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有一個不為人知的地方:有600多年的古建築,豆腐還上過電視

2020-12-20 無尾象和貓

歡迎來到無尾象和貓的旅行探險事務所,請隨我們一起去發現那些不為人知的小眾旅行故事吧!

很久以前我問過一個朋友,建水這個城市怎麼樣?他思考半天后給了我一個答覆:真心不建議你去雲南建水,除了常年很熱,還因為去了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自從我前段時間去了一趟過來,現在每天躺在床上一閉眼就在想建水。建水的美食把我嘴養刁了,每天更加不知道要吃什麼了

和大多數人一樣,來到建水首先注意到的就是建於1389年的朝陽樓,那酷似故宮的古城牆一下把這個現代化的城市帶回了那個古人穿梭的時代。朝陽樓是本地人午後散步的好去處,城牆下特別有生活氣息,養鳥人在城門樓前聚集,8點半就有人在城門洞裡玩撲克。

除了上過舌尖的建水美食,遊客來建水一定不可錯過的就是臨安府、文廟、朱家花園、這三個代表著過去最高建築水平的地方都藏在建水古城裡,如果想要直面這座老城的故事,可以參觀《回首臨安——建水朝陽樓百年老照片暨活動影像展》,據說1896年的一天,一名法蘭西人登上了去往中國內陸的帆船,他用鏡頭記錄了中國西南秀麗的山川、淳樸的民風、獨特的建築、麻木的民眾、滿目滄桑的老人……

第一個要去的地方一定是朱家花園,它有著「滇南大觀園」的美譽。總佔地面積二萬多平方米,大小房舍214間,天井42個,前後花了30年才建成。想當年這宅子的主人朱成章、朱成藻和侄子朱朝謹、朱朝瑛,不僅是家裡有礦,而且還有「朱恆泰」商號。現在我們走進這種家族,依然看起來像書香門第。

建水很遠,從距離上來看,如果從建水到越南邊境的距離,比建水到省會昆明距離還近。可誰能想到在這裡居然還有目前全國最大的地方性文廟。在古時,文廟曾有3個學院。建水一中也在文廟裡,後來因為學校與景區分離。曾經的學院,現在可以在裡面品茶,看書。

當然,除了這些需要一一走訪才能體會其歷史背景的古建築,還有怎麼都繞不開的一定是建水烤豆腐,在小小的縣城裡,無論古城內外,皆是兩三百米就有一家烤豆腐。我以為建水豆腐會像臭豆腐。完全不一樣,建水豆腐非常香,甚至不蘸佐料空口吃上幾個也很美味。不像尋常豆腐沒有佐料的加持,或多或少會吃出一些鹼味。建水豆腐好吃的秘訣其實《舌尖上的中國》就揭曉了謎底:好水才能出好豆腐。而這些皆與古城內天井有很大的關係。

因為小城很小,所以不管是景點還是美食,走路就能到達。各個景點遊覽起來非常方便,只有燕子洞和團山村需要出城。如今在團山村是坐觀光小火到達終點站後散著步就到了。

相關焦點

  • 雲南有個美麗的小縣城,以豆腐聞名於世,上過《舌尖上的中國》
    芒果旅行日記:以豆腐聞名於世,被稱為「豆腐之鄉」,還上過《舌尖上的中國》,雲南此縣城不簡單。這個小縣城位於雲南省南部,有多種稱號:「楊梅之鄉」、「豆腐之鄉」、「魚米之鄉」、「歌舞之鄉」等。石屏縣與雲南很多州市縣一樣,是個多民族聚集區,以彝族為主,此外還有漢族、傣族、哈尼族、回族等。石屏縣最著名的美食就是石屏豆腐,它是雲南有名的特產,獲得了「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的專用標誌。
  • 太和殿的地磚下藏有什麼神秘玄機?這個地方竟然隱藏了600多年?
    故宮的面積七十二萬平方米,剛建成的故宮有一萬多個房間,經過這麼多年的時間,現存的房間數量也有八千七百多間,在故宮裡穿梭仿佛自己的了古代。它見證了明朝和清朝兩個朝代的興盛和衰落。而它保存完好的建築,更是我國非常珍貴的財富。這個佔地七十多萬平方米的地方,光是房間就有近一萬間。而且這個地方對於很多人都非常的有價值,專家可以研究歷史,建築大師可以從中獲得靈感。
  • 雲南騰衝有座原生態古鎮,600年歷史文化昌隆,風光旖旎
    每到一個城市,最喜歡遊覽的地方就是古鎮,因為它留存了一個城市文化的根基和脈絡,它展現了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生活的場所與環境,總會讓人發現不一樣的民俗與民風。今天,來到雲南的騰衝,這裡有一個600多年歷史的古鎮,讓人流連忘返。古鎮簡介位於雲南騰衝的和順古鎮,四周火山環抱,具有獨特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
  • 雲南大理古城樓發生火災 600多年歷史古蹟全被燒毀
    600多年歷史古蹟全部燒毀1月3日凌晨2時49分,雲南省大理州巍山縣拱辰樓發生火災,過火面積約300平方米,600多年歷史古蹟全被燒毀。據悉,拱辰樓位於巍山縣城南詔鎮,原為蒙化衛城的北門城樓,始建於明洪武二十三年,是巍山古城的標誌性建築之一,是雲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大火吞噬 拱辰樓只剩一個框架
  • 打卡雲南松贊環線:美的像天堂,一個不為人知的雲南秘境!
    我們常常形容一個地方,美的像天堂,但天堂沒有人去過,我想大抵要向松贊所在的地方才能稱為天堂。繞過喧囂的酒吧,避開無趣的靈魂,一場獨一無二的旅程開始了。這不是你印象中的麗江,也不是你以為的香格裡拉。松贊酒店紮根在每個風景秀麗的地方,串聯成一個環線,提供別致的文化體驗,讓你真正的做一回當地人。今天給你推薦的雲南松贊環線,藏著不為人知的雲南秘境。當大研、束河,甚至白沙古鎮都變得過於喧囂時,自滿村保持了難得的安寧。這處古宅擁有300多年的歷史,幾乎是麗江當地現存最古老的房子了。北面是玉龍雪山,南面是文筆峰,所有的一切都依然保持著松贊遺世獨立的特色。
  • 雲南很親民的文化名城,好多景點不收門票,被譽為「民居博物館」
    雲南是一個被無數遊客熱衷的地方,因為這裡有一座座悠久的古城,比如建水古城,這座古城被譽為「民居博物館」。它的建築風格古典,保存完好,並且可以吃到很多傳統美食,是一個既能好玩又能吃好的地方。這裡距今有著1200多年的歷史,保留著大量的古建築,有始建於元代的文廟,至今700多年的歷史;有明代的朝陽樓,至今近600年歷史;還有被譽為「滇南大觀園」的朱家花園、號稱「亞洲第一洞」的燕子洞、明清兩代的學政考棚、雲南古橋中最大的雙龍橋、濃厚民國風的臨安小火車等等,無不體現出精美絕倫的古代建築,令人嘖嘖稱奇。
  • 雲南地區特有的豆腐,石屏與建水豆腐,哪種豆腐更好吃呢?
    雲南地區特有的豆腐,石屏與建水豆腐,哪種豆腐更好吃呢?哈嘍小夥伴們大家好,我是吃貨少女,烹飪美食並品嘗它,是我最喜歡的時刻!豆腐是中國的傳統食品,是我們中國人發明出來的。中國飲食文化博大精深,對於豆腐做法更是花樣百出。雲南這個神奇的地方更是方創造出了各種各樣的豆腐,在雲南的豆腐江湖上分為兩家派,也稱豆腐屆的「南拳北腿」它們分別是建水豆腐和石屏豆腐。首先我們建水豆腐,到了建水,便離不開豆腐了,這兒的豆腐口感一流。建水豆腐都是小塊,堪稱最小的豆腐,四四方方,但是每一塊都是純手工製作的。
  • 雲南保山金雞口袋豆腐,外酥內嫩,你吃過嗎?
    說到豆腐,大家並不陌生,它是一道傳統美食。千百年來,通過人們的不斷發揚光大,如今已將其發展成為多種類型,如臭豆腐、豆腐乾、豆腐腦、豆腐皮等。然而,在雲南保山市隆陽區金雞鎮卻有這樣一種豆腐,因形如口袋,人們都稱其為「口袋豆腐」。
  • 雲南最適合窮遊的古城,沒有人山人海,只有美食美景!來了不想走
    建水,位於雲南南部的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是一座距今已有1200多年歷史的古城。 建水古井 除了上面提到的景點外,建水也是一個遍地文物古蹟的地方。大街小巷內的古井、隨處可見的古廟、紀念館,都是古城歷史的印記。
  • 雲南建水朝陽樓,至今有600多年歷史:比北京天安門還要早修建28年
    建水古城是一座有著一千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建水古稱臨安,在元代就推廣入學,歷來建水科舉人數佔雲南全省一半人數,因此建水有:「文獻名邦,滇南鄒魯」美譽。朝陽樓古代叫迎暉門,又稱東門樓,始建於明朝洪武(1389年),比北京天安門還要早修建28年,時至今日已經600多年的歷史,是華夏西南邊睡古代的軍事重鎮的象徵,大明王朝建立後,在雲南的明軍平叛雲南後,軍隊駐進臨安,開始修建城樓,並修建四座城門,每座城門上各建三層樓閣,東門叫迎暉門(即朝陽樓),南門叫阜安門,西門叫清遠門,北門叫永貞門。
  • 雲南有個地方叫個舊,美食眾多,想想就讓人流口水
    個舊是雲南的一座小城市,在這個依山傍水的小城裡,蘊藏著很多讓人回味無窮的小吃和美食。說起米線,在雲南它可以有很多種吃法,在之前的文章中也有提到過。而我現在要說的是「麻辣米線」,它是每個個舊人都很喜歡的一種早餐美食。
  • 口口爆漿的雲南石屏豆腐,憑啥穩站豆腐界C位?
    這個冬天談過最溫柔的戀愛,是和來自雲南石屏的包漿豆腐。看上去普普通通的包漿豆腐,安靜躺在飯盒裡,圓滾滾一個,甚是可愛。用酸水點制的雲南石屏包漿豆腐相比其他地方用傳統石膏或鹽滷點制出來的豆腐,用石屏酸水點制出來的豆腐更加清香細嫩、鮮嫩爽滑。
  • 雲南石屏大力發展豆腐產業
    雲南石屏豆腐自明代問世以來,已有600多年歷史,素以質優味美飲譽四方。石屏豆腐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市場上,獨具特色的地下「酸水」點制帶動石屏豆腐產業快速發展,製作工藝不斷完善,品種類型逐步增多,成為石屏縣最具規模的傳統特色產業。
  • 多少人不遠萬裡來尋找的,是幾塊雲南「石屏豆腐」,誘人的小吃
    導語:多少人不遠萬裡來尋找的,是幾塊雲南「石屏豆腐」,誘人的小吃中國人很早就發明了豆腐,還可以做出各種花樣來,各地各種吃法都有。而我獨愛雲南的豆腐,外表香脆,內心爆漿的包漿豆腐,味道香辣,極其爽口的滷腐,清香四溢,垂涎回味的燒豆腐,每一種豆腐都能挑起每一個吃貨們的神經!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感受下石屏的豆腐吧!雲南的石屏是一個神奇而美麗的地方,勤勞勇敢的彝、漢等民族在這裡生息和繁衍,他們用辛勤的汗水和智慧的火花澆灌出一朵中國飲食文化的花朵「石屏豆腐」。
  • 雲南巍山古城大火三問 :誰將600年古城樓變茶館
    1月3日凌晨,擁有600多年歷史的雲南巍山古城拱辰樓,在一場燃燒了2個小時的大火中成為廢墟,僅剩幾根焦黑的木樑和斷壁殘垣。  巍山縣文物管理所所長劉喜樹告訴記者,拱辰樓建在40多米長、20多米寬、8米高的磚砌城牆上,魁梧雄壯。從修建至今的600多年間,一直沒有遭受過戰亂、火災等,只有幾次大的正常維護修繕,成為巍山古城最重要的古建築,但沒想到卻毀於這次火災。  拱辰樓位於巍山縣城南詔鎮,始建於明洪武年間(1390年),距今已有600多年歷史,是雲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雲南600年古城樓被毀前變身「茶館」(圖)
    1月3日凌晨,擁有600多年歷史的雲南巍山古城拱辰樓,在一場燃燒了2個小時的大火中成為廢墟,僅剩幾根焦黑的木樑和斷壁殘垣。  拱辰樓位於巍山縣城南詔鎮,始建於明洪武年間(1390年),距今已有600多年歷史,是雲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更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巍山最重要的標誌性建築。  從接到報警到火災撲滅剛好2個小時,拱辰樓為何在這短短時間毀於一旦?當地政府、消防部門的撲救是否及時?
  • 擴建了50多次,8位皇帝賜匾額,有「古建築博物館」的美稱
    走在雲南的時候,去了很多不受歡迎的景點,對雲南的旅行感到了新的區別,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雲南的藍天白雲、碧海青山、四季如春、民族風情……讓這片土地「編織」是一個浪漫的地方, 其實,它還有深厚的人文基礎,值得我們仔細探究。
  • 貴州的四大古鎮之一,現存大量明清古建築,曾還是個軍事要塞
    貴州的旅遊業近兩年發展起來了,特別是有旅遊網站和信息網站,以前幾乎看不到貴州的樣子,現在在首頁上登載了貴州的各個觀光景點,甚至有很多網友喜歡比較貴州和雲南,眾所周知,雲南是旅遊省,但是從貴州現在的發展情況來看,雲南貴州還是比較好的。
  • 延慶柳溝村的豆腐為什麼好,有一個地方告訴你答案!
    ▽戳視頻了解「在柳溝,豆腐是非常有名的,這裡就是用微模做了一個製作豆腐的場景。(火盆鍋)是取暖的一種工具,村民將之改良,在火盆的上面放上鐵鍋,然後,放上白菜和豆腐進行燉煮。——延慶區井莊鎮柳溝村鄉情村史陳列室 講解員」柳溝村的豆腐之所以出名,是因為這裡是明清兩代,居庸關重要的駐兵要塞。北方冬季,駐兵和村民改良了取暖器具,將豆腐白菜加工成美食。四百多年獨特的地理位置,孕育了這裡與眾不同的風俗文化。
  • 我國現存最古老的土樓,有房室269間,距今有600多年歷史
    當下在我國的許多古建築發展中說,古建築的實際建設力度和保護難度也都是很高的,而在隨著歷史風雨的不斷侵蝕下,即使是有一些古建築抗住了一些艱難險阻,但在完整性卻不是很好的了,這也是導致了不少的城市都顯得很獨特和不同,當然,在對我國許多遊客看來,土樓建築卻是很例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