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馬拉松比賽的前一天,戰戰兢兢,心中忐忑不安。不知天氣會怎樣變化,身體會不會出狀況,能否順利完賽。
這種緊張表現的越來越明顯,以至於有點失眠。第二天,很早就起床,反覆確認裝備,賽前頻繁去廁所,直到站到起跑線上。
倒計時,鳴槍,比賽正式開始。
接下來,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
踏入賽道,身體裡的每一個細胞似乎都充滿了興奮的感覺。跟隨幾萬人一起前進,一起吶喊,跑步熱情空前高漲。兩邊觀眾的歡呼聲更加堅定了這種力量。
馬拉松比賽,似乎不僅僅是跑步那麼簡單,而是具有一種可以激發人潛力,讓人慾罷不能的魔力。這種魔力是什麼?
賽場上,奇蹟正在創造,完全超出了自己的想像。身體的能量源源不斷,意志力也愈戰愈強,直到衝過終點線的那一刻。
這幾個小時之間發生的一切,足以令人震撼。
好多跑者,尤其是大眾跑者,都曾有過類似的經歷。
我們每天都要走路,也會有意識或無意識地跑動,對兩腳交替的運動已經習以為常。然而,只有馬拉松比賽,才可能將跑步這種運動的力量發揮到極致。這是為什麼?
自古以來,跑步就是人類最基本的生活方式,我們的祖先曾經靠著奔跑來追趕獵物、傳遞信息。在漫長的農耕社會,交通還說不上發達,大量的腳力和體力勞動成為日常。
到了近現代,雖然出現了自行車、汽車,但因為財力、物力等各種因素,人們每天行走的距離依然很長。奔波之外,很少有人再把跑步作為一項額外的運動。
隨著社會飛速發展,城市化進程加快,現代化交通越來越發達。人類終於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脫出來。
當腦力勞動越來越多,辦公室工作成為常態,身體得到鍛鍊的機會變得稀缺。此時,跑步才成為一種可能。
跑步,從一種生存的本能,到一種運動方式,是人與自然的關係得到了解脫。
很多人跑第一個五公裡、第一個十公裡,初衷大多是為了健身、減肥,或者僅僅作為一項可供選擇的運動方式,除此之外,並沒有太多的追求和目的性。
當鼓足勇氣,參加人生中一個半馬、第一個全馬時,就出現文章一開始提到的情形。而每一次成功完賽,都會使人的信心迅速膨脹。
此時開始為自己設置目標,再不斷地去超越。配速,從6分,到5分,再到4分;距離,從半馬,到全馬,再到超馬。
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澱,當不再過分地追求速度、名次,而更加注重來自身體的感覺時,跑步,才回歸其本身的意義。
跑步,從不斷地追求速度,到真正地成為興趣,是人與自身的關係得到了改善。
健康生活的時代已經來臨,當世界變得豐富多彩,社會變革日新月異時,有一個健康的生活方式就顯得尤為重要。
今天,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這樣的生活。於是,找到健康生活的最佳方式,就具有重要的意義。而跑步就是其中一種方式。
馬拉松,可以讓跑步變成大眾化,通過一次活動就可以使運動的概念,在幾萬參與者之中推廣普及,並不斷深化。
解放體力勞動,使跑步成為一種可能。解放思想觀念,跑步才變得更有意義。
而如今,
跑步,已成為一種健康生活的方式。
讓我們一起點燃運動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