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儀後裔之麻岡郭氏重修族譜序

2020-12-18 宜春郭氏

郭氏重修族譜序

古者列國,分封賜土賜姓,其來尚矣。數千百年之後,煨燼顛末之餘,其倖存而未泯者幾何人哉?如吉之歐陽、眉之蘇李,修譜之法止於服親之五世,疏遠者不得備錄,故其子孫多寡難悉見,今詳考愛溪希升,自郭子儀之始,由今之世謹數百載,不以遠而忽,不以繁而略,悉具載於譜,其過於人遠矣。夫子儀居華州,以武舉發身,位極人臣,功蓋天下,勲名事業輝映古今,耿耿而不磨。後世謫居廬陵,望雲門而居麻岡。自是徙謝屯、社源、鰲源、桂林、石陂、池頭、諶塘、東梅、塘東、吉湖、吉陽門。由塘東而又分派:符溪水田、南華、愛溪、仙石、新坊、山堂。其仕宦顯跡,載諸譜系,班班可見其分源衍派,亦章章明甚矣,至宗景定甲子,希升祖君期以鄉舉中選,告老不仕,富為巨室,佃幹盈群,賑窮賑乏鄉人,德之別號田南歸耕省元,年八十一而終。一子琥翁蚤卒,琥翁一子用中歷舉鄉第貢元,子三人,長守德,值元綱解組未遂儒業,紹武城南隱一子撝謙,當大明開基洪武壬子,大祖皇帝大興天下,賢良輔興至治,而撝謙以舉業應詔,仕至兩淛鹽運使司官,蓋君期之派,固不愧於子儀之為祖也。而撝謙子希升,又能讀父之書,繼父之志,則又不忝於君,期用之為祖也,父作子述,其希升之謂歟。蓋子儀由華州而居金陵,由金陵之裔而謫居廬陵,又徏居麻岡、塘東、符溪、南華、愛溪、仙石之屬,則郭氏之派,為廬陵吉文之故家望族者,素有由來,「殆非一日也,為子孫者豈可不對揚前人之休而思?所以纘承其緒乎?傳曰公候之子孫,必復其始。可希升有所覬覦,遂書以為族譜序雲。

賜進士翰林院學士兼左春坊總裁國史

邑人解縉大紳拜書

相關焦點

  • 郭姓族譜
    周平王東遷後,把東虢之地給予東遷有功的鄭國,東虢虢序北遷山西南的平陸,史稱北虢,後滅於晉。後裔徙居太原北的陽曲,號郭公。四個虢國和郭公之後均有郭姓,郭公之後的郭姓是郭氏的主要支派。2、源於任姓。黃帝封禺虢於任,任氏族也是黃帝時代12個重要氏族之一,地處東臨東夷族,禺虢是任氏族的首領,任姓之祖。禺虢的後裔在夏朝建立了郭國,中山郭氏即出自古郭國。
  • 新修濰縣《郭氏族譜》捐贈入藏濰坊市圖書館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4月22日訊(記者 孫小茹) 記者從濰坊市圖書館獲悉,近日,濰縣《郭氏族譜》續修編委會代表郭鳳州、郭春生、郭炳任等先生將第七次修續出版的濰縣《郭氏族譜》捐贈濰坊市圖書館。副館長宮昌利代表市圖書館接受捐贈並向《郭氏族譜》續修編委會代表頒發收藏證書。
  • 海峽論壇參展族譜之郭氏族譜
    海峽論壇參展族譜之郭氏族譜2009-05-14 14:47     來源:福建省臺辦     編輯:楊笑11漳州博物館漳博108漳州郭華安縣平岱山郭氏天同公房系族譜上之三11漳州博物館漳博202漳州郭福建龍海角美流傳郭氏族譜
  • 郭廣偉之《徐州郭氏家乘》
    (引自顏真卿《郭氏家廟碑》)筆者與徐州郭氏廣偉、廣仁兄弟有舊,對其家世略有聞,今讀《徐州郭氏家乘》而益信其翔實,故為之序。均為記錄家族(宗族)以世係為中心之史書,通稱譜牒。譜牒始於先秦,太史公嘗「讀牒記,……以《五帝系牒》、《尚書》,集世紀、黃帝以來訖共和為《世表》」。魏晉隋唐之世,由於朝廷倡導,譜牒發展至鼎盛。錢大昕《鉅野姚氏族譜序》云:「其時制譜者,皆通達古今,明習掌故之彥,直而不訐,信而有徵,故一家之書與國史相表裡焉。」
  • 河湟郭氏:元末丞相後裔?
    上世紀90年代初,因為城市建設的需要,位於今青海省婦女兒童醫院附近的郭氏祖墳被徵佔,一塊刻有《郭氏太祖墓碑記》的墓碑被挖掘了出來。隨後,墓碑被互助土族自治縣塘川鎮五其村郭姓人安放到了郭氏祖祠。根據墓碑上記載,我省河湟地區郭氏為元末脫脫丞相的後裔。
  • 2018年昌江郭氏大事記
    根據本地祖上世代耳口相傳稱,以前多數郭氏都共同祭祖,後來由於人口繁多了才分開輪流祭掃祖墓。昌江郭氏後裔大都把郭子儀尊為郭氏始祖。那麼,目前昌江郭氏後裔是郭子儀的第幾代世孫?為了幫助廣大宗親理清血脈世系,從該會成立後,就開始動員組織全縣郭氏進行修譜。
  • 《郭氏宗譜》(汾陽堂江蘇淮東支脈)第四次修譜序、前言
    《郭氏宗譜》(汾陽堂江蘇淮東支脈)第四次修譜序首輔沈一貫以此「妖書案」誣陷禮部侍郎清流領導郭正域,使之入獄受審。直到1620年,光宗帝(朱常洛)在東宮數語「何為欲殺害我好講官」,諸人聞之皆懼,正域得以釋放,即早脫離是非之地,火速乘船回家。但途中仍遭邏卒追殺,又欲逮捕正域,並聲言迫使域自盡。正域說:「大臣有罪,當伏屍都市,安能自屏野外?」而幸無事。
  • 諸城劉氏族譜序(高密逄哥莊宰相劉羅鍋家族族譜序)
    清代諸城氏也稱為東武劉氏,族譜也稱為東武劉氏族譜,每個族譜都要有譜序,諸城東武劉氏族譜序為嘉慶時期太子少保、江西巡撫兼提督阮元撰寫。東武劉氏族譜序禹貢曰:「海岱惟有青州諸城在,漢為琅琊都,今為青州府」。故乾隆丙子年宰相劉文清公,方以翰林視學,安徽賜詩有云:海岱高門第也。
  • 沒落的千年銀杏村,竟是郭子儀後裔的棲息地,太過蕭瑟,誰來拯救
    高嶺村的古銀杏樹有60來棵,400年樹齡以上的有15棵,最老的一棵有1000來年,有著「萬安一絕,高嶺古杏」之稱謂。而高嶺村的村民大多姓郭,相傳他們是郭子儀的後裔......「噢,他們真的是郭子儀的後裔嗎?」
  • 郭氏起源史書記載不一
    世界郭氏宗親會常務理事兼秘書長郭時禮先生就撰文指出:「郭氏家族起源於何地,受散居世界各地及國內郭氏後裔所關心與探討,更受到山西省汾陽縣(市)、陽曲縣、陝西省華縣等各地理事學者、地方首長、地方人士之關心,紛紛成立研究會,撰文研究探討。郭氏有一,希望能得到沒有爭議性的結論,俾能作為郭氏起源地,能成為世界各地華人考古、尋找遺蹟與觀光之地。」
  • 海峽論壇參展族譜之王氏族譜
    海峽論壇參展族譜之王氏族譜2009-05-14 15:54     來源:福建省臺辦     編輯:楊笑屬地姓氏族譜名稱部數冊數借出單位原 編 號龍巖王[清朝](建寧)王氏五修家譜11上杭族譜館FJSH007龍巖王(武平)太原郡王氏族譜(參展3冊)13上杭族譜館FJSH192
  • 秦國國姓嬴氏現有數萬人 90後後人慾重修族譜(圖)
    近日,讀者嬴楠致電河南商報記者,稱她正在聯繫全國的嬴氏族人,重修《嬴氏族譜》。這個90後姑娘,為什麼要主動承擔這項艱巨的任務?  記者 姬中貴  讀者來電  嬴氏後代 尋找族人  2000多年前,嬴姓十分顯赫,是當時的秦國國姓。
  • 寧鄉縣發現創譜於520餘年前的《張氏族譜》
    》以及《張氏南軒通譜》等史料進行考證,發現居住在「蘭花屋場」的張氏家族竟然是宋代著名大儒張栻的後裔。 根據族譜記載,1482年創譜後,該譜先後經歷了8次重修。現存最早的族譜為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修訂的《張氏族譜》。值得一提的是,這一版本的族譜竟然還請到了時任國民政府湖南省主席的張治中來作序。
  • 【族譜】東鄉房莫氏歷屆修譜序
    勝生公家譜簡序  光陰荏苒,物換星移。昔三修族譜,迄今五十六載矣。全族子孫繁衍日速,恐年數久遠,有出於何本,來自何源,未可考究之慮。若不及時修繕族譜,何以明先祖之懿德,成醇厚之族風,亦何從傳之於後世,教導後嗣,明宗族之大義。目前政府政策相對寬鬆,且他族多已修譜矣。
  • 歷代張姓族譜
    上卷之一為譜序、凡例、家規、得姓郡望、統宗古今遷居地輿圖、嘉會派源流、本源宗支(共121派),上卷之二為本源紀;中卷之一至四為嘉會、塘衝、進坊各房以及各支之世系;下卷之一、之二為列傳;下卷之三為墓圖、墓志銘、祭田以及通修宗譜跋等。
  • 劉先銀撰文並題寫《濡須劉氏光裕堂》續修族譜序
    「湘潭劉氏鍾靈堂」,劉先銀撰文並題寫《濡須劉氏光裕堂》續修族譜序於北京報導中提到,根據家譜推測,劉強東宗親屬於湘潭純塘劉氏分支脈,「劉氏鍾靈堂」位於湘潭縣花石鎮的茅屋灣;劉強東要尋的祖,更有可能是漢高祖劉邦四弟楚元王劉交後裔。《濡須劉氏光裕堂》續修族譜序光陰荏苒,我濡須劉氏光裕堂,自嘉靖年間建祠於芝南一字城,共續修家譜六次。
  • 海峽論壇參展族譜之楊氏族譜
    海峽論壇參展族譜之楊氏族譜2009-05-14 15:25     來源:福建省臺辦     編輯:楊笑>18上杭族譜館FJSH023龍巖楊楊氏重修族譜15上杭族譜館FJSH098龍巖楊八閩三楊匯譜·弘農楊時世系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