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小寶寶睡覺不規律?睡前儀式感少不了,快速養成睡眠好孩子

2020-09-03 王爸爸講育兒

在很早之前就已經有人對為什麼人類需要睡覺感到好奇,後面更是有很多學者專家為此進行了研究,比如比較殘忍的睡眠剝奪實驗,這個實驗的參與者是兩隻老鼠,一隻老鼠可以自由地進行睡眠,而另一隻老鼠則會在實驗的強制要求下無法進行睡眠,最後的結果是那隻睡眠少的老鼠不僅吃得多導致體重越來越重,代謝平衡也被打亂致使最後無法存活,相反,那隻自由睡眠的老鼠則安然無恙。


事實上不止很多的實驗可以證明睡眠對動物、人類的重要性,我們自己日常生活中也可以感覺出來,只要睡眠不足,輕則無精打採,重則還要到醫院看病吃藥,所以現在的人沒有一個不是重視睡眠的,但是對於要帶孩子的父母來說想要做到還真沒這麼簡單。

我的一位朋友就是如此,她也不知道孩子哪來那麼多精力,每天雷打不動的非要鬧騰到十一二點才肯睡覺,小小年紀卻已經是「夜貓子」一隻,這樣的生活一久不僅我朋友早起上班特別痛苦,就連孩子也愛賴床,所以她最近正四處「取經」,看有沒有辦法讓自家的「夜貓子」養成正常的作息規律。


睡覺也需要儀式感,用儀式感端正孩子的睡眠規律

第一,調整作息、固定流程,形成可依賴的生物鐘

除了因為孩子本身精力就比較旺盛從而使得他們晚上不願睡覺之外,他們睡覺之前的作息規律不正確也是一大原因。

成人會有疲憊感是因為白天他們除了要花腦力、體力去工作之外,還要花時間和經歷去照顧孩子、做家務,這麼多事情一個流程做下來,當然到了晚上九點十點會覺得非常疲憊需要睡覺補充精力。

而孩子白天可能是除了吃、睡就是玩,無憂無慮、悠然自得,自然到了晚上精力依舊旺盛。

所以我們需要幫助孩子固定流程、調整作息,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生物鐘進而養成「到點就睡」的習慣



培根在《論習慣和教育》一書中曾提到過:「教育其實是一種從早年就起始的習慣。」

我覺得這話說得非常有道理,你和孩子講一大堆關於「早睡有利健康」的道理他們是很難明白的,只有把睡眠之前的所有作息制定成一個流程從而變成他們的一個習慣,那麼到了一定的時間點不用人去催促他們,他們自己的生物鐘就會把他們帶到床上。

白天如果孩子沒有事情,父母們可以安排一些任務給他們,比如說幾點到幾點需要孩子們去整理自己的房間,什麼時間段孩子們需要讀書練字,什麼時間段需要參加戶外運動等,然後晚上吃完飯,看完電視洗了澡之後再聽一段睡前故事就需要睡覺。



這樣一個固定的流程下來,孩子會因為白天也有進行腦力活動和體力活動,所以到了晚上自然就會產生睏乏感而想睡覺。

一旦有了這樣的習慣,那麼習慣就能成自然最後做到按時睡覺。

第二,睡前給孩子更積極的暗示和更舒適的入睡環境

一般很小的寶寶幾乎要花二分之一的時間來睡覺,而隨著孩子長大睡覺的時間也會逐漸減少,大概需要8-10個小時的睡眠時間,成人一般有8、9個小時的睡眠時間就足夠了。

不過動物界有的生物睡眠時間比人要多得多,在《睡眠正能量》這本書裡曾提到過蝙蝠的睡眠時間就需要16個小時每天。

為了讓自己睡得好且睡得安全,不會被自己的天敵發現,所以蝙蝠們往往住在離眾多危險非常遠的洞穴內,也因此該書指出人們為了保證自己的睡眠質量,也應該像蝙蝠一樣找一個「安全的洞穴」。

為了能夠讓孩子做到「沾枕就睡」,家長們需要給孩子布置一個舒適的入睡環境。

首先房屋的氣溫要合適,冬暖夏涼是肯定要做到的,在孩子們睡覺的時候家長們就不要看電視或者大聲說話了,這無疑會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導致孩子無法入睡,由此可見,家長們自己以身作則也是很有必要的。

除了房間之外,被窩、床墊也要做到舒適,雖然孩子不是「豌豆公主」,對厚厚的被子下一粒小小的豌豆也非常敏感,但是潮溼或者硬邦邦的被窩肯定是不利於入眠的。



另外,家長們還可以通過給孩子一些更積極的睡眠暗示來幫助孩子早點進入睡眠。

比如給孩子講睡前故事,比如調暗燈光,模擬更好的入睡環境,再比如輕輕撫摸孩子或者給孩子聽有助入眠的音樂等等,碰到這些積極的暗示,孩子潛意識中也會告訴自己該睡覺了。


高質量睡眠帶來的好處

家長們別小看睡眠這件每天要做卻普普通通的事情,它的作用還是非常大的。

首先,睡眠有助於我們修復身體和大腦,人勞作了一天無論身體還是腦袋都疲憊了,如果此時再運轉下去,不僅對身體無益,做事的效率也不高,很可能會頻頻出錯從而事倍功半。



其次,睡眠還可以幫助我們鞏固記憶,睡眠和記憶力可是很有關係的,睡眠不足的人記憶力也會變差,而睡眠好精神好的人雖然不能夠做到一目十行,但是肯定不會有健忘的壞毛病。

再者,充分的睡眠可以讓我們擁有穩定的情緒,長期缺乏睡眠的人會更容易憤怒、暴躁。總之,高質量睡眠帶來的好處非常多,想要擁有健康的身體和心理,那就離不開良好的睡眠質量,這點是毋庸置疑的。


屠格涅夫曾說過:「睡眠是一種靈丹妙藥,它不僅能恢復人的體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恢復人的心靈,使它返璞歸真。」

睡眠如此普通但也如此重要,也正是如此,當我們任何一個人尤其是孩子,在出現睡眠不好的情況時就應該重視起來,學著尋找問題所在,環境原因就從環境布置入手解決,心理原因就進行積極開導從而做到每天都能睡個好覺。

相關焦點

  • 家裡小寶寶睡覺不規律?睡前儀式感少不了,快速養成睡眠好孩子
    在很早之前就已經有人對為什麼人類需要睡覺感到好奇,後面更是有很多學者專家為此進行了研究,比如比較殘忍的睡眠剝奪實驗,這個實驗的參與者是兩隻老鼠,一隻老鼠可以自由地進行睡眠,而另一隻老鼠則會在實驗的強制要求下無法進行睡眠,最後的結果是那隻睡眠少的老鼠不僅吃得多導致體重越來越重,代謝平衡也被打亂致使最後無法存活,相反,那隻自由睡眠的老鼠則安然無恙。
  • 小寶寶如何可以擁有一個好睡眠?建立睡眠規律很重要
    寶媽們知道,出生1個月以內的小寶寶是睡過去的,這時候無需考慮這個問題,基本上全天吃了睡睡了吃,拉粑粑的時候哭一下。從2個月開始,小寶寶可能就會不好好睡覺了,這是由於小寶寶的睡眠正在發育,想要避免以後出現晝夜顛倒、抱睡等睡眠問題,需要寶媽們及時幫小寶寶建立夜晚睡覺、白天清醒的規律。
  • 小寶寶睡覺無規律怎麼辦
    小寶寶睡覺無規律怎麼辦   小寶寶睡覺無規律是許多媽媽頭疼的事,對於新晉寶媽來說更是如此。寶寶出生後的幾個月,通常睡眠毫無規律,不分白天黑夜,隨時睡上兩三個小時,隨時又可能醒過來。這讓媽媽們很頭疼,不僅自己沒法好好的睡覺,還要應付寶寶醒來睡前的各種哭鬧。
  • 寶媽別擔心,3個方法幫娃養成規律睡眠
    寶寶是屬「夜貓子」的,幹哄不睡文文原本是個脾氣很好的姑娘,可自打她的孩子出生後,文文卻越來越暴躁了,耐心指數急劇下滑,沒別的原因,就是被家裡這個「睡渣寶寶」鬧得。其實,想解決寶寶睡覺難的問題,家長首先得了解孩子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才行。「睡渣寶寶」的出現或與這4個睡眠壞習慣有關係1)開燈睡覺,晝夜顛倒小朋友在出生後一個月會逐漸認識到白天和晚上的區別,從而逐漸形成自己的睡眠規律。
  • 入睡要有「儀式感」培養寶寶睡眠習慣
    寶寶入睡習慣是需要反覆的過程中,養成身體自然而然的一種習慣,可以有意識的培養寶寶健康的生活習慣。利用「儀式感」創造睡覺氛圍可以適當的增加寶寶白天的活動量,以及戶外遊戲的時間。每天在睡覺前做個暗示:睡覺去對寶寶說:「寶寶該睡覺了」,或者在睡覺前給寶寶一個擁抱。
  • 寶寶幾個月的時候,會養成規律的睡眠習慣
    一般寶寶在3月齡後才會慢慢形成睡眠規律如何培養寶寶睡眠晝夜節律呢?1、嬰幼兒睡眠晝夜節律的概念是很模糊的也就說寶寶睡覺時不分夜晚還是白天,建議滿月開始,晚上除餵奶以外,儘量少打擾寶寶,餵奶時要靜且快,最好不要開燈,媽媽可以輕輕挪過去挨著寶寶,把乳頭輕輕塞到寶寶嘴裡,待寶寶吃飽後,輕拍入睡,切勿大張旗鼓又是開燈、又是大聲的哄睡寶寶,不要把餵夜奶當作很隆重的事情,
  • 寶寶睡前儀式要搞好,才能睡個安穩覺
    寧寧生完大寶後,剛開始的時候,家裡大人都很喜歡小寶寶,天天抱在懷裡來回跑。時間久了,家裡人都抱怨說:這小孩,真是一個磨人精,晚上總是不睡覺。後來寧寧生二寶了,再也不讓家人抱著來回折騰了。老二出生後,寧寧每天晚上都會陪伴寶寶做親子遊戲,給寶寶講故事,二寶沒想睡覺前,絕不把寶寶放在床上。久而久之,二寶再也不是夜磨郎了,家裡人也都可以睡好覺了。
  • 寶寶作息不規律,多半是沒有睡前流程,原來入睡也需要儀式感
    提示自己睡覺的時間到了,並且這些流程每天都在自然而然的進行,非常熟練,不需要別人去提醒自己。使勁逗寶寶大笑、捉迷藏、舉高高、跑來跑去、睡前給寶寶拿出一個新玩具等活動都不適合做為睡前程序,因為會讓寶寶亢奮起來,不利於進入睡眠狀態。
  • 怎樣讓寶寶睡眠更有規律
    重慶安琪兒婦產醫院兒保科主任沈潔表示,寶寶睡覺其實是有跡可循的,了解不同階段寶寶睡覺的規律,可以幫助你更加輕鬆的帶娃。  剛出生的寶寶  剛離開媽媽的子宮,寶寶每天有16—18個小時都處於睡眠狀態。此時寶寶沒有白天和夜晚的概念,睡眠缺乏規律,相當容易受周圍環境的幹擾。
  • 面對新生寶寶不睡覺,日夜顛倒,媽媽們究竟該怎麼辦呢?
    一般來講,初生的嬰兒睡眠時間是相當多的,有的寶寶除了吃就是睡覺,然而我家娃卻是那個小惡魔――不喜歡睡覺,月子裡也不過每天不到十二個小時,實在是少的可憐,也就是說我每天哄孩子睡覺的時間也是特別多的!很多的時候,我就想著讓孩子自己睡覺吧,玩累了就困了,吃飽了就睡了該多好,誰知道現實卻是娃的覺特別少而且還質量很差,睡一會兒就醒了,睡一會又醒了,更讓人苦惱的就是孩子竟然日夜顛倒,每天白天睡得不錯,晚上卻像打了雞血似的不睡覺,作為新手媽媽,實在是太痛苦了!面對新生寶寶不睡覺,還有日夜顛倒媽媽們究竟該怎麼辦呢?
  • 怎樣做好睡前儀式,寶貝才能一覺到天明
    8寶寶的睡眠問題讓許多家長困擾不已,寶寶到底該怎麼哄才能好好睡覺呢?建議儘早幫寶寶建立入睡儀式,讓孩子清楚了解自己即將就寢,不僅讓能孩子更容易入睡,還有助於提高夜間連續睡眠、減少半夜醒來的時間喔!孩子天生喜愛秩序感,喜歡有規律的生活。孩子從出生開始就對秩序很敏感,大概2歲左右達到高峰,並一直持續到5歲。
  • 為寶寶養成睡眠規律,優質睡眠受益一生
    對於大多數周歲的寶寶來說,睡眠規律一直都很亂,有時寶寶會一連睡好長好長的時間,有的又會容易驚醒,時間一長,寶寶的睡眠質量就打折扣,還會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那麼應該如何來應對呢?舒適穿著減少刺激寶寶睡眠如果不規律,神經系統都會非常敏感,外部的一點點刺激就會讓寶寶覺得不舒服。所以作為父母,一定要為寶寶儘量的創造舒適的睡眠條件,比如為TA選擇舒適親膚的貼身衣服,增加睡眠自在感,如果衣服的質地不好,容易摩擦到寶寶的嬌嫩肌膚。
  • 1-2歲小寶寶如何培養睡前儀式?
    專家認為,「這是一個習慣的問題,要養成自己按時入睡的習慣。可以通過建立一套睡前儀式形成條件反射,養成一個睡前的儀式,每天堅持這樣做,寶寶就會定時自主入睡了。睡前儀式包含的是固定的一系列事件的組合,在每天幾乎相同的時間發生,同時順序基本是固定的。
  • 兩個月大的寶寶可以自己睡覺嗎?掌握這個睡眠規律,就不難了
    寶寶的睡眠規律對於2個月的寶寶來說,他們的睡覺時間還是比較長的,雖然比起月子期間的20小時左右有點「進步」,但一天之內還是需要誰18小時左右的,當然有的寶寶可能睡得時間少一點,有的寶寶可能睡得時間多一點,這屬於個體差異。
  • 寶寶不睡覺,媽媽心好累!這26招搞定全部睡眠問題
    怎樣讓寶寶好好睡覺絕對是各位媽媽們的頭號煩惱。菌菌聽過太多媽媽們抱怨寶寶不睡覺,鬧騰的全家都不能休息怎麼辦?我今天給寶媽們26條建議,保證解決所有寶寶睡眠問題。2 在白天讓寶寶適當小睡,新生兒每天需要14-18個小時的睡眠。菌菌不建議媽媽們因為擔心白天睡太多會讓寶寶晚上無法入睡而刺激寶寶不讓睡眠。3過度疲勞的寶寶通常難以入睡,給寶寶設定一個確定的睡覺時間很重要。
  • 寶寶的睡眠規律要掌握
    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睡眠是有一定的規律的,家長找到規律哄睡就會容易多了。還在哄孩子入睡?小霞的寶寶剛剛滿月,因為家裡老人身體都不是很好,所以出了月子之後就剩小霞自己在家帶娃。終於熬到了寶寶6個月了,可是睡眠的問題絲毫沒有改善,睡覺是小霞最頭疼的問題。正好閨蜜來看小霞,看到哄娃入睡如此困難便詢問小霞「為什麼不給孩子養成睡眠習慣,你這麼哄也太累了,而且孩子也睡的不好」。
  • 寶寶不睡覺,難倒明星辣媽,哄睡有學問,睡眠魔法爸爸媽媽用起來
    一、寶寶不肯睡,「睡眠魔法」來接招如果你也正為寶寶不睡覺而苦惱,推薦給你一個睡眠魔法,能夠讓寶寶早點乖乖入睡。這個睡眠魔法就是給寶寶建立睡眠儀式。所謂睡眠儀式,就是建立相對固定的睡前要做的事,讓寶寶養成習慣,當寶寶按照一定的順序做完最後一件事,寶寶就知道該睡覺了。
  • 嬰兒睡覺需要儀式感?還需要規律作息,打好基礎
    嬰兒睡眠還需要儀式感?是不是太矯情了?當然不是,嬰幼兒睡眠最大坑「困了自然就會睡了,不用管他」,這種想法讓寶寶崩潰式入睡,長期睡眠不足。並不是每個寶寶都是天生的天使寶寶,困了就知道要睡覺,並且能自己入睡。更何況會有很多的因素影響寶寶入睡,可能會因為玩的開心太興奮不知道要入睡,等到過了入睡時機,開始進入偽興奮狀態鬧覺。
  • 知道三個睡前儀式,不怕孩子半夜不睡覺
    孩子不止是晚上不睡,還是難以平息的睡意?掌握這六種安撫技巧,建立起睡前儀式的三大原則,就能使孩子睡得舒服、安心。嬰兒難以哄睡,甚至到了晚上不想睡覺的情況,總是讓新手父母很苦惱,兒科專家表示,遇到嬰兒晚上不想睡的情況,我們將其分為三種情況。
  • 不抱不搖不睡覺?哄娃睡覺不是這樣哄的
    並且奶睡對寶寶的呼吸、睡眠、牙齒發育等都很不好,家長需要逐漸戒掉寶寶含乳頭奶睡的習慣。3、避免大力搖睡在寶寶哭鬧不願睡覺的時候,不少家長喜歡將其抱在懷中不斷地搖晃,甚至寶寶哭的越兇晃得越厲害。其次,影響寶寶的睡眠質量,人體都有生物鐘,寶寶尤其對黑夜和白天敏感,晚上開燈睡的話也極易混淆白天和晚上,造成日夜顛倒,不利於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如果非要開燈的話,可以買個燈光柔和的小夜燈,將傷害降到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