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經典~婚期的精髓斷法

2020-12-20 王二毛易學家

婚姻是人一生的大事,俗話說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很多年輕人到了結婚的年齡,最關心自己什麼時候結婚,婚姻是否幸福?我作為一名易學工作者,今天就結婚的應期和晚婚發表一下我個人的淺見。

鬥轉星移,進入日新月異二十一世紀,隨著對外開放和時代的進步,年輕人對婚姻的觀念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感情和婚姻問題上欠缺嚴謹,獨身主義和晚婚的現象越來越多,預測婚姻的年輕人也在不斷增加,但是易學界也有個頭疼的問題,訂婚和酒席,領證到底哪個算結婚年份?易學界為這個問題常爭論不休,證件方面,回頭看古人是沒有結婚證的,結婚證是上世紀才開始發放的,易學古書也沒有提及這方面的內容,所以領證日期論結婚不符合常理。再論酒席,其實是訂婚後的一次儀式而已,必定是先訂婚後司儀,所以酒席也不能作為婚姻的應期。經過我大量案例驗證,很多人在訂婚的年份最符合易理,訂婚也表述對婚姻的認可,周圍的人也知道你已經有了另一半,所以我們要把訂婚作為一個婚期才是最準確的。

八字斷婚期的方法:

1、八字排出來以後先找結婚的時間段,不論男女應該在20到30歲之間,這個時間段符合多數人的婚期。男命以財星為配偶,女命以官星為配偶。

2、凡是到了結婚年限,男命日幹和財星相合、女命日幹和官星相合的流年,多為結婚的流年,或者看日柱的幹支和流年幹支組合成天合地合,多是結婚之期。

3、比劫星和食傷星同樣有結婚的信息,看配偶宮和流年的作用關係,八字原局合日支,結婚年齡再逢流年衝日支,多為結婚之年。八字原局衝日支,在結婚年齡逢流年合日支,為結婚之年。

4、八字原局配偶星被制,流年克合這個制配偶星的十神。可斷為結婚年。女命傷官旺,男命比劫旺是抑制命主結婚的忌神,流年控制住不利婚姻的忌神,就是結婚年份。

5、八字裡無配偶星,在大運和流年出現配偶星再合日柱,為結婚年份。不論男女流年的天幹地支形成天地鴛鴦合,必定是嫁娶之年。

6、夫妻宮與流年伏吟是結婚的信息,流年遇紅鸞天禧也是結婚的標誌。

7、八字原局遇流年十二神中的青龍、官符、六合吉星高照,特別是日柱逢吉星,流年幹支再作用到日柱,為結婚的年份。

8、不論男女,大運,流年的天幹地支形成天地鴛鴦合,必定是嫁娶之年。流年天幹見印星的時候,多是拿結婚證的時候。

其它還有多種可能引發結婚的信息,重點要看八字的結構和組合而定。

八字晚婚的標誌:

男命八字比劫旺,結婚時間段行劫財大運者晚婚,女命食傷多,官殺星在時柱者是晚婚。八字原局官殺混雜,夫宮受制影響婚姻,夫妻宮逢刑衝剋害的晚婚者居多。無論男女,孤鸞日或陰陽差錯日晚婚或婚後不和諧,八字桃花多而影響婚姻,很容易晚婚。男命財星入庫,女命官星入庫,八字原局沒有夫妻星也是晚婚的標誌。

提示:周易經典~婚期的精髓斷法為本人的原創作品,目的是為易友提供易理思維和邏輯思維,切勿照本宣科,摘抄或轉發請註明出處及作者,感謝您的尊重!

相關焦點

  • 周易經典~子水的精髓斷法
    子水的精髓斷法子水:為陽水、為北方、為鼠、為黑色、為一數、為坎卦!
  • 八字中推斷命主的感情婚期時都有哪些特點與技巧?
    此謂夫星與紅鸞入命局,一般主婚期。例男甲午、丙子、甲辰、丁卯大運:丁丑、戊寅本造於戊寅大運辛酉年結婚。戊寅大運的地支寅與原命局成寅卯辰三會局,其中卯是本命局的天喜星,這叫天喜星合入婚姻宮(辰是婚姻宮)。辛酉年,酉是本命的紅鸞星,酉與時支天喜星卯木互為衝動,且酉與辰相合,合入婚姻宮,天幹丙辛又合。
  • 《周易》是特殊經典 本來是有神秘符號的算命書
    先民共同智慧的結晶  我比較傾向認為,《周易》是我們先民共同智慧的結晶,集很多智慧於一身。世界著名圖書館的館長曾投票選出十部對人類影響最深遠的經典,其中就有《周易》。我們古人認為,《周易》 是談大智慧的。你要做大事,請你讀《周易》;你要做宰相、將軍,要讀《周易》。  關於《周易》書名的爭論很多。
  • 中韓周易文化交流暨當代易學研討會今舉行
    國學與經營管理國際學術總會總會長李亨利先生,將亨元貞利、吉兇悔吝、窮變通久、八卦、六爻等《易經》精髓與經營管理相結合,用否極泰來解釋勞資關係,用未濟與既濟的協調來闡述管理哲學。  李亨利表示,我們要尊古而不迷古,崇古而不泥古。易學研究主軸在於中學與西學的體用並濟。
  • 周易算命算命是迷信還是科學
    周易算命算命是迷信還是科學《周易》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精髓,這是不爭的事實。有人說《周易》是封建迷信,其實這種說法是不客觀的,這種說法帶有很深的偏見甚至是玷汙。《周易》理論思想是我國文化的起源,是我國漢民族文化、文明的開拓和先驅,簡單地講:就從八卦的符號就可以得出其結論。所以,作為我國傳統文化之《周易》,走向世界是歷史的必然。《周易》文化產生於中國,但它早已屬於世界。其發展是「中國之易學」,「亞洲之易學」和「世界之易學」。在秦漢時期《周易》隨著儒學的外傳而開始走出中國,自唐代以來則成為亞洲鄰國知識分子研習的經典,到明清之際又從歐亞大陸的東端走向它的西端。
  • 《周易》哲學——卦象、象數、卦爻辭、易傳形成過程
    《周易》是儒家的哲學經典,關於其形成過程班固在《漢書·藝文志》概括為伏羲作八卦、周文王推演六十四卦、孔子作十翼。《周易》也是佔卜之書,佔卜的過程中使用的佔卜工具是蓍草做的小棍,也成為「枚佔」。相比龜佔,枚佔因為其材料易於得到且操作簡單,所以被成為「易」。
  • 《周易》:從歸妹卦看我國古代的媵婚制
    《周易》這部奇書,因為是假卜筮外殼面貌而出現的,所言之事又多「肆而隱」(《繫辭傳》語),因此自它問世以來,學者每病其難讀。然而這部「天書」畢竟是歷史的產物,如果我們以「六經皆史」的態度去破譯它,就不難發現,在其深奧晦澀的詞義中,儲存著大量的歷史信息。為善治史者提供著豐富而寶貴的資料。
  • 劉溥臣:易學一崑崙——讀李守力《周易詮釋》與《周易密鑰》
    易學一崑崙——讀李守力《周易詮釋》與《周易密鑰》文:劉溥臣作者簡介:劉溥臣,1979
  • 經典:佛法的精髓
    我們能夠有今天這個機會,聽聞佛法的精髓,然後在自己的內心樹立起正見,這就是法要。六祖的法要是超出大乘之上的最上乘法要,就是「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講到這十六個字,讓我們來看一看整部的《六祖壇經》。儘管六祖說他「字即不識」,可是我們看《壇經》中的記載,六祖回答問題引用最多的是最了義、最根本的經典《大般若涅槃經》,它是佛陀涅槃前的一天一夜講述的。
  • 讀懂《周易》十句話,經典有哲理,感悟頗深!
    讀懂《周易》十句話,經典有哲理,感悟頗深。1. 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則千裡之外應之,況其邇者乎。出自《周易·彖辭上傳》。出自《周易·繫辭傳》。將要叛變的人,其所說的話,一定會流露出慚愧的神色。內心有所疑惑的人,其言辭一定是模稜兩可的。那些品德高尚的人,言行一定是十分少的。性情浮躁的人,其言行一定是多而雜亂的。3. 君子安其身而後動,易其心而後語,定其交而後求。出自《周易·繫辭上傳》。
  • 「好書推薦」《周易》:群經之首 大道之源
    而其中最矚目、最古老、最根深葉茂的,非《周易》莫屬。《周易》是中華萬千經書的群經之首,是中國諸思想派別的活水源頭,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脈之根。儒家視之為「六經之首」,道家奉之為「大道之源」,佛家尊之為「三十二相之用」,諸子百家都曾從《周易》寶庫中各取所需、為其所使。
  • 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 周易文化教育中心介紹
    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籌備兩年於2020年1月正式成立周易文化教育中心主要從事與周易文化有關的教育管理、教育諮詢、教育交流,以及適當做文化教育培訓等服務工作,中管院·周易文化教育中心官網周易文化教育中心也是中央電視臺唯一上榜的國學教育機構,未來周易文化教育中心也將肩負推行正統、正確、正宗國學教育使命,推出專業系列經典國學課程。
  • 納入國考、招收「周易預測學」博士,社科院開始「迷信」易經了?
    其實,國家從始至終,都是支持周易的,甚至網上流傳的影視內容紅線標準,還專門強調了「周易不屬於封建迷信的範疇」。其次,山東大學早就成立了「易學研究中心」,培養研究易學哲學方向的博士生,也是中國周易學會的所在地。
  • 《周易》最高明的智慧:人生若讀懂這兩句話,必將無往而不利
    《周易》是中華文化的源頭,易經又被稱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諸子百家都從其中汲取營養。易道廣大,潔靜精微。而這一部中國人最重要的經典,將人的修養和修行以及人的命運講到了極致。《周易》乾卦中有這樣兩句話:讀懂這兩句話,受益匪淺。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宇宙不停運轉,人應效法天地,永遠不斷地前進。人生於世,需當奮發圖強,努力向前,與天地之道融合,勇猛精進,堅忍剛毅,力求進步!
  • 北大周易·科學與實踐政商領袖高級研修班
    模塊一:現代易學的發展與管理創新 模塊二:周易智慧與預測 奇門、六爻與企業前景預測 命名學文化與企業產品、品牌名稱應用 易經預防企業危機 周易智慧與健康預測
  • 周易文化博大精深威震宇內
    周易文化是中華文化發展的根本與源頭,對中國歷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很多方面都產生巨大而又深遠的影響。作為周易的故鄉,近年來,周易已經成為安陽一種獨特的文化。    A    文王拘而演周易    「傳聞周文王就是在這裡完成了《周易》,真不知道那時候的條件有多艱苦。」
  • 《周易》成語與中華民族精神
    [摘要]幾千年來,大到治國安邦,小到家務瑣事,人們都習慣於到《周易》中找答案。漢語中有200餘條成語源出《周易》經傳。對後世影響持久深刻。 在中國文化史上,《周易》被尊為「群經之首」、「六藝之原」。幾千年來,大到治國安邦,小到家務瑣事,人們都習慣於到《周易》中去尋找答案。在漢語中,有200餘條成語源出《周易》經傳。這些成語蘊涵著極其豐富的精神內涵,其中如「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等,堪稱是對中華民族精神某個方面內容的經典概括,對後世影響持久而深刻。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應當繼續發揮這種優秀傳統文化的影響力。
  • 《周易》暗藏玄機:災難來臨前上天給的3個暗示,看完默默收藏了
    有人說:閱盡世間萬卷書,不如讀懂一本《周易》。這不僅是因為它是群經之首、大道之源,是儒道兩家共同的經典,還因為《周易》64卦蘊藏著豐富的人生哲理,它就像一本字典。可以說,讀懂了《周易》就讀懂了人生。這世上90%的難題也就迎刃而解。
  • 第七場「汲古論壇」聚焦《周易》的人文宇宙觀
    此次論壇,在當今各種變動不居的自然和人文環境之中,汲取《周易》這樣一部上明宇宙生成之秘,中闡政治人文之理,下釋人生順逆之機的古代哲學經典,為當代人文生活提供經驗和啟發,恰逢其時。  辛亞民從《周易》之經、傳、學的文本流傳和詮釋歷史出發,闡釋其中所蘊涵的對立統一、天道人事一致性、人道教訓等哲學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