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開始誇大陸、綜藝咖集體北上,內地娛樂圈要反攻港臺了?

2020-12-15 橘子娛樂

不用說,最近大家應該沒怎麼看臺灣的綜藝吧,跟你們說,他們綜藝的畫風最近好像好像變了...

這不,最近皮皮看了一檔臺灣的綜藝叫《星鮮話》,主持人還是郭靜,就是唱《心牆》、《下一個天亮》的那位歌手啊。

每期都由她和幾位嘉賓討論一個主題,前兩期剛好說到了內地電視劇,灣灣人習慣叫「陸劇」。

其中一位嘉賓說,他最近追陸劇追得超辛苦啊,什麼《人民的名義》、《白鹿原》他都看,而且他很喜歡看那種動不動就五六十集的劇,因為他覺得這是我們在向美劇看齊的標誌。

另一位嘉賓還說雖然陸劇很長,但是節奏快,然後還diss了一下本土劇...

那啥,其實我們也會嫌棄內地劇拖拉的。

郭靜讓幾位嘉賓推薦一部陸劇,3位嘉賓都2位都推薦了《琅琊榜》。

皮皮慚愧,作為娛樂小編,臺灣同胞都在追的《司馬懿只軍事聯盟》,我沒看過....

啊,終於聊到我看過的了!還有嘉賓推薦了《顫抖吧阿部》,你們連網劇都看啦~

主角名都說說得出來~

連王大陸的嘴巴在內地很有話題他們都知道,所以你們知道他吃小孩這事嗎?

說完電視劇,又聊到內地的小花們,對於趙麗穎懂很多嘛。

女嘉賓還說她最近看了《楚喬傳》,用了「驚為天人」四個字,厲害了我的楚喬大大!

說到楊冪,另一位女嘉賓說冪冪就是美人胚子,而且很瘦,在《真正男子漢》裡非常猛。

大家對於周冬雨的演技更是讚不絕口,還說《喜歡你》完全是由周冬雨撐起來的。

說完小花說小生,當然少不了幾位流量小哥哥啊..

說到吳亦凡就提到了《中國有嘻哈》,果然這檔節目在臺灣很火啊。

還有鹿晗,女嘉賓說她覺得鹿晗在《擇天記》裡演得很好。

還有楊洋,他們的評價是很會演戲、很帥、很多面,可塑性非常強。

陶晶瑩還在《大學生了沒》裡說,湖南衛視一檔節目就是臺灣電視圈一整年的產值,還誇《天天向上》每集都改景,這可能對他們來說很厲害吧...

還說自己之前在內地上了一檔節目,聽說那檔節目一集就是500萬,驚訝到忍不住在FB上說了這事,羨慕了一翻。

萬萬沒想到,後來有人提醒她,說她少打了一個零......

沒錯,這檔節目就是《奇葩說》,後來陶晶瑩再一次上《奇葩說》的時候,馬東還說了這事呢23333333。

而且你們應該也發現了,來內地內地拍戲的演員越來越多,從比較早的彭于晏,到最近的王大陸、趙又廷、阮經天、張鈞甯...

還有越來越多的臺灣綜藝咖開始往內地發展。

蔡康永和小S就不用說了,《康熙來了》結束之後,兩人的工作重心就已經放到了內地,分別在內地開了自己的新節目。

謝依霖雖然在臺灣綜藝裡以「hold住姐」大火,但在內地發展的這幾年,她已經完全撕掉了這個標籤,因為大大咧咧的性格和良好的綜藝感,加上性格也特別nice,經常出現在內地的綜藝中,比如《奔跑吧,兄弟》、《極速前進》、《非凡搭檔》、《了不起的孩子》.....

不過灣灣綜藝咖到內地發展,總會有水土不服的,比如陳漢典,他曾挑大梁主持過《愛go了沒》,不過最後撲了街...

後來也參加了《挑戰者聯盟》,但他在臺灣的那一套在大陸行不通,所以在節目中也就比較尷尬。

像《歡樂喜劇人》也曾邀請咖蟲蟲、趙正平參加,然而雖然兩位在臺上賣力搞笑,還是很難逗笑內地的觀眾。

最讓皮皮驚訝的是,上一期《火星情報局》,蔡康永代替汪涵成為了新局長。

這本來是節目組兌現粉絲滿200萬就請蔡康永來的承諾,沒想到蔡康永還帶來了康熙團!

一下把曹西平、沈玉琳、陳為民、郭彥甫、瑤瑤這幾位康熙常客都帶來了。

陳為民大哥還說節目組的場景堪比好萊塢呢...

大陸綜藝的快速成長,伴隨的就是臺灣的綜藝咖集體北上,也標誌著臺灣娛樂市場的沒落。

你們想想,十年前我們喜歡的都是周杰倫、飛輪海、林俊傑、SHE,追的都是港臺藝人.....

但現在你還能說出至少3個港臺新生代藝人的名字嗎?你們上一次完整的追一部港臺影視劇是什麼時候了?《康熙來了》停播之後,你們還有再看港臺的綜藝嗎?

大家現在追的不都是我們內地自己的小生小花,看的都是內地的綜藝嘛,雖然我們的綜藝也有待創新,但從內容、規模上看,早就領先港臺很多了不是嗎?

這麼一看,咱們這是要反攻港臺娛樂圈的節奏啊,內地娛樂圈的春天就要來了~

最後一句

說不定以後你們會在內地節目中看到更多港臺藝人的面孔~

》》 你最想看到誰?

撞臉張藝興、李敏鎬,一大波敲好看的素人照又來了!

「腕線過襠」成檢驗長腿新標準?於是我們檢驗了20位明星的腿...

趙薇的辣火鍋、張亮的水煮魚、糖醋排骨,《中餐廳》菜譜都在這兒

22部豆瓣評分8.0+的好劇,這個假期就靠它們了!(必須收藏)

這些女星也太會拍照了,十一旅遊就靠她們的模板稱霸朋友圈了!

相關焦點

  • 康熙來了將停播 港臺引進琅琊榜 港臺綜藝和電視劇已沒落
    而且臺灣的綜藝節目,只要收視率一下降,經常就是收編再收編,成本一再降低,最後只剩最「經濟實惠」的談話性節目存活比較久。因為沒錢,人才也都走得走,散得散。藝人們紛紛北上撈金,節目製作人轉型離職,已經沒有什麼人還在留戀臺灣綜藝了。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臺灣綜藝節目曾影響了大批內地觀眾,但如今輪到內地節目在臺灣逆襲。
  • 內地演藝圈綜藝影視百花齊放,吳宗憲感嘆臺灣娛樂圈沒落:太狹隘
    該劇不僅受到內地觀眾熱捧,還輸出到了東南亞,像之前主創去泰國,就受到了空前熱捧,應援海報掛滿了人流區,這部劇還輸出到了日本、韓國,據悉都已經買下版權預備播出,可以說內地影視圈正在蓬勃地發展著。再往後推一些,《甄嬛傳》、《人民的名義》、《延禧攻略》等劇也都受到了海外熱捧。
  • 大小S合體,豆瓣9.0,臺灣綜藝人「北上」找對路了嗎?
    但毒眸(ID:youhaoxifilm)發現,在臺灣綜藝界如魚得水的綜藝咖們,「北上」之後的發展路線似乎走得並不順利,除了蔡康永參加的《奇葩說》,大多節目評分熱度都不高:小S的首部內地綜藝《姐姐好餓》只得到了豆瓣5.8的評分,電影《吃吃的愛》遭遇滑鐵盧,上映三天票房不及2000萬;「hold住姐」謝依霖在內地演藝圈的高光時刻
  • 眾神走下神壇,港臺電視劇導演們的北上困境
    在小鮮看來,港臺導演的北上之路,已經走了近三十年。從90年代通過合拍模式深入內地,經歷21世紀最初十年,港人在內地的不斷深挖耕耘,再到如今電視井噴的年代,港臺導演們陷入創作模式化的困局。相對的,這十年也恰巧是港臺電視劇創作逐漸萎縮的時期。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90年代港臺劇在內地的輝煌,只能鐫刻在書本和回憶裡。而這段歷史中也包括了最初港臺電視人在內地的起步歷程。
  • 節節敗退的臺灣「綜藝咖」:時代拋棄你的時候,連聲招呼都不會打
    臺灣綜藝咖活躍在內地,已經成了一條極具特色的「產業鏈」,但這根鏈條正在以摧枯拉朽之勢崩塌。不信的話你可以仔細回想一下,前些年的時候,內地的綜藝節目基本上都被這群人「霸屏」了,拿著遙控器劃拉一圈,不外乎就是這群人在屏幕上蹦躂。
  • 臺媒曝《花花萬物》停播?小S單期片酬百萬,節目組目前入不敷出
    說起《康熙來了》,相信很多內地網友對它依然記憶猶新,這檔綜藝可以說是內地網友最熟悉的港臺綜藝了,當初節目依靠小S徐熙娣的大膽敢說和蔡康永的睿智讓我們感受到了不一樣的娛樂文化。而在2018年,內地出現了一檔全新的綜藝節目《真相吧!花花萬物》,該節目是一檔邀請明星曬出消費帳單,以闡述嘉賓消費觀點和生活態度的節目,而節目主持人就是我們熟悉的小S和蔡康永。對於這樣熟悉的訪談類節目+「康熙」作為主持人的組合,網友紛紛表示:這難道不是內地版《康熙來了》嗎?
  • 臺灣綜藝庸俗風格到頭 團隊集體進軍大陸
    在內地市場已經越來越將臺灣市場甩遠的情況下,《康熙來了》的完結,也基本上標誌著華人娛樂圈的話語權和主導權完全轉向內地市場,而臺灣綜藝節目製作人和藝人集結北上,也成為了這場衰敗潮中幾乎唯一的出路。  不過,臺灣綜藝人的北上路並不好走。至少從截止到目前的情況來看,一度引領華人娛樂圈綜藝熱潮的臺灣綜藝,在大舉北上之後,卻依然以邊緣人的姿態呈現。
  • 呼叫康熙,臺灣的那些綜藝咖們現在還好嗎?
    小S的手肆無忌憚地伸向男偶像的胸部,惹得女粉絲們集體尖叫。康永哥微微一笑時話鋒一轉,女明星的戀情立即被套出,然後嚇得花容失色。雖然我們和這些綜藝咖們相隔兩岸,但卻覺得他們比自己隔壁鄰居更親近,這就是綜藝節目的奇妙之處。其實康熙就是臺灣綜藝咖們的人生劇場。我們在這個劇場裡,看著她們從少女變成媽媽,從戀愛談到結婚,從小咖進化成巨星。
  • 港臺藝人內地明星積怨已久? 陳坤坦言處不來
    一來電影方面的明星都比較大牌,出道多年,什麼樣的事情沒見過,就算不愉快也放在心裡,最多有機會的話上綜藝節目爆爆料;二來電影的拍攝周期也比較短,上工收工,私底下也不會有太多交往。  那麼,王伯昭被打的例子,是個別現象還是內地和港臺演員矛盾的集中爆發呢?《小魚兒與花無缺》導演王晶就說,這次「誤傷」事件,是兩地演員文化差異的結果,因為「香港演員都是真打,受傷也很正常」。
  • 怪不得港臺明星都來內地發展了
    怪不得港臺明星都來內地發展了近年來,我們時常可以看見老牌的香港藝人老年之後的落魄生活,這不禁讓人感到疑惑,明星火紅的時候賺了那麼多錢,錢都花到哪裡去了呢?這裡面都幾點因素,我們來分析一下,第一個原因就是香港的物價水平。香港早在上世界就是非常發達的經濟體,從香港的高房價就可以感受得出,香港的消費水平絕對是不低的。
  • 內地「通告藝人」價格水漲船高 大張偉薛之謙成綜藝「靈藥」
    在娛樂圈的所謂通告,是指參加各種節目,這類人不再像往常在某一固定攝影棚或是錄音室內工作,而是每天奔波於各個綜藝節目之間,談談圈內八卦或是流行新聞及自己和其他藝人的小秘密等,要不就是在某些娛樂節目中玩一些整人遊戲逗大家一樂。雖然其形式和重要性不斷發生變化,但是工作的實質仍然相同——讓節目更好看、更有趣。
  • 內地網紅VS港臺歌星,到底誰是「接盤俠」,誰才是真正的玩咖?
    宣雲出生於1994年,目前隸屬內地某航空公司,是一名標準的空姐。不過在網友深入了解後卻發現,與其說宣雲是一位空姐,倒不如將其歸納到內地網紅的範疇。眾所周知潘瑋柏一直都是位超級玩咖,即便達不到羅志祥的程度也不會差太多,兩人甚至還是摯友經常一同出入娛樂場所,這一點早就被臺媒曝光過。所以客觀來說宣雲最初的形象更像是「接盤俠」,在潘瑋柏玩夠了以後組成溫馨家庭。
  • 臺灣綜藝告別「黃金時代」,製作人轉戰內地開始新一輪掘金
    (原標題:臺灣綜藝告別「黃金時代」,製作人轉戰內地開始新一輪掘金)
  • 臺灣「怪」咖小甜甜進軍內地綜藝節目
    近日,臺灣「怪」咖諧星小甜甜來內地主持一檔綜藝節目,節目採用張大大和臺灣小甜甜的「毒舌+犯二」的最佳主持組合,相信這樣的組合必會點評火辣,氣氛幽默,各種互動讓人過足顏值癮!此次來內地與當紅網紅、明星嘉賓一起上演一場「長得好不如拍得好」得顏值逆襲賽!
  • 娛樂圈寒流來襲,郎朗轉型「綜藝咖」,頻繁錄製綜藝引爭議
    專注鋼琴事業的郎朗卻在結婚之後頻頻登上娛樂頭條,並與嬌妻吉娜合體參加了眾多綜藝,先是加入了《幸福三重奏》,然後又錄製了《妻子的浪漫旅行》。除了夫妻檔的真人秀,郎朗自己參與的綜藝更是多到數不過來,不僅擔任《明日之子》的評委,還去參加了《青春環遊記》、《王牌對王牌》、《週遊記》等,這讓不少人質疑郎朗從鋼琴家成為了「綜藝咖」,甚至有很多網友吐槽他「不務正業」,「婚後缺錢」。
  • 「後康熙時代」的綜藝咖們 你們現在還好嗎?
    在《康熙》最火的時候,對於內地的年輕觀眾來說,就算沒看過也聽過這檔沒下限的節目。康熙的火爆,最有發言權的恐怕要屬那些在康熙一炮而紅的嘉賓:這些曾是二三線的綜藝咖們在其他節目賣力表現卻總是鮮少有人關注。但只要一經《康熙》的曝光,在內地的知名度就會呈指數爆炸式的提升。可見這檔節目在華人綜藝圈影響力之大,連兩地的文化隔閡都能夠跨越。
  • 臺媒曝臺灣演員年收入!趙又廷擊敗王耀慶張鈞甯,林心如霍建華婚後...
    今年長期待在臺灣的張鈞甯直到10月份,才參與了央視綜藝《國家寶藏》的錄製。之後她也開始現身各大時尚盛典活動,今年的年收入大約有5000萬臺幣(約人民幣1150萬元)。 今年明道在內地頻繁登上綜藝節目,也接了一些代言,原本已經掉隊多年的明道還能拿到 5000萬臺幣的薪酬也實屬不易。不過明道如今與張庭合作,自創護膚品牌,在商業上恐要大展宏圖。
  • 繼郭晉安後,歐陽震華來內地,TVB視帝北上之路為何如此艱難?
    這是近幾年,繼郭晉安、陳豪、黎耀祥等人之後,又一個「長期」轉戰內地的TVB視帝。不過比起早早就來內地發展的陳浩民、張衛健等人,這些TVB視帝們的北上之路都顯得有點晚了。到底是什麼阻擋了他們的北上之路,讓他們在年過半百,都成老戲骨才開始在內地尋求發展呢?
  • 大陸綜藝節目酬勞高 臺灣節目只剩二三線通告咖
    隨著大陸綜藝邁向「大片時代」,動輒開出上千萬的藝人酬勞,宛若強力磁鐵吸走港臺大咖藝人,臺灣綜藝請不到大牌,淪為二、三線通告咖戰場。製作費低難請大牌臺灣綜藝節目曾是華人綜藝櫥窗,隨著大陸綜藝邁向「大片時代」,動輒數億人民幣的製作費,也開出上千萬的藝人酬勞,宛若強力磁鐵吸走港臺大咖藝人,臺灣綜藝礙於市場小、製作費低,請不到大牌,淪為二、三線通告咖戰場。15年前,香港四大天王劉德華、郭富城、黎明與張學友,甚至是張國榮、梅豔芳都是臺灣綜藝常客。
  • 盤點《康熙來了》停播後綜藝咖通告藝人現狀
    華聲娛樂3月2日訊 《康熙來了》停播已經一年多,大陸觀眾與臺灣娛樂圈也失聯了一年多。在追《康熙》的日子裡,我們與常上節目的臺灣藝人也形同老友,知道他們何時戀愛何時分手、何時買了新衣服、看上了什麼新玩意,甚至知道他們家寵物或保姆的小故事。許多通告咖因為《康熙》而在大陸觀眾中混了個臉熟,甚至小紅過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