,要不斷的學習和鍛鍊,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穗恆律師事務所秉承的理念就是為當事人提供專業、誠信、優質、實惠的法律服務,弘揚律師界的正能量。我們多年來樹立了良好的口碑,受到社區的群眾、司法所,包括我們上級主管對我們的一致好評。

  中國網:通過剛才您的講述,我們可以看出咱們律所的經營的理念,以及您剛才說了,律師要怎麼做。我想知道咱們律所具體開展的有針對性的工作包括哪些呢?

  林淑菁:我們律所從2011年1月成立至今,從「所所結對」到公益的社區法律顧問,到政府有補貼之後,我們一直從事社區的法律服務。從2011年開始,我們的律師都派駐到社區裡,在司法所裡,為群眾提供公益的法律諮詢服務,我們的律師,每個星期的5天工作日都在司法所裡值班,接受群眾的諮詢,這是公益的、免費的。為群眾提供法律諮詢,參與司法所的調解,我們的律師每個月都會在居委會值班,就近的為居民提供便捷的法律諮詢服務,每個季度會在社區裡舉辦一次講座普法活動,每個月定期在社區裡舉辦一些宣傳活動,向居民派發一些宣傳資料、小冊子,或者是就近的讓他們來諮詢。我們律所在2013年11月就已經搬到了社區裡,方便居民來我們律所諮詢,他們可以去司法所諮詢,也可以直接到我們律所來上門諮詢,都是公益的、免費的。我們的團隊,我每個星期五下午,都會堅持開一個例會,總結這個社區法律服務的經驗,對團隊成員進行培訓,提升他們服務的質量和能力,這就是我們的一些措施。

  中國網:嗯,可以說是真真切切地走進社區,走到基層群眾中來。我知道咱們是從2011年開始建所,到現在也有7個年頭了,那麼這7年來我相信有很多讓您感到記憶猶新的案例,能不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呢?

  林淑菁:在這裡我說幾個印象比較深刻的案例。第一個就是2011年的「三二九火災案」,這個案子當年在廣州市很轟動,因為這場火災發生在消防局三米後的一個公房裡,在這場火災中四人喪生,很多住戶的財物受到損失。火災過後受害人去法律援助處申請法律援助,我經法律援助處的指派,承辦了這件案子。這件案子有八件,我接受了委派之後,親自去了火災現場進行了實地考察,詳細的查看了案件的材料,跟當事人進行了詳細的溝通,了解清楚案情之後,我就跟他們解釋法律,引導他們通過合理的途徑去解決他們的訴求。後來這件案子通過我不斷地努力和調解,八件案子中七件是通過調解的方式解決的,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果和法律效果的相統一。最後案子得到了上級主管部門和當事人的一致好評,廣州市律師協會也因為我們所辦了這件案子,當年度授予我們維護社會穩定獎。還有一個案例,發生在2013年,是小販告城管。這件案子也是轟動一時,從廣州到全國,都很關注這個案子,這件案子就是媒體歪曲事實,做出不實的報導,從而損害了城管的形象。我受海珠區城管的委託,擔任他們的訴訟代理人,這件案子就是他們的行政相對人,小販李某某,起訴他們,說他們的行政執法行為是違法的。我擔任海珠城管的委託代理人之後,詳細的了解了案情,查閱了案子所有的材料,然後理性分析本案的這個情況,還原這個事情的真相,整理出我自己的一個思路,最後得到了一審二審的認同,駁回了小販李某某的起訴,在一審二審也得到了勝訴的效果,挽回了城管的形象,這件案子得到了城管單位領導和我們上級主管及社會各界一致的好評。第三個案例是在2015年4月份的時候,在廣州市比較著名的新景點——海珠湖,發生了一件雷擊案。一個外來務工人員在海珠湖旅遊的時候,突然被雷擊中導致意外身亡,其妻子受到很大的打擊,為籌集醫藥費都快走上了絕路。她尋求海珠區法律援助處的援助,海珠區法律援助處指派我作為受害人配偶的委託代理人,接受委託後,我去了海珠湖實地考察,詳細傾聽了受害人家屬的陳述,查閱了大量的資料,最終我制定了一個訴訟的方案,是向保險公司索賠的一個訴訟方案,因為當時海珠湖是購買了公眾責任險的,我從追究保險公司的索賠這個角度制定的訴訟方案,最後通過法院的起訴,為當事人爭取了41萬的賠償。當時在網上有好多這樣的案例,最多的也就是爭取到10多萬,41萬是比較高的了,但是當事人和海珠湖都對一審的判決不滿意,都提出了上訴,後來我們在海珠區司法局法律援助處的協調下,我代表受害人的家屬跟海珠湖協調,最後在二審之前達成了和解,海珠湖又額外對受害人進行了補償,受害人家屬很滿意,後來給我們律所送來了錦旗,寄來了感謝信。這件案子取得了一個很好的訴訟跟調解相結合的典範,取得很好的社會效果。

  中國網:嗯,也可以看出您真的是經過委託以後是完全站在當事人的角度,最大限度的幫助他們爭取到自己的合法權益。現在網上有一句話特別火,「前進的路上不只有詩和遠方,也有眼淚與挫折」。我相信您作為廣東穗恆律師事務所的主任,在帶領律所前進的道路上,肯定也遇到過不少的艱難吧,您能給我們說說嗎?

  林淑菁:穗恆律所成立到現在已經有7年了,在這期間的確遇到過許多的困難,最困惑的就是人才的招聘、培養,和怎樣留住人才。因為我們穗恆律所主要是致力於社區法律服務,我們沒有很好的辦公場所,在社區裡,我們沒有高大上的工作環境給新人,很多新律師,他可能在社區裡面對這麼繁雜的工作,也很難沉下心來,在社區裡為群眾提供長時間的服務。可能我們團隊面對比較突出的問題就是成員不穩定,還有就是因為我們所的規模不大,主要是致力於社區的法律服務,所以很難吸引到很多律師的投入。隨著政府重視程度的加深,社區法律服務,我們市一級的行政主管也調整了律師擔任社區法律顧問的數量,因為我們律所的規模不大,人數不多,導致我們律所承擔社區法律顧問的數量也在不斷的減少。我們的服務一直以來都是比較優質的,司法所,包括居委會群眾都對我們比較認可,如果我們不再提供服務了,情感上是很難割捨的,這兩點也是一直困擾我們的難題。

  中國網:7年的時間,不管面對什麼樣的困難,您都一直咬牙堅持,沒有放棄,是什麼支撐著您?

  林淑菁:首先支撐我的是我們上級主管部門海珠區司法局,對我們穗恆所的指導和支持,還有就是我們龍鳳司法所、江南中司法所,還有各個居委會對我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還有就是社會群眾對我們的信任。再有呢,就是我們全所的工作人員在這幾年裡都是無私奉獻,兢兢業業的工作,讓穗恆律所取得了很多的成績,我作為一個基層的法律工作者,榮譽感、社會責任感,還有就是弘揚律師界正能量的職業的理念,凝聚成一股強大的精神力量,支持著我一直走下去,克服一個又一個的困難。

  中國網:作為這樣一位優秀的律師,隨著我國司法體制改革不斷向縱深推進,我想您肯定有一些自己的思考與體會,能不能跟大家講講?

  林淑菁:努力的讓每一個群眾在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和正義,我們律師作為司法改革的中堅力量,應該讓群眾在每一個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我們應該發揮更多、更大的作用。我們律師,是作為黨和政府連接群眾的橋梁,我們提供的法律服務,應該讓司法體制改革取得的可喜的成績讓群眾感受到,我們律師應該發揮更多的、更重要的作用。

  中國網:嗯,其實不管對於任何事情來說,人都是關鍵所在。您剛才提到,要讓律師發揮自己更大的作用,那麼在年輕律師的培養方面,您有什麼自己的思考和建議呢?

  林淑菁:我認為律師首先要有專業的素養,還要有職業的道德,更應該有社會的責任感,年輕律師首先要腳踏實地,不要太過急功近利,應該要踏踏實實的辦好每一件案子,應該要走進基層走入社區,去學習去鍛鍊,去建立自己的口碑,然後通過自己的努力,辦好每一件案子,通過口碑相傳,道路會越走越寬,越走越遠。

  中國網:是的,我想這也是您多年來奮戰在法律工作第一線的一些心得體會,可能大家不知道,咱們的林律師除了是一位優秀的律師以外,還有一個身份是人大代表,那麼我想知道您是怎樣處理兩者之間的關係的?

  林淑菁:2016年底很榮幸的被選舉為廣州市第十五屆人大代表,人大代表的身份是一種榮譽,更是一種責任和擔當,我又是來自一個基層的律師,我主要是從事社區法律顧問工作和法律援助工作,我的工作讓我更多的接觸到基層的群眾,還有社會的弱勢群體,更多的傾聽他們的訴求和要求,這跟我人大代表的履職相結合,我可以通過在我工作中接觸的群眾的訴求,然後在履職的過程中我可以通過寫議案或者寫建議向有關部門反映基層群眾的訴求,然後引導他們通過法制的思維和方法去解決他們遇到的實際問題,促進基層治理的發展,這是我把他們兩個相結合的一個方式方法。

  

  中國網:嗯,也可以說,其實在這兩個工作中,您是在中間找到了一個平衡點,並可以讓它們相互作用,去推進您心中的法律事業和法律夢想。那麼在節目的最後,我想知道您對於自己心中的法律事業,對於中國的法制建設,還有沒有自己的想法以及想說的話?

  林淑菁:為了我心中的法律事業,為了我們國家的法制建設,我和我的穗恆所會繼續秉承專業、誠信、優質、公平、公正,弘揚律師界正能量的辦所理念,發揚成績,戒驕戒躁,然後再接再厲,為我們法制中國的建設,為基層的群眾幸福,貢獻更大、更多的力量。

  中國網:好的,謝謝林律師,謝謝您今天給我們分享這麼多您的心得體會,您的經歷和經驗,也相信作為榜樣的力量,可以引導更多的青年律師去發揮自己的責任。依法治國,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顯著標誌,在我國法治進程不斷深入推進的過程中,希望能夠湧現出更多像林律師這樣,有著強烈責任感的優秀法律人。為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奉獻出自己的力量。最後再次感謝林律師做客中國網,也感謝各位收看。中國網·聚焦中國,我們下期再見。

   來源:中國網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與華夏經緯網無關。華夏經緯網不對文章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責任編輯:李欣

相關焦點

  • 張蘇軍:為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貢獻力量
    張蘇軍在中國法學會法治文化研究會年會上強調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為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貢獻力量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上的重要講話和全會精神,繁榮法治文化理論研究,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為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實現「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和2035年遠景目標貢獻力量。11月14日,中國法學會法治文化研究會年會在北京召開。中國法學會黨組成員、副會長張蘇軍出席會議並講話。
  • 【國晉資訊】我所入選山西省行政立法基地,為法治政府建設貢獻專業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全面依法治國是一個系統工程,法治政府建設是重點任務和主體工程,要率先突破,用法治給行政權力定規矩、劃界限,規範行政決策程序,加快轉變政府職能。
  • 波瀾壯闊徵程中,為「中國之治」貢獻公安力量
    波瀾壯闊徵程中,為「中國之治」貢獻公安力量廣大公安民警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
  • 爭當建設「重要窗口」的「最美模範生」 為建設法治寧波貢獻更多...
    他強調,全市法院機關要認真學習貫徹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精神、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全面依法治國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牢牢把握正確政治方向,爭當建設「重要窗口」的「最美模範生」,為「十四五」期間加快推進「法治寧波」建設貢獻更多的法院力量。陳志君、陳文祥參加。    徐宇寧調研了專案審判法庭和訴訟服務中心,聽取了工作匯報並座談交流,充分肯定市中級法院取得的成績。
  • 為生態文明主流價值觀貢獻鹽城力量! 生態環境法治研討會在鹽召開
    此次研討會的舉辦,正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加大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和法治研究的重要舉措,對完善司法服務保障生態文明建設制度機制,助力全省生態文明建設不斷取得新成效具有重要意義。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本次會議精神,虛心學習借鑑各地好經驗好做法,認真總結研討成果,推動轉化為加強生態環境司法保護的思路舉措和生動實踐,助力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 發展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的原創性貢獻
    習近平法治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的重大創新成果,充分彰顯了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的強大生命力和中國共產黨人的理論創造力,為發展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作出了原創性貢獻。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是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在對人類法律思想進行「揚棄」的基礎上,創立了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
  • 江西萍鄉湘東區:為建設和諧秀美鄉村貢獻檢察力量
    正義網萍鄉7月9日電(通訊員 肖柳)江西省萍鄉市湘東區檢察院立足檢察職能,高度重視「三農」問題,為建設和諧秀美鄉村貢獻檢察力量。   該院深入推進公益訴訟工作,成立了由一名檢委會專職委員、員額檢察官帶一名研究生檢察官助理的公益訴訟辦案組,嚴格辦理涉農村環保案件。
  • 為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疆貢獻稅務智慧和力量——新疆...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做好新疆工作,要完整準確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新疆工作總目標,依法治疆、團結穩疆、文化潤疆、富民興疆、長期建疆,以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保障,多謀長遠之策,多行固本之舉,努力建設團結和諧、繁榮富裕、文明進步、安居樂業、生態良好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疆。
  • 建設什麼樣的國——法治中國
    中國網:2014年10月,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召開,這是我們黨歷史上首次以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為主題的中央全會,會議提出的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開啟了建設法治中國的新徵程
  • ...市人大代表、廣東穗恆律師事務所主任林淑菁:0-3歲託兒所 每個...
    社區保育市人大代表、廣東穗恆律師事務所主任林淑菁:0-3歲託兒所 每個街道設立一間  「現行學前教育規定中,幼兒園接收的適齡兒童主要為3林淑菁表示,全面二孩政策落地後,她調研走訪沙園街道、龍鳳街道、多寶社區等街道社區,了解到許多家庭因難以解決0-3歲幼兒的保育照料問題,而打消或延緩了生育意願。
  • 烏山時評:為航天強國建設貢獻福州力量
    中國航天領域年度盛會——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18日至21日在福州召開。為航天強國建設貢獻福州力量,一個重要的契機到來了。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近年來,福州把發展航天產業作為科技創新、產業提升的重要抓手,加快建設海絲衛星產業基地,培育了福大創新研究院等一批創新平臺。
  • ...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圍,為建設共治共享的至善家園貢獻青春力量!
    為了編纂一部符合我國國情,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法典,我國經歷了幾代人的努力,如今它終將問世。我國的民法典草案將人格權獨立成編,這也是我國「以人為本」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法交融的體現,為人格權法未來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作為一名90後法律人,我要感謝先輩們孜孜不倦的努力,正是他們的不懈付出才成就了這歷史性的一刻。
  • 對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思考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以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為根本,以增強黨和國家活力、調動人民積極性為目標,擴大社會主義民主,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發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
  • 為一流科學城建設貢獻「科普力量」
    今年6月,深圳成為「科創中國」首批試點城市。光明區把「科創中國」試點城市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將試點城市建設納入光明科學城建設當中,著力完善「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產業化+科技金融」的全過程創新生態鏈,加快推動「科創中國」試點城市建設,為一流科學城建設貢獻「科普力量」。
  • 加速法律科技創新腳步 為助力法治中國建設砥礪前行
    、學者討論法律科技助力法治中國建設與發展之道。2020法律科技大會的成功召開,代表著已有來自各界的、越來越多的夥伴加入法律科技生態構建,法律科技創新腳步正在加速,助力法治中國建設迎來美好未來!創新法律科技 助力法治中國以「思想」為指引,讓法律科技創新始終走在正確、高速的發展道路上,推動中國法治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火力全開。
  • 今日言論|加強法治建設 築牢法治中國根基
    作為中國法治建設的核心任務之一,法治社會建設堪稱一項系統工程。依據《實施綱要》,到2025年,「八五」普法規劃實施完成,法治觀念深入人心,社會領域制度規範更加健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融入法治建設和社會治理成效顯著,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得到切實保障,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顯著提高,形成符合國情、體現時代特徵、人民群眾滿意的法治社會建設生動局面,為2035年基本建成法治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 與新中國法治建設同行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七十年
    成立於1950年10月3日的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是新中國誕生後我們黨創立的第一所新型正規的高等法學教育機構,被譽為中國法學教育的「工作母機」和「法學家的搖籃」。七十年來,人大法學院已成為引領法學教育的重鎮、凝聚國內優秀法律人才的平臺和溝通中外法學交流的窗口。作為新中國法學教育的奠基者、新中國法學研究的開拓者、新中國法學走向世界的領跑者,為推動中國法學教育和法治建設作出了卓越貢獻。
  • 法治文化與法治中國論壇
    ,中國的法治建設已經取得重大成就。讓我們深度解讀古代法律故事,萃取傳統法律故事的思想精華,為新時代法治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黨的十九大將全面依法治國作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強調要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制度,加大全民普法工作力度,增強全民法治觀念,夯實依法治國群眾基礎。中國移動「正德厚生 臻於至善」的企業文化為法治文化建設提供了基因,其本身即蘊含豐富的法治精神內涵。
  • 青平: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法治中國
    「努力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法治中國,為保障人民幸福、國家安全、社會穩定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對政法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在社會各界特別是政法系統引發熱烈反響。(《人民日報》2021年1月10日 )全面依法治國是「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之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
  • 習近平法治思想引領法治中國建設
    ——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更加完備  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國務院堅持立法先行,緊緊抓住立法質量,積極推進重點領域立法,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日趨完善。  ——法治政府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法治政府建設深入推進,解決政府職能越位、缺位、錯位,使職能邊界日益清晰、權力配置更趨合理、治理水平不斷提升,為社會經濟環境注入新活力,不斷釋放法治建設新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