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黨誤人不淺,扶不扶老人重上話題

2020-09-24 考前考後

9月10日,一段視頻在網絡流傳,視頻稱「小學生扶摔倒老人反被訛」,視頻配文字表示:「幸虧現場市民作證,老人被家屬帶回,學生委屈痛苦,大家紛紛安慰他。」

這段視頻很快就在網絡社交平臺上火了,網友們紛紛對小學生表示同情,對老人的行為表示譴責。然而根據警方通報,這件事又開始反轉了。

警方通報中稱,當天下午,兩名小孩在路邊嬉戲時,將78歲的老人餘某某撞倒,致其左橈骨遠端骨折。目前當事雙方就醫治事宜已經達成初步意見。

這一結果讓整件事反轉,直接打了很多帶節奏人的臉。這件發生在四川廣安鄰水的事故,真實情況其實是,9月9日下午4點多,10歲男孩廖某某和9歲男孩陳某某在路邊嬉戲打鬧時,將老人撞傷。

從警方發布的監控視頻中可以看到,一名男孩試圖踢另一名男孩,男孩後退躲避時將正常行走的老人撞倒。事發時這位老人正在看其他的地方,並未注意到男孩。男孩後退的很突然,老人躲閃不及直接被撞倒在地。

老人為什麼會給人留下訛人的印象,這一問題值得深思。但這個事件中的老人是雙重受害者,如果沒有監控,我們是不是就要冤枉老人了?



我們不知道視頻發布者是以怎樣的心態,編輯出「四川小學生扶老人反被訛」這樣一段文字,在真相併未明了時,在網絡平臺傳播不符合事實的視頻配字,這樣顛倒是非,意欲何為呢?

小學生是否撞倒老人,應該實事求是。不可否認,此前曾經出現過多次有人扶摔倒老人而被訛詐的事件。但這一次,小學生確實撞倒老人後,不能用「扶摔倒老人而被訛詐」這樣的標題黨,將這種欺騙人的事情上傳到網上,來誤導民眾,這種做法已經失去了最起碼的誠信和道德底線。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老人摔倒了怎麼辦,扶還是不扶?對於這個問題,近年確實存在著一些爭執,很多人在這個問題上犯了愁。扶,怕被老人訛詐;不扶,又受到良心的譴責。其實,當下跟十多年前的情況不一樣了,到處都有監控和攝像頭,人人都是「記者」,如果有老人摔倒了,有人去扶被訛詐,很快就會還原真相。



這個視頻裡,發布視頻的人通過配上與事實不符的文字,用「扶老人後被訛詐」來混淆視聽,這種行為是十分不道德的,不僅誤導了社會,會讓更多的人對老人產生憎惡感,讓更多的人不敢去扶摔倒的老人,也是對良好社會風氣的極大傷害,失去了道德底線。

「小學生扶老人反被訛」出現反轉,提醒更多的人實事求是,不要輕易被不實的網絡輿論亂帶節奏,而應該有自己的獨立思考。也希望大家不要像這個視頻的發布者那樣,故意亂帶節奏混淆視聽,現在科技十分發達,要查清事實真相併不難,任何謊言都會被戳穿。希望更多的人從此案中吸取教訓,千萬不要做出不道德的傻事。

對於這件事,你有什麼想說的呢?

相關焦點

  • 「不是你撞的,為什麼要扶」,老人摔倒在馬路上,扶還是不扶
    河北石家莊,一老者蹣跚走在馬路上,一不小心摔倒了,身旁騎電動車的中年人見狀直接跑了。在老者躺在地上的時間,有多人路過竟都選擇無視,並且多人選擇圍觀,無一人敢上前攙扶。數分鐘後,一名過路女子將老者扶起並報警。
  • 一件衣服就解決了老人摔倒扶不扶的問題
    今天和朋友逛街看到一個老人摔倒了。我:扶不扶?朋友:扶吧!我:你什麼時候變得這麼好心?朋友:你現在不去扶老人,等你老了,你都不知道怎麼去訛人。老人家年紀大了容易手腳不靈活導致摔倒,一方面可能會引起骨折,也可能會讓扶老人的人的錢包「打折」。為了解決這樣的難題,倫敦的研究人員就在衣服上下了心思。
  • 老人跌倒了扶不扶?是不是把你問住了?看習大大怎麼說!
    「老人倒了扶不扶?老實人是不是老是吃虧?」當你被問到這個問題的時候,你是不是頓時會愣住?扶與不扶是不是在激烈地鬥爭著?
  • 一名男子從車流中扶起受傷倒地老人 扶與不扶 他扶了 因為……
    扶與不扶 他扶了 因為他是警察 9月24日,桐廬交警在調查一起交通事故逃逸案件過程中,發現事故發生後,肇事一方逃離現場,將傷者留在了車流量很大的馬路上,隨後經過的車輛和行人都沒有停留,最後一輛小型汽車上下來一位男子上前扶起了受傷的老人,經調查,這位司機是一位警察——桐廬縣公安局分水派出所民警吳錫勤。
  • 「好人條款」實施:老人倒地,「扶不扶」還有爭論嗎?
    於是同樣的悲劇時不時地出現:遇見有人倒地,行人和車輛或匆匆而過,或彎道而行,或陷入兩難境地,欲扶不敢、欲走不忍……儘管對此進行了正面引導,許多人還是覺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扶最為穩妥,即使被扶的當事人頭腦清醒,他的家人如何誰能說得準?萬一被訛上了呢?這不僅是天大的冤枉,而且是天大的麻煩,真的是又要賠錢財又受辱。
  • 老人摔倒扶不扶?保定小哥做法太硬氣
    看了那麼多救人反被訛、碰瓷的視頻,遇到有人摔倒,你還敢扶嗎?也會有人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世界溫情不會被這些低劣的碰瓷手段所磨滅。2020年9月1日,上午10點50左右,在徐水區人民醫院門口,有一位六旬老人無助地坐在地上,身旁的自行車倒在地上,東西灑落一地。來來往往的眾人,卻沒有一個人扶起老人,老人無助地看著四周。
  • 「扶老人被訛」事件反轉!曉法告訴你扶老人的正確操作流程……
    近年,扶摔倒老人反被訛的事情時有發生, 「老人摔倒扶不扶?」也一度引起熱議, 甚至還將「老人碰瓷」推到了風口浪尖上, 這不2019年剛剛到來, 「老人摔倒扶不扶?」
  • 扶老人卻被索賠,敲詐勒索罪不應只是擺設
    公安機關介入後調取了監控,還原了事情真相,表揚了這名好心的女子,也批評了這名壞心眼的老人。實際上,這已經不是一起簡單糾紛,這名老人涉嫌敲詐勒索。筆者認為,不應該簡單地批評了事,應當依據刑法或者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處罰這名老人。
  • 路上遇見老人暈倒,大多行人匆忙路過,你扶不扶?
    @網友芭比痘兒說:當然不能扶!萬一是碰瓷呢,你沒看見大多數人都選擇離開嗎?@路人甲說:即便是碰瓷,我也要上去扶一把,既然看見了,就有這個責任,多年以後誰能說自己不會老去。@西瓜妹子說:唉呀,那些老人那麼髒,萬一在訛上我們怎麼辦,老公,我們還是走吧。
  • 老人摔倒,路過卻不扶,最終老人死亡,路人要承擔責任嗎?
    這個問題就跟「兇手正在持刀殺人,路過卻不制止,要負刑事責任嗎?」如出一轍,一樣的荒唐無稽。從本質上講,二者沒有區別。見人持刀行兇不上去制止,是因為內心害怕。見老人倒地不扶,也是因為內心害怕。不同的是,前者是害怕自己生命受到威脅。後者害怕的是賠得傾家蕩產、妻離子散。相比之下後者甚至更悽慘一些。因為前者你至少還可以有好的名聲,後者只能自受委屈,咬碎牙齒往肚子裡咽。
  • 倒地扶不扶?老人踩空倒地掙扎無法起身 最終……
    市民李師傅8月28日途經建設路時,看到一名老人摔倒在公交站臺上。正當李師傅想要上去攙扶時,只見從一輛2路雙層公交車上,跑下來一名年輕的公交司機,將老人扶到了站臺的座椅上。,不想卻一腳踩進了站臺上的綠化樹坑,一下子被崴翻在地難以起身。
  • 2020法考民法典知識點:老人摔倒扶不扶?
    每個人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經濟活動都離不開民法。根據《民法典》相關規定見義勇為者依法不承擔民事責任,夫妻共同債務、性騷擾的範圍等也有了更明確的認定標準。各位同學,接下來一起跟著橘子老師來看看全新亮相的民法典有哪些亮點吧~01 老人摔倒後怎麼辦?放心扶!
  • 海南一女子扶了摔倒的老人卻被老人家屬告上法庭 法院這樣判……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2月25日消息(記者陳棟 通訊員塗立輝)「老人摔倒到底扶不扶」話題一直是公眾討論的熱點,如果袖手旁觀,良心會覺得不安;若出手救助,又擔心惹上麻煩。海南的蔡女士就遇到了這樣的難題,她出手扶了,但最終因無法查明老人是如何摔倒的,蔡女士被老人的家屬告上法庭請求賠償。近日,海南省第一中級人民法院駁回了老人家屬的上訴請求,在無充分證據證明救助者為肇事方的情況下,保護了見義勇為者的行為。據蔡女士介紹,她在駕駛電動車回家的路上,看到年近90歲王某橫過馬路時為避讓一輛貨車而摔倒,便立即停車將王某扶到道路旁進行施救。
  • 孩子摔倒家長扶不扶?態度決定未來,也許將會影響孩子一生
    一個孩子在奔跑,不小心摔倒在地,看過去挺疼的。如果是老人們帶著,一定會扶,中年二胎父母也會扶,而年輕夫婦可扶可不扶,基本上會讓孩子自己爬起來。扶自己的孩子不像扶陌生老人,基本上都是家長們下意識的反應。老人們第一時間會扶肯定是心疼孩子,其實本來沒事,扶起來偏偏還要噓寒問暖,孩子哭的就更大聲了,反而變的嬌氣。年輕的家長不扶都是從教育的角度上考慮,只要不是摔得很嚴重,這個時候也是培養孩子堅強自立的好機會。扶與不扶真的有這麼重要嗎?依我看,很重要。
  • 倔強母子街頭僵持,孩子打滾"扶不扶"?扶,但要有技巧地扶
    走出商場以後,孩子情緒就崩潰了,一屁股坐到地上就不起來,邊哭還邊說要買玩具。寶媽也是個"狠人"堅決不妥協,孩子做地上就是不扶,站在不遠處抱著雙手看孩子鬧。孩子看到坐地上不起效果,當場就開始打滾,就這麼大喇喇地躺在大街上。一旁路過的小狗狗也上來湊熱鬧,看到孩子的舉動臉上也都露出了迷惑的表情。
  • 被扶老人兒子登門道謝是好聲音
    在新聞媒體和官方及時對見義勇為扶老人的兩位好心人進行獎勵的同時,被扶老人的兒子登門道謝,這是我們期待的好聲音。這不僅是最起碼的真情表達,而且這才屬於我們社會所需要的人際關係。扶老人的人不一定在乎非得道謝,但這是人之常情,應該有這樣的好聲音。這樣才能讓我們人與人的社會關係得到和諧相處,才能有利於社會和諧發展。
  • 小學生扶老人反被訛,幸虧路人作證?警方通報結果出人意料
    扶還是不扶?扶摔倒老人反被訛的消息層出不窮讓很多人在「伸手幫忙」的同時都心有餘悸扶是出自熱心腸不扶是怕被訛近日,又有新聞傳出↓↓↓9月10日一段「小學生扶摔倒老人反被訛」的消息在網上引起熱議網傳視頻字幕顯示9月9日下午,在四川廣安鄰水一位小學生扶摔倒老人反被老人訛「幸虧現在(場)市民作證,老人被家屬帶回
  • 18歲女孩街頭產子,沒人袖手旁觀,「扶不扶」的討論已成過去式
    文|網評妹曾經有一段時間,「扶不扶」宛若成了一個困擾人們的中國式難題。曾經由於老人街頭摔倒,扶的人反被訛詐事件的發生,引發了國人對於「扶不扶」的大討論。尊老愛幼,老人遇到困難伸出援手,這一基本的道德要求被拿出來討論,反應了社會文明風氣和誠信的缺失。但是,日前浙江台州發生了一件事情,讓人感動,一名18歲女子街頭產子,沒有人袖手旁觀,昭示著「扶不扶」的討論已成過去式。事情是這樣的,一名年輕女子正在街頭行走,突然分娩了,嬰兒從她的裙擺見掉落再地上。顯然,女子被這突如其來的狀況嚇壞了,呆站在原地,不知所措。
  • 扶不扶奶瓶,這是個思考題。父母不經意破壞了小孩的獨立性
    有次我在旁邊看著他喝奶,他邊喝身子轉動想玩,俗話說小孩愛動,我看到這樣,手不自然地想著幫他扶扶奶瓶,讓他好好喝奶,結果我一幫他扶住奶瓶,他感覺有依靠了,自己不用扶奶瓶了,雙手自然放開,就抓起身邊的玩具在玩耍了。
  • 南京彭宇案再爆真相——我們可以這樣告別「中國式扶老人」!
    也就是說,如果老人一方認為是女學生撞的人,並將女學生告上法庭,那麼應該舉證的責任在老人家屬一方,而根本不是女學生!因為南京彭宇案的真相,是彭宇最初完全是承認自己與老人發生過碰撞,只是說不清楚是誰撞誰,所以雙方最初鬧上法庭的真正原因,是賠償的責任問題!但後來彭宇得知警方筆錄丟失之後,開始改口宣稱自己沒有撞老人,而是做好事。那麼他當然要為自己的這一新提出的主張「舉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