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姓族譜

2021-02-13 榆樹錢Q家族


淺酌    微醺    輕奢    濃情

   一款有性格、有溫度、有態度的酒

郭姓: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任姓及少數民族改姓等。東周初期的虢序為郭姓得姓始祖。

郭姓在宋版《百家姓》中位列第144位,截至2014年,當代郭姓的人口達到1490餘萬,是中國第17大姓,大約佔中國總人口的1.15%。郭姓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河南(15.6%),河北(8.8%),山東(7.8%),湖北(7%)四省,共佔全國郭姓人口的39%,其次分布於四川(6.9%),廣東(5.5%),山西(4.7%),遼寧(4.4%),安徽(4.2%),吉林(4.1%)。六省的郭姓又集中了30%。河南為郭姓第一大省,佔河南總人口的2.1%。中國形成了華北、中原與東北三大郭姓聚集區。

郡    望   太原郡、馮翊郡、華陰郡等

堂    號   尊賢堂等

代表人物   郭子儀、郭威、郭守敬、郭晶晶

起源地    山西陽曲

主要源流

1、源於姬姓。西周時期,武王封其叔虢仲於西虢(虢通「郭」)。周平王東遷時,西虢遷於河南,改稱南虢,春秋時滅於晉。留在原西虢者史稱小虢,春秋時為秦所滅。周武王封其叔虢叔於東虢,在今河南滎陽北。周平王東遷後,把東虢之地給予東遷有功的鄭國,東虢虢序北遷山西南的平陸,史稱北虢,後滅於晉。後裔徙居太原北的陽曲,號郭公。四個虢國和郭公之後均有郭姓,郭公之後的郭姓是郭氏的主要支派。

2、源於任姓。黃帝封禺虢於任,任氏族也是黃帝時代12個重要氏族之一,地處東臨東夷族,禺虢是任氏族的首領,任姓之祖。禺虢的後裔在夏朝建立了郭國,中山郭氏即出自古郭國。

3、源於地名,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郭,外城,古代在城牆外圍加築的一道城牆。居於外城的遂以為郭氏,也有以居城郭不同方位而姓東郭、南郭、西郭、北郭,其後代多改姓單姓郭氏。這類郭姓主要發生在先秦時期的北方地區,也無法弄清其族源和姓屬。

4、源自少數民族

①回族,回族郭姓的祖先是西域波斯人伊本·庫斯·德廣貢·納姆,漢名叫做郭廣德。,「庫斯」與「郭氏」諧音,這就是回族人漢字姓的由來。泉州和惠安回族以及遷居在各地的郭姓回族,多為郭廣德的後裔。

②源於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蒙古族郭爾羅斯氏、郭爾羅特氏、郭齊裡氏,其漢化姓氏均為郭氏。

③源於滿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滿族郭琿氏,源於金國時期女真貴益昆部落,漢義「鉤子」,居黑龍江流域,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所冠漢姓為郭氏。其他還有滿族郭佳氏、郭勒本氏、託勒佳氏、郭齊裡氏等。

得姓始祖

郭氏始祖

虢序,又名郭序,虢序是虢叔的裔孫。虢序做為虢叔後裔的代表者,東周初年被周平王封於夏陽,公元前655年晉滅虢後,郭序後裔又由周定王封居太原北陽曲。其後裔居晉陽及其以北至陽曲、定襄、原平一帶地區,尤以陽曲、晉陽三地郭氏家族最出名,秦漢以來發展成為太原著姓。虢序號稱郭公,是虢姓轉為郭姓的第一代人。

遷徙分布

先秦時期,郭姓主要活動於河南、陝西、山西、山東、河北地區。秦漢時,郭姓已向南北擴散,北抵內蒙古、西至甘肅、東觸江蘇、西南入四川。三國兩晉時,郭姓已經分布於長江南北的廣大地區。唐朝初固始人陳政陳元光父子率58姓經江西入福建,以及唐末固始人王審知入閩,郭姓隨以河南人群為主體的二次南下移民進入了福建。唐朝中葉,大臣郭子儀平定了安史之亂,被封為汾陽王,中興之功帶來了姓族的興旺,形成了著名的山西汾陽郭氏,達到鼎盛時期,至今南方和海外的郭姓多數敬奉郭子儀為始祖。北宋時中原人群再次南逃大移民,郭姓足跡幾乎達到南方各地。明末清初,郭姓播遷到了臺灣。

人口分布

郭姓分布

宋朝時期,郭姓大約有101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1.31%,排在第十二位。郭姓第一大省是四川,約佔全國郭姓總人口的16%,佔四川省總人口的2%。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四川、河南、山西、甘肅,這四省郭姓大約佔全國郭姓總人口的53%。其次分布於河北、山東,這二省的郭姓又集中了15%。全國的郭姓主要分布於長江以北,形成了川豫晉甘為中心的郭姓聚集區。

明朝時期,郭姓大約有96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1%,為明朝第十七大姓。宋元明約600年,全國人口純增長率是20%,郭姓人口不但沒有增長,反而減少了。明朝以前,郭姓的主體一直在中原和北方,宋元明時期北方連續不斷的戰爭,使郭姓人群受到了嚴重的打擊。明朝時期,山西為郭姓第一大省,約佔全國郭姓總人口的21.8%。在全國分布主要集中於山西、江西二省,大約佔全國郭姓總人口的40%。其次分布於山東、浙江、河北,這三省的郭姓又集中了23%。明朝時西南的貴州和雲南郭姓稀少。宋元明期間,郭姓的分布總格局變化較大,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東南、由西向東遷移。全國重新形成了北地晉冀魯、南方贛浙二塊郭姓人口聚集地區。

當代郭姓的人口已達1500萬,是全國第十七位大姓,大約佔全國人口的1.13%。從明朝至今600年中郭姓人口由96萬增到1500多萬,大約增長了15倍多,郭姓人口的增加速度略高於全國人口的增加速度。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河南、河北、山東、山西四省,大約佔全國郭姓總人口的37.8%。其次分布於廣東、四川、陝西、安徽、湖北、遼寧、湖南、江西、江蘇、黑龍江十省區,又集中了郭姓人口的37.5%。河南為郭姓第一大省,大約佔全國郭姓總人口的14.3%。全國形成了豫冀魯晉、粵湘鄂皖、川陝三塊郭姓聚集區。在近600年時間裡,郭姓人口流動的程度和方向與宋元明期間有了很大的區別,尤其是流動方向由東部向華中、華北的回遷已經大於由北向東南的遷移,同時,向西北、向東北的移民已經成為重要的流動方向。

郡望堂號

太原郡:戰國時置郡,治所在晉陽。漢初郭亭,戰國末趙國晉陽人,秦末以連敖從起單父,屬漢王,以戰功封阿陵侯。亭玄孫孟儒,西漢左馮翊。又有東漢末大司農郭全,代居太原陽曲,生縕,雁門郡太守。縕生淮、配、鎮、亮。郭淮,魏雍州刺史、大將軍、陽曲侯。鎮生奕。配,城陽太守,其婿有裴秀、賈充。鎮,魏謁者僕射、昌平侯。西晉郭琦,武帝時名人。郭敬,太原鄔人,後趙襄陽監軍。郭殷,仕後趙累官至尚書、尚書右僕射、司空。郭敖,仕後趙,官至尚書左僕射。郭慶,仕於前秦苻堅時期,以前秦遊擊將軍屢立戰功,後升任持節、都督幽州諸軍事、幽州刺史,封襄城侯。晉末郭澄之,官封南康相、南封侯。郭昶之,江州刺史。魏大將軍淮弟郭亮,亮七代孫郭祚,後魏尚書左僕射、侍中、并州大中正、東光文貞公。曾孫士謙、士倫。士謙玄孫由為駙馬。士倫,唐倉部員外、深州刺史。曾孫珍,桂州都督。

馮翊郡,三國時置郡,此支郭氏為太原郭氏分支,開基始祖為郭孟儒。郭孟儒,漢郭亭玄孫。郭虔,字君賢,池陽人,順帝朝司空。郭典,漢末巨鹿郡太守。郭凱,漢末弈者。郭辯,前秦西戎主簿。郭將,前秦將軍。郭質,前秦馮翊太守、平東將軍。郭謙,西涼將佐。郭抱,後涼呂光佐將。郭撫,後秦司隸校尉。郭高,後秦教授。郭均,隋兵部尚書。曹魏雍州刺史郭淮之孫郭正,因官馮翊,亦居。太原郭氏裔孫郭彥,馮翊人,北周兵部尚書。郭彥孫郭福始,唐綏州刺史。唐光祿少卿郭仁助,馮翊人,生茂瑋,瑋生崇禮、崇默、崇嗣。崇禮濟州刺史,生震、觀、豫。震左司員外郎,觀拾遺。豫生圖,圖生降。降鴻臚卿,生同知、同節。崇默,襄州刺史,生恆。崇嗣生損,庫部員外郎。

潁川郡:秦時置郡,治所在陽翟(今河南省禹州市)。穎川郭氏在東漢初年已是名門望族。西漢郭忠,以戰功封成安侯,代居潁川。東漢郭躬,潁川陽翟人,法家。躬裔孫郭鎮,漢尚書令。躬裔孫郭禧,漢太尉。禧子郭鴻,漢司隸校尉、城安鄉侯。郭嘉、郭圖皆漢末名士。又,唐郭孝恪,潁川陽翟人,以平定安西,加封陽翟郡公、安西都護、西州刺史。孝恪生待封,左衛將軍、宋州刺史。又有北齊黃門侍郎郭育,潁川人,子處範,諸城丞。處範子待舉,唐武后執政時官至平章事。生泰方,泰初。泰方生潤、納。潤,起居舍人;納,為給事中,陳留採訪使。生賁、謨、霸。

京兆郡:三國時置郡,京兆即為首都長安直轄區,在今天陝西省西安市附近一帶。開基祖為西魏右僕射、侍中郭崇,太原晉陽人,曹魏大將軍郭淮八代孫。崇生衍,隋左衛大將軍,洪州刺史。衍生斌、嗣本、儉。斌為隋武強公,生依宗。宗生襲慶、襲業。業生味丘,申州刺史。丘生液,駙馬都尉。液生由峋。襲慶台州刺史,生味先、味賢。味先生景華。味賢生雄、儒華。雄吏部郎中,儒華校書郎。嗣本,司農卿,生紹宗、齊宗。紹宗徐州刺史,齊宗司農郎中、懷州刺史。曾孫求,商州刺史。儉生敬宗、肅宗。敬宗,濮州刺史,曾孫南金,硤州刺史。肅宗孫渙,榮州刺史。生佐殷、曙,殷劍州刺史,曙殿中御史。肅宗少子襲微,左拾遺。

又有唐朝工部郎中郭虛巳,太原人,工部尚書、劍南節度使兼御史大夫。虛己生恕、弼、彥、樞。恕少府少監,彥錦州刺史,樞京兆兵曹、右驍衛將軍。又,齊州歷城人北庭都護郭虔瓘,其先亦太原陽曲人。虛己、虔瓘,皆居京兆。

中山郡:治所在盧奴(今河北省定州),此郭氏為古郭國後裔。中山郭氏為古郭國後裔。夏有郭哀,大禹御。商有郭崇。戰國年間,郭隗仕燕,有名當時。東漢時期漢光武帝劉秀皇后郭聖通,以及曹魏文帝文德皇后郭女王,其族人皆顯赫於當時,皆中山郭氏分支。唐中書侍郎、平章事、穎川男郭正一,定州(中山郡)鼓城人,生忠,通事舍人。

河內郡:漢初置郡,治所在懷縣,西晉將軍郭默之族。

廣平郡:西漢時置郡,治所在廣平。中山郭氏分支。

敦煌郡:漢武帝時置郡,此支郭氏為太原郭氏分支。郭瑀,十六國前秦、前涼時敦煌人。唐隴右節度大使、左武衛大將軍郭知運,祖籍太原陽曲,封太原郡開國公。生英傑、英乂、英協等。英乂,劍南節度使,唐廣德元年封定襄(陽曲)郡王。此支郭氏原為西平郭氏分支,而西平郭氏又為太原郭氏分支。

昌樂郡:唐朝時置郡,此支郭氏為太原郭氏分支。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記載:後漢末大司農郭全代居陽曲,生縕,縕生淮、配、鎮。鎮,昌平侯。裔孫居魏州昌樂。唐張說《郭元振行狀》記載:「公名震,字元振,本太原陽曲人。」此支開基祖為唐齊州刺史郭慶善(太原郭氏之後,東漢大司農郭全,字長信,世居陽曲。《新唐書宰相表》以元振先代介休人,誤,以碑記為準)。慶善生元振,兵部尚書、同平章事、代國公。生晟,鴻臚卿、左驍衛將軍。生箴,膳部員外郎。

西平郡:漢獻帝時置郡,治所在西都縣,此支郭氏為太原郭氏分支。開基始祖為西漢阿陵侯郭亭玄孫郭友。郭友於漢昭帝時自太原徙居隴西。其後,漢朝將隴西郡西都諸縣劃出分置西平郡,郭友後裔在當時又為西平郡名門望族。曹魏明元郭皇后,西平郡人。參見唐張說《郭知運碑》。

華陰郡:唐玄宗時置郡,治所在鄭縣(今華縣)。此支郭氏為太原郭氏分支。隋大將軍、蒲城郡公郭榮,太原人,後居華州,生福善,唐兵部侍郎。郭榮生敬君(善)、弘道生廣敬。廣敬,左威衛大將軍,禮部尚書。廣敬生依仁,沁州刺史。郭子儀雲其祖先:「榮父叔進之後」。進曾孫通(進子履球,進孫昶),美原尉。通生敬之,天寶中渭、吉、綏、壽四州刺史。生子秀、子儀、子英等11子。華陰郡汾陽堂郭氏:此支郭氏為華陰郭氏分支,開基始祖為郭子儀。以太原為故郡望,以華陰為新郡望,以汾陽為堂號。《元和姓纂》多誤,特此改正。

太原堂:以望立堂

華陰堂:以望立堂

汾陽堂:以望立堂

馮翊堂:以望立堂

尊賢堂:戰國時,燕昭王廣招賢才,他築黃金臺,尊郭隗為師。此舉使樂毅、鄒衍、劇辛等一大批人才前來歸附燕國,燕國開始強大起來。

門楣題辭

汾陽世澤

「汾陽世澤」,源出郭姓是春秋周王室的後裔。周武王封叔叔姬仲在東虢;周文王之弟亦封在虢,周平王又封姬仲後裔在此虢,故今陝地有北虢、東虢、西虢。郭、虢古代同音通用,子孫便稱為郭氏,其後,郭氏代有封侯襲爵者。分支繁衍極盛。至唐代,大將軍郭子儀率軍平定了安史之亂,被唐王封為「代國公」、「汾陽郡王」,唐德宗尊其為「尚父」。為紀念這位榮耀的顯祖,郭氏取堂號為汾陽堂。

宗祠對聯

北宮史表;東國人倫。

上聯典指戰國時燕國大臣郭隗。下聯典指東漢學者郭泰。博通墳典,居家教授,弟子至數千人,名震京師。

道學千士;綱佐一人。

上聯典指北宋開封人郭忠孝,進士出身,靖康年間官永興軍路提點刑獄,金人侵永興,他最終守城戰死。下聯典指唐代大將郭子儀,平定安史之亂,收復了長安、洛陽,因功官至中書令,後又晉封汾陽郡王。郭子儀以一身系天下安危達二十年。

汾陽世澤;虢國家聲。

全聯典指唐·郭子儀,封汾陽郡王,世稱「郭汾陽」;虢國為周諸侯國,後裔改虢姓為郭。

金臺師事;竹馬歡迎。

上聯典指戰國郭隗,燕昭王為隗築黃金臺,以招徠人才,樂毅、鄒衍等聞風而至。下聯典指東漢郭伋,有德政,民樂年豐,兒童數百,騎竹馬,迎拜道次。

雙闕家聲大;汾陽世澤長。

全聯典指唐·郭子儀事典。

相國家聲大;汾陽世澤長。

全聯典指唐·郭子儀事典。

汾陽家聲遠;鄂渚世澤長。

此聯為湖北省漢口沿長江一帶的郭氏宗祠聯。

抱玉三朝楚;懷書十上秦。

此聯為唐代詩人郭向詩句聯。

閣連雲一色;池帶月重光。

此聯為唐代大臣郭震詩句聯。

共賞松石間意;自謂羲皇上人。

此聯為清代詩人郭麟撰書聯。

晉水功勳世族;汾陽將相傳芳。

此聯為郭姓宗祠聯。全聯典指唐·郭子儀事典。

晉水功勳綿祖德;汾陽將相舊家風。

此聯為郭姓宗祠聯。全聯典指唐·郭子儀事典。

瀟湘水雲留雅韻;關山春雪展新圖。

上聯典指南宋古琴演湊家郭沔。有《瀟湘水雲》等流傳於世。下聯典指北宋畫家郭意。工山水,與李成並稱「李郭」,為山水畫主要流派之一。有《關山春雪》等存世。

郭子精忠復唐室;燕招賢士築金臺。

上聯典指唐·郭子儀事典。下聯典出指戰國郭隗事典。

織女賜詞,汾陽壽考;郭主好禮,真定芳徽。

上聯典指唐·郭子儀以平安史之亂功封為汾陽王,相傳織女賜其詞「大富貴亦壽考」。下聯典指漢·郭昌,娶真定恭王女,號郭主,好禮節儉,綽有母儀。

派出汾陽,將相兩朝濟美;堂居晉水,簪纓百卉傳芳。

此聯為郭姓宗祠聯。全聯典指唐代郭子儀事典。

見虜單騎,遠祖忠貞昭日月;旌閭雙闕,先人孝德動乾坤。

此聯為福建莆田縣郭氏宗祠聯。

祖汾陽、派富陽、族螺陽,三陽開泰;原晉水、分法水、聚奇水,萬水朝宗。

——郭伯廷撰郭姓宗祠通用聯

汾陽詩禮傳家,科甲名未即光繩祖武;晉水簪纓奕世,盡忠孝已涅克裕孫謀。

此聯為郭姓宗祠聯。全聯典指唐代郭子儀事典。

譜衍汾陽,念祖德之貽,謀世傳忠孝;堂居晉水,承天朝之寵,渥罔替簪纓。

此聯為郭姓宗祠聯。全聯典指唐代郭子儀事典。

萬裡尋根鄉關何處,黃河岸邊虢國文明光華夏;千秋祭祀鼎豆所在,崤函大地郭氏宗裔遍寰宇。

此聯為世界郭氏宗親總會河南省三門峽市虢國博物館郭氏祭祖聯。

家譜文獻譜名編者及編撰方式藏地鳧溪郭氏宗譜郭志高纂修,明萬曆十一年家刻本中國國家圖書館《福建漳州》汾陽郭氏譜郭興重修,明萬曆二十八年 抄本美國,日本江西萬載郭氏續修族譜十七卷郭炳莫等纂修,清光緒二十六年木刻活字印本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郭氏四修族譜二十二卷郭敬忠等主修,清光緒二十六年木刻活字印本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益陽郭氏族譜二十卷郭敦德等修,民國十一年木刻活字印本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萬載郭氏族譜五卷郭天雲等纂修,清嘉慶二十年木刻活字印本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益陽市資陽郭氏洪淳支譜三十卷郭鳳崗,郭祿沼主修,民國二十五年木刻活字印本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福建閩清汾陽郭氏族譜郭鳳崗,郭祿沼主修,民國二十五年木刻活字印本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福州郭氏支譜十卷郭兆昌等修,清光緒二十二年刻本福建圖書館廣東清遠郭氏族譜郭傳禮等修,清宣統三年修抄本複印件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郭氏族譜七卷,首一卷,世系兩卷著者待考,清光緒三十四年木刻活字印本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侯官郭氏家集附福州郭氏支譜郭柏蒼輯,清光緒十二年木刻活字印本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郭氏六修族譜四十八卷郭蓉鏡編修,清光緒己亥年木刻活字印本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郭氏支譜十卷郭傑昌纂修,清光緒十八年木刻活字印本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郭氏支譜郭嗣蕃纂修,民國九年手抄本一冊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郭氏支譜十卷郭兆昌等纂修,民國十八年木刻活字印本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郭氏舊德述聞六卷郭則雲纂修,民國二十五年鉛印本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郭氏族譜郭荃階、郭慶雲纂修,民國四年木刻活字印本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長樂郭氏六修族譜郭大聰纂修,清光緒二十九年木刻活字印本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江西萬載郭氏續修族譜十七卷郭炳莫等纂修,清光緒二十六年太原堂木刻活字印本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浙江嵊縣東郭竹氏宗譜六卷竹引燻六修,民國九年木刻活字印本浙江省嵊縣文物管理局上湘石屋衝郭氏三修族譜十八卷著者待考,民國丁二十六年木刻活字印本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黑水郭氏家乘八卷郭克興輯,民國十四年鉛印本北京圖書館,首都圖書館,南京大學京江郭氏家乘八卷郭開溎修,清宣統三年續古堂活字本北京圖書館,中國人民大學,吉林大學亳縣郭氏宗譜十卷郭鴻詒、郭文徹纂修,民國十五年義堂活字本北京圖書館汾陽郭氏八修宗譜郭衷儒等纂修,民國二十三年崇本堂刻本湖北圖書館字輩排行地域字輩湖北浠水立本習能迪強湖北黃梅惟學承在善新明德湖北孝感功崇業廣本立德明家安國正世永天平吉祥仁壽忠義禮文繼述有志瑞啟長春山東日照奎紹郭源公建長章和敬其相惟衍仁德家道隆昌山東棗莊明學振萬方依允山東郯城傳家慎科首永保徵世文山東巨野耀念本培元長成山東魚臺雲效桂懷慶興玉傳記廣召顯潤凡祥福建安溪孟居資允本世仲志一懋爾顏伯克紹貽謀景福介思延及子孫永年保福建龍溪登科及第顯揚祖德湖南炎陵文學尊孔孟英俊垂名遠惠蘭延清香世代表忠良湖南上湘啟秀端正存真葆良詩書濟美孝友聊芳英俊繩立家聲代揚祖功宗德上錫恩光湖南益陽光彩煥文章鳳兆忠誠惕湖南湘潭人文正啟昌湖南常德如先定光明宏開學克誠江西定南傳仁義禮家學召人文立志光先德賢名佰代欣江西永豐安政賢雲德江西贛州朝三子應世承宗禮景邦學德文江西德安文嘉學習武安鎮求榮照在善新明哲江蘇鹽城傳仁宗乃大玉德世其方光宗江蘇江寧高才立志良河南新野萬長志振德河南信陽世家之傳克承其志立河南開封世田好三雲書中先有文道德全家寶萬代永樂祥廣西荔浦韻姑琳金泰煥章文明佐祖世賢良廣西浦北乃志大崇(洪)天萬載恩四川成都應永存先德子河北正定旺懷朝廷風立樹青安徽渦陽希文尚允興傳學新加坡長仕諫懷雲雨百裡瑞天定朝清廉啟國家廷獻文明行篤必有克誠用垂式宜爾子孫以介景福

姓氏名望

《中國人名大辭典》收入了郭姓歷代名人397名,佔總名人數的0.87%,排在名人姓氏的第十八位;郭姓的著名文學家佔中國歷代文學家總數的0.63%,排在第四十位;郭姓的著名醫學家佔中國歷代醫學家總數的0.75%,排在第二十六位;郭姓的著名美術家佔中國歷代美術家總數的0.78%,排在第二十九位。

郭子儀

姓名
  朝代生卒年籍貫
  備註郭隗戰國前351年-前297年燕國燕昭王客卿、謀士郭泰東漢128年-169年太原介休東漢教育家郭嘉東漢
  170年-207年 潁川陽翟曹操著名的謀士郭淮三國魏?-255年太原陽曲曹魏車騎將軍郭象西晉252年-312年洛陽西晉玄學家郭璞晉朝
  276年-324年河東聞喜文學家、訓詁學家郭子儀 唐朝697年-781年華州鄭縣政治家、軍事家郭威後周904年-954年邢州堯山後周開國皇帝郭忠恕北宋 ?-977年 洛陽 畫家、文字學家郭沔 南宋1190年-1260年浙江永嘉 音樂家、琴家郭守敬 元朝
  1231年-1316年 順德邢臺天文學家、數學家郭子興元朝1302年-1355年 濠州定遠紅巾軍領袖郭樸明朝
  1511年-1593年河南安陽吏部尚書郭嵩燾清朝1818年—1891年湖南湘陰中國首位駐外使節郭化若中國1904年—1995年福建福州軍事學家郭松齡中華民國1883年-1925年遼寧瀋陽奉軍著名將領郭汝瑰中國1907年—1997年四川銅梁中共紅色間諜郭永懷中國1909年—1968年山東榮成「兩彈一星」元勳郭鶴年馬來西亞1923年—福建福州
  企業家、亞洲糖王郭濤中國1926年-2011年河北魏縣
  解放軍中將郭沫若中國1982年—1978年四川樂山文學家、歷史學家郭德綱中國1973年—天津相聲演員、主持人郭可盈中國
  1970年—廣東中山
  影視演員郭晶晶中國1981年—河北保定
  跳水運動員

來源:呼兒換酒莊

圖文取自網絡,如有侵犯版權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24小時內刪除。

淺酌 微醺 輕奢 濃情

一款有性格、有溫度、有態度的酒

榆樹錢財富系列Q1


榆樹錢財富系列Q3


榆樹錢財富系列Q5

榆樹錢財富系列Q7

榆樹錢Q家族微信公眾平臺

相關焦點

  • 海峽兩岸郭姓人齊聚三門峽辦家譜展
    郭氏族譜 族譜內文 人民網三門峽11月10日專電(記者王玉興) 11月8日,來自大陸24個省市及寶島臺灣的200餘郭姓族人齊聚河南三門峽,展出從明清起記載千年家族傳承的全國郭氏家譜百餘套通過對譜,很多異地郭姓後裔找到了共同的祖先。 活動的主要主辦方之一中華郭氏網創辦於2007年,最初由安徽、上海等地少數郭姓網友發起,經過多年發展,已發展成為中華文化促進會主管,全國上千萬宗親交流信息、組織聯誼的主要平臺,臺灣、香港、東南亞等地的宗親組織也通過該網與祖國大陸宗親取得了聯繫。通過網絡,使流傳在全國乃至海外的大量宗親組織得以聯繫並交流信息,最終促成了此次展覽。
  • 郭姓起源
    郭姓是中華民族的大姓之一。南宋錢塘儒生所編的《百家姓》,郭姓排名在第144位,而在當今按人口多少排列的《新百家姓》中,郭姓排名第18位,人口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1.15%。 郭姓得到姓的歷史十分悠久,早在上古夏后氏部落首領大禹的時代,郭姓就已經開姓得基,而主流郭姓的血緣先祖則在夏代之時從黃帝部落中分出,在今陝西省關中地區的渭河平原一帶生產和生活,後來發展成為周部族。周初實行大分封,虢叔、虢仲分明被封於東虢(今河南滎陽東北)和西虢(今陝西寶雞東),今天,虢叔、虢仲被大多數郭姓族人公認為郭姓的受姓始祖。
  • 郭姓的來源_姓郭的名人有哪些
    郭姓是中國的一大姓氏,雖然他不比陳姓、李姓的數量多,但是有關郭姓的歷史卻一點也不比它們要短。郭姓的來源是怎樣的?姓郭的名人有哪些?郭氏後人都在哪些崗位上發光發熱了呢,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郭姓的來源  一、「禹乘二龍,郭支之馭」,相傳大禹有兩個護衛馭手——郭哀和郭支,他們是有史記載的最早的郭姓。《姓氏考略》:「夏有郭支,見《抱樸子》。
  • 2020年姓郭男孩起名參考 大氣的郭姓男孩名字大全
    2020年郭姓男寶寶起名名字大全郭彥熙字義2020年郭姓男寶寶起名名字大全大氣的郭姓男孩名字大全郭允超、郭明毅、郭瑞陽、郭鈺晗、郭聖智、郭世嘉、郭旭斌、郭琪越、2020年郭姓男寶寶起名名字大全
  • 海峽論壇參展族譜之陳氏族譜
    海峽論壇參展族譜之陳氏族譜2009-05-14 15:20     來源:福建省臺辦     編輯:楊笑11上杭族譜館FJSH079龍巖陳[民國](上杭)陳氏梅山公一脈宗譜152上杭族譜館FJSH082龍巖陳陳氏宗譜
  • 海峽論壇參展族譜之郭氏族譜
    海峽論壇參展族譜之郭氏族譜2009-05-14 14:47     來源:福建省臺辦     編輯:楊笑14上杭族譜館FJSH060龍巖郭(清)杭川祝三郭氏族譜16上杭族譜館FJSH091龍巖郭(杭川大湖)太原郡郭氏景輝公譜
  • 海峽論壇參展族譜之王氏族譜
    海峽論壇參展族譜之王氏族譜2009-05-14 15:54     來源:福建省臺辦     編輯:楊笑屬地姓氏族譜名稱部數冊數借出單位原 編 號龍巖王[清朝](建寧)王氏五修家譜11上杭族譜館FJSH007龍巖王(武平)太原郡王氏族譜(參展3冊)13上杭族譜館FJSH192
  • 海峽論壇參展族譜之楊氏族譜
    海峽論壇參展族譜之楊氏族譜2009-05-14 15:25     來源:福建省臺辦     編輯:楊笑>18上杭族譜館FJSH023龍巖楊楊氏重修族譜15上杭族譜館FJSH098龍巖楊八閩三楊匯譜·弘農楊時世系卷1
  • 海峽論壇參展族譜之顏氏族譜
    海峽論壇參展族譜之顏氏族譜2009-05-14 11:18     來源:福建省臺辦     編輯:楊笑>屬地姓氏族譜名稱部數冊數借出單位原 編 號閩臺館顏安溪紫泥顏氏族譜>129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展050閩臺館顏漳州青礁顏氏族譜11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展391廈門顏顏氏族譜1
  • 海峽論壇參展族譜之莊氏族譜
    海峽論壇參展族譜之莊氏族譜2009-05-14 15:40     來源:福建省臺辦     編輯:楊笑>屬地姓氏族譜名稱部數冊數借出單位原 編 號龍巖莊[清朝]忠山莊氏族譜11上杭族譜館FJSH072閩臺館莊南靖奎洋上洋莊氏族譜(民國鈔本11年鈔本)11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展471閩臺館莊南靖奎洋上洋莊氏族譜
  • 海峽論壇參展族譜之白氏族譜
    海峽論壇參展族譜之白氏族譜2009-05-14 15:47     來源:福建省臺辦     編輯:楊笑>屬地姓氏族譜名稱部數冊數借出單位原 編 號閩臺館白清溪榜頭白氏族譜安溪白氏明代人物傳11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展043廈門白中華白氏12廈門姓氏源流研究會廈224泉州白安溪榜頭白氏族譜
  • 郭姓詩經楚辭女孩漂亮有涵養的名字,簡單大氣
    郭姓詩經楚辭女孩漂亮有涵養的名字,簡單大氣(上) (郭緣香) 「緣香」一名出自唐詩宋詞楚辭詩經《題遠公經臺》中「澗鼠緣香案,山蟬噪竹扉。」
  • 陳姓族譜最多!華中師範大學建成中國家譜族譜資料庫
    該資料庫目前已收錄的電子化家譜族譜資料達8.44TB,共17723冊,120893卷。家譜族譜資料中心採取「庫-館一體化」的建設方式,既有實物型的「中國家譜族譜博物館」,又有數據化的「中國家譜族譜資料庫」。
  • 如何給2018年出生的郭姓男寶寶起名?
    為何要給郭姓孩子起一個好名字?一個好名字,是人生的一筆巨大財富,無法用金錢來形容。一個好名字,是一個美好的符號,將伴隨美好的一生。一個好名字,是一個能改善命運,趨吉避兇的武器。男寶寶包含郭字的詞語有哪些?
  • 吳姓家譜,吳姓族譜介紹
    吳人認為,族譜是神聖之物,修譜是對宗族的一大貢獻。各家吳氏族譜,大談族譜的神聖意義與作用,成為卷首譜序的主要內容。《延陵吳氏家譜序》說得好:族譜興起於中古而有先王之遺風。族譜的出現,就是在宗法制度敗壞後一種挽救宗法禮制、維繫血統純正的產物。有了族譜,就有了區別、分明,就知道自已是從哪裡來的,屬於哪一宗、哪一支,不會亂認祖先宗派。沒有族譜,就等於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無所歸屬。隨著宗族的發展,子孫人丁繁衍分化,族人之間就會日益疏遠,甚至同族兄弟都視如路人。而有了族譜,就能聯絡宗族同姓之間的感情。
  • 族譜編篡的幾個問題
    其中,要研究和解讀中國的族譜,理應從考察和了解族譜文本的編纂、生產製作與使用實況人手。族譜的編纂成書,不僅僅是一個技術性的過程,也涉及觀念習俗和儀式活動的過程。而從族譜的內容來看,族譜的編纂往往還是一個選擇性的過程。
  • 安溪陳氏族譜源流
    昭穆歷史以來,安溪陳氏編修了眾多的家譜、宗譜、族譜,保存著十分豐富的家族史料,現存多為清代以後編修的族譜。近年來,安溪各地陳氏紛紛續修族譜,不少已問世。2《美法陳氏族譜》鳳城鎮美法村、仙苑街陳氏族譜,現族譜為2000年編修。自13世起昭穆:  文章華國,詩禮傳家。尊師重道,育德新民。景行維賢,克念作聖。  承先啟後,丕振吾宗。世澤充吉,嗣續衍慶。毓秀垂芳,共進大同。
  • 科大衛、賀喜:地方文獻中的族譜
    科大衛教授主要介紹了族譜的內容、價值以及族譜材料的主要來源,並主張要把「族譜」當成「檔案」看待。賀喜教授則著重講述科老師所講的那種族譜,在歷史上是如何被一步步發明出來的。這次講座由香港中文大學賀喜教授主持。賀喜、科大衛賀喜教授作為主持人首先談到,有些人對他們的形容是「進村找廟,進廟找碑」,但是他們不只是看廟看碑,對族譜、訪談、建築、地方上的人物情感、經歷、個人生命史都非常有興趣。
  • 【太康大美鄉村】馬頭鎮閆莊行政村(閆莊、盧馬莊、李廟、大牟寺、小郭莊),村名由來、姓氏由來、姓氏族譜......
    【姓氏族譜】本村黃姓人與大牟寺村以及本鎮薛廟村黃姓人屬同一宗族。(白玉奶奶廟)【姓氏族譜】 據譜載,李氏十五世祖李文傳於康熙年間(公元1665年),從柘城縣伯崗鄉李老家村遷徙到此。【姓氏族譜】 據黃氏族譜記載,黃氏始祖徙居此地時,村名叫黃胡同,後來黃姓人多了,各分支散居四方,有住閆莊村者,有遷居薛廟村者,也有在原地者,均為黃氏始祖後裔,代馬寺現有黃姓人195人。 于姓,據于姓人講,從本省通許縣遷居此地,現有90餘人。
  • 寶寶起名取名:郭姓女孩新穎有涵養的名字精選
    下面就來跟隨天賜佳名詳細看看取自詩詞智慧與涵養的郭姓女孩名字【郭曉婷】——取自彭汝礪的詩句《大野曉行千嶂月,長河朝濟一帆風。》棠:棠字念作táng,棠字五行屬木,用作人名意指永遠年輕、樂觀、溫和之義;玥:玥字念作yuè,玥字五行屬金,用作人名意指祥瑞、尊貴典雅、氣質非凡之義;帶字義分析智慧與涵養的郭姓女孩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