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允許孩子成為他自己嗎?
這麼問的時候,很多父母想都不想,
張口而出,當然了,
我就是讓孩子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可事實上呢?
我們允許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嗎?
我們允許孩子有自己的情緒嗎?
我們允許孩子自己做選擇、做決定嗎?
檢驗的時刻到了,
你是否真的做到「傾聽」、「尊重」,
「接納」甚至「支持」……
李崇建老師的這段TED演講,讓我們重新認識如何喚起孩子的自我覺察、轉化情緒,值得所有父母認真聽聽。
演講者:李崇建 臺灣著名教育實踐家
演講文字版精彩摘錄:
教育如何讓孩子成為自己?
我是一個老師,我經常要和孩子談話,也要和父母談話,偶爾也會跟老師談話。我常常看到孩子面臨抉擇的時候,最常說的一句話是:「我不知道我自己要什麼。」
他們在談自己的時候,常常讓我覺得,那個「自己」好遙遠,好像不是他們認識的人。我就在想,怎麼會這樣?後來才發現,我們的孩子在教養的過程中,不被允許成為他自己。
所以常常會問老師或父母,你們願意讓孩子成為他們自己嗎?
而他們的回答都很肯定,「可以啊,我當然允許孩子成為自己呀。」
我接著會問,「他們可以有自己的意志嗎?他們可以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職業嗎?當個工程師或者服務員,你們都不會幹涉嗎?你允許孩子有自己的性取向嗎?他可以當一個異性戀,也可以當一個同性戀,也可以是一個跨性人。你允許嗎?你允許孩子自由地表達嗎?你允許孩子有自己的情緒,他可以認識自己的情緒嗎?」
當孩子生氣的時候,大人會安慰孩子:「你不要生氣,你再生氣爸爸就生氣咯。」
當孩子難過的時候,大人會說:「不要難過了,別想那麼多,沒事啦。」
當我們這麼說了的時候,他就不難過了嗎?
尤其男生,他的身體裡面從小就被教育要剛毅,不能隨便流眼淚。那麼孩子長大之後,難過的時候,他可以流淚嗎,他可以承認他是傷心的嗎,他真的認識他自己嗎?
比如說,我要來TED演講了,我跟老師說我害怕。我的老師會跟我說:「不要害怕,你把臺下的人當西瓜。」有時他們還會給我建議:「你要相信你自己,你一定可以的。」
可這句話一說出來,我就離自己更遙遠了。我不能接受自己的害怕,那我怎樣相信自己呢?一個孩子從這麼小長到大人,他跟他的情緒就失去了連接。他不認識自己了。
有一個媽媽問女兒中午吃什麼,女兒跟往常一樣,回答:「隨便,都可以。」媽媽說:「不要隨便,今天什麼都可以吃,你來點,我都會滿足你。」孩子聽到這裡非常開心,還認真地跟媽媽核對,「媽媽,什麼都可以吃嗎?」媽媽說:「都可以,你說吧。」孩子想了很久,媽媽開始催女兒,「叫你自己想了,你又想不到了,趕快!」
一隻雞被裝在籠子裡太久了的話,就算放出來,它也不會走路了。一個孩子常常被規定要這樣要那樣,有一天你給了他自由,他也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
孩子又過了一會兒,小心地說,「我想吃鹽酥雞。」媽媽臉色就變了:「媽媽跟你說過多少次,鹽酥雞太油膩了,換一個別的。」孩子雙手託腮,又想了很久才說:「我想吃布丁。」這次媽媽火氣來了:「布丁不能當正餐,中午要吃正餐的!」
這算是尊重孩子意見嗎?
有一次,我看到一個爸爸對孩子說:「你有什麼想法,可以說啊?」可是當孩子說出了自己的選擇,父母又常會皺著眉頭問,「你真的要這樣做嗎?你想清楚了嗎?」
讓孩子說了以後,爸爸的回應卻讓孩子非常沮喪。孩子應該相信的是爸爸的表情,還是他的語言。如果孩子放棄了選擇,父母還會義正言辭地說:「我答應你啊,是你自己不要去的。我本來就很開明。」
哦,這是開明嗎?這是允許孩子有自己的意見嗎?
一個從小就意見不被尊重的孩子,他長大之後,會是怎麼樣呢?這樣的孩子,不能接觸自己真正的內心,打從內在就不能接納自己。
曾經有一個媽媽帶著女兒向我求助,孩子已經輟學了。她不願意去上學,原因是她在學校裡沒有朋友。
於是我問她,「你願意跟自己做朋友嗎?如果有一個你站在這裡,你願意跟她做朋友嗎?」她聽到我這麼奇怪的問題,想了一會兒說,「我不願意。」
「因為我覺得她很糟糕,她不是個好孩子。」
一個耶魯大學的教育心理學家說:一個人要有良好人際關係,他才有良好的學習能力。可是良好的人際關係根源在哪裡?跟自己的關係。
在教養的過程中,我們讓孩子跟自己的關係變得很差勁,因為我們漠視了孩子內在真正的感覺,內在真正的想法,內在真正的需求。
我常常問,你最常跟孩子說的一句話是什麼?問大人不準,問孩子最準,孩子往往會說:「快點!快點!功課做了沒!澡洗了沒!趕快去睡覺!」
孩子任何的事情,他提的一個想法,他提的一個情緒,他遇到的一個困擾,我們都應該真正傾聽,與孩子發生一種聯結性的互動。在這個聯結性的互動中,我們才能漸漸引導孩子,認識他自己。
那麼孩子才能學會接納,學會愛自己。當他跟自己有了比較美好的關係,我想他跟世界的關係,也會好一點了。
關於崇建
他與人對話,常常幾句話就讓人落淚。
他的課堂,即便是由多動症的孩子組成,也能秩序井然,漸獲安定。
他來自破碎家庭,曾經內心充滿憤怒、焦慮,與家人的關係疏離、多有衝突。如今他不僅內心和諧安定,與家人親近相愛,更帶領其他家人擁有更好的生命狀態。
他用自己的生命體驗,將薩提爾模式深入應用在心教育中,創造了完整、極具實踐性的脈絡體系,影響了眾多家長和教育工作者。
他是東南亞久負盛名教育專家,臺灣著名教育家,薩提亞模式資深教育專家、多家媒體的專欄作家;「臺灣青少年教育協進會」理事長、擔任多所大學教授,長期在日本新加坡臺灣等地舉辦各類大型講座,被譽為「最優秀的華人講座大師」。
創辦薩提亞心靈成長工作坊以及「千樹成林」、「快雪時晴」創意作文班。
李崇建老師曾出版多本童書、小說、教育書,其中《麥田裡的老師》,曾獲2013年中國教育報「影響中國教師之10本書」。
現擔任臺灣地區青少年教育協會理事長,多家中小學特約作家,經常受邀在世界各地演講。
雲南薩提亞中心
【雲南唯一官方薩提亞推廣中心】
0871-65165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