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峽論壇參展族譜之白氏族譜
海峽論壇參展族譜之白氏族譜2009-05-14 15:47 來源:福建省臺辦 編輯:楊笑>屬地姓氏族譜名稱部數冊數借出單位原 編 號閩臺館白清溪榜頭白氏族譜安溪白氏明代人物傳11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展043廈門白中華白氏12廈門姓氏源流研究會廈224泉州白安溪榜頭白氏族譜
-
海峽論壇參展族譜之郭氏族譜
海峽論壇參展族譜之郭氏族譜2009-05-14 14:47 來源:福建省臺辦 編輯:楊笑11漳州博物館漳博108漳州郭華安縣平岱山郭氏天同公房系族譜上之三11漳州博物館漳博202漳州郭福建龍海角美流傳郭氏族譜
-
海峽論壇參展族譜之王氏族譜
海峽論壇參展族譜之王氏族譜2009-05-14 15:54 來源:福建省臺辦 編輯:楊笑屬地姓氏族譜名稱部數冊數借出單位原 編 號龍巖王[清朝](建寧)王氏五修家譜11上杭族譜館FJSH007龍巖王(武平)太原郡王氏族譜(參展3冊)13上杭族譜館FJSH192
-
海峽論壇參展族譜之楊氏族譜
海峽論壇參展族譜之楊氏族譜2009-05-14 15:25 來源:福建省臺辦 編輯:楊笑>18上杭族譜館FJSH023龍巖楊楊氏重修族譜15上杭族譜館FJSH098龍巖楊八閩三楊匯譜·弘農楊時世系卷1
-
海峽論壇參展族譜之莊氏族譜
海峽論壇參展族譜之莊氏族譜2009-05-14 15:40 來源:福建省臺辦 編輯:楊笑>屬地姓氏族譜名稱部數冊數借出單位原 編 號龍巖莊[清朝]忠山莊氏族譜11上杭族譜館FJSH072閩臺館莊南靖奎洋上洋莊氏族譜(民國鈔本11年鈔本)11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展471閩臺館莊南靖奎洋上洋莊氏族譜
-
海峽論壇參展族譜之陳氏族譜
海峽論壇參展族譜之陳氏族譜2009-05-14 15:20 來源:福建省臺辦 編輯:楊笑11上杭族譜館FJSH079龍巖陳[民國](上杭)陳氏梅山公一脈宗譜152上杭族譜館FJSH082龍巖陳陳氏宗譜
-
閩臺姓氏族譜勾連歷史 「六桂」故事體味兩岸鄉情
早在16號晚上的海峽論壇開幕式文藝晚會上,這支隊伍就頗為引人注目。 據世界「六桂」宗親總會副理事長洪賢德講述,「六桂」為六個姓氏:洪、姜、翁、方、龔、汪,「六桂」的由來有著一段滄桑的歷史。據記載,在宋朝時,翁氏鎮守邊關,後來被陷害,被迫將六個兄弟改姓,也即後來的六個姓氏。不過「六桂」的後代並沒有被這場變故所擊倒,反而因為挫折而更上進。
-
顏氏家譜分布簡介
十五、江蘇鹽城《東魯顏氏族譜》明朝萬曆七年(公元1579年),浙江桐鄉石門顏氏遷居江蘇鹽城等派下裔孫之建寧司教顏科,全椒司教顏節,黃崗縣尹顏大化,庠生顏應韶、顏應鐘、顏應鈞、顏應朝、顏汝登,逸士顏應春、顏應節、顏應瑞、顏應辰等重修家譜,考功司郎中鄒國儒(字希顏)為之作序。
-
閩客家族譜在臺展出引轟動
福建客家族譜在臺展出 「兩岸族譜文物展」20日在臺北縣三峽客家文化園區開幕,展出族譜與百餘件文物。這也是兩岸首次開展族譜交流活動。這次展覽由中華海峽兩岸客家文經交流協會主辦,展出為期一周。共展出各個時期的客家族譜180多部(冊)、88個姓氏展板約130幅,還有一些圖片及「60姓客家宗族史跡」的多媒體讀物展品。這兩天,臺灣的客家鄉親紛紛前來尋找自己的族譜。 福建省龍巖市上杭客家族譜館是客家人的家族史料藏書中心。
-
諸城劉氏族譜序(高密逄哥莊宰相劉羅鍋家族族譜序)
清代諸城氏也稱為東武劉氏,族譜也稱為東武劉氏族譜,每個族譜都要有譜序,諸城東武劉氏族譜序為嘉慶時期太子少保、江西巡撫兼提督阮元撰寫。東武劉氏族譜序禹貢曰:「海岱惟有青州諸城在,漢為琅琊都,今為青州府」。故乾隆丙子年宰相劉文清公,方以翰林視學,安徽賜詩有云:海岱高門第也。
-
一本族譜圓了兩岸百年夢 臺灣堂親擬回鄉謁祖
在閩臺族譜對接活動現場,一位嘉賓正認真看族譜。作為第三屆海峽論壇·閩南文化節項目之一,閩臺族譜對接暨中華百家姓氏聯墨展覽昨舉行。前來參加活動的晉江澄江(伍堡)謝氏家族理事會常務理事謝清源也講述了他憑藉一本族譜找到失散百年的臺灣親人的故事。尋根與尋親,述說的都是兩地民眾難以割斷的骨肉親情。
-
海峽百姓論壇:打造「兩岸一家親」的百姓平臺
    第十一屆「海峽論壇·海峽百姓論壇」6月14日在泉州南安開幕,再次吸引兩岸近千民眾跨海相會,共敘親情鄉誼。    國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鑄之。
-
宗譜與族譜、家譜、支譜稱謂涵義
族 譜族譜也是目前修譜時使用頻率比較高的一個詞。族譜一詞在含義上比宗譜寬泛一些。如果老譜遺失,無法確定是不是同一祖先所傳之後時,用族譜就較為恰當。還有目前同一地區的同姓人,聯譜合譜比較普遍,這種在合譜之後,因各支來源不同,先祖不同,用族譜顯然更為適合,而不能用宗譜。族譜可以包含宗譜,宗譜卻不能替代族譜來用,特別是聯譜以及合譜之後,更不能弄混淆兩者的用法。譜編修完成後,負責人實在無法把握該用哪個詞更準確的時候,就直接用族譜絕對錯不了。
-
淺談宗譜、族譜、家譜、支譜有什麼不同?
這裡可釋為別子本代稱其上為祖,而別子之後裔稱其上為宗。其概念是一祖之下的後裔劃分為不同類型。按「宗」的含義,實還是一祖之下所有的後裔。至於宗譜則應是同祖之完全譜牒,如缺其一支,或只記其一支,均還不為宗譜,這就是宗譜區別於家譜的地方。 什麼是族譜?
-
第九屆海峽百姓論壇在福建龍巖舉行
圖為福建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省海外聯誼會會長雷春美在第九屆海峽論壇·海峽百姓論壇開幕式上致辭。 張金川 攝中新網龍巖6月19日電 (記者 張金川)以「兩岸同根,閩臺一家」為主題的第九屆海峽論壇·海峽百姓論壇19日在福建龍巖舉行,兩岸近80個姓氏的宗親代表1000多人歡聚一堂,再續「兩岸一家親」情誼。
-
陳姓族譜最多!華中師範大學建成中國家譜族譜資料庫
該資料庫目前已收錄的電子化家譜族譜資料達8.44TB,共17723冊,120893卷。家譜族譜資料中心採取「庫-館一體化」的建設方式,既有實物型的「中國家譜族譜博物館」,又有數據化的「中國家譜族譜資料庫」。
-
吳姓家譜,吳姓族譜介紹
吳人認為,族譜是神聖之物,修譜是對宗族的一大貢獻。各家吳氏族譜,大談族譜的神聖意義與作用,成為卷首譜序的主要內容。清順治十二年《(湖南)八甲灣吳氏譜序》曾說:「夫族之有譜,所以序昭穆、考世系,以成千秋不朽之言也。」明嘉靖丁亥《延陵吳氏譜序》也說:「譜學之興,其有益於世也大矣,蓋管攝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風俗,使人不忘乎本末,莫不由之。」把族譜的作用,說得神乎其神了。在古老中國,族譜的神秘意義,首在維繫宗法制度,保持血統純正。
-
族譜編篡的幾個問題
重複宋人蘇洵觀覽族譜孝悌之心油然而生之說,認為續譜是孝悌之心所致。同時期安徽婺源(今屬江西)朱氏續譜,凡例謂前人將三世不修譜視作不孝,所以修譜令「子孫之名得曆書以昭來裔,著其孝也」。說明續譜本身就表示子孫的孝行。修譜、續譜是實現孝道,為了堅持下去,宗族自然要不斷續修,永不停歇,是以宜黃羅氏乾隆譜修成之際,要求子姓「各宜珍藏,尤望後之子孫繼而修焉,永昭世典」。
-
安溪陳氏族譜源流
昭穆歷史以來,安溪陳氏編修了眾多的家譜、宗譜、族譜,保存著十分豐富的家族史料,現存多為清代以後編修的族譜。12蓬萊彭格陳氏宗祠位於蓬萊鎮清水巖峰西南崗之鵝冠山麓,始建於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土木結構,二進十間,建築面積200平方米。楹聯:「清水右環歸潁水;芹山左峙護彭山」、「三派衍慶千秩烈同奉祀;八支傳芳萬代繼述薦馨香」。
-
科大衛、賀喜:地方文獻中的族譜
讀族譜的功夫連貫裡面材料的來源,比如來自墓碑、神主牌位等,到編纂族譜的歷史。族譜不像書那樣有頭有尾,它其實是一個檔案。每次修族譜,就是把檔案重整。歷史學者可以在裡面找到很多有用的材料。族譜的內容並不完全可信。但是族譜的編纂過程往往就是宗族形成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