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能夠點燃的力量,遠超我們的想像

2021-01-15 仰望主基督

主編:丹尼爾 | ID:MRDANIEL777

編輯:耀勻 | 圖:Google

電影「幸福來敲門」中,爸爸說:「不要讓任何人告訴你,你不行,即便我也一樣。想要什麼,就努力去追求,有一個夢想,就努力捍衛。」

但太多時候,生活逼迫著我們低下頭顱,直面現實的殘酷。久而久之,心甘情願讓自己相信,這不過是真實世界裡,最不堪一擊的心靈雞湯。

但如果現實中,真的有人活成想要的樣子呢?生命何其短暫,如果連一次為夢想而戰的經歷都沒有,面對終點,你是否也會有遺憾?

因此,今天要講兩個普通人的故事,他們是如此平凡卻如此動人,甚至會讓我們隱隱期待和相信,一個熟悉到仿佛空洞的詞語 —— 夢想…

是的,如果依然還有一件事,能讓你全情投入,感到由衷的快樂,那就不要懼怕世人的眼光,勇敢追隨內心的感受,盡力去做去實現吧。

夢想能夠點燃的力量

也許遠超我們的想像

提到芭蕾,你會想到什麼?

帷幕拉開,燈光亮起,曼妙的舞姿,優雅的身軀隨音樂盡情流轉,仿佛靈魂的舞者。

可是你見過這樣的芭蕾嗎?在充斥著暴力與犯罪的貧民窟,在陰鬱彷徨、暗無天日的生活裡,輕盈的芭蕾仿佛黑暗中綻放的白蓮,在暗淡的背景下熠熠生輝。

舞者名叫 Aesha Ash,是個生長在紐約 Rochester 貧民區的黑人女孩。

在這充斥著暴力與犯罪,走私與毒品,貧窮與髒亂,了無生機的貧瘠之地,就算心中有夢,能堅持下去的也微乎其微。

然而因為對芭蕾近乎痴迷的執著於熱愛,經過超出想像的艱苦訓練,Aesha 終於在13歲那年,被世界頂尖芭蕾學校 —— 美國芭蕾學校(School of American Ballet)錄取。

經過無數艱難的歷練和超越想像的忍耐,Aeshe 終於以驚豔的表演,成功加入紐約城市芭蕾舞團,成為舞團裡唯一的黑人舞者。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她從此一帆風順。

膚色的偏見讓她備受歧視。某次演出,化妝師甚至當面扔掉化妝刷,直言:「我不想在舞臺上看到一直骯髒的天鵝。」

沒有辯解,沒有眼淚。Aeshe 選擇把所有的心事融入舞蹈。七年時間,從舞團裡受排擠的小透明,一步步奮鬥到首席舞者。讓很多人看到黑人芭蕾的優雅和美麗。

2008年 Aeshe 退休了。某個日子,回想起曾經的初衷,Aesha 決定重返故鄉,在這片連空氣都瀰漫著絕望的貧民區,在眾人或詫異或不解的目光裡,再度跳起摯愛的芭蕾。

雖然背景充斥著混亂、暗淡和嘈雜,卻因為 Aesha 比夢更美、比幻想更動人的舞姿而呼吸著綻放著。仿佛那不是芭蕾,而是一個不屈的靈魂在展翅翱翔。

難道因為生命中有太多的灰色,

就不再試圖去努力和改變了嗎?

Aesha 希望「天鵝夢」的舞蹈計劃,能將希望播種在人們心中。讓他們感受到,無論是戰爭還是和平,困苦還是充裕,只要願意去追尋,每個人都有機會擁有美好的人生。

她不止點燃了孩子們內心的希望之火,更重要的是,教會他們什麼是堅持和努力。

即使是面對無比艱難的生活

或者沒有華麗的舞臺和閃耀的燈光也不要忘記為夢想拼盡全力

「你永遠不知道自己的存在,會對別人有多大的影響。」是的,無論身處何種境遇,每個人都有機會改變自己,進而影響他人,讓這個世界變的越來越好。

前段時間,一段視頻在網絡激起千層浪。

濛濛細雨中,一個黑人少年,正在破爛的圍牆和泥濘的雨地裡,赤腳跳著芭蕾,舞步輕快,目光如炬,仿佛自如流暢的雨中曲。

眾所周知,跳芭蕾要穿足尖鞋,不僅是為了腿部線條的優美,最重要的是,給予不斷變換的姿勢以足夠的支撐。

然而視頻中的少年,就這樣在坑窪滿泥濘地上,赤腳跳著難度極高的單腳站立迴旋,旁若無人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雨水打溼了頭髮和面龐,卻澆不滅內心追逐的火焰。

男孩名叫 Anthony Mmesoma Madu,今年11歲,住在奈及利亞拉各斯。髒亂不堪的環境,那種「即使活在石縫裡,也要拼盡全力開花的頑強」,令無數人深深動容。

誰說芭蕾只能屬於聚光燈下的舞臺,掌聲雷動的觀眾席,和沉沉大幕旁緩緩流淌出的高貴?即使環境簡陋至此,這毫不掩飾的熱情與毫無雜質的純粹,仿佛一場心靈的洗禮。

視頻在網絡上獲得超1000萬次觀看。人們紛紛被這個男孩陶醉而忘我的表演深深震撼,其中就包括美國芭蕾舞劇院(ABT)藝術總監 Cynthia Harvey。

Cynthia Harvey

Cynthia Harvey 是美國芭蕾舞劇院的首席舞者,作為世界六大頂尖芭蕾舞天團,這裡是全世界芭蕾愛好者追逐的夢想之地。

視頻爆紅不久後,Harvey 找到 Madu,給予他美國芭蕾舞劇院附屬學校 —— 傑奎琳 奧納西斯舞蹈學院,全額獎學金的 Offer。

Madu 將在明年,前往紐約頂尖的芭蕾舞蹈學校,繼續自己的芭蕾之夢。這個消息轟動整個小鎮,Madu 還因此接受了英國BBC的專訪,成為舉世矚目的天才芭蕾少年。

這世上沒有意外的走紅,有的只是日復一日和不為人知的努力和堅持。很快,關於 Madu背後的故事,也漸漸浮出水面。

拍下這段視頻的,是同樣對芭蕾執著熱愛的舞蹈老師 Daniel Owoseni Ajala。

Madu 的芭蕾視頻,是他拍下的千百條學生練舞視頻中的一條。而拍攝地,就是他創辦的公益芭蕾學校室外練習場。

16年前,13歲的 Daniel,因為電影《Save the Last Dance》(留住最後一支舞),沉迷芭蕾到無法自拔,舞動的欲望在體內蠢蠢欲動。

儘管條件的限制,生活的挫折不堪重負,但他不甘心放棄,憑藉毅力和熱情,僅通過視頻和書本勤奮自學,逐漸變得專業起來。

因為沒錢,Daniel 曾經一雙芭蕾鞋穿了5年,平時不捨得,只有重要場合才拿出來。但他真心熱愛芭蕾,也不覺得難熬和辛苦。

他夢想有朝一日,也到夠到歐洲的芭蕾學院深造。但環境的艱辛,經濟的困窘,讓這渴望有如天方夜譚。學校的拒絕直截了當:非洲人根本沒資格申請國際獎學金。

無數次失敗的嘗試後,飽含遺憾的 Daniel 終於接受現實,但內心對芭蕾的渴望,依舊如火焰般燃燒:「既然自己的夢想無法實現,那就試著幫助別人實現夢想吧。」

於是2017年,26歲的 Daniel 決定在家鄉開設一所芭蕾學校,希望讓更多熱愛芭蕾的兒童,有機會感受舞蹈的自由和魅力。學校就在家門口的空地,名叫「跳躍舞蹈學校」。

但在奈及利亞,很多孩子連學都上不起,舞蹈更是奢侈品。所以這所學校完全公益,不收取任何費用,還會免費發舞裙舞鞋。家裡太窮的,甚至可以提供餐食。

非洲以原著民舞蹈著稱,當地人只跳自己的舞。而以高貴優雅著稱的芭蕾,仿佛來自「另一個世界」,註定不屬於這塊土地。

因此,芭蕾學校遭遇的偏見和質疑可想而知,嘲諷聲不絕於耳:「永遠別妄想向外國人那樣跳芭蕾,因為芭蕾根本不屬於非洲。」

熱愛芭蕾的 Daniel 卻堅定的認為:「即便芭蕾不是來自非洲的舞蹈,但黑人孩子依然有跳芭蕾的權利和夢想。

芭蕾不僅擁有快樂和熱情,更代表著紀律、奉獻和承諾。如果孩子能夠擁有這些品質,那麼現實中也一定可以有所成就。」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Daniel 不厭其煩地教授孩子們芭蕾動作和舞蹈技巧,讓這些擁有夢想的孩子,從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天空。

「沒有什麼比渴望學習的學生,更讓老師引以為傲了。」

Daniel 每天都堅持把學生舞蹈的照片和視頻,發布在社交網絡上。希望世界上有更多人能看見這些孩子的堅持、熱情與美麗。

一位當地的企業家被他們的精神打動。在她的慷慨資助下,學校轉移到了大一點的房子,終於有了一間算不上合格的芭蕾教室。

孩子們格外珍惜這來之不易的訓練條件。沒有美麗的舞臺,就鋪上一塊布簾,只要音樂響起,就忘我的沉浸在芭蕾的世界中,縱情旋轉跳躍,展示著屬於自己的曼妙和優雅。

哪怕與現實再格格不入又如何?!喧鬧的大街上,泥濘的院子裡,門前的沙地上。心中有夢想,哪裡都可以是舞臺!

與眾不同的是,Madu 是唯一的芭蕾男孩,在粉色蓬蓬裙中顯得那麼另類而突兀。周圍的人不理解 Daniel,更不理解 Madu。芭蕾已經夠另類了,何況還是個男生。

嘲諷和譏笑如潮水般湧來。面對無時無刻的誤解和歧視,Madu 默不作聲,唯有選擇更加刻苦的練習。拉筋、跳躍、旋轉,面對異樣的眼光,即使無人認同,依舊堅定始終。

趾甲掉了,趾頭長水泡,流血,起老繭…直到疼痛融入舞步,化為一種名為堅持的聲音。「芭蕾如同我的生命,跳舞的時候,我仿佛在做夢,站在世界之巔。」

Madu 的頑強和努力讓 Daniel 感同身受。兩個人,不同的年紀,相同的熱愛,在滿是嘲諷質疑的艱難之路上,孤獨而執著的前行。

「Madu 如此有天賦,如此刻苦,跳的甚至比我都好,卻從沒有人願意接受甚至承認,這真的太讓人遺憾了。」

Madu 是幸運的,他有 Daniel 的幫助,還有始終鼓勵他的媽媽,她從未試圖用偏見禁錮兒子的夢想,更沒有向周遭異樣的目光妥協,面對兒子的選擇,她的驕傲溢於言表:

「作為母親,就要支持孩子喜歡的事啊!每當看見 Madu 忘情起舞,我就從心底喜悅。現在他有機會去更大的舞臺,他一定做的很棒!」

Madu 聽到媽媽的話,再也抑制不住內心的委屈和淚水,抽噎著:「每次媽媽讓我出門買東西,我都會悄悄去看別人跳芭蕾。我真的非常熱愛芭蕾,它讓我從心底快樂起來」。

明年,Madu 就要前往美國紐約,去追逐自己一直以來的夢想了。因為他,許多人也開始關注這個偏遠角落的小小芭蕾學校,他們捐款捐物,甚至申請免費授課。

Daniel 異常欣慰,他利用捐贈,繼續努力在推廣芭蕾,讓更多的人看到,在世上不被光照到的地方,依舊有這樣一群可愛的孩子,為夢想而不懈努力著。

Madu 收到錄取通知書不久,Daniel 在 ins 發了一張 Madu 的相片,配文:

你是一盞明燈永遠不要讓任何人或任何力量減弱、暗淡或減弱你的光芒- 查曼 亨 -

Where there’s a will there’s a way

有志者事竟成

回想當年的 Daniel,再看看如今的 Madu,同樣因為熱愛,相似的命運,卻有了全然不同的美好結局。仿佛時光從未變老,所有的拼盡全力,最終都開出了絢爛的花朵。

如果人生真的可以開掛

那隻意味著四個字:忠於內心

生活不曾對誰留情,卻也不曾辜負過誰

每個人都可以改變自己,甚至是改變世界

我們都如同是尚待完善的殘片

想要圓滿,就去拼搏

References

1 .rochesterwomanonline|AESHA ASH: The Grace of Swan Dreams

2. VOGUE|This Nigerian Dance Academy Is Reimagining Ballet Style With West African Flair

3. tanksgoodnews|11-Y.O. Nigerian Boy Gets Scholarship From New York Dance School After Inspiring Rain Ballet Performance Goes Viral

4. Mymodernmet|11-Year-Old Nigerian Dancer Gets International Dance Scholarship Because of Viral Video

5. Hindustantimes|11-year-old Nigerian boy, Anthony Mmesoma Madu, captivates the world with his ballet

6. thegrio|Nigerian boy, 11, offered dance scholarship after ballet video goes viral

7. Insdaily|民窟裡跳芭蕾的11歲「男版黑天鵝」,今年被紐約頂尖舞團錄取了...

8. 帶你遊遍英國|非洲小弟弟雨中跳芭蕾,居然被紐約芭蕾劇院看中了!我又相信夢想了!

9. 有束光|她闖入紐約最黑暗的貧民窟做了件事,點燃了所有人的希望

10. 自由微信|她在紐約最黑暗的貧民窟跳起了芭蕾,用夢想溫暖人心

11. 藝非凡|一手爛牌打出王炸,11歲貧民窟男孩雨中芭蕾走紅,登上BBC頭條,世界第一芭蕾學校都向他發出邀請

12. 英國那些事兒|貧民窟中的芭蕾學校感動億萬人,夢想從這裡起飛,像石頭縫兒裡生長的花一樣13. 美英語共讀|非洲男孩雨中跳舞走紅全球,獲赴美全額獎學金!讓人想起來中國的柬埔寨男孩

再小的夢想,只要夠熱愛,都能打動人心

| 詩篇 22:26|

願你們的心永遠活著。

相關焦點

  • 長笛演奏家王舒璇發專輯《魔方的力量》 音樂點燃夢想
    2017年8月18日由深圳市秒懂傳媒有限公司,為錦江區哈尼音樂工作室打造的委約作品:專輯《魔方的力量》(英文名:Power of the cube),現已公開發行。這部專輯是由中國青年長笛演奏家王舒璇女士根據久石讓動漫音樂素材,改編為長笛版本的原創純音樂專輯,專輯屬於Classical Crossove 古典跨界類。
  • 海外留學,艱難遠超我們想像
    「如果我們無法在9月或10月通過一個有效的留學生返澳計劃,那麼高等教育行業將損失數十億澳元的收入。」其表裡不一的行為,像極了澳洲政府為了留住留學生這塊肥沃的經濟蛋糕,強硬辯稱「我們沒有歧視」的自私嘴臉。「我們真的受夠了!」 「澳洲政府面對真實的歧視事件視而不見,反而宣揚澳洲境內沒有歧視,他們不關心我們,只關心權力鬥爭與留學收入」、「當地人不了解我們的處境,我們真的易受攻擊」、「我們真的受夠了!」
  • 和我學Word,office功能之強大遠超我們想像
    Word文檔是常用的辦公軟體之一,我們可以利用它記錄文字,製作合同,製作表格,批量製作名片等等。
  • 自來水能夠被點燃,「點燃」的是慵懶不作為
    自來水能夠被點燃,「點燃」的是慵懶不作為(11月26日央視新聞聯播)自來水能夠被點燃,這件事聽起來真的夠魔幻的,這可不是魔術師在表演節目,而是生活中真實的一幕。很自然,「自來水著火」成為一個被嚴重關切的輿情事件。關於生活用水,國家有明確標準。各地修建自來水廠,就是為了讓老百姓免於直飲地下水所面臨的汙染風險。
  • 匯聚「星火」力量 點燃「快樂學校」裡的少年夢想
    他們精心策劃,結合當地特色給孩子們帶來了一堂堂精彩課程;他們教學相長,用愛心和陪伴溫暖留守兒童們的心靈世界,讓他們的生活漸漸發生著改變;他們青春擔當,為鄉村教育扶貧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在「快樂學校」裡匯聚「星火」力量,點燃少年夢想。
  • 天學網:願後浪點燃未來,擁有對話世界的能力與力量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天學網最新資訊 > 正文 天學網:願後浪點燃未來,擁有對話世界的能力與力量
  • 科技點燃阜平山裡娃娃的夢想
    看——航空航天區域,學生們用廢舊紙張製作的紙火箭,帶著夢想帶著希冀直上雲霄,李華萱和同學們假期跟著保師附校教育集團創客空間王邵鵬老師學習了各種飛行器的製作與調試,小小航模專家們針對飛機飛行軌跡可以很快進行精準調試,王少飛的橡筋動力撲翼飛機像只華麗的鳥盤旋滑翔
  • 別瞧不上印度,去印度農村看一看,一些人的生活,遠超我們想像
    印度這些年的成就是很多的,能夠在全世界揚名的國家都不是簡單的角色,印度當然也是如此,但很多網友在聊起印度的時候,總是覺得印度落後到了極點,到處都是貧民窟,生活條件極差,吃飯都沒有保證,製造業落後,什麼東西都需要進口,但其實,這只是印度的冰山一角而已,去到印度的農村走一圈之後,就會發現,很多印度農村人的生活條件遠超我們的想像!
  • 點燃夢想 激發潛能
    教育的價值就在於喚醒每一個孩子心中無限的潛能,點燃他們心中的夢想,引導孩子們健康快樂、幸福陽光的成長,幫助他們找到隱藏在體內的特殊使命並且為他們保駕護航,壯行助威,指引他們走向成人成才之路認識到自己未來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就像是遠方的一座燈塔,能夠不斷照亮前方的道路。 教育的真諦是一棵樹動搖另一棵樹,一朵雲動搖另朵一雲,一個生命喚醒另一個生命。教育其核心是用愛心去塑造,用真情去感化,用榜樣去激勵,用人格去薰陶,用文化去引領,培養孩子們誠樸樂學的高尚品質。 於2020年8月31日星期一
  • 如果說超跑和F1是夢想,其實夢想離我們並不遠!
    超級跑車和F1賽車,可以說是不少車迷的夢想之一,但是在現實當中實現夢想的人可是少之又少。這裡並不是打擊大家,不過夢想還是有的,萬一實現了呢?先不管距離遠不遠,但我們可以先到遊戲中去實現!山內一典答道:「我不清楚,因為我不知道他們具體做的什麼,不過就品質來講,無人能與我們較量。我們是頂尖的,我對這個非常確信。」同時,本作最革命性的意義在於,玩家可以通過遊戲中的成績換取現實世界的執照。看到這些作品,各位車迷是否已經按捺不住了?尤其是最後一個,小編只想說一句:有時候,夢想離我們並不會很遠!
  • 希望:孩子追逐夢想的積極心理力量
    只要我們不忘每天給自己一個希望,就能擁有一個豐富多彩的人生,也能活出一個精彩的自我。」的確,希望是生命的源泉,生活中不能沒有希望,沒有希望的生命是枯萎的。我們常把希望比喻成春天、綠洲、種子、燈塔、陽光、一劑良藥等,就是要告訴人們,希望是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能夠激發人的鬥志,能夠給人以鼓舞,能夠幫助人們度過難關,能夠激勵人們尋找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鍥而不捨地追求人生的美好夢想。
  • 點燃科技夢想 感受科技魅力
    點燃科技夢想 感受科技魅力 信息來源:鹿寨縣融媒體中心 發布日期:2020-12-14 09:19 【字體:大中小】 有的用一根鐵絲纏繞成陀螺,比拼持久旋轉時長;有的將廢棄塑料瓶切割,拼接成「火箭」;有的用幾張紙片捲成「橋梁」……    參賽學生 王安儀:有趣的比賽,讓我們更直觀地學習到科技知識
  • 點燃激情,如何讓跑步變成影響生活的力量(原創)
    兩邊觀眾的歡呼聲更加堅定了這種力量。馬拉松比賽,似乎不僅僅是跑步那麼簡單,而是具有一種可以激發人潛力,讓人慾罷不能的魔力。這種魔力是什麼?賽場上,奇蹟正在創造,完全超出了自己的想像。身體的能量源源不斷,意志力也愈戰愈強,直到衝過終點線的那一刻。
  • 我和我的學校|星火微光,點燃夢想!華理與祖國共奮進!
    我和我的學校|星火微光,點燃夢想!華理與祖國共奮進! 星火微光,點燃夢想 不負韶「華」 全體華理人共同奮進
  • 「在這裡,職工可以點燃激情與夢想」
    如果投資人都是謙謙君子,只唱讚歌,反而達不到我們想要的效果。 8個項目均依託中國寶武武漢總部現有資源,寄託著中國寶武武漢總部轉型的希望。中國寶武集團副總經理、中國寶武武漢總部黨委書記、總經理郭斌說:「我用心觀摩了一下午的實戰訓練,這可以算武鋼新舊動能轉換的第二次創業。我們將這場路演實訓轉化成教材,內部學習研究。」
  • 過來人用經歷告訴你,「後遺症」遠超想像
    過來人用經歷告訴你,不只是腰酸腹痛,「後遺症」遠超想像。容易出現腹腔粘連我們不是說剖腹產不好,畢竟剖腹產作為一種生產方式,且還是解救母子危機的應急手術是現代女性的福音。但是,我們也要正視它所產生的後遺問題。比如,剖腹產手術過程中會對內臟進行移動,產後就需要一個恢復期。
  • 「想像」也能夢想成真,為什麼?
    令人驚奇的是想像投籃的第二組竟然與實際練習罰球的第一組表現幾乎一樣好。怎麼會這樣呢?想像投籃的人會想像每一次都投中,這種良好的精細感覺與記憶就深深地印刻在頭腦中。這種頭腦中的練習也稱為想像練習,即指身體並不實際行動,而是運用頭腦的表象反覆思考身體動作的進行過程。
  • 保命「法寶」:古人對「紙衣」的依賴遠超我們的想像
    造紙術在我國的許多的古代文獻記載中都曾有過對「紙衣」的相關描述,「紙衣」顧名思義就是用紙做的衣服,乍聽之下我們可能會覺得這件事很不可思議,古代人用紙做衣服難道就不怕走動的時候衣服會直接破裂嗎?如果我們單純的認為古代人所穿的紙衣是用現代寫字畫畫的紙張做成的,那就大錯特錯了。古代的紙衣是人們專門用作冬天禦寒的東西,在棉花傳入中國並廣泛種植應用之前,紙衣扮演的就是棉衣的角色,是廣大貧苦百姓的重要禦寒之物,是他們得以在嚴寒中生存保命的「法寶」,他們對於紙衣的依賴遠超乎我們現代人的想像。
  • 點燃英語激情 實現青春夢想
    比賽的同時,76班為大家帶來精心排練的經典童話故事改編《王后逆襲記》,75班的我們的時光之《查理日記》情景劇,77、78班的英文歌曲活躍了本次大賽氛圍,也讓同學們領略了英語的語言魅力,節目獲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評。經過激烈的角逐和評委老師的公正裁定,最終75班獲得一等獎,78班獲得二等獎,77班、76班並列三等獎。
  • 【現代教育集團】「傳遞感恩、點燃夢想」主題演講
    9月19日下午,我校邀請到了感恩教育專家超龍老師為師生們帶來了一場以「傳遞感恩,點燃夢想」為主題的感恩演講。 在2個多小時的活動中,超龍 老師從愛祖國、愛老師、愛父母和愛自己入手,用激情洋溢的聲音,極具感染力和震撼力的言語,直擊人心的語言,生動感人的真實案例,頻繁深情的互動,幫助學生樹立自我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