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孩子:期末了,請不要假裝努力,成績不會陪你演戲!(家長讀給孩子聽)

2021-01-07 騰訊網

近日,黑龍江省東寧市新增1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隨後,哈爾濱市教育局出臺通知:根據防疫形勢,小學、初中非畢業年級在元旦前完成本學期教學任務和期末考試,學生自2021年1月1日起放寒假。

今年對於很多學生來說, 可能是最難忘的一個學年了。

上半年因為防疫的原因,同學們基本都在家裡上課,現在隨著入冬後氣溫越來越低,全國各地都有新增本土確診病例的情況發生。

為了做好新冠防疫防控工作,已有多地教育部門發布通知,提前放寒假。

但是,別忘了寒假之前還有期末考試,眼下好好學習、認真複習,仍然是家長和孩子們當前要做好的事情。

孩子,請別假裝努力,結局不會陪你演戲。

01

疫情彰顯學習態度

是否還記得這兩張照片,。第一張被網友稱為現代版的「鑿壁偷光」。

14歲女孩郭翠珠,因要上網課,家裡又沒網絡,所以只能來村支部蹭網學習,父親默默地蹲坐在角落陪伴女兒。

郭翠珠說:「白天我們上的名師課堂,晚上老師在線輔導,我爸爸手機流量不夠,所以到村裡學習。」

為了不落下老師講的課程,郭翠珠甘願在寒風裡借光蹭網學習,孩子你又有什麼理由不努力呢?

第二張是一個女孩在懸崖邊上上網課。

照片中的女孩叫楊秀花,今年15歲,為了不耽誤課程,她6點就起床,帶上一天的乾糧,爬1個小時陡峭的山路,來到距家4公裡外的懸崖下,窩在崖壁邊上課,因為只有這裡才有信號!

粗略計算,秀花每天都要在懸崖邊待上至少10個小時。

楊秀花說:「我想好好學習,考個好大學,雖然學習不是唯一的出路,但在當下來說是最好的出路。說實話,在這兒學習我也不覺得辛苦和冷。」

孩子你看,真正愛學習、想學習的人是不會覺得學習辛苦的,因為他們知道再多的苦都會在未來變成自己前進的墊腳石。

孩子,能舒舒服服地在家裡上網課的你,其實比她們幸福多了,你不用為了一臺手機、一臺電腦發愁,你更不用因為沒有網絡發愁,你擁有良好的上課環境和條件,你憑什麼抱怨上網課的苦呢?

02

你現在混日子,小心日子混你

孩子,你可能覺得不學習的日子很舒服,覺得玩遊戲很有意思。

但事實上,你現在混日子,很大程度上會因此毀掉自己的未來。

總有一天你會長大,那時候你就會明白:長大之後沒有兒戲,校園之外沒有溫室!

去年,廣州大學、深圳大學、西南交通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高校接連清退了大批本科生和研究生。

他們有的是因為超學時,有的是因為多次無故曠課,喪失了繼續求學的資格。

歸根結底一句話:請不要在你本該拼命的時候,只顧享受。

在最好的位置上偷懶的人,一定會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

因為義務教育,你可以安然接受優質的教育,哪怕你不愛學習,應付作業,天天混日子……

可求學是用來混的嗎?

要知道,日子是一天天過的,知識是一天天積累的。

你現在學到的知識,都是在武裝自己的大腦,現在學到的本領,都是在捍衛自己的人生。

在求學階段混日子,你會失去本應該得到的知識和素養。

最終導致的結果是,出了社會你啥都不會,前半生偷的懶,後半生拼命還。

知乎上曾有一個問答:上學時間混日子的那些人,現在都成什麼樣子了?

有個高贊回答:「有一份不自由的工作。」

十幾歲的時候不努力學習,沒有好的學歷,未來可以選擇的工作也可想而知。

孩子,安逸的青春當然可以,但你在最能吃苦的時候選擇了安逸,那麼換來的可能就是一生的卑微。

有這樣一句話,孩子,我希望你能靜下心來讀幾遍:

「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03

制定合理的目標

一個好的目標一定包括五大要素,即:必要性、可行性、具體性、可拆解、可反饋。

換句話說,制定任何一個目標,都要先自我反思下面幾個問題:

我的目標,真的是一定要實現的嗎?

每次制定目標的時候,都發自內心地問問自己,這個目標非實現不可嗎?我想上重點高中,是真的想上,還是說說而已?還是覺得隨便一個其他學校也能接受?

首先,衡量大目標是否值得實現,是否能給現在自己帶來有意義的收穫,即便要付出大量的精力和代價,也值得自己為此付出努力。

因而,必要性往往會要求目標至少比現狀要更好一些,才能激勵人向著目標去提升自我。進一步,要思考小目標和大方向之間有沒有關係。

比如「把英語成績提高到110分」這個小目標和「上重點高中」這個大目標就是相關的。在有限的時間和精力的情況下,應當選擇和大方向關係更密切的小目標。

很多同學,在參加一些活動的時候,往往在經過理性判斷並付出一些時間後,就放不下了,於是不斷在活動上投入更多的時間, 而且往往用犧牲精神來麻痺自己。

必要性實際上要求制定目標的人,在不同的目標當中做出取捨和選擇,衡量實現每個目標需要付出的代價,把有限的時間和精力投入集中在最有價值的目標上。

我的目標,在努力後有可能實現嗎?

一個不可能實現的目標,毫無任何意義,反正也實現不了。甚至在進入執行階段後,就會成為不去努力的託詞。

目標不是為了制定而制定的,一個無法完成的目標沒有任何意義。而一個不重視自己目標的人,也無法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我的目標,是不是只是一種可能性?

好的目標首先要具體到讓自己明白自己到底要什麼,不要給自己太多的附加選擇,因為目標不等於可能性。

一個目標越是具體,越容易圍繞這個目標制定出高效的計劃,也越容易激發出實現目標的動力和上進心。在思考目標的過程中進行得越深入、越全面、越具體,本身也是在反思自身的優勢和劣勢,思考自己內心的渴望和恐懼。

比如「提高英語成績」作為目標,那提高1分也是提高,提高10分也是提高,這完全不如每天一篇完型閱讀來的實際。

一個不夠具體的目標缺乏一個清晰的邊界。進一步說,在模糊化目標的同時給自己太多的退縮的藉口。

我的目標,能不能分步去完成?

一個大的目標應當能拆解成幾個可衡量的小目標。

比如從「考上重點高中」這個大目標當中,分解出「英語要上140」這個大目標,再往下分解出「提升單詞量」、「提高英語聽音辨音能力」、「掌握考試中的語法現象」、「減少閱讀失分」、「減少完形失分」等一系列更加細化的子目標。

再將每一個子目標變成可衡量的小目標。

比如「提升單詞量」就可以往下拆解成「在年底前熟背1600詞」和「中考前拓展額外詞彙量達到3000詞」等一系列可量化的小目標。

我的目標,有沒有一個客觀的進度條?

目標在從開始執行到最終實現的過程中的幾個關鍵的時間點,應當能夠檢驗自己目標完成的進度和成效。

比如「初三上學期熟背1600詞」,就可以平攤到每月、每周甚至每一天,每天制定一個背單詞計劃。

一個可反饋的目標使得每一個時間節點都可以檢驗自己階段性的目標是否得到完成。而每個小目標的完成都是在給自己一個正向激勵,了解完成目標的進度。

一個可反饋的目標,不但保證了執行的效率,也能夠在懈怠時給自己壓力,督促自己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目標。

了解了什麼樣的目標是可執行的之後,我們再來看看當你制定了這樣一個目標之後,你要怎麼把它落地,也就是堅持完成它。

從現在開始,努力吧!

找對方向,方向對了,越努力越幸運

孩子,沒有一份好運是輕易得到的,幸運的前提,是你的努力,你的自律。

相關焦點

  • 新學期致孩子:請別假裝努力,成績不會陪你演戲
    有些孩子覺得學習苦,想放棄就放棄,有些孩子為了上學從小就和現實抗爭。讀書學習的機會來之不易,新學期,千萬不要混日子。結局不會陪你演戲學習從來都是自己的事情,可是很多孩子為了敷衍老師和父母,假裝在他們面前勤學苦讀,考試成績卻從來不見進步,這時候父母要注意觀察孩子是不是走進了「偽勤奮「的誤區。
  • 請不要假裝努力,成績不會陪你演戲
    越是在這樣艱難的時期,就越能檢驗出一個人的本質,聰明不會使你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但自律,一定可以讓你在絕大多數人中出類拔萃!曾經在知乎上看到過一個問題:孩子需要經歷些什麼才會明白學業的重要性?一個高贊回答者講述了自己畏難輟學後的打工經歷。
  • 中高考倒計時不到60天,孩子,請不要假裝努力,成績不會陪你演戲
    而對於有些自律性差的孩子來說,網課給了更多便利去打瞌睡,玩遊戲、聊天,最後,因為網課形式的教學,而成績下滑。這次的疫情長假與網課,正考驗了每位學生的自律能力。有些孩子每天早起,充分利用每一分每一秒,就連就餐時間也是邊吃邊看功課,長此以往,無限循環,勤奮到別人羨慕,努力到感動自己。但到了考試成績出來的時候,依舊處於不上不下的水平,甚至排在了平時努力不及你的同學後面。
  • 孩子,請不要假裝努力,成績不會陪你...
    面對這樣的「緊急情況」,家長和學生們的心都開始緊張了起來,這意味著期末考試將要提前到來。 作為家長,都非常希望孩子能考出好成績,但在孩子學習知識上又幫不上忙,是否全靠老師呢? 有句話說得好:「1對好父母勝過200個好老師。
  • 網課即將結束,請不要再假裝努力,成績更不會陪你演戲!
    請不要假裝努力成績不會陪你演戲根據我的觀察,除了那一部分光明正大不學習的「超級學渣」外,大部分的孩子還是有在學習的,至少作業有按時交,儘管質量參差不齊。每個班上的學霸只有那麼幾個的原因終於找到了,那就是絕大多數人都在敷衍學習!網課划水一直爽,開學考試兩茫茫!
  • 告訴孩子,讀書請不要假裝努力
    有些孩子覺得學習苦,想放棄就放棄,有些孩子為了上學從小就和現實抗爭。讀書學習的機會來之不易,新學期,千萬不要混日子。1、過得比你苦的人,比你還努力你有什麼理由放棄「清華是全國最好的學校,我一定要上清華,為此我也奮鬥了12年,整整12年了,終於實現了自己的夢想,然後特別特別激動,特別特別高興!」
  • 假裝到英語很好,結果卻不會陪你演戲!
    >顏值、家庭都是父母給的唯有才華能靠自己後天努力獲得所以,就從英語開始吧(突然的轉折)畢竟看到那些英語棒棒的人就會不由自主地覺得這個人好厲害如果你的英語現在不好千萬別灰心今天就是旭東教育大東哥來教大家「如何假裝自己的英語很厲害」請收看以下裝
  • 有一半的孩子將上不了高中!孩子請別假裝努力,結局不會陪你演戲
    相信很多小學以及初中的家長可能會覺得很驚訝:「一半孩子上不了高中?太誇張了吧?」雖然全國普通高中錄取率,在過去20年一直在緩慢升高,但到今天為止,普高的全國錄取率也才56%左右!接近一半的孩子可能進入不了普通高中!而且最近幾年一些省份的錄取率甚至有所降低。
  • 孩子請別假裝努力,結局不會陪你演戲
    記得蔡康永寫過:15歲覺得遊泳難,放棄遊泳,到18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遊泳,你只好說「我不會耶」。18歲覺得英文難,放棄英文,28歲出現一個很棒但要會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說「我不會耶」。,可成績就是上不去,原因何在?
  • 【夜讀】別假裝努力,結果不會陪你演戲
    想起最近在網上看見的一句話:別假裝努力,結果不會陪你演戲。混日子唯一的結局就是,把日子混沒了。2如果說我這個哥們兒成天就是混日子,被勸退也不算虧,再說一個更扎心的吧,是個好朋友的親身經歷。有一天,他在微信上跟我說,自己上廁所,突然發現隔壁技術部黑燈瞎火,連燈都不開。他以為停電了,結果一問,整個部門被連鍋端,無一倖免。
  • 疫情特殊時期致全體高考生:請不要假裝努力,結果不會陪你演戲
    然而,考試成績出來,依然不上不下,前進的腳步維艱,無語問蒼天,為什麼汗水換不來成功,努力得不到回報。如果你或者你身邊的人滿足了以上幾條,那麼,你可能只是一名:低品質勤奮者。請不要假裝很努力你們的勤奮是表演出來的,給別人看,也給自己看,也許是為了老師和家長那句「你真努力」的表揚,也許是為了讓自己回顧一天的時候不覺得後悔,成績不好的時候安慰自己,「不是因為我不努力,只是腦子太笨」。
  • 請不要假裝努力,結果不會陪你演戲……
    然而,考試成績出來,依然不上不下,前進的腳步維艱,無語問蒼天,為什麼汗水換不來成功,努力得不到回報。如果你或者你身邊的人滿足了以上幾條,那麼,你可能只是一名:低品質勤奮者。請不要假裝很努力你們的勤奮是表演出來的,給別人看,也給自己看,也許是為了老師和家長那句「你真努力」的表揚,也許是為了讓自己回顧一天的時候不覺得後悔,成績不好的時候安慰自己,「不是因為我不努力,只是腦子太笨」。其實不是笨,只是你用勤奮的偽裝,掩蓋著懶惰的本質。
  • 「夜讀」不要假裝努力,結果不會演戲
    小婷百思不得其解,我們仨夜聊時她提出了自己的疑惑,阿美才恨鐵不成鋼地說,早就告訴你不要假裝努力,你有沒有輸出領導可都看在眼裡。在阿美的敘述中,我了解到了小婷的工作狀態。兩人的對比領導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實習期結束後他選擇勤勤懇懇的阿美,淘汰看似努力實則摸魚的小婷也就不足為奇。小婷的努力,流於表面,從未走心,只是自己感動自己。假裝努力,是一個人的狂歡,浪費寶貴的時間,感動得了裝睡的自己,撼動不了必敗的結局。
  • 不要再假裝努力了,成績不會陪你演戲
    每當有人勸你努力讀書,考個好大學,以後找個好工作的時候,你是不是嗤之以鼻?即使為了不忤逆家長做出口是心非的應允。你心裡是不是也在想:在這個金錢至上的社會中,大學生畢業連工作都找不到,更不用說買房買車、結婚生子的恢弘願景了;在這個萬眾創業人人有機會改變自身階層的時代中,大學生大多會把腦子讀壞,連交際能力都堪憂,能有啥出息……總之,在你的腦子裡已經將讀書無用奉為圭臬,將賺錢至上視為信條。
  • 國王的禮物繪本館:孩子請不要假裝很努力
    在現實生活中,相信很多父母會遇到這樣的問題,明明孩子看著很努力,每天6點起床,晚上12點才睡,連吃飯帶著小卡片,上廁所都帶著課本,但是成績卻始終上不去,而且十分「穩定」。家長百思不得其解,找不到癥結所在。可是你知道嗎?或許你的孩子正在假裝很努力,有的孩子只是單純地在耗時間,錯誤地把「起早貪黑」當成勤奮努力,導致睡眠嚴重不足,在課堂上精力不集中,學不到知識,這種假裝出來的勤奮,完全得不償失。
  • 別再假裝努力了,結果不會陪你演戲
    你看,別人家的孩子,同樣上學、下課,學琴,但每次考級,一次就過!再看我的孩子,花了一樣的時間和金錢,但是結果卻並不令人如意。自己的孩子並不比其他孩子腦子笨,只能說,孩子對於學音樂是完全沒有天賦!低頭仔細看看孩子學琴、練琴時的狀態吧,他有沒有在看上去很努力。
  • 孩子,請不要假裝努力
    在此,想對所有孩子說:贏在勤奮,勝在堅持,想要多大的收穫就要有多大的努力與付出。學習很累很苦,但是它可以讓你遇見更好的自己。新學期請不要假裝努力,成績不會陪你演戲!孩子,讀書確實很苦,這一點我們無法否認。
  • 致家長:千萬別讓孩子的學習掉入「低效努力」的陷阱
    包括「停課不停學」時期,有人躲在被窩假裝打卡;有人掛在網上假裝學習,私下暗戳戳地打遊戲閒聊天,人在心不在;有人只是機械地聽課記筆記,記完往那一丟,既不去思考,也不去消化吸收,做錯訂正過的題目,下一次照樣會錯。學習可以假裝努力,成績卻不會配合著光鮮靚麗。你敷衍知識,知識也在敷衍你。如果把學習當成演戲,再深情再投入,也是註定是沒有「票房」的。2.
  • 我是結果,我不會陪你演戲
    周一,廣東公務員省考考試成績出爐了,登錄考試錄用系統可以查看自己分數。結果就是入圍面試裡面沒有自己名字,這或許是許多人意料之中吧。有考了好幾年沒有通過的,有懊悔自己沒有多刷幾道題的,有恨自己不多抽時間複習的。結果不會陪你演戲,前期投入了多少時間和精力,付出了多少努力,早就註定了怎樣的結局。
  • 孩子每天作業都寫到很晚,但是成績不理想,是否需要補課呢?
    孩子每天作業都寫到很晚,但是成績不理想。這說明什麼問題?時間與成績不成正比,或者說花費的學習時間與成績的性價比很低。這是什麼原因呢?我認為可能在這些方面出現了問題——學習習慣有問題。為了改變這種狀態,家長要給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把一些影響孩子學習的東西從桌上清理掉,家長在家說話的聲音要小,不要看電視等,免得引起孩子分心。學習內容機械重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