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寶媽給小編私信,說孕期有個的問題,說不知道孕期該如何補充營養,補少了害怕影響孩子健康,補多了又害怕自己的身材走
樣。
孕期的飲食關係到胎兒的健康,所以孕期媽媽的營養補充是必須重視的。飲食補充營養物質是孕期必不可少的,所以,作為孕婦,應該避免飲食中的營養缺乏,保證身體處於最佳狀態。孕期媽媽應該吃什麼補充營養呢?快來看看下面這些營養物質你補充了嗎?
孕媽應該這樣進行營養補充
孕早期:寶媽對熱量和營養素的需要量與孕前差別不大,但許多孕婦會有早孕反應,這時少食多餐,不要挑食、偏食。每日可分4~5次進餐,膳食清淡、適口,保證攝入足量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每天保證至少三兩糧食),適當增加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多攝入富含葉酸的食物(雞蛋、豆類、綠葉蔬菜、水果及堅果等食物中葉酸含量豐富)並補充葉酸。戒菸禁酒,遠離吸菸環境,避免刺激性食物。
孕中期:這時胎兒生長發育增快,寶媽對各種營養素的需求量增加,比孕前多吃10%,常吃含鐵和鈣豐富的食物,適當增加含優質蛋白質和脂肪的食物,即適當增加奶類、魚、禽、蛋、瘦肉、海產品的攝入,同時要多攝入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但不要暴飲暴食,膳食多樣化,葷素搭配,粗細糧搭配食用。
孕晚期:寶媽的食量明顯增加。這時除了要滿足胎兒生長發育的營養需求,寶媽和胎兒體內還需要儲存一些營養。常吃含鐵豐富的食物,多補充含鈣的食物(每天至少攝入250毫升的奶),適當增加奶類、魚、禽、蛋、瘦肉、海產品的攝入量,每日總熱量增加200千卡左右。少甜食,少油膩,少食多餐,米麵等主食的量不宜攝入過多,以免胎兒長的過快,控制體重,避免過於肥胖。隨著胎兒長大,寶媽常感胃部不適或飽脹感,可少食多餐,有水腫的寶媽應減少食鹽的攝入。
多吃這些食物可以補充微量元素
1、補鈣:豆製品(500克豆漿含鈣120毫克,150克豆腐含鈣就高達500毫克)、蝦皮(100克蝦皮就含有2000毫克的鈣)、牛奶(100毫升鮮奶含鈣100mg)、孕婦奶粉(不同的孕婦奶粉含鈣量不同)。
2、無需刻意補碘:碘廣泛的存在於人們生活的環境中,碘攝入過量會導致甲狀腺功能減退症和自身免疫甲狀腺炎的患病率顯著增加。由於在我國的食用鹽中已經強制加入碘,只要正常飲食,便能保證提供足夠量的碘,無需額外補充。碘的劑量恰到好處。
3、DHA:研究表明,DHA對寶寶大腦和視網膜的發育有著重要作用,有條件的家庭可以適當補充些DHA。孕婦可適當多吃核桃、松子、葵花籽、杏仁、花生等堅果類食品,以及海帶、魚油等。
4、補鋅:含鋅量最高的要數海產品中的牡蠣,每100g的牡蠣當中含鋅量大概為17mg。植物果實的堅果類含量較高,如花生、核桃等,水果中蘋果的含量為最高,另外還有豆腐皮、黃豆、白木耳、小米、蘿蔔、白菜等。中藥中的枸杞、熟地、桑椹、人參、杜仲等含鋅量也較高。
準媽媽在孕期要注意補充營養,因為「一人吃兩人補」,孕期營養關乎寶寶的發育。其實,孕期補充營養關鍵在於營養均衡。最後,提醒各位準媽媽一句,補充營養的同時也不要忘了運動哦!
轉自:https://www.shudaibaby.com/show-149-57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