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姓族譜最多!華中師範大學建成中國家譜族譜資料庫

2021-02-07 義門陳氏家族

  點上面義門陳氏家族加入陳氏大家庭!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義門陳氏家族」,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和世界各地陳氏宗親交流。讓我們攜手同行,弘揚陳氏文化,共建家族新文明!


6月6日,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政治科學高等研究院舉辦「中國家譜族譜資料庫」上線開放新聞發布會。

華中師範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副院長石挺研究員、中國農村研究院/政治科學高等研究院院長鄧大才教授出席了發布會。發布會由中國農村研究院/政治科學高等研究院徐劍副書記主持。

從「大數據積累」到「大數據利用」


中國家譜族譜資料庫(www.datarural.com/p/jp/index)由中國農村研究院/政治科學高等研究院歷時3年建設而成,其正式開放,是研究院,推動資料庫建設從「大數據積累」到「大數據利用」的重要一環。


該資料庫目前已收錄的電子化家譜族譜資料達8.44TB,共17723冊,120893卷。


該資料庫家譜類型多樣,包括家譜、族譜、房譜、通譜、聯譜等多種形式;


時間跨度較長,最早的家譜可以追溯到明朝萬曆年間,明刊本、明抄本亦有358冊、1413卷,清代、民國期間刊本更是豐富;


涵蓋姓氏齊全,共有547個,其中陳姓達到7113卷李姓、汪姓在4000卷以上,葉姓、潘姓、黃姓、張姓、王姓均在2700卷以上;


涉及地區廣闊,已覆蓋包括全國33個省級行政區,其中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湖北、湖南、廣東等省的數量最多,均達到了1000冊以上,其中湖南省的家譜數量達到2289冊,29076卷。港澳臺地區的家譜數量為3742冊、4464卷。


據悉,中國家譜族譜資料庫是中國農村資料庫、基層與地方治理資料庫中的一個子庫,目前兩大資料庫已有91個子資料庫,其中大部分子資料庫的數據規模在全國乃至全球都處於領先位置。


中國家譜族譜資料庫是中國農村研究院/政治科學高等研究院兩大建設目標——全球頂級農村調查中心、全球頂級農村資料中心的一個組成部分。


家譜族譜資料中心採取「庫-館一體化」的建設方式,既有實物型的「中國家譜族譜博物館」,又有數據化的「中國家譜族譜資料庫」。


為全球華人「尋根問祖」提供服務

國家有史、地方有志、家族有譜。家譜和族譜作為記述一個家族的起源、郡望、繁衍、名人、播遷以及發展的歷史,不僅涵蓋姓氏源流、族規家訓、禮俗儀式等內容,還涉及一些重要事件及重要人物,蘊涵著大量歷史學、人口學、社會學、民俗學等方面的信息,是一種綜合性的民間歷史文獻,為學術研究提供了珍貴的資料。


鄧大才教授認為,中國家譜族譜資料庫上線開放有重要意義:


一是規模性,目前電子化家譜族譜收錄量居全球第一,涉及地區廣、包含姓氏多;


二是公益性,在尊重智慧財產權的前提下,免費向社會開放,不以營利為目的;


三是文化性,家譜族譜作為記錄宗親關係的紐帶,對鄉賢回歸,增強鄉村內部凝聚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落地有一定作用;


四是學術性,為歷史學、民俗學等相關學科的研究人員提供一個資料平臺和窗口。


建設和開放中國家譜族譜資料庫體現了研究院的人文關懷和社會關懷,為全球華人「尋根問祖」,追溯姓氏起源和家族歷史痕跡提供簡單便捷的公益服務。


記者了解到,與當前已有的家譜類主題資料庫相比,中國家譜族譜資料庫更具有獨特性和開創性。


在收錄容量上,存儲資料種類齊全,數量豐富;


在建設目的上,立足公益定位,不為盈利,以服務學界、服務社會為目標;


在運行維護上,保持動態更新,將對資料庫內容不斷進行補充與完善;


在使用和服務上,設有專人進行維護管理,提供在線諮詢等服務,也歡迎相關團體和個人預約登門查閱。


與此同時,研究院也建設了中國家譜族譜博物館,廣泛收藏紙本家譜族譜。


為方便公眾使用,中國家譜族譜資料庫提供了在線搜索、在線瀏覽等相關服務。


訪問者可通過標籤化處理,直接在搜索框輸入相關信息,一鍵獲取相關家譜資料,實現對資料的精確查詢;也可通過設定具體地區、年份、姓氏等不同篩選條件的限制,找出自己所需要的系列家譜,並且得出相應的數量統計。


鄧大才表示,歡迎全球各個家族、房支將自己的家譜、族譜存放於中國農村研究院的資料庫、博物館,永久保存;歡迎全球各地的華人來數據中心尋根問祖;歡迎學界同仁來中國農村研究院/政治科學高等研究院進行家譜族譜的學術交流;歡迎研究人員、相關愛好者使用中國家譜族譜資料庫。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文章目錄

相關焦點

  • 陳氏家譜,各地陳氏族譜大全
    該陳氏家譜展示了陳姓家族繁衍生息的88代的主線歷程,我們還會發現其中很多的歷史名人赫然在列。同時免費起名網還為大家整體了陳姓的來源 ,陳姓起名等相關文章內容。陳姓家譜介紹陳姓族譜等級觀念森嚴。對於那些曾任高官顯宦,封妻蔭子,榮宗耀祖者,往往大書特書,惟恐不詳盡,而對一般的陳姓子弟,僅寫上姓名,沒有其他介紹。
  • 宗譜與族譜、家譜、支譜稱謂涵義
    家譜   宗譜   族譜分別涵蓋的範圍當前,修譜書時書上封面用家譜、宗譜、族譜命名都沒有錯。家   譜家譜這個詞,既有廣義,又有狹義。平時人們口頭上所說的家譜,就是一個各類譜的廣義稱呼,家譜包含有家譜、宗譜、族譜,以及家乘、譜牒。當然,這裡提到的家乘一般不用做譜的名稱,更多是作為一個稱呼用在譜的扉頁上,也用於譜局的一個標記而存在於譜上。譜牒一詞則只會出現在譜的文獻之中,泛指譜以及譜的各類資料總稱,一般也不會用於譜的封面名稱。所以家乘以及譜牒就不在這裡詳細講述。
  • 陳姓家譜文獻,陳氏宗親一起來!
    陳姓家譜文獻
  • 吳姓家譜,吳姓族譜介紹
    吳人認為,族譜是神聖之物,修譜是對宗族的一大貢獻。各家吳氏族譜,大談族譜的神聖意義與作用,成為卷首譜序的主要內容。《延陵吳氏家譜序》說得好:族譜興起於中古而有先王之遺風。族譜的出現,就是在宗法制度敗壞後一種挽救宗法禮制、維繫血統純正的產物。有了族譜,就有了區別、分明,就知道自已是從哪裡來的,屬於哪一宗、哪一支,不會亂認祖先宗派。沒有族譜,就等於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無所歸屬。隨著宗族的發展,子孫人丁繁衍分化,族人之間就會日益疏遠,甚至同族兄弟都視如路人。而有了族譜,就能聯絡宗族同姓之間的感情。
  • 海峽論壇參展族譜之王氏族譜
    海峽論壇參展族譜之王氏族譜2009-05-14 15:54     來源:福建省臺辦     編輯:楊笑屬地姓氏族譜名稱部數冊數借出單位原 編 號龍巖王[清朝](建寧)王氏五修家譜11上杭族譜館FJSH007龍巖王(武平)太原郡王氏族譜(參展3冊)13上杭族譜館FJSH192
  • 海峽論壇參展族譜之楊氏族譜
    1上杭族譜館FJSH113龍巖楊楊氏族譜11上杭族譜館FJSH146閩臺館楊泉南後卿楊氏家譜12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展063閩臺館楊《福建漳州楊氏松澗系五大房系譜》11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展392閩臺館楊楊氏族譜11
  • 海峽論壇參展族譜之莊氏族譜
    (同治六年重修本)11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展472閩臺館莊南靖奎洋上洋莊氏家譜安瀾堂莊亨陽系12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展473閩臺館莊>南靖奎洋上洋莊氏家譜尺牘通冊11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展474閩臺館莊南靖奎洋上洋莊氏墳墓考11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展475閩臺館莊
  • 海峽論壇參展族譜之郭氏族譜
    11上杭族譜館FJSH134龍巖郭(麥園)郭氏文應公家譜:不分卷11上杭族譜館FJSH135閩臺館郭清溪石壁郭氏族譜12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展084閩臺館郭清溪金谷郭氏家譜11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展086閩臺館郭華安《岱山郭氏六世元崇系族譜
  • 海峽論壇參展族譜之陳氏族譜
    總譜11上杭族譜館FJSH133閩臺館陳黃宅林加增坑陳氏家譜11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展026閩臺館陳清溪真山陳氏族譜15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展056閩臺館陳清溪雲山陳氏族譜17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展059閩臺館陳清溪嶺兜二房陳氏族譜
  • 淺談宗譜、族譜、家譜、支譜有什麼不同?
    至於宗譜則應是同祖之完全譜牒,如缺其一支,或只記其一支,均還不為宗譜,這就是宗譜區別於家譜的地方。 什麼是族譜? 宗之下有因分衍或遷徙等形成一個族體,族體之下的基本單位是家,所以冠用「族譜」名的譜牒應是某宗下的一個新開闢的族體。族譜不是一個完全的宗族譜系,它只記述了這個宗族部分後裔。例:某支遷某地形成一個族體,它的譜系則是族譜。從整體意義上,它構不成一個完整的宗族體系,所以族譜既不同於宗譜也區別於家譜。 什麼是家譜?
  • 靠譜 查過家譜、族譜嗎?說不定你的祖上有鼎鼎有名的人物呢!
    基因檢測固然是個好選擇,但畢竟貴啊!被譽為「全球中國家譜第一藏」、「中國家譜半壁江山」的上海圖書館,是國內外收藏中國家譜(原件)數量最多的單位。最近,上海圖書館館藏數字資源開放平臺又向社會免費新開放了3052種家譜數字資源,這已經是上海圖書館第三次對外開放館藏家譜數字全文了,至此,該館在線的家譜總數達到了6086種!
  • 家譜、族譜、宗譜到底有什麼區別?別用錯了!
    家譜成為政府選官、士族出仕、門第婚姻的依據。並且由於家譜對於人們的社會地位、發展前途、社交圈有著巨大的影響,所以家譜造假的現象也開始發生。宋朝以後,家譜逐漸開始平民化,家譜也逐漸喪失以往的政治能力,家譜的內容也開始廣泛豐富起來了。從歷史上譜牒用名看,宗譜、族譜、家譜應是有一定區別的。
  • 族譜編篡的幾個問題
    普通族譜一般有一家一房之譜,是指所記起止時間較短、代系延續不長,記事也較簡略的小型家譜,通常稱作房譜、家譜或家乘;一支之譜是指宗族中一個分化出來的獨立支派的人物世系和事跡的家譜;一族之譜是指記載同一宗族人物世系和事跡的家譜,通常稱作統譜、通譜、世譜、會譜、大成譜等,它包括分散在各處的支派,是各支譜的總匯。其二,中國族譜的編纂生產和使用流傳,有很長的歷史廣度和深度。
  • 【學家譜品家訓】福州陳氏家譜:查閱資料續寫族譜
    族譜是一個家族的歷史記載,通過族譜,我們能夠比較真實地了解當時的歷史面貌、時代精神、社會風尚,了解在那個歷史背景下人們的生產、生活情況。
  • 郭姓族譜
    在近600年時間裡,郭姓人口流動的程度和方向與宋元明期間有了很大的區別,尤其是流動方向由東部向華中、華北的回遷已經大於由北向東南的遷移,同時,向西北、向東北的移民已經成為重要的流動方向。郡望堂號太原郡:戰國時置郡,治所在晉陽。漢初郭亭,戰國末趙國晉陽人,秦末以連敖從起單父,屬漢王,以戰功封阿陵侯。亭玄孫孟儒,西漢左馮翊。
  • 李敖家譜《李氏族譜》驚現山東濰坊 待李敖確認
    本報記者丁春麗、通訊員劉鐵飛、賈春毅濟南九日電 山東濰坊寒亭區李傳德收藏的一本《李氏族譜》中出現了李敖爺爺「李鳳亭」的名字,經專家證實,該族譜確為李敖家族族譜。收藏者表示將保存好族譜,等待李敖與李文回故鄉時複製一本送給他們。    《李氏族譜》為手抄本,封面為紅色絹布製成,上有題籤:李氏族譜。題籤下方蓋一印章:民國辛未。
  • 全國許氏族譜目錄141種匯集
    ┋版本:木活字本┋居地:蕭山┋堂號:衍慶堂 39.邵陵許氏三修族譜┋許定芳等纂修┋版本:木活字本┋居地:湖南邵陽┋堂號:聚族堂 40.新安許氏宗譜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清)許德輝等┋清光緒十七年(1891)┋先賢堂┋安徽徽州 41.許氏宗譜六卷┋(清)許新邦等┋清光緒九年(1883)┋務本堂┋中國
  • 族譜中的姓氏源流應該怎麼寫?大多數人忽略了這一點
    明清時期,統治者鼓勵老百姓編修族譜,於是出現了家家有譜牒、戶戶有家乘的風氣。 發展到現代,現代文化和社會變遷的衝擊使得族譜逐漸不被人們所重視,以致想修譜也找不到門路,想尋根,也不知道去何處尋!
  • 美籍華人慾建大中華族譜 專家稱此工程很有價值
    北大教授稱此工程有價值,完全建立很困難  本報訊(記者龍婧)昨日,來大陸尋根的美國加州華人黃秉聰,帶來了自己研製的大中華族譜資料庫。他希望,建立一份比較完整的大中華族譜,實現「萬姓歸宗」的目標。  年近70的黃秉聰是在10年前開始修繕黃氏家譜時,萌發了建立大中華族譜的想法。
  • 歐科雲鏈徵文:區塊鏈助力族譜編撰,一鍵查詢你的前世今生
    他撫摸著這本紅通通的《四川巴中塗氏族譜(2015)》,心中充滿了無限感慨。二十五年前他組織兄弟姐妹,用盡畢生儲蓄、精力編制的這本家譜轟動一時,得到了全國塗氏族人的讚揚和肯定,印刷十分精美,體現了愛國情懷,首次應用了金字塔型的族譜記載方式。然而有些遺憾的是,他與先祖湖北孝感的族譜還是沒有續接對上,大量的塗氏兄弟子妹分散各處,難以全面、準確收集信息,他查閱了涂姓國譜《中華塗氏家譜》也是一無所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