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需要冷靜嗎?一句評論「惹怒」億萬網友:所有的「離婚」,都是...

2020-12-13 騰訊網

離婚需要冷靜嗎???

之前沸沸揚揚的「30天離婚冷靜期」這幾天悄悄上線了,從2021年1月1日起開始正式實施了。「離婚冷靜期」,簡單說,就是指如果夫妻雙方想離婚,需要設立一個月的離婚冷靜期,在此期間,任何一方不想離婚了,都可以向登記機關撤回離婚申請,如果沒人撤回申請,就可以離婚。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制度的規定只適用於協議離婚,像拉姆被家暴離婚的可以直接走訴訟離婚,不用走離婚冷靜期。

白巖松對「離婚冷靜期」也做出了相關分析:

他說,「一個月的離婚冷靜期恰恰不是婚姻自由的一種破壞,而是怕過於自由的草率。」

大家對白巖松的這個評論也略有微詞:都過不下去了,還怎麼冷靜呢?

為什麼網友爭議那麼大,離婚冷靜期還是通過了?

離婚冷靜期,需要冷靜的是什麼?

1

離婚可能是解藥

也可能是「毒藥」

國家為何如此操心大家的婚姻問題呢?

這幾組數據就已經夠說明一切了。

2019年我們國家全年依法辦理結婚登記927.3萬對,比上年下降了8.5%。2019年我們國家全年依法辦理離婚手續470.1萬對,比上年增長了5.4%,離婚率連續15年上漲不停。

至於生育率,目前我國適齡人口生育意願偏低,2020年,總和生育率已經破了警戒線。

離婚冷靜期最大的意義,就是提醒我們去思考:我們的婚姻真的走到盡頭了嗎?

因為很多夫妻,離婚真的是一時衝動。

梨視頻在哈爾濱南崗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採訪了相關負責人王主任。

王主任說:我們各個地區的婚姻登記處,都有微信群,大家反映現在這個衝動離婚的,普遍性比較多。

因為家庭小事情,倆人鬧了點小矛盾,來離婚的比較多。

也有的,是因為兩個人帶孩子,男方帶的少,女方帶的多。

或者家裡其他的活,男的幹的少,女的幹的多一些,這樣離婚的就比較多了。

再有就是,遇到一些事之後,一說就都急眼了,還沒緩過神來呢,說離婚就給離了。

看吧,哪有什麼深仇大恨,只不過是腦子一熱,脾氣上來了,誰也不願意遷就誰。

衝動離婚是很爽,可是離婚後呢?

不是任何事情都有機會回頭,離婚也不是解決問題最好的方式。

因此,離婚冷靜期主要是對這種因為瑣事而衝動離婚的家庭,幫助最大,也是最有益的。

而且,離婚冷靜期並不是強扭的瓜,哪怕兩口子真的過不下去了,兩個人也能在這一個月當中,會對財產,房產,兒女的撫養,商量得更妥善一些。

所以,對衝動離婚的,這三十天可能是一個過渡,讓彼此沉澱一下焦躁的情緒,看清婚姻中的問題,是一種拯救;

至於那些撕扯了很久下決心離婚的,他們已經不需要冷靜了,這三十天是一個「暫停」,可以更妥善地處理財產等婚姻權益分割問題,是一個喘息和體面。

2

冷靜期這三十天

該動腦子,別動感情

婚姻的本質是什麼?

在婚姻法上,婚姻最相關的幾個因素是「財產」,「子女」,「義務與責任」,本質上是「創業合伙人」。

永遠別在該動腦子的時候動感情。

如果真的走到了離婚這一步,感情上一定要斷得」快準狠」,行動上一定要及時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具體來說就是:合法財產,孩子撫養權,人身安全。

姜思達曾做過一個訪談類的節目《透明人》,有一期他採訪了一個離婚律師,主題是《3年後,房子歸你,孩子歸我》。

這個採訪直白又冷酷地告訴了女人,在離婚的時候,你需要做些什麼才能不至於人財兩失。

01

首先是感情

決定離婚了,就不要有任何留戀,因為那很有可能是你自作多情。

律師分享了她代理的一個案件。

法院已經判離婚了,但是女方找她們想代理二審,因為女方覺得還有感情。

但是法官覺得,在法庭上,都能很明顯地感覺到男方對女方的那種厭惡,就像一個蟑螂一樣,想擺脫這件事,擺脫這個曾經的愛人。

你能想像,昔日同床共枕的愛人會像嫌棄蟑螂一樣嫌棄你嗎?

這個時候,最合適的方法就是迅速清醒,把自己抽離出來,不在不值得的人身上浪費絲毫感情。

02

財產分割和孩子撫養權

這位律師說,婚姻現在已經不是七年之癢,而是從七年變成了三年。

離婚時,男女方的訴求是完全不一樣的。

男方要的是:公司股權。

女方要的是:孩子的撫養權。

男方甚至還會要回鑽戒。

在分割財產的關鍵時刻,一定要提前準備有利於自己的資料,找好律師。

《夫妻的世界》裡,女主池善雨發現自己的丈夫出軌,她第一時間想的是離婚。

但是她發現,家裡的股票,保險以及給孩子存的教育基金都被丈夫偷偷轉走了。

於是她痛定思痛,配合丈夫演戲,同時聯繫律師,在財務朋友的幫助下,最終把自己的財產追回之後,她才跟丈夫攤牌離婚。

這才是成熟的女人在離婚時需要有的淡定和謀略。

03

人身安全

一定要警惕離婚之後,前夫是否會威脅自己的人身安全,避免發生像拉姆那樣的悲劇。

好的婚姻,要守護財產和愛;壞的婚姻,也要最大限度減少自己的損失。

婚姻一場,遺憾沒有走到底,我輸了,我認;

煙花散盡,捍衛最後的權益,我拼了,我行!

3

人這輩子

要自己成全自己

「離婚不是為了變得幸福,而是為了減少不幸。」

不要因為一時衝動選擇離婚,更不要因為父母的意見,社會的偏見甚至孩子而選擇委屈求全。

幸不幸福這個事,你自己最清楚。

為了幸福,你可以冒天下之大不韙,大膽選擇結婚;同樣為了幸福,你也可以快刀斬亂麻地選擇離婚。

前提是一定要始終擁有自己的價值感,有獨立的靈魂。

因為在孩子撫養權上,法院傾向的往往是有掙錢能力的那一方。

「好好工作,好好做人,才是王道。」所有的女人,終有棲息之地,不是他人,唯有自己。

電視劇裡的婚姻是美好的,生活中的婚姻是平淡的,法庭上的婚姻是糟糕的。

相信愛情,嚮往婚姻,永懷赤子之心去追求屬於自己的幸福。

去愛吧,就像不曾受過傷一樣,用永恆的靈魂,注視著愛和美好,縱然黑夜孤寂,白晝如焚。

相關焦點

  • 民法典新增「離婚冷靜期」:離婚真的需要冷靜嗎?
    」,你支持嗎?到今天為止,該條微博轉發超過6萬,評論接近7萬。翻開評論我們發現:幾乎清一色的不支持。有一說一,被網友集體反對的「離婚冷靜期」真的一無是處嗎?2003年出臺的《離婚登記條例》,徹底取消了登記離婚的限制,只需要雙方同意加籤訂離婚協議就可以離婚。我國離婚率進入一個快速上漲的時期。針對不斷上漲的離婚率,部分地方開始試驗離婚冷靜期制度。
  • 離婚冷靜期,真的需要冷靜嗎?
    大家好,我是看完離婚冷靜期後 完全不冷靜的 自從「離婚冷靜期」這個說法出現,網友的討論是一波又一波。放眼看過去,吐槽抱怨激憤討伐的佔90%大部分的網友都覺得結婚不慎重,離婚慎重有什麼用那麼這個離婚冷靜期到底是什麼呢?它存在的意義是啥?
  • 30天「離婚冷靜期」下月實行!網友:比離婚更需要冷靜的是結婚
    第一個 30 天:第一個 30 天是可撤回離婚登記,冷靜期內有一方不想離婚的,可以撤回離婚申請,就是俗稱的 " 冷靜期 ";第二個 30 天:前一個 30 天屆滿後,雙方需要本人再次親自到場,領證期內有一方不去領,就當撤回離婚申請了,簡稱 " 抉擇期 "。消息一出,這個話題又引起網友激烈討論離婚冷靜期真的有必要嗎?
  • 離婚需要冷靜,2020離婚冷靜期開始實施了嗎
    在現實生活中夫妻離婚的情形是非常多的,而有些夫妻離婚是由於吵架後不夠冷靜,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在婚姻法草案中規定了離婚冷靜期那麼,2020離婚冷靜期實施了嗎?為了回答這個問題,下面由李士剛律師為大家進行相應的解答,以供大家參考學習,希望以下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 評論1+1:離婚冷靜期,冷靜的是每個人對婚姻對人生的態度
    有人說它是「婚姻的守護者」,有人說它是「自由的絆腳石」,還有人說它「非常不利於對家暴受害人的保護」,那麼,從明年1月1日實行離婚冷靜期後,離婚就更難了麼?離婚自由就得不到保障了嗎?工人日報:冷靜期制度不可能解決所有問題現實中,起訴離婚一審判決不予批准的並不鮮見。對於真心想從婚姻中解脫的一方來說,漫長的訴訟是一個令人身心俱疲的過程。婚姻帶有明顯的私權性質,法律的介入需要更為細緻的甄別和判斷。比如離婚冷靜期內,哪些婚姻是可以挽救的?哪些是完全破裂無法挽救的?
  • 離婚冷靜期,真的能讓人冷靜嗎?會讓離婚更難嗎?
    有人說「這倒是符合中國人的傳統,勸和不勸離」,也有人說「不理解,既然戀愛自由婚姻自由,那對等的應該就是分手自由離婚自由」,甚至還有人調侃「辦結婚證能來個冷靜期嗎?」健康時報記者採訪了周圍幾對夫妻,冷靜到底能否挽回婚姻?
  • 「離婚冷靜期」將至,部分地方出現扎堆離婚,昆明人還冷靜嗎?
    「馬上都要過年了,再冷靜冷靜看看嘛。」「冷靜過了……」「娃娃也有了,你兩個結婚時間也不長嘛。」「……」這是昆明市西山區政務服務中心離婚業務辦理窗口工作人員關麗岑和一對正在辦理離婚業務的年輕夫婦的一段對話。年輕夫妻一個1988年生一個1989年生,丈夫壓低著聲音有一句沒一句地答著關麗岑的話,妻子則似乎什麼也沒聽到,專心地從包裡掏自己的證件。
  • 網友炸了:比離婚更需要冷靜的是結婚……丨天亮說...
    消息一出,這個話題又引起網友激烈討論離婚冷靜期真的有必要嗎?有部分網友表示:"支持!現在離婚太隨便了,的確需要冷靜期。"有網友認為:"結婚更需要冷靜期!"也有網友認為:"離婚本就是深思熟慮後的決定,有一人不同意離婚即可撤銷也十分不合理。"
  • 離婚冷靜期到底讓誰冷靜呢?
    這個規定一出來,果然引發了無數吐槽,人民日報微博發表了一個是否支持設置離婚冷靜期的投票,只有25%的人選擇了支持。熱門評論應該已經代表了群眾們的呼聲。真的,我就覺得奇怪,提出設置「離婚冷靜期」的人,難道是用膝蓋思考的嗎?簡單假設一下,如果離婚的原因是家暴呢?讓人回家冷靜三十天,人可能早被打死了。
  • 30天離婚冷靜期要來了,離婚不需要冷靜,離婚後的生活才需要冷靜
    《財經》雜誌報導過中國離婚率數據:1979年中國粗離婚率(年度離婚數與總人口之比)為0.3‰,2004年粗離婚率為1.28‰,2018年粗離婚率為3.2‰。離婚本質上是對錯誤生活的一種修正。但兩個人分開,面對獨立的生活,對於曾經在婚姻裡經濟弱勢的一方和孩子來說,都充滿著挑戰。
  • ...離婚冷靜期"!上海民政部門公布離婚新流程,網友:結婚才真的要冷靜
    有網友在相關微博下方評論,辦結婚證能來個冷靜期嗎?在一些法律專家看來,相對於法國、德國等西方國家,中國目前的協議離婚程序太過寬鬆,這導致離婚變得非常隨意,不利於維護婚姻家庭的穩定。參與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編纂研討工作的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教授)薛寧蘭此前在接受荔枝新聞採訪時表示,「2003年後,我國的登記離婚程序從世界範圍來看都顯得過於自由了。
  • 下月起離婚要「30天冷靜期」了 冷靜之後婚姻能得到拯救嗎
    這兩天,關於離婚「冷靜期」的消息衝上熱搜。12月7日,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分頭採訪了多位網友、律師、家庭婚姻指導師等,大家對這件事的看法,真是五花八門。要不要來個「結婚冷靜期」作為中國法制史上集大成的民法典,在婚姻家事法律中還是有很多變化的,比如增加了離婚冷靜期,比如婚內財產分割,還有過錯方財產少分或者不分,還有增加對無過錯方的救濟等等。其中,因為離婚冷靜期在程序上有了最為「明確」的改變,所以議論聲音也比較多。「都要離婚了還要冷靜期嗎?」
  • 「離婚冷靜期」實施倒計時10天,每段親密關係的改變都需要冷靜
    或許不僅僅是婚姻,每一段親密關係的改變,都需要我們冷靜對待。可可整理了一些在親密關係改變之前,我們需要冷靜思考的問題,從單身到離婚,每個親密關係的改變,都有很多不同的問題需要我們慎重。需要冷靜的也不止是離婚。
  • 有了「離婚冷靜期」,婚姻就真能冷靜了?
    ——本文系紅網第六屆全國大學生「評論之星」選拔賽參賽作品近日,《民法典》通過了一項關於離婚冷靜期的實施條款,條款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該條款針對協議離婚規定,在為期30天的冷靜期內,夫妻雙方如有一方不想離婚了,都可以向登記機關撤回離婚申請;且冷靜期後30日內,一方不領離婚證則被視為撤回離婚申請。對此,有網友指出,冷靜期非但沒有多少冷靜婚姻之意,反而讓協議離婚變得更難了。(12月3日 《中國新聞周刊》)「離婚冷靜期」一詞,從2018年《民法典》草案中首次提及到如今被正式寫入法律,似乎一直深受廣大網友的吐槽和詬病。
  • 「離婚冷靜期」真的來了...安慶這118對夫妻你們冷靜冷靜
    「離婚冷靜期」真的來了.......安慶這118對夫妻你們冷靜冷靜 2021-01-07 10: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離婚冷靜期來了 怎麼個「冷靜」法
    首先,離婚冷靜期設定為30天;其次,離婚冷靜期屆滿後的「再一個」30天之內,雙方需要共同到婚姻登記機關領取離婚證,逾期不領則視為撤回離婚申請。此外,婚姻登記機關將不再受理因脅迫結婚而請求撤銷的業務。據民法典規定,「因脅迫結婚的,受脅迫的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撤銷婚姻。」
  • 也談離婚冷靜期:離婚,冷靜點,不好嗎?
    「離婚冷靜期」真的要來了。近日,「30天離婚冷靜期」的討論又衝上了熱搜。因為,《民法典》將會在2021年1月1日起實施,關於離婚冷靜期的法律細則規範都已陸續公布。國家給的解釋也很明確,想到了家暴、出軌等不得不離的情況,特意有補充——冷靜期只針對草率離婚的問題,適用協議離婚那一類。對於家暴等必須立刻離的情況需要起訴解決,沒有冷靜期。
  • 離婚需要冷靜期,結婚要不要冷靜一下?
    扯淡的離婚冷靜期新規,實施之日即將來臨。據民政部近日文件,自2021年1月1日起,民政局協議離婚的夫妻,需要經過申請、受理、冷靜期、審查、登記(發證)五個步驟。屆滿離婚冷靜期後的30日內,雙方需要共同到婚姻登記機關領取離婚證,逾期不領則視為撤回離婚申請。
  • 張亮發生日祝福 網友評論嫂子生日快樂 不是離婚了嗎?
    張亮的成名及被關注,真正意義上是從他帶著兒子張悅軒參加真人秀節目《爸爸去哪兒》開始的,加上後面又參加了《中餐廳》,做得一手好菜,鑑於張亮在大眾面前呈現的都是一副優秀的模樣,寇靜一度還被網友羨慕,是一個拯救了銀河系的女人。
  • 「冷靜期」讓離婚更冷靜
    馮建生  來源:人民法院報 離婚「冷靜期」制度通過為當事人設置冷靜思考的期間,使夫妻雙方有充分的時間進行慎重考慮,防止意氣用事、草率地作出離婚決定。 我國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七條規定了登記離婚的「冷靜期」制度,即自婚姻登記機關收到離婚登記申請之日起30日內,任何一方不願意離婚的都可以向登記機關撤回離婚登記申請。民法典規定離婚「冷靜期」制度的目的在於穩定婚姻家庭關係、避免衝動性離婚。