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有五個大洋,其中太平洋的面積是最大的。,它跨越了南北半球,它的面積比地球上所有陸地加起來的面積還要大。位於亞洲、大洋洲,南極洲和東北美洲之間,南北最長可達15900千米,東西最寬約19000千米,總面積為18134.4萬平方公裡,深度可達3957米,最大深度約11000多米。那麼太平洋竟然是地球最大的洋,它又是怎麼形成的呢?
太平洋
據科學家們研究後發現,作為最大的洋,太平洋是經過了長時間的演變才形成了如今的樣子。他的洋盤地形十分的複雜,有許多地震火山帶,而且大洋兩邊的地質結構是有明顯的差異。
在19世紀,喬治-達爾文提出著名的「月球分出說」。他說:「在地球形成的早期,地球還沒有形成固體的狀態,而且當時地球的自轉速度非常的快,在於太陽引力的做共同作用下地球會出現潮汐現象,而一旦潮汐的振動周期與地球的固有振動周期相同的。就會發生共振現象,當振幅達到一定程度之後,地球表面就會分出許多破裂而破裂的這一小部分會分離地球到達太空。最後形成了現在的月球,而在地球表面留下的凹槽逐漸變成了大洋的洋盤」。
太平洋火山噴發
月球的密度確實與地球表面的密度很相似,而且人們在對地球的研究中也證實了地球早期自傳速度非常快。但是也有人認為「月球分出說」存在著很多疑點。月球上巖石的年齡只比地球上找到的最老的巖石還要老的多。還要使地球的表面巖石從地球飛升到太空,那地球的自轉速度要達到至少24/17小時,這塊地有點讓人難以置信了。
也有人認為這些洋盤是隕石撞擊地球遺留下的坑洞,但這些假說都未得到明確的證據證明。
無邊無際的太平洋
太平洋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經歷了許多重大的變故,但是每一次發生的變化都十分巨大且不留痕跡,這給人們探索太平洋的起源製造了很大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